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家具材料的魅力:光泽与透明[图文]

时间 : 01-13 投稿人 : 包包 点击 :

文/董玉库 编辑/张嘉奇

导语

对于西方人来讲,材料表面的光泽是衡量一件产品的重要指标。而玻璃作为一种新的材料,木材、金属和陶瓷都不能够与之媲美。

光泽的魅力

光泽源于物体对光的反射,本来是一种物理现象,但在家具上往往体现的是心理现象。

光泽不仅仅是人们视觉上的感官,而是人们对产品评价的一个标准。

(一)材料表面的光泽是重要指标

人类社会学研究者认为,人类从打制石器过渡到磨制石器,是划分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基准点。也就是说,打磨石器的出现,证明了人类文明又迈向一个新的高度。即使到了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材料表面的光泽仍然是衡量一件产品的重要指标(图1)。

家具材料的魅力:光泽与透明 | 红木资料

图1 对于西方人来讲,中国大漆的魅力就是持久的光泽

普通汽车与豪华汽车对比,虽然都有铮亮的光泽,但豪华车是抛出来的光泽,呈现柔和感、厚重感;相比之下,普通车的光泽是漆膜固化后的原光,东北人说“贼亮”。

曾几何时,中国的大漆家具让欧洲人羡慕不已,富人则倾其所有来购买真品,穷人则想方设法来圆梦。对于西方人来讲,中国大漆的魅力就是持久的光泽。

家具材料的魅力:光泽与透明 | 红木资料

图2 马丁清漆用于高档西方家具,图为法国路易十五风格彩绘马丁漆单门立柜

在18世纪的法国,由于中国大漆的输入,改变了传统的涂饰技术。大漆价格昂贵,涂饰技术难于掌握,一种被称为马丁清漆(Vernis Martin)的涂料开始广泛用于高档家具(图2)。这种涂料的主要成分是源于南美的柯巴树脂(Copal,其固体物可以冒充琥珀),把青铜粉或者金粉加进涂料里,涂饰几十遍后能获得中国大漆的效果。1730年,马丁家族获得了中国及日本大漆的销售经营权,并在巴黎成为业界名人后来发展成为马丁兄弟公司。

(二)穷人的艺术

在威尼斯家具的涂饰技术也有所创新,成为18世纪仿亮漆家具的生产中心。意大利自制的涂料与东方的大漆相比,虽然质量较差,但在装饰效果上却有独特的魅力,显示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涂料意大利语为Lacca Contrafatta,其涂饰方法是先在家具表面着色,然后贴上中国题材的彩绘剪纸,最后罩上清漆。它与大漆相比不但操作简单,而且整体效果华丽,适合意大利人的审美意识,受到中等阶层以下人的喜欢。后来有人就将这种起源于西方的装饰手法称为剪纸装饰(Decoupage,台湾称为蝶古巴特)。这种方法满足了当时的市场需求,让不是贵族的一般大众也能够拥有典雅的东方艺术家具。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制造出仿制产品,史称“穷人的艺术”。

这种穷人的艺术所追求的就是明亮的光泽。

农村人喜欢光亮照人的“镜面”家具,因为农村有广袤的田野、无边的绿树,他们希望用家具的光亮来点亮他们的生活,实现“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种现象被城市人称为“老土”。

可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城市人的家里也摆着铮亮的家具,有人甚至将这种家具称为钢琴漆家具(其实多为聚酯漆)。后来,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兴起,大街两侧排满了玻璃墙建筑,再加上环境污染、噪声不断,人们开始烦躁,回到家中希望能获得静谧的环境,于是亚光家具大行其道,甚至有涂饰蜂蜡的家具。农村人看不惯这种现象,说你们买的都是旧家具。

头发光黑不行,还要打上发蜡,呈现光亮,这才有气派。

汽车光名牌不行,还要打上上光蜡,这才显得华丽。

这就是光泽在生活中的魅力所在,这就是光泽的哲学理念。

透明的魅力

玻璃这种无机物,在西方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说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就开始使用玻璃器皿。

(一)玻璃从显赫高贵到制造成本下降

12世纪,西方出现了色彩玻璃,镶嵌到教堂的窗户上,在教堂内形成一种庄严肃穆而又显赫高贵的气氛(图3)。

家具材料的魅力:光泽与透明 | 红木资料

图3 西方人将色彩玻璃镶嵌到教堂的窗户上

13世纪的威尼斯,玻璃制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良。到了14世纪,威尼斯已经成为欧洲的玻璃制造中心,很多以玻璃制成的餐具、器皿等都是来自威尼斯。1450年,威尼斯穆拉诺(Murano)岛上的玻璃制造专家贝罗维埃罗(Angelo Beroviero)首先发明了用水银和锡箔制造镜子的技术,能够生产大幅面的镜子。这样一来,卧室中又出现了大型的壁镜,并且镜框都采用豪华的雕刻装饰。壁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室内装饰手法,室内装饰元素更加丰富多彩。

威尼斯人严守镜子的制造技术,如果有人把镜子的秘密泄露给外国人,就要被处以死刑。根据威尼斯政府的法令,所有的玻璃作坊都要搬到穆拉诺孤岛上去,外国人不准进入。17世纪中期,法国人收买了穆拉诺岛上的四名工匠,镜子制作技术流传到法国。1688年完工的凡尔赛宫镜厅,长76米、高13米的长廊,一面是面对花园的17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另一面是由400多块镜子组成的巨大镜面。天花板上还有24个巨大的水晶吊灯,形成了金碧辉煌的装饰效果。

到了17世纪,玻璃已经完全取代了窗户上的油纸和平纹细布。由此可知,制造成本已经下降到了一定程度。

(二)玻璃给西方带来了“新时代”

玻璃的作用远不是对房屋起到遮掩的作用,还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培根(Roger Bacon,1214-1292)发明了眼镜,近视者、花眼者都可以看清世界。望远镜的发明,可以更加清晰地观测天体,显微镜的发明,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奥秘。玻璃有很多特性,木材、金属和陶瓷都不能够与之媲美。假如没有玻璃的发现、发展,我们将很难想象现在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玻璃在改变外面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人们的内心世界。镜子的发明,使人看到了别人眼中的自我形象。有了镜子,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形象,因此可以说,镜子照亮了人的内心世界。

我们国家虽然有悠久的制造陶瓷的历史,同属于烧结工艺的玻璃,真正的历史却非常短暂。

马未都先生说:平板玻璃直到清代初年才进入中国,当时是非常名贵的商品。在雍正时期,一块三尺见方的平板玻璃是两间房子的价钱。一旦玻璃打碎,皇帝都要御批,让把打碎的玻璃都保存好,可见玻璃在当时的贵重程度。乾隆年间,玻璃就相对普及一些,很多人家里要是有一个玻璃的屏风,比石质的显得更为名贵。

上海大学庄小蔚教授说:中国不是玻璃的发源地,中国古人虽然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但由于一些关键技术不过关,加之瓷器艺术太过杰出,玻璃便逐渐淡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图4)。

家具材料的魅力:光泽与透明 | 红木资料

图4 中国古人虽然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但一直都没有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拥有很高的地位

有着悠久玻璃历史的欧洲,人们能接受玻璃器皿、能接受玻璃窗户,也能接受玻璃温室,但不能接受玻璃建筑。1851年的首届世博会,展览场馆的玻璃房子——水晶宫,当时引起哗然一片。玻璃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开启了一个古人所不曾梦想的奇异世界,在人类建筑历史上还从未有过一种材料能像玻璃那样引起人们如此之多的遐想。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者热情讴歌玻璃营造的开敞流动的现代建筑空间,认为它不仅能够改变人类的居住环境,更可以带来全新的文化变革。德国作家西尔巴特(Paul Scheerbart,1863-1915)宣称,“无论我们愿意与否,为把我们的文化提高到新的水平,我们将被迫改造我们的建筑:这一点只是在使人们从居住房间的封闭中解放出来时才有可能。”

家具材料的魅力:光泽与透明 | 红木资料

图5 陶特1914年建造的玻璃宫外景和室内场景

德国包豪斯创始人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于1911年设计建造的法古斯工厂(Fagus-Werk),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墙,消除了柱子的建筑转角,产生了富有时代感的新的形式美。1914年,在科隆举办的德意志制造联盟第一次展览会上,陶特(Brumo Taut,1880-1938)设计建造了玻璃宫(图5),宣称玻璃带来了新时代,认为“没有玻璃宫,生活将成为负担”。

素有美女设计师之称的博尔里(Cini Boeri,1924-),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把物品作为生活中的有机元素。她认为,家具“不只是物质的和可触摸的物品,而是梦想、愿望和可能性的总和”。1987年为菲昂公司(FIAM Italia)设计的魔幻椅(Ghost),虽然用各类透明塑料可以轻易实现,但她却选择了极富技术挑战性的强化玻璃。这件作品在象征层次和文化层次也反映出一种时代特征,介于可见和不可见之间,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这件前无古人的作品,因其整体性和不可见性,可以获得梦幻般效果。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相关文章

  • 中国商人缅北伐红木包一座山可赚百万[图文]
    中国商人缅北伐红木包一座山可赚百万[图文]

    1月29日,瑞丽一处木料厂,老板刘威没有卖出的缅甸酸枝堆积如山“有危险的地方就有机会,谁都想去挣点钱”,刘威(化名)如此概括自己到缅甸伐木的原因。地方武装授权,让缅北伐木在缅甸政府的反对声中亦能成行。双方的管控拉锯,让外来伐木人在获得财富之时,亦面临诸多未知风险。中国市场对红木家具的高需求,促成红木木材市场繁荣。但明清之后国内已几无红木可供采伐,市场需求要通过进口满足。大多产于东南亚、非洲的酸枝木...

    497 红木 红木资料 红木作品鉴赏
  • 红木原料价腰斩:企业转型打定制牌[图文]
    红木原料价腰斩:企业转型打定制牌[图文]

    红木琴桌由于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和前两年的游资爆炒,红木原材料经过一轮“过山车”行情后目前在低位徘徊,部分种类同比降幅高达五成,而市场需求则不如从前。业内人士表示,为摆脱困境,不少红木厂商开始调整进货比例,多选用缅甸花梨等中端材料,并逐步改变原有的经销商体系,更多通过个性化定制等方式销售和推广。文、图、表:记者郭晓昊“奖牌库里马上会有新品种了。”已完赛国内外数十个马拉松的小林又将迎来喜事——下周日,横...

    1360 红木 红木作品 红木作品鉴赏
  • 红木价格暴跌:家具成品跌幅超过原材料[图文]
    红木价格暴跌:家具成品跌幅超过原材料[图文]

    进入2015年,红木家具厂商关门倒闭的消息不断传出。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红木行业就一直风波不断,千万元紫檀造假、红木业迎史上最强整顿、红木家具价格“高台跳水”的消息不断传出。特别是前年风光无限的缅甸花梨,短短一年的时间,已经从3万元/吨跌到了1万元/吨。据悉,从目前广州(楼盘)市场来看,红木家具的价格普遍跌幅超过10%。价格几经起落2013年6月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正式生效,7种红木树...

    593 红木 红木知识 红木作品鉴赏
  • 金丝楠阴沉木收藏近年风生水起[图文]
    金丝楠阴沉木收藏近年风生水起[图文]

    “家有沉木一方,胜过珍宝一箱。”这是收藏市场上兴起的一句老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收藏市场的变化:沉木从古代穿越到现代,在销声匿迹多年之后,再次成为又一大明星木料,使得此前备受热捧的黄花梨和紫檀连连退败。有着30多年收藏经验的董义介绍,沉木形成条件苛刻,好的木料至少要埋藏地底几千年以上,而且并不是每一块阴沉木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材,还要看其形成原料的树种,像金丝楠木形成的阴沉木,虽然经历了千年的炭化过程,...

    900 红木 红木欣赏 红木作品鉴赏
  • 明代家具的追捧 不仅仅是来自于黄花梨[图文]
    明代家具的追捧 不仅仅是来自于黄花梨[图文]

    伍嘉恩的“嘉木堂”在家具收藏界早有盛名,而她的“木趣居”则相对神秘。9月29日,香港苏富比将在秋拍期间呈现一场“木趣居——家具中的嘉具”大展。拍卖行专为藏家举办展览,已成近年来拍卖市场的一个趋势,并且往往会代表未来艺术品市场的某种趋势。目前看来,明代家具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可谓是相当火爆。对藏家们来说,对于明代家具的追捧,不仅仅是来自于名贵木材——黄花梨。家具工艺的发展决定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从一...

    1699 红木 红木资料 红木作品鉴赏
  • 都是木材魅力惹的祸[图文]
    都是木材魅力惹的祸[图文]

    海南黄花梨文/董玉库 编辑/张嘉奇导语>>>目前有很多人士都在分析为什么红木家具在中国的“温度”会如此之高。有人说中国人富起来了,他们看中的是红木家具的文化价值。也有人说,中国历史悠久,他们看中的是文物价值。还有人说,红木家具是我们的国粹,使用红木家具可以提高自身的价值。更多的人说,红木家具没有固定的价值,它和黄金、股票、期货一样,具有可以炒作的价值。追溯根源,就是两个字模糊了人们的视野— —金...

    473 红木 红木知识 红木作品鉴赏
  • 红木中的“福”文化[图文]
    红木中的“福”文化[图文]

    中国人非常讲究吉祥文化,对“福”字更是情有独钟。在众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物品中,红木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亦是“福”文化的展现者。它从型、材、艺、韵四个方面,表现出了“福”文化的活力和魅力,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憧憬。“福”文化对红木家具设计理念影响深远。比如,明式家具代表圈椅的方与圆相结合的造型,圆中有方、方中见圆,其中圆象征着和谐与幸福,方代表着稳健与正直,充分表现出中国“福”文化的思想精髓。又如...

    788 红木 红木资料 红木作品鉴赏
  • 红木家具涨价乏力:成本高涨但市场低迷[图文]
    红木家具涨价乏力:成本高涨但市场低迷[图文]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福州海关破获中国海关史上最大一起海上偷运红木走私案,引发了不少读者关注。红木走私频频被查获,是否会对终端家具市场产生影响?“现在进口木料的成本的确越来越高。”厦门多位红木商表示,一是出口国纷纷设限或禁止出口,另一个是海关加紧了巡查和抽检力度。而去年开始,国内不时传出红木走私被查的案例,让红木贸易商不得不更加小心谨慎,更倾向于按正规程序入关。据厦门红木商透露,国内木材商最主要的走私...

    1269 红木 红木知识 红木作品鉴赏
  • 家具市场暗藏猫腻 红木不红实木不实[图文]
    家具市场暗藏猫腻 红木不红实木不实[图文]

    一款四开门的红木衣柜,市场价格从4000元到3万元甚至10万元不等……都是“红木”,价格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导购员都说自己的家具是用料考究的“实木”,但究竟又有几成是真正的实木呢?高档家具卖场,号称家具都是全进口的,一张床一个沙发,动 辄十万几十万,高价的背后,是不是存在猫腻?家具市场暗藏猫腻 红木不“红”实木不“实”铁木、硬木仿冒红木 动辄上万元的红木家具,放在家中既保值又有面子。然而,真正能做...

    617 红木 红木作品 红木作品鉴赏
  • 曲阜发现国内首对明代黄花梨圆角柜[图文]
    曲阜发现国内首对明代黄花梨圆角柜[图文]

    明代黄花梨圆角柜。省文物局供图齐鲁晚报济南5月15日讯(记者 乔显佳)目前正在进行的山东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已经结出阶段性硕果。在我省曲阜市发现一对“不起眼”的木柜子,经专家认定,竟然是市值近亿元的明代海南黄花梨柜子!此次普查中发现多件木制 “宝贝”,其中现藏于曲阜市文物店的一对明代黄花梨圆角柜,在普查人员中引起不小的轰动。此柜整体轻巧挺秀,线条流畅、装饰简练。查阅我国著名收藏大家王世襄先生有关...

    1950 红木 红木作品 红木作品鉴赏
  • 小叶紫檀盘出玻璃质感[图文]
    小叶紫檀盘出玻璃质感[图文]

    看完这传说中的“玻璃底效果”的紫檀手串,“羡慕嫉妒恨”还能表达你此刻的心情吗?不要着急,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紫檀盘玩的正确方法及应注意的方面!认识下包浆所谓包浆就是小叶紫檀佛珠中的油脂渗出接触空气后,在木头表面形成的固化层,再经盘玩把摩,达到所谓的镜面效果,也就是说,包浆主要是依靠木头本身的油性来完成,理想的包浆效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玻璃底效果”,必须是建立在木料本身良好的抛光打磨的基础之上,后...

    1062 红木 红木作品 红木作品鉴赏
  • 红木市场那些损招你知道吗[图文]
    红木市场那些损招你知道吗[图文]

    南国早报记者 巫碧燕近段时间,国内持续爆出涉及千万元的红木家具真假纷争案,折射出假冒乱象不曾收敛的现状。据调查,“购买的红木家具是否货真价实”是消费者首要关心的问题。但由于红木家具鉴赏学问深厚,一般的消费者很难掌握,因此科学的鉴定更显重要。1、以假乱真不胜防—网络知识不全可靠今年10月,家具商人叶先生看中了一批声称是小叶紫檀(学名降香紫檀)的原料。据卖家说,原料伐自印度,报价70万元/吨。叶先生为...

    1015 红木 红木资料 红木作品鉴赏
  • 明式家具为何偏爱黄花梨?[图文]
    明式家具为何偏爱黄花梨?[图文]

    从历史记载和传世的实物来看,明式家具常用木材大概有黄花梨、紫檀、鸂鶒(xī chì)木、铁力木、榉木和乌木等。现在经常有人把鸂鶒木和现在红木国家标准里面的鸡翅木混为一谈,古代的鸂鶒木,目前基本上见不到了,现在市场上看到的鸡翅木,有非洲鸡翅,偏黑黄一点;还有亚洲鸡翅,偏黄一点,非常便宜,价格都在万元吨以下,是大众家具的常用木材。古代的铁力木,和现在红木国标里的那个铁力木也不是一种木材,只是名字相近。...

    332 红木 红木作品 红木作品鉴赏
  • 紫檀金星造假调查:肉眼已难分辨[图文]
    紫檀金星造假调查:肉眼已难分辨[图文]

    北京退休干部陈先生在某知名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条“满金星”小叶紫檀手串。从商家提供的照片上看,品相极好,价格比市场价低很多,其他购买者对其评价也不错。几天后,商家发送的包裹便寄到了他的家。刚收到还好,感觉没什么问题。但是盘玩几天后,陈先生越看越觉得珠子上的金星不自然,有点不对劲。于是陈先生向身边圈内老玩家周先生求助,周先 生看后也拿不准。于是周先生提议,剖开一颗珠子以验真假(金星为小叶紫檀导管金属矿物...

    775 红木 红木图片 红木作品鉴赏
  • 沉于水土数千年资源稀少:好乌木雕件价以百万计[图文]
    沉于水土数千年资源稀少:好乌木雕件价以百万计[图文]

    台海网12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顺和文/图)很多人虽然对乌木不了解,但大多数却听过它的名声。这两年,不断有村民从河道地底挖出乌木,最终却被当地收归国有的新闻传出,让人对其产生了好奇。近日,一位收藏乌木20多年的江西藏家,在厦门设馆展示。导报记者获悉,同样是名贵木材,与遍布厦门的红木不同,乌木却很难一见。因为资源稀少,其价值不输高档红木。珍贵乌木以巧雕为主20多年前,早年从事房地产积累了一定资金...

    279 红木 红木欣赏 红木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