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是立冬节气,俗话说冬吃萝卜,萝卜作为我国北方较为常见的蔬菜,其种植历史已经有上千年。自古以来,萝卜常被绘制在生活器物和日用品上,今天看来依旧活色生香。
清粉彩碟“秋虫逗萝卜”,描绘秋虫与萝卜的相伴相生。只见一只紫红萝卜,肥肥壮壮,萝卜上有一只青虫,体内的细丝和萝卜的叶子缠绕在一起,青虫上又有一只蟋蟀,触须伸张,大腹便便,准备鼓腹而歌。在盘子的四周,还有三只小飞蛾,正在振翅飞翔,好像被这美味的萝卜诱惑,准备停落在萝卜上一吮甘甜。该粉彩碟直径13.5厘米,高3.5厘米,除一处缺口外,其余品相完整,底部有“大清光绪年制”。
“田园风光萝卜鲜”是一块民国年间的正方形绣片,长10.3厘米,宽10厘米,上面的图案呈一派田园风光:错落有致的篱笆外,弯弯曲曲的小径通往萝卜田,紫红的萝卜分着层次,大片的叶子,青翠欲滴。萝卜旁边,是颗粒饱满的稻穗;萝卜上方,是一只可爱的蟋蟀,弯着触须扭过头,垂涎欲滴地看着萝
卜,好像想上去咬一口。该绣片的绣工很精细,能照顾到像蟋蟀腿上的根根小刺,十分难得。
木刻上的萝卜也分外水灵,笔者藏有一枚清代安装在家具上的木刻片,它长17.5厘米,宽11.5厘米,厚1.7厘米,图案寥寥几刀便刻画出逼真的萝卜外形。该木刻片的制作手法是明清时期名震一时的“桃源工”。桃源工不是一种工艺,而是在建筑和家具上运用的相关工艺的统称,因其源自湖南常德桃源一带,所以被称为“桃源工”。桃源并非只有木雕,也包括石雕、刺绣、玉石雕等。
《拔萝卜》的儿歌流传很广,而在我国民间工艺里,“拔萝卜”的形象也有上百年历史。笔者还藏有一块清末老银锁,它长5.6厘米,宽4.5厘米,为不规则的形状,上面的图案便是“童子拔萝卜”。只见萝卜地里,一个橘衣黄裤的童子正在拔萝卜,萝卜缨肥大而翠绿,童子拔起来显然有些吃力,萝卜始终埋在田里,纹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