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
《厂甸庙会》
李晓滨
今年70多岁的邵丽玉从小在西交民巷长大,是地道的“老北京”,上世纪80年代定居于法国巴黎。临近春节,邵丽玉回到北京,并且带来十几件她亲手做的、表现老北京过年场景的布贴画。她说:“在国外生活这些年很想念家乡,因为环境和经历的隔阂,内心的苦闷很难和外国人说,感到非常孤独。”每逢佳节更思亲,所以她用布贴画寄托思乡之情。
邵丽玉曾在巴黎任职于一家服装贸易公司,经手从各国进口的布料。当她萌发做布贴画的念头后,便向老板提出一个请求,做衣服剩下的布头不要丢弃,留给她“做画”。心存疑惑的老板看到邵丽玉创作出的第一件作品时,大加赞赏,并且鼓励她多做一些“画”,将来办展览。
邵丽玉制作的《厂甸庙会》布贴画,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载歌载舞,色彩鲜艳的碎布头组合成欢乐喜庆的节日场面。布贴画看似简单,其实很费工夫。布料的挑选是难中之难。邵丽玉为了表现灯笼内灯光照明的透亮感,千挑万选才找到了做日本和服时剩下的渐变色的红色布头。仔细端详画面,会发现那一盏盏灯笼从中部橘红到外部深红蔓延开去,真的感觉里面点燃了蜡烛。
“我有一次很偶然地看到铁锈红的印度绸布头,这很像中国古城墙的色彩,就赶紧收起来。这种浑然天成的颜色是很难得到的。”这块布料也刚好用到《厂甸庙会》里的红墙。完成一幅布贴画并非想象中的剪剪贴贴,其实比画画难多了。画画可以使用颜料调和出自己需要的颜色。但布贴画的每个细节,是需要各种花色图案的布头拼接,往往需要等待很久才能遇到合适的布料。只有凑齐切合主题的色彩、质感和花纹,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厂甸庙会》里的人物衣着鲜艳,表情欢乐,展现出众多人物的不同姿态,像舞龙、敲锣、放鞭炮、放风筝、奔跑,既有庙会人流的摩肩接踵,又讲究绘画艺术的留白效果,一块块看似普通的碎布头,形象地表现出北京春节庙会的众生态。
《拜年》
“这些年北京变化太大了,许多老房子老胡同消失了,但有一些老传统是不应该被后人遗忘的。”邵丽玉希望能借助布贴画来记录儿时的北京记忆,让年轻人对北京传统风俗有所了解。
每逢春节,最温馨的是一家人守着炉子吃饺子。邵丽玉的布贴画《饺子》,就专门截取了厨房一角来呈现阖家团圆的温馨景象。为了表现饺子皮薄面白,邵丽玉精心挑选了象牙白的东风绸布头,并细细裁剪成月牙状排列其上。为了表现老式煤炉,邵丽玉费尽周折才找到一块像煤炉颜色的绸料。但如果直接贴上,炉子看起来崭新光滑,不像普通人家常用的老炉子。于是她试着将这块布料反贴,不仅有陈旧的感觉,还有铁皮表面的沙砾感。为了表现煮饺子冒出的热气,她突发妙想,将东风绸抽丝后不规则置于炉子上方,细密的白丝营造出一种热气腾腾的画面。房间里粗糙的木头桌椅和冬日挡风的厚重门帘都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邵丽玉感慨道:“合适的布料、真实的效果往往不是找来的,也不是等来的,是心诚所得。”
《拜年》更是表现了中国传统的辞旧迎新、互相祝福的交友方式。兰花、懒猫、温馨的院落和来访的客人,简单勾勒出了老北京过年的习俗。邵丽玉回忆道:“当时人们大部分用作揖姿势拜年,互祝‘恭喜发财’、‘一顺百顺’。亲友往来必然手中提着礼品,一般都是点心、糖果之类的小吃食。那时实兴用红纸包装点心盒,并用纸绳扎紧。”邵丽玉说:“为了表现礼盒被扎紧后略微变形的形状,对布料的裁剪角度是非常讲究的。同时屋檐的各色花卉需要好几种浅色渐变布料,既要考虑配色的审美,也要照顾布局的合理。”
邵丽玉的布贴画艺术创作,不同于学院派艺术家的作品,有一种非常真诚、难得的拙气。她的作品也不同于常见的祈福避灾的民间布贴画,更注重表现日常生活细节,对色彩的敏锐捕捉,使她的作品在朴拙之外具有一种不可复制的人文气息和艺术魅力。
新年的脚步临近了,我们从邵丽玉的布贴画中已经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