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老银器的识别与保养 [图文]

时间 : 01-06 投稿人 : 快快 点击 :

老银器的识别与保养  | 艺术品知识

中国银器由于其市场价格不是很高,人们对其研究较少,伪造和仿造的水平不高,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鉴别:

对清中期以前,特别是唐宋时期的银器,如果有和出土器造型相同的器物(何家村、丁卯桥、法门寺、彭州出土器图录所著器物,以及《海内外唐代金银器萃编》所录器物),以及各部件能从图录中找到的拼凑臆造器,基本可以认定为伪品。

凡是整体铸造、单体特别厚重的器物,是真品的概率很低。(微信关注:文玩收藏)因为银是贵金属,成型时是一定会尽量减少原料的耗用,器物的壁一般会较薄。另外,由于银在熔化状态下会吸收大量的氧气,用传统方法铸造,冷却后将留下大量的气孔,如果是光滑表面的大型铸造器,一定是现代工艺制品。

有采用现代加工工艺制成的,如铣、激光雕刻、强酸腐蚀等,均为现代器(激光雕刻和强酸腐蚀的器物,其纹饰的线条不边缘光滑,缺乏流畅的感觉。

从材质上,紫铜镀银的器物,用鼻子能闻到铜臭味道。黄铜镀银器的硬度高于银器,声音比银器脆(频率高)。对于镀银器可以仔细观察表面,有镀层凸起、鼓包、类似小气泡等现象应怀疑为镀银器。表面有较重磨损的地方,如果深层金属颜色和表层有差异即为镀银器。镀银器往往没有银器款和成色标识。亚银等现代仿银合金材料,颜色惨白。(微信关注:文玩收藏)白铜(德银)颜色微黄,硬度远大于白银。

从历史文化角度,不同时期和地缘的器物,从造型和纹饰必定有其特定的风格特征,凡是和这些风格特征背离的器物,应按赝品对待。

老银器的识别与保养  | 艺术品知识

银器鉴别,看款是第一位的。对目前市场上的赝品,通过款识识别可以排除90%以上。凡是以明清瓷器官窑款识出现的银器款,如“大清乾隆年制”等,均为仿品,因为银器的款识是不同于瓷器的。

凡是和前节所述的银器款识格式有较大差异的银器或无款器,(微信关注:文玩收藏)在没有深入分析前,按赝品对待。“树德堂”、“宝用”、“李春”、“山海关金店”款为现代器。

中国近代银器的款识主要采用戳记打制(类似钢印效果),刀刻、铸造款应怀疑为仿品。

对近代银器,包浆鉴别的意义不大,因为银器的表面化合物是以硫化物(或六价非金属,如硫、砷)为主,呈黑色或褐黑色。银的硫、砷化合速度在一定条件下非常迅速(从砒霜验毒,可以佐证),(微信关注:文玩收藏)作伪者可以在数秒内生成包浆,因此,包浆厚的银器,不一定是老器,没有包浆的也不一定是新品,因为出于美观,人们有经常擦拭银器的习惯。在密封、干燥环境下的银器,历经百年,仍然能银光闪耀。封闭容器类银器,其内部往往没有包奖,岁月不留痕。

中国近代银器的收藏价值

银器,包括银碗,银筷子,银手镯,银酒具,银茶具,银餐具等等,有着温润、洁白、细腻的外表,比之黄金,不是那么的豪华、荣耀和张扬,比之钻石,少却了冷冽、清高与孤寂。它的品质高雅而不显张扬,内敛却不失尊贵,世世代代深受人们的喜爱。

银器,和其它文物收藏品一样,凝结了各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不同时期和地域的银器,反映了特定的历史文化气息。

老银器的识别与保养  | 艺术品知识

银器由贵金属制成,具有良好的保值增值作用。白银矿产资源已被深度开发,而工业发展又带来白银的更多需求。资源越来越少,需求越来越旺,白银的升值是显而易见的。

银器制作工艺复杂,材料昂贵,每一件银器,都是精工制作,无论是实用器还是装饰器,堪称艺术品。在历史上,银器工匠的学徒时间是最长的,出徒一般需要四年时间。和同样大小、同时期的瓷器相比,银器凝聚的劳动要远远大于瓷器,所需的制作时间要长很多,而且是全过程逐件手工制作,(微信关注:文玩收藏)所需的材料价格更是天壤之别。银器生产具有产量低、周期长、人工费高、材料费高等特点。因此银器蕴含有很高的价值,随着人们对银器的深入了解和银器知识的普及,必然带来银器的价值发现和价值重估。

银器由于是贵金属,与其它文物有显著区别,传世品很难保留下来,岁月造就的老旧银器,因为破旧或款式过时,会被熔化并重新打制。因此,银器具有稀缺性。尤其是中国近代银器,经历外国列强的抢掠、军阀混战、八年抗战、三年内战、大炼钢铁、文革破四旧等种种磨难,能幸免留存下来的银器都是弥足珍贵的。

中国近代银器收藏,目前已渐入佳境。笔者收藏银器十余年,在2005年以前,藏友寥寥无几,近年银器收藏爱好者显著增多,银器知识的普及正在加快。(微信关注:文玩收藏)2006年以前银器价格变化很小,甚至能收藏到低于白银价格的银器。从06年起,国内近代银器价格开始回暖,随着白银的价格增长,银器价格也逐步升高,但银器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尚未得到很好的发现和挖掘,目前市场上还能买到相当便宜的银器。

国际市场上的中国银器,近年来价格稳步增长,07、08年增长更加显著。中国近代银器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球市场上成交的中国银器不足1万件(套),还不足西方银器一天的成交量,剔除重复交易(多次换手),流通数量更少,足见中国银器的稀缺性。

中国近代银器,产于重要的历史时期,同时具备“珍”和“稀”两大收藏要素,目前价格不高,是极具收藏和升值潜力的品种。

老银器的识别与保养  | 艺术品知识

银器纯度简易辨别及保养简方法

尽管中国古代冶炼技术相当发达,可以炼出纯度很高的银,但为了便于制作,用作首饰的银则多为银与其他金属的合金,多为银与铜、锡等的合金。

辨别银器的真伪和成色,议案多用硝酸来进行,方法是将硝酸点滴在银饰品表面,抹去硝酸后,表面仍呈银白色的,说明含银量高;若成灰黑色,说明含银量低。

民间匠人则多采用火烧的办法,真银火烧后银色不变,若变黑,则银的成色较低。对银的成色的判定,往往依靠经验,民间匠人对银的成色区分得很细,口诀云:

九九银,青细碴,白口;

九八银,细灰碴,白口;

九七银,猪肝碴,微黄口;

九六银,粗灰碴,微黄口;

九五银,炉灰碴,微黄口;

九四银,炉灰碴,多红色,微黄口;

九三银,青白碴,黄口;

九二银,青白碴,黑宗眼,亮黄口;

九一银,白碴查,黄口;

九成银,酱黄碴,黑宗眼;

八九银,微黄碴,黄口;

八八银,微黄碴,黑宗眼;

八七银,老黄碴,黄口;

八六银,微黄碴,微黑宗眼;

八五银,微黄碴,有红宗眼,有菊花心。

什么是纯银?什么是925银?什么是泰银?佩戴要注意些什么呢?怎样保养?

首先说说银的含量吧!纯银又称纹银,目前现有的科学能够提炼的最高纯度为99.999%以上,纯银一般是作为国家金库的储备物,所以纯银的成色一般不应低于99.6%。(微信关注:文玩收藏)而低于这个级别的,含量大于等于99%的白银,我们称作为足银。

再重点说一下色银吧!色银又称普通首饰银或次银。在纯银或足银中加入少量的其他金属,一般是加入物理化学性质与银相近的铜元素,就可以形成质地比较坚硬的色银。(微信关注:文玩收藏)色银富有韧性,并保持了纯银的延展性,同时可以减低空气对银的氧化作用,因此,色银首饰的表面色泽较之纯银与足银更不易改变。中国色银的成色规定以百分数表示,国外一般规定以千分数表示,如中国的“80银”与外国的“800S”(S为英文银Silver的缩写)都表示银的成色为80%。

老银器的识别与保养  | 艺术品知识

色银有以下几种的常见分类:

1、98银英文标识为980S,表示含银量98%、含紫铜2%的首饰银。这种色银较之纯银和足银质地稍硬,多用于于制作保值性首饰。

2、92.5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925银了) 英文标识为925S,表示含银量92.5%、含紫铜7.5%的首饰银。这种色银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韧性,比较适宜制作戒指、别针、发夹、项链等首饰,而且便于镶嵌宝石。

3、80银 80银又称为潮银,英文标识为800S,表示含银量80%、含紫铜20%的首饰银。这种色银硬度大,弹性好,适宜制作手铃、领夹、帽花、餐具、茶具、烟具或首饰上的扣、弹簧或针等类。

色银根据使用和需要还包括70银、60银、50银等多个品种。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现在再说说什么是泰银吧!泰银最早源自于泰国,所以通常叫泰国银,又称“乌银”。泰银是利用了银碰到硫而发黑的特性制成的。它是在银首饰上把银与硫的混合物加热融化,并以玻璃质状态形成覆盖层。(微信关注:文玩收藏)乌银覆盖层疏松乌黑,与白银的光洁银白形成鲜明对比,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再经过了特殊的防旧处理,乌银首饰不仅长期不变色,而且表面硬度也比普通银大大增强。别具一格的质感和色泽,让人感受到这类首饰的粗犷和古朴。

说了这么多银的知识,现在应该说说银饰的佩戴注意事项了,保养银饰品首先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做起。

白银易吸收水银,在吸收水银后,表面质量遭到严重破坏,完全失去光泽,形成银汞齐(又称汞银)。在潮湿的空气中,银容易被硫的蒸气及硫化氢所腐蚀,使表面变黑(这就是泰银的基本形成条件之一了)。为此,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以下事项:

1、化妆品不仅含有汞,而且含有硫,这能令白银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另外,如果空气中含有硫也是不宜佩戴白银的。那些生活在化工厂或在化工厂工作的人就要注意了,更加不能佩戴白银哦!

2、臭氧也能导致白银变黑的。如日常生活中用的负离子发生器、消毒柜都不宜放置白银饰品。

3、一些蛋禽类变质后会产生硫化氢气体,如果进行与蛋禽相关作业的工作人员就不宜在工作时间佩戴了。

4、自来水的净化常含用漂白粉或氯气,对白银有严重的侵蚀作用,侵蚀后的白银失去光泽,产生白色的氯化银。因此,不宜佩戴白银入浴。

5、洗衣粉中含有漂白剂,漂白剂的主要成份是含氯,对白银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6、水银(汞)和白银会发生作用,会发生严重的损坏,甚至形成汞膏,因此使用体温计时就要小心了。

7、白银溶于盐酸、硝酸,如果从事这方工作时就要引起注意了。

老银器的识别与保养  | 艺术品知识

最后谈谈怎样保养银饰品。专业的做法就不介绍了,一般人也用不上。就说说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

1、采用可口可乐浸泡,浸泡时间为12个小时。

2、采用醋酸擦洗。

3、采用隔了夜的茶浸泡。

4、采用擦银布擦拭。

5、采用洗银水泡上一至两分钟。

6、采用涂改液涂在银饰品上,在涂改液没有干前用布擦银饰。

7、采用牙膏和牙刷来擦洗。

8、用打火机烧黑银饰品(注意:本方法只限于素银(包金和镶嵌的银饰品不能使用.(微信关注:文玩收藏)温度不要太高,禁示采用火柴,因为火柴内含硫磺,会使银饰变为硫化银)然后再用擦银布把银饰擦亮.这个方法让素银饰品特别亮的。

9、素银的银饰品经常发黑,虽然能经常清理,但也十分麻烦。教大家在清洁银饰前准备一瓶透明的指甲油,在清洁完成后用风筒把银饰品吹干,然后为干净的银饰涂上一层指甲油。这方法试过最长能保持银饰一年内不会发黑。

相关文章

  • 浅识漆器 :永不退色的人间繁华 [图文]
    浅识漆器 :永不退色的人间繁华 [图文]

    漆树是中国最古老的经济树种之一,在中国大陆有广泛的分布。将漆树树干韧皮部割开后流出的白色汁液我们称之为生漆,生漆中所含的漆酸与空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后会变成褐色并逐渐变黑。将生漆中的杂质滤去并将水分降去一部分后即可得到熟漆,熟漆再与各种金属氧化成分配制后即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色彩斑斓的漆。将漆涂在各种木胎、竹胎、夹纻胎、藤胎或皮胎的器物表面,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即是“漆器”。最早的漆器...

    1899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黑石号:海底的唐代瓷器博物馆[图文]
    黑石号:海底的唐代瓷器博物馆[图文]

    一千多年前,“黑石号”是怎么在马六甲海峡南端沉没的,沉船上没留下任何线索,但它能隐隐地坐沉海底,是因为船上满载着大量货物,这些货物成了它的“身份证”,使后人得以知道,它是一艘装满中国货开往西亚的商船,船上98%的货物是陶瓷,共有67000万件。“黑石号”复原船模及其复原画。 黑石号沉船出土的唐青花枣椰树叶纹大盘。椰枣古人也称“千年枣”,即今人所说的伊拉克蜜枣。前边说过的江苏扬州、如皋出土的唐代海船...

    1534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徐善循的人体水彩画欣赏[图文]
  • 成都图书馆哪些善本最牛[图文]
    成都图书馆哪些善本最牛[图文]

    成都图书馆十楼古籍部,是整座图书馆里最“神秘”的场所。与人来人往的图书外借室不同,这里鲜有读者的身影。幽深的陈列室里,静静“躺”着十余万册古籍;其中善本422种,4764册。成都图书馆里最有价值的珍籍善本是什么?面对记者抛出的问题,古籍部主任刘英洁细数成都图书馆里珍藏的古籍之最。最有史料价值书信《林中丞书信集》看点:用薛涛笺书写,存云贵川史料成都图书馆内收藏着不少和四川、成都有关的名人作品,如明刻...

    1364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三种珍贵古籍欲露真容
    三种珍贵古籍欲露真容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之后,很多普通人都开始意识到文物的重要性,开始对文物的修复工作产生极大的好奇心。而山东省图书馆近日公布将对宋刻《万卷菁华》装具、明泥金写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纸张、元刻本《周易经传集程朱解附录篆注》修复等3种珍贵古籍及其附属文物进行修复,并且召开了专家会进行论证,这也引起了业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2009年以来,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开展宋刻本《文选》等珍贵...

    1590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古人常将日常器物施以装饰 将扇子做成艺术品[图文]
    古人常将日常器物施以装饰 将扇子做成艺术品[图文]

    图1图2秋风渐凉,扇子又要被搁置一边了,那首“扇子扇,有凉风,天天在手中;有人问我借,等到明年冬。”爬进了思絮,扇子文化应当蛮丰富的吧,一同去找找……扇子的历史蛮久远。史传最初为虞舜制“五明扇”,目前人们所能看到的最为古老的扇子实物有江西靖县李洲坳出土的春秋晚期竹编短柄扇,湖北江陵马山砖厂出土的战国竹编短柄扇,湖北江陵天星观出土的战国木柄羽扇残件等。中国古代有关扇子的图像也多,成都百花潭战国金银错...

    984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鼻烟壶:掌中玲珑物[图文]
    鼻烟壶:掌中玲珑物[图文]

    鼻烟壶以其袖珍之躯,集诗书画印、雕刻镶嵌等众多工艺、文化于一身,称得上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奇异载体。清乾隆 白玉題诗书卷式鼻烟壶清乾隆 粉彩八仙图鼻烟壶宗和鼻烟自明万历年间由欧洲传入中国后,立即在宫廷、王府中流传,并自上而下形成一种时尚。既有鼻烟,自然需要盛放鼻烟的容器,携带方便、密封性好的鼻烟壶便应运而生了。起初鼻烟壶还是以实用功能为主,随着工艺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提升,艺术性和品位在其价值中占据越来...

    859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古墨收藏之风何以盛行[图文]
    古墨收藏之风何以盛行[图文]

    文人墨林华 文 弘艺 图今年6月20日,备受关注的上海泓盛“周信芳旧藏专题拍卖”落槌,25件拍品悉数成交,成交额达145万余元。其中,周信芳遗留的一组古墨28锭估价5000-8000元,最终以3.91万元成交。随着岁月的流逝,作为易耗品的古墨如今存世稀少,长期以来少有藏家涉足。但近年来,随着古玩收藏之风盛行,墨品收藏作为后起之秀,其价值正逐渐升温。由于古墨是文人书画必用的消耗品,存世数量有限,收藏...

    320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文玩核桃价格走低大尺寸成热门[图文]
    文玩核桃价格走低大尺寸成热门[图文]

    纵观整个核桃市场,今年核桃个头整体要比去年大。去年核桃整体偏小,大的相对稀少,价格就被炒得较高。对爱好收藏核桃的朋友来讲,今年入手一些直径较大的核桃比较合适。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丁排有着多年经营核桃经验的老杨说,每年自己都会在北京、河北等地承包核桃树,待青皮出来之后,往往以整棵树的规模收货。通常在不挑大小的情况下,价格略低;如果用卡尺挑选,只筛取直径较大的核桃,则一个就需要几百元。老杨透露,从今年客户...

    414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漫谈敦煌飞天纪念银币:九霄乐声飞天舞[图文]
    漫谈敦煌飞天纪念银币:九霄乐声飞天舞[图文]

    敦煌飞天纪念银币要说敦煌二字,千年来西域佛教文化的风拂过鸣沙山,荡向月牙泉。更有中原帝王将相对佛祖虔诚的供养,无数能工巧匠一笔笔用尽心血的描绘,善男信女香火经年不绝的膜拜。言轻语微,想是载不动自前秦起,这历朝历代积淀下的浓厚文化底蕴。幸而为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一套“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纪念银币”,让我有机会窥得敦煌那渺远幽深的文化风韵。这套纪念币为方形银币共6枚,每...

    1053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文玩界的6种血色文玩,你玩过吗? [图文]
    文玩界的6种血色文玩,你玩过吗? [图文]

    第一、血珀血珀从古至今都很名贵,人们认为血珀有浓厚的灵性作用,可以护佑人的平安。它的颜色浓艳亮丽,质地顺滑细密,幽深之感极强,散发出来的透光之色非常诱人,看着它容易让人迷醉。用血珀制成的装饰物都非常漂亮,对女性来讲,血珀可以增添其诱惑魅力,对男性来讲,血珀可以使其充满灵性之感。除此之外,血珀还有强大的功效,佩戴血珀可以滋养人的身体,特别是对人体血液方面有显著的功效。第二、红心菩提子红心菩提子是一种...

    358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铜墨盒上的不朽故事[图文]
    铜墨盒上的不朽故事[图文]

    圯桥纳履那一年仲秋时节,我替“玩家雅集”购得一方刻铜墨盒。刻铜墨盒七公分见方,高三公分左右,黄铜质地,包浆浑厚,古旧之色无遮无掩,一目了然。盒盖上錾刻人物两个(图1),一老一少。老者一手拄竹杖,一手捋胸前美须,慈眉善目,宽袍高冠,站在石拱桥上说着什么。他跟前跪着一名少年,手捧一卷书本,毕恭毕敬聆听老者说话。桥洞下有碧波东去,引桥旁有绿树成阴,略懂些历史典故的都会知道,錾刻的正是黄石公与张良“圯桥纳...

    1368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古代文人六面印透露出什么信息[图文]
    古代文人六面印透露出什么信息[图文]

    这是一方古代文人印章,其形制的工致巧妙,印文内涵的丰富,书法的遒劲,颇为罕见。此印青铜质,正方体,边长3.3厘米。六面均镂空雕刻印文,印文书体为小篆,各面印文分别为:“儒林直安之记”、“忠孝直安”、“号彧出”、“文行忠信”、“子子孙孙其永宝用”、“谨封”。此印的印文在功用上,似可分为名号章、箴言印、鉴赏章、书简印四类。其中,“儒林直安之记”、“忠孝直安”、“号彧出”应该是印主的私印印文。“儒林直安...

    515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郑飞雁:将剪纸艺术带上世界邮票传播中国剪纸艺术[图文]
    郑飞雁:将剪纸艺术带上世界邮票传播中国剪纸艺术[图文]

    郑飞雁,金剪刀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艺术家访问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得者,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获得者,国际剪纸大赛金奖获得者。现为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博学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博学名家、中国书法美术出版社名誉社长、中国民间剪纸南京大学高级创作研究员、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陕西省定边县剪纸协会副主席、妇女巾帼建功标...

    1923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宅男梵高的房间[图文]
    宅男梵高的房间[图文]

    The Yellow House : 转角那座绿窗户的房屋,是梵高在阿尔勒的住所,屋前步履匆匆的是他本人1888年,梵高搬到法国小城阿尔勒。这是一座随处可见咖啡馆的普罗旺斯小城。“我想回归在农村时、接触印象主义前的思想”,梵高被这里和煦的田野与阳光吸引,虽只居住了15个月,却创作了200多幅画作。其中他在阿尔勒居住的房间,在现有资料里就能见到五幅。 第一版油画Bedroom in A...

    429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