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天珠的秘密:天珠来历混沌难辨 定价无依据[图文]

时间 : 01-10 投稿人 : 锅盖儿 点击 :

天珠的秘密:天珠来历混沌难辨 定价无依据 | 艺术品

新老混杂难辨别 市场价格无标准

近日,题为《女子368万投资天珠 血本无归》的文章在文玩收藏圈 引起了一番热议,天珠这一常见文玩品类也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天珠种类繁多,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天价”天珠时有听说,从只闻其声不见真 身、号称终极圣物的法螺天珠,到巨力集团执行总裁杨子淘宝店千万元一颗的天珠,天珠的价格早已上了天。然而天珠的价值为何差别如此之大?天珠的定价标准又 是什么?天珠背后都有哪些“秘密”?

众说纷纭 天珠来历混沌难辨

近些年,藏系宝石、珠子在文玩收藏市场中受到热捧,价格也逐年飙升。其中,天珠这种被认为充满神 秘力量的石头,因其神秘的背景,成为众多宝石珠子中的“珠中之王”。甚至有这样一种说法:文玩收藏玩儿到顶就是涉足老货古珠,而古珠中则奉天珠为上品。市 场中对天珠的描述无外乎“藏传”、“佛教”、“神秘”这些词,但对于天珠何时出现、怎样形成却说法众多。

对此,资深收藏家、古玩鉴定专家刘嘉表示,天珠,较为科学来讲,是在原有玛瑙基础上经人为刻画、填充、烧制而形成的,偶有玉石、琉璃。但目前天珠的具体出现时间无从考证,网上流传较广的3000年前、4000年前的结论真实性也有待确认。

在古时加工技术手段并不发达的时代,这类人工制成的珠子被当做天赐神物具有其合理的历史意义,然而在可以成批量生产的今天,这样一个出现时间不长但因各 种神奇传说而受人追捧,并迅速攀至古珠收藏巅峰的文玩种类,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人们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它,不能盲目相信“保命”、“聚财”等无稽之谈。

业内人士指出,天珠市场火热主要是不法商家借此炒作,从而催生的虚假现象。天珠作为“珠中之王”,因老天珠存世量稀少,价格高昂是必然的;对天珠收藏来讲,这也只能是少数人群才能接触到的。盲目投资只会上当受骗,更不要提连实物都未见过的投资者了。

市场混乱 80%为现代工艺品

天珠这样稀、精、缺的宝贝在文玩市场中却是常见之物,喜爱文玩收藏的人对此也并不陌生。“珠中之王”缘何在文玩市场中成了普通商品?

刘嘉指出,文玩市场中约有80%-90%的天珠为现代制品。潘家园旧货市场总经理、国家级珠宝鉴定师师俊超也表示了相同看法,“真正的老天珠存世量很少,而现在文玩市场中绝大多数天珠都是新品”。

市场中现有的天珠多为玉髓玛瑙材质制成,也有追求天眼、一线效果更自然和谐而采用料器、琉璃等材质加工而成的天珠,更有一些不法分子为追求更高的利润,用树脂、塑料等材质制成天珠。

同时刘嘉还指出:“很多文玩爱好者并没有见过真正的老天珠。因为文玩市场兴起时市场中就已充斥了大量的现代天珠。”

据悉,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内地天珠还并不被收藏市场认可时,港台地区天珠的价格就已卖到上万元。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不少人看到天珠在港台地区超高 的市场价格,于是开始制造仿制老天珠,并且造假现象在2008年前后愈演愈烈。同时,2008年天珠随文玩市场的兴起得到关注,因此当时市场中就存在了大 量的现代天珠制品。

有消费者认为,买到现代天珠制品就是买到了假天珠。其实不然。无论是老天珠还是现代天珠,都是人工制作而成。当原料均是天然玉石时,只能以新老来区分。

实际上,天珠年代判定可从打孔、风化纹上鉴定。刘嘉指出,现在的仿制老天珠是用管钻敲击,从而形成的半圆或月牙形风化纹,也有低劣者用酸腐蚀达到老化效 果。老天珠的孔道是用原始的低碳钢作为工具,配合解玉砂加水进行研磨而成,加工周期极慢。因为古时孔道加工工具、方法、程序与现代不同,所以孔道也可作为 鉴定天珠新老程度的判别依据。

定价无依据 差价可达数万元

目前文玩市场中,一颗普通的天珠标价都是百元起步,而且万元天珠也并不罕见。然而有网友指出,自己几百元买来的天珠和朋友几万元买来的天珠无论是外观还是材质上都看不出差别。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天珠的价格相差这样悬殊呢?

师俊超表示,天珠的定价并没有一个衡量标准,定价多少也都是随机发生的。北京商报记者在市场中走访发现,大小、纹路均相似的天珠在同一市场中价格相差近千元,当问到为何价差如此大时,每个摊主都会给出相似的理由:自己卖的是西藏天珠、花纹是天然形成的很稀少等。

刘嘉认为,与古董定价相似,天珠的市场价格也要依据天珠的年代、品相及工艺的精细程度来判定。“以前人们按照天珠纹饰上‘眼’的多少来决定价格,数量越多价格越高,现在‘眼’的数量依旧重要,但已不是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百业俱兴的今天,大多购买者、收藏者因过分关注文化艺术品的市场升值潜力,在下手时不知藏品历史背景、不考证文化价值、不研习藏品知识,仅凭个别人士的 一家之言或商家编纂的神话故事便慷慨解囊,这种浮躁的消费心理也为天珠价格不断炒高提供了土壤,同时也催生了诸多空壳公司。

相关文章

  • 栩栩如生的街头涂鸦艺术[图文]
    栩栩如生的街头涂鸦艺术[图文]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中的艺术无处不在。在墙上涂鸦,大概是每个人在孩童时期都有过的记忆,当然,可能也伴随着被母亲训斥的记忆。而在很多电影、电视作品中,也常常可以见到叛逆的青春期孩子们,在公共场所的墙上挥洒自己的个性。国外的很多艺术家们,也对在墙上涂鸦乐此不疲,这种炽热的表达方式,大概已是刻在人类基因中的本能,因此,我们得以见到这些栩栩如生的壮观墙面涂鸦艺术作品!...

    1468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红色藏品行情一路看涨[图文]
    红色藏品行情一路看涨[图文]

    红色藏品长沙县福临镇退休医生李佑林,坚持搞红色收藏,他的藏品已经达到了六千多件。长沙晚报记者 张辉东长沙县福临镇退休医生李佑林,是方圆几十里知名收藏家。退休十几年,他坚持穿街走巷搞红色主题收藏,他的藏品已经达到了六千多件,其中红色藏品上千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刚过,国庆又将临近,红色收藏市场近期的全面飘红。中国人民在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建设新中国等活动...

    1656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佛像收藏热潮震撼来袭[图文]
    佛像收藏热潮震撼来袭[图文]

    (广东广州 林华) 2015年开始,中国佛像拍卖再次升温。从拍品成交情况来看,打破了两年来中国佛像拍卖价格持续下跌的局面,一些工艺精湛、存世量较少的明清佛像逐渐成为拍卖主角。分析人士表示,佛教造像艺术是一门集宗教、历史、艺术及工艺的艺术,体现着深厚的宗教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也是人们对佛教艺术品收藏的兴趣和热情所在。有关专家指出,佛像收藏者需要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市场经验,藏家还要警惕赝品...

    545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第六套人民币或不再发行 99版成龙头品种[图文]
    第六套人民币或不再发行 99版成龙头品种[图文]

    前段时间,19版人民币的发行公告在市场中吵得沸沸扬扬!突如其来的人民币改版既在意料之中,又挺让人意外。意料之中的是纸币改版早有传言,市场中也一直有不少藏友在猜测改版后的人民币会不会是塑料钞,甚至还有一部分藏友表示会不会直接发行第六套人民币。令人意外的是,此次纸币改版原以为会延续15版土豪金的年份,但从公告来看,纸币背面的年份是2019;此外,央行也只是在币面设计和防伪上做了调整,材质上仍没有变化。...

    1039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精美绝伦的折叠世界[图文]
  • 可以在北京买套房的手表长什么样?[图文]
    可以在北京买套房的手表长什么样?[图文]

    一款售价敢于高达240万的腕表也就两个目的和缘由:一镶满极品钻石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二人家的制表工艺就是敢值这个价,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后者。江诗丹顿马耳他陀飞轮镂空腕表售价约240万全部采用手工制作传统的复杂手表除了复杂功能,还有复杂工艺,技术不断改进,你看到的镂空手表现在也多半是机器制造,但是如果有一款是人工制造的镂空腕表(耗时数百个小时以上),它就高价了30%。而镂空还带陀飞轮,在小小的塔桥上也...

    1490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鼻烟壶入门的鉴别要点[图文]
    鼻烟壶入门的鉴别要点[图文]

    关于鼻烟壶的鉴别,清代大鉴赏家赵汝珍曾提出,“只需鉴别器质的优劣就足够了,不必考证它的真伪。大概是鼻烟壶的名贵程度,完全看鼻烟壶质料的高下和画工及做工的粗细,而与产生的年代和制作的主人无关。质料如果确属珍异,做工又奇巧,无论它是何时出产,也不管它是出自谁人之手,亦为上品。相反,质料平凡,做工一般,即使是康熙、雍正朝所造,为康、雍皇帝所御用,也不值钱。质料无法伪充,做工也难掩饰。伪造...

    1821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周蕴华剪纸作品欣赏[图文]
  • 2014食品营销包装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图文]
  • 收藏钱币一定要注意品相问题[图文]
    收藏钱币一定要注意品相问题[图文]

    曾有一位着名的钱币收藏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品相是钱币的生命。”在美国,铸币的品相按标准可划分为70个等级,如果所藏钱币保存不当,即使只增加一条用放大镜才能看见的划痕或一个针眼大小的黑点,都会导致该钱币降低一个或一个以上等级。而在美国克劳斯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标准硬币目录上,一个等级相差几十甚至上百美元的铸币绝非个别。保持钱币的品相,其实就是让钱币保值甚至增值。在我国,虽然钱币品相的标准不像美国这样繁...

    1955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看古人如何示范香道与香文化[图文]
    看古人如何示范香道与香文化[图文]

    《维摩演教图》中维摩诘安坐焚香讲道的画面。《维摩诘经》是中国佛教极为推崇的经典,著名诗人王维深受其影响,于是改名“维”,字“摩诘”。 静坐一炉香,无事可商量——看古人如何示范“香道”与“香文化”文/陈桂湖明朝诗僧读彻留有名诗:“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去妄想,只缘无事可商量。”焚香静坐的时候,是无事可商量的,无事即是无事,而非刻意去“无事”,因此终日凝然而万虑自亡,因“万虑”...

    247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传统农具诉说关东精神[图文]
    传统农具诉说关东精神[图文]

    展出的“驴子拉磨”生活情景近日,关东民俗农耕文化展览馆在长春农博园一号展厅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展出了包括汉、满、朝、蒙古4个民族耕作、播种、运输、加工、称量及中耕、收获、脱粒等工序使用的传统农具及民俗用品2000多件(套)。这些文物和藏品,是相关人员历时3个多月,走遍吉林、山东、内蒙古等省区数十个偏远乡村搜集到的。辊子、牛套、梿枷、纺车、石滚、木锨……一件件珍贵的藏品诉说着老关东的历史,将原汁原...

    1290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超美的手绘石头[图文]
  • 中国艺术名家纪映欣书画作品登上世界邮票并发行[图文]
    中国艺术名家纪映欣书画作品登上世界邮票并发行[图文]

    纪映欣,号无终鹤,天津蓟州人。书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现为北京怡然砚语翰墨馆馆长、春朝牡丹书画研究会会长、千华仕女画院院长、美国纽约华人艺术协会常务理事。原任职辽宁鞍山市教育学院,从事中国画专业教学,曾兼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徐悲鸿国画室教授、辅仁美术教育学院中国画高研班导师。自1976年始,纪映欣书画作品相继由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天津杨柳青画社、中国社会出版社等出版...

    466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文房四宝”出国游 俄博物馆将展出明代艺术品[图文]
    “文房四宝”出国游 俄博物馆将展出明代艺术品[图文]

    中新网4月12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网站发布消息称,该博物馆即将首次举办上海博物馆藏明代艺术珍品展,展览将于4月17日开幕,持续至7月25日。资料图:景德镇瓷器鸡缸杯。(中新社记者 鲍麟 摄)据介绍,此次展览的展品中,包括景德镇瓷器、绘画、石雕、家具等。展览将重建明代文人书房的真实场景:如座椅、书桌、香炉、卷轴书架、砚台、笔挂等文房四宝。展览期间还将展出明朝的绘...

    762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