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传承千年的写意绘画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图文]

时间 : 01-06 投稿人 : miles 点击 :

传承千年的写意绘画为什么越来越少了? | 艺术品知识

晚礼服 张见 作

张见,1972 年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1995 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2008 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曾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

在中国千百年的绘画传统里,最能体现中华民族阳刚大气的民族精神、最能体现博大精深民族文化传统的绘画形式,当属中国写意绘画。但自上世纪 90 年代起,在各大美展中,工笔绘画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写意绘画则越来越少,能称得上精品的更是寥寥可数。这种情况可以说是愈演愈烈。照此态势发展下去,写意绘画的创作与发展将面临着断代的危机。“写”的传统正在逐渐消失,这对中国画的发展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缺失了写意的精神和写意的面貌,那么中国画将失去自己的精彩,也将失去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独特地位。

中国写意绘画具有独特而完整的表现体系和形式体系。它是中国文化的表征,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视觉图像,是世界绘画中的东方代表。写意绘画在其发展流变中涌现出了众多大家,如人物画家石恪、梁楷、任伯年,花鸟画家徐渭、“扬州八怪”、八大山人、齐白石、潘天寿,以及山水画家石涛、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等等。写意绘画作为中国画家表达思想感情、审美心性,发挥笔墨语言表现力的一门艺术,无论是从中国画历史的延续性,还是从画路的广博性上讲,都远远没有走到尽头,而且也不可能走到尽头。毕竟它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粹,自身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有着继续往前发展的开拓空间。

但我们要追问的是:为什么写意绘画在此前的几百年间出现了那么多的大师、得到了那么大的发展、取得那么辉煌的成就,而在我们这一代,特别是在 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会走下坡路,会面临断代的危机呢?我们这一代人到底为写意绘画的发展做了什么?身处太平盛世、由国家和人民养育起来的画家们如何去向前人、世人交代?面对这些问题,任何一个有一点艺术良心、对民族文化发展有一点责任感的人,都会深感忧虑与痛心。我认为,造成当前这种状况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既有艺术本体的认识把握和发展创新存有难度的问题,也有经济大潮的冲击与大众文化的低俗化趋向所造成的影响,还涉及到引导、管理机制及艺术圈之外因素的干扰等。下面不揣浅陋,根据自己多年的思考和创作体会谈一点看法。

传承千年的写意绘画为什么越来越少了? | 艺术品知识

“邀约”之二张见作

一、进入传统的创作模式,忘了当下自己的存在

中国画具有悠久且辉煌的历史。如何对待传统与创新,是中国画发展永远绕不开的根本性问题。早熟的中国画艺术在千百年前就已圆融化解了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建立了和谐统一的中国艺术美学观。如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宋代,在主题内容、笔墨形式和意境营造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程式。文人士大夫的出世隐逸情怀和对世外桃源般的小桥流水人家、可游可居理想境界的追求,一直影响着山水画的创作。花鸟画在象征寓意、情趣表达和表现技法方面也同样有一个相当完整的模式。长期以来,大部分画家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大同小异的翻新。同时,中国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消遣娱乐,没有多少人把它作为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和事业来对待。另外,中国画素有“重传承、轻创新”的倾向。传统的创作方法和教学方式喜欢追随某些“典范”,崇拜某种标准的“规范”。习画者从临摹入手,临摹古人、临摹老师似乎天经地义,是不被怀疑的唯一途径。而当我们花费很多的时光,从古人、老师那儿学习了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掌握了一套技法,有了拐杖,而要回到大自然中采掘生活时,却发现已经戴上了别人的眼镜。不少人到头来根本不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把传统的某些样式、程式认作是不可逾越的“规矩”。就这样,一代代画家背着传统样式的累累重负,缓缓地走完了自己一生的艺术道路。

在不少中国画家、评论家的观念中,中国画的传统仅仅是艺术形式中的笔墨语言、诗书画印。这样的认识不免把中国画的传统简单化、肤浅化了。中国画的传统应该是我们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大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中国画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局限在中国画旧有形式的圈子里去看待传统、认定传统,而应该从宏观的角度理解传统、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继承和发展是辩证有机的关系——继承是延续、弘扬优良传统;发展是突破原有的传统,增加新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从整个大文化体系中去挖掘、弘扬传统中对中国画创新发展有益的因素,真正地运用传统、激活传统,并在凸显民族性、时代性的同时,以自我的真性情与大自然沟通,在审美角度、题材内容、精神思想及笔墨语言上有所突破。只有这样,艺术创造才不会重踏在前人的足迹里,才可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独特面貌的艺术作品的出现。所以说,学习传统是基础,发展创新才是关键。历史实践已充分证明:中国画应当是发展的艺术、创新的艺术。我们不能学习了传统的旧有模式,就忘了当下自己的存在。正确的创作观没有建立,是写意绘画难于发展的根源之所在。

二、价值取向趋同、急功近利走捷径成为“理性”的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社会文化取向也呈现出了世俗化、商业化、商品化、娱乐化及价值取向趋同的大众文化特征。一方面,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视作品为商品。艺术创作可以无须深入生活,仅以名人效应,通过流水线、“快餐式”制作的低劣产品依然可以在市场上热卖。另一方面,艺术创作尽量避免艰难的思索和痛苦的经验体认,不寻求深刻的感动,艺术价值偏向于通俗、浅薄和娱乐。那种崇高、悲壮、有深度、艰难的艺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艺术便只能趋向于平庸化、通俗化,而不求远久价值,不求严肃性。画家趋于“现实”与“理性”,这是中国画艺术走向重形式、轻内涵的原因之一。

尽管每个人的禀赋各异,但在现代社会,如果你想要适应社群生活,就必得努力消除差异,放弃与生俱来的个性,学习群体的共同性格。且现代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也都提供了一个塑造非个性的群体性格的“绝好”环境。社群观念成为一切判断的标准,并形成对个性与创造性的巨大扼杀力。这不能不说是现代人深重悲剧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比如美术界当前热衷的群体情感、群体笔墨、大家都认同的审美标准等趋同化趋势已十分严重。在这种现实环境下,有思想、有个性、有创造性的艺术家难于培养。即使有天才出现,在此严酷、庞大的社群共同价值取向占主流的现代社会,也很难怀抱古代艺术家那样坚贞卓绝的崇高理想,自甘于贫困、寂寞与孤独,并坚持不懈。另外,现在的年轻画家基本都是毕业于专业院校,从小到大要为考学士、硕士、博士,评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争硕导、博导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剩下的真正花在走进大自然、思考绘画的时间少之又少。社会现实就是如此。要成为大画家,如果没有学位、地位,即使画得再有特色,想要出头也是难上加难。正如林木先生所说:“今天的用人制度肃然森严,没有文凭学位的人,要想出头几乎不可能。这要让我们这个社会去掉不知多少个钱穆、沈从文,甚至鲁迅、郭沫若等没学位、没文凭或学位文凭不到位的天才和专才。”

其实绘画是精神与技术的劳作,不是有了高文凭就能成为大画家。20 世纪的几位绘画大师,几乎都是没有文凭的。正是在重官位、重学位的现实环境影响下,绘画才成为了一个发家致富、跻身“红顶艺术家”的跳板。即使是专业画院的画师,有充分的绘画时间,但在急功近利走捷径成为画家群体普遍性选择的环境下,为了能在全国大展上获奖、为了能提早出人头地,也会在绘画上投机取巧。画照片、几年精雕细刻磨一张画等,成了不少画家的首选和跻身名家的唯一途径。没有多少人心甘情愿用自己几十年的光阴,去与当前的普遍风气唱反调,去为中国写意画的发展做劳民伤财且难于被人家理解的事。试问现在有多少画家是不惜自身的利益得失,把发展写意绘画作为人生事业的目标去奋斗的?

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大画家,需要用一生去修炼。想画几年就求得功名、有所成就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当代有一些比较有才华、有潜质的艺术家,他们在青壮年时就成名了,年龄大了反而落寞了呢?就是因为他们成名后经不起现实利益的诱惑,在社会地位、经济利益等方面追求无度,为了金山银山,把人生有限的时间与精力花在圈子社交、地位攀爬与复制作品之中。只有挡得住名利的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让自己的心灵始终处于一种“天人合一”的创作境界,才能进入艺术创造的殿堂。“中国画大师都是大器晚成”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

与其说我是带着表现性、象征性、超现实性等一系列的学术眼光在分析张见的画面,不如说我是用纯粹的感官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假想,走近他馥郁的精神画境。

太多的批评文章近似于“盲人摸象”。有人触及到巨象的腿,有人触及到巨象的鼻子,有人则只是摸到了巨象的细尾巴。片面的局限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是否愿意承认这只是一个片面的猜想。所以,某种程度上我更宁愿把荷马的失明归为一个特定时期的艺术神话。触及偏差导致想象差异,由此出现了对同一作品的多种互不相干的解读与评价。叙述完善是最艰难的冒险——往往事物被讲述完善进而无限接近极致之时,自然法则就会迫使它朝另一个相反的趋向转化——于是我大抵希望闭目沉浸于纯粹的冥想,在这段文字中能够发现巨象的特征,进而肯定:它只是巨象的一部分而已。因为图像背后总有些言不尽意的真相,正如美国作家海明威所表达的那样:人们今天所说所做只是人生的八分之一表象,真正的情感与思想则是冰山于海平面下隐藏着的八分之七。

诗歌和绘画的最初萌芽很有可能是同一的,对某种艺术形式进行严肃探讨所带来的实质进展足以相应地促进他种感知力的完善。从艺、为文,都需一个“提纯”的姿态。这里的“纯”,关乎心境的纯粹与语言的妥帖。如张见在创作过程中无论迷恋哪一种风格样式,在探索过程中无论需要多么博大的包容量、多么强大的吸收力,他都不会触及创作底线。他用最为传统的制作方式,为工笔画开拓新的可能性,并从中发现和表达自己。因为他相信,假使把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置入历史长河当中,用前瞻一千年的眼光遥望现世之前的一千年,我们则站在两千年跨度的中点,以旁观者的从容眼光,更为冷静和客观的心态来思考、审阅传统文化、材料语言和精神要义的留存,以及叙述方式和呈现结果的演进,摆脱当局者的困惑便不再是难事。

工笔画中的线,并不简单意味着形体的边缘。如果画家的观察角度、视觉途径受限于物象的边界,那线仅仅就会作为形体的概念区分而存在。而当张见想要表达一种模糊的、暧昧的情绪时,他需要更换一种眼光,需要按照块面观察,需要让人体会到物象迷离的动态,再经由这一动态感受到他涌动的潜意识。解释物体的清晰性变得不那么重要。刻意忽略物体,依从图画中形体与色调的变幻,最容易产生多意的印象。正像瑞士美学家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在《艺术风格学——艺术史的基本概念》中所提到的:“任何事物的真实存在已经成为次要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它发生了什么。无论是鲁本斯还是伦勃朗,都在阴影中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当伦勃朗使用不是自然色彩的‘红色’,可以说是借用观者眼里色彩变化的方式。此时所强调的不再是存生之物,而是生成之物和变化。”用兼带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的风格去推演工笔画成为一个新的可能。“失焦”系列的出现,恰恰是张见转换观看方式、艺术语言的又一尝试。

艺术之所以称其为艺术,首先在于它特有的解放性、创造性。它不是静止的某种元素,而是循环无休的审美真实。张见自觉地用以新鲜的视觉经验渗透于传统的方式捍卫了传统的经典与高尚,尽管这在很多不明真相的人看来是与传统相悖而驰的。而这,实则都是由其假寐的姿态所致。假寐的姿态,往往暗合了传统文化气息的余韵。张见迷恋的,不是刻板的传统形式框架,而是富有东方气质的澄澈之灵,非遥想不得见。真正的传统,不是那些遗存下来的文本本身,而应该是它们内置的精神要义;真正的传统,只出自受过传统精神文化养育且对其有深刻情感之人的手,而远不仅是一张承载着历史痕迹的纸。在传统的继承和创生之间,总是阻隔着一丛火焰,使得大多数意欲跨越者忍受焦灼。真正的传统并非无以附加。在任何时候,它总以出乎意料的突围方式呈现。

而张见似乎由始至终都是从容的。确知而自觉,使他隐秘地区别于众人。自然、历史、社会多种层面的疏漏或灵光,总能够在掠过他的时刻被质化成一个独特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分明集结了张见的寻找与阐释——从有益的事物中寻找到意趣并融入个人经验,为自己也为每一位观者暗示出灵魂深处的底色。

相关文章

  • 俄罗斯Georgy Kurasov当代立体主义绘画作品欣赏 [图文]
    俄罗斯Georgy Kurasov当代立体主义绘画作品欣赏 [图文]

    俄罗斯艺术家Georgy Kurasov1958年出生在圣彼得堡,美国人认为Georgy Kurasov 是俄罗斯艺术家;而俄罗斯人又认为他是美国的艺术家;画家认为他是雕塑家;而雕塑家又认为他是画家。总而言之,Georgy Kurasov 和他的作品一样独特而充满了艺术魅力!他的作品创作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立体主义绘画至今还没有可以超过毕加索的绘画天才。未来是属于后现代的时代,大部分现代绘画风...

    1069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毛票悄然变身收藏品[图文]
    毛票悄然变身收藏品[图文]

    人民币 随着商品价值不断提高,继分币从流通中“下岗”之后,1角、5角纸币的身影也正在从人们日常消费中淡出。由于毛票价值小、不易保存,一些小商小贩宁可“抹零”,也不愿意收1角纸币。然而在收藏爱好者眼中,正因为毛票日益稀少,它的收藏价值逐渐显现出来。消费者毛票仨月没花出“这两毛钱愣是在我钱包里躺了三个多月,要不是特意惦记着花,还不知道它们要跟我到什么时候呢。”8月中旬的一天,李先生从某超市买完东西后,...

    881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三件珍贵的九一八藏品[图文]
    三件珍贵的九一八藏品[图文]

    《不忘“九一八”,牢记血泪仇》宣传画。上海伟华公司出品的“九一八”火花 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的《九一八纪念邮票》第一件是民国上海伟华公司出品的“九一八”火花。该火花长5.4厘米,宽3.6厘米,用橘红色火柴纸印制,主色为红与黑。居中的图案构思独特,以日 历的形式,将时间定格在“九月十八日”这一天,上端:隶书“今日何日,同胞猛醒”铿锵有力,如警钟长鸣;下端印有数字“1931”“18”及英文 “S...

    475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北周银壶与爱奥尼亚人手中壶有渊源[图文]
    北周银壶与爱奥尼亚人手中壶有渊源[图文]

    北周李贤墓出土的银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爱奥尼亚人对中国来说比较陌生,他们是古希腊东部的支系,居住在爱琴海东岸今土耳其地区,公元前546年曾被波斯统治。爱奥尼亚人在建筑、雕刻、青铜铸造等领域涌现出很多杰出的艺术家,对希腊文化贡献重大。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之一就有爱奥尼柱式,其特点是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看上...

    1308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艺术改变生活:俄罗斯设计师Tompson Tompson设计的“Cocoon”椅子[图文]
    艺术改变生活:俄罗斯设计师Tompson Tompson设计的“Cocoon”椅子[图文]

    由俄罗斯设计师TompsonTompson设计的“Cocoon”椅子。它形似蚕茧,是一个可以用来沉静,冥想和反思的座椅。设计将与不同的环境形成和谐的关系,可以是办公室,也可以是其他的公共空间,也可以是家里的一把普通的椅子。...

    999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高考失败四年后,他已在文物修复领域风生水起[图文]
    高考失败四年后,他已在文物修复领域风生水起[图文]

    我们常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在很多人看来,高考不仅决定未来大学四年,甚至也决定着以后人生的方向。因此老师、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将高考视为重中之重,将其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才让很多考生感觉不小的压力,一旦失利仿佛陷入无边的绝望中。2013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李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回忆起当时在电脑前查高考成绩的时候,李先生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发挥失常了。当时他就觉得一阵阵眩晕,眼前发黑,胸口发闷,内心慌乱异...

    1119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古代经典琵琶及琵琶器形欣赏[图文]
  • 闺房之物粉盒留香[图文]
    闺房之物粉盒留香[图文]

    唐 银鎏金犀牛粉盒 当取出精美的粉盒,蘸了那细腻柔滑的胭粉施在面颊,桃花便嫣然在镜中人的脸上。只这一瞬,眉头也松了,心结也开了。那枚小小的粉盒,岂止容器一样简单,它是深宫庭院里的一枝春色,幽暗闺房里的一抹亮光……粉盒留香文 _小雅当取出精美的粉盒,蘸了那细腻柔滑的胭粉施在面颊,桃花便嫣然在镜中人的脸上。只这一瞬,眉头也松了,心结也开了。那枚小小的粉盒,岂止容器一样简单,它是深宫庭院里的一枝春色,幽...

    956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全球十大顶尖艺术作品“受伤”事件[图文]
    全球十大顶尖艺术作品“受伤”事件[图文]

    艺术史上,令人印象深刻的佳作常常需要花费艺术家数月甚至数年才得以完成。艺术家们将他们的知识、创造力以及感情全部倾注于他们的作品中。下面这些著名的艺术作品多为艺术家呕心沥血之作,曾耗费了藏家大量的金钱,却不幸地因为粗心、疏漏、愤怒或者精神错乱等原因而被毁。如果艺术家知道,估计会绝望到从坟墓中爬出来。《圣母子与圣安妮、施洗者圣约翰》(达·芬奇)被枪击后划出大口子。这幅黑白艺术珍品是文艺复...

    930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纳福欣赏各种材料雕刻的白菜[图文]
    纳福欣赏各种材料雕刻的白菜[图文]

    (原标题:纳财迎福 吉祥喜庆)图1白石雕白菜(清)徐九经是明代和海瑞齐名的清官,他曾在堂前挂“白菜图”,自题对联道:“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白菜,菜叶青,菜帮白,有青有白,在古代被当成清正廉洁,清白做人的象征。而且,白菜和“百财”谐音,因此白菜摆件也常被摆在店面之内,寓意“招财进宝”。因此,清代以来,遗留下许多白菜摆件。石雕白菜 白菜分很多种类,不同的白菜形状也不同,不过,我们目前所说的白...

    647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史前萌器物 才露尖尖角[图文]
    史前萌器物 才露尖尖角[图文]

    燧石箭头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内蒙古的收藏品独具特色。在我区中南部地区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非常丰富,并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序列。因此,对于收藏新、旧石器时代藏品的收藏爱好者们来说,一把石斧、一个石凿、一把石刀,还有数不清的镰、犁、矛、镞组成的收藏品显得更加独具特色。小小的石器是否能够形成自己的收藏市场?石器的收藏价值将如何体现?石器收藏能否跻身热门藏品?记者将带您走进青城的石器收藏,一起探访这些“...

    1700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北齐墓室壁画:写实人物画的第一座高峰[图文]
    北齐墓室壁画:写实人物画的第一座高峰[图文]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中国早期的人物画,今天我们仍能看到的有战国漆画、帛画,汉代墓室壁画、帛画和魏晋墓室彩画砖。总的特点是尚气、尚力、充实饱满,神采飞扬,强调气势、运动和速度,有一种旋转上升的飞腾感,满幅画面皆张扬恣肆,气势是第一位的,重点放在人物动态上而非刻画人物形象。在技法上以线造型,在线条的挥舞中,有一种流动如生的感觉,且不太注重人物的实体感,这种艺术风格虽然气势饱满,但造型稍显粗略,人物形象不够...

    1585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福建漳州千年肉身佛流失日本百年[图文]
    福建漳州千年肉身佛流失日本百年[图文]

    肉身和尚真身。(图 凤凰网)在漳州龙文区步文镇玄坛宫村,一尊刻有“活佛宫”三字的香炉前不久被发现,再次在漳州文史学界、佛教界掀起大波澜。这一文物让百年前的“肉身和尚公案”有了明确结论,印证了日本横滨总持寺肉身和尚来自漳州龙文区“活佛宫”。此文物还引发一些历史谜题,包括现身在日本的肉身和尚是否为唐高僧无际大师,肉身和尚为何千年不朽等。【重大实物证据】石香炉刻字印证活佛宫存在玄坛宫村离漳州立交桥仅2公...

    1845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当珍珠不再真 揭秘假珍珠练成之路[图文]
    当珍珠不再真 揭秘假珍珠练成之路[图文]

    塑料、玻璃、贝壳制成的假珠过去,说到“假珍珠”,消费者想到的往往是冒充海水珠的淡水珠,即用人工圈养的贝壳培育出来的淡水珍珠。尽管淡水珠也有价格昂贵的极品,海水珠也有“品相”差的,但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海水珠总比淡水珠要珍贵。当珍珠不再“真” 揭秘假珍珠“练成”之路然而,随着合成材料的发展,如今的假珍珠,“海水”或“淡水”都不需要了。近日有报道称,有消费者买到了各种材料制成的假珍珠,因为很...

    1842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楠木盒装乌木秤赏析[图文]
    楠木盒装乌木秤赏析[图文]

    “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樽酒酌未酌,晚花嚬不嚬。铢秤与缕雪,谁觉老沉沉?”这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早秋》,描写的 正是现今时节之初秋,炎热将去,清风已来,令人顿觉畅快。当然,也暗喻着诗人对政治清明之期盼。诗中所言“铢秤”,其实,便是流行于我国唐宋时期的一种杆 秤。笔者收藏有一杆戥子秤,为民国初年所制,至今已经有百年历史。秤杆为乌木制作,上面的戥子、秤砣、秤盘都为铜制。由于...

    952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