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
林华 文 弘艺 图
今年6月20日,备受关注的上海泓盛“周信芳旧藏专题拍卖”落槌,25件拍品悉数成交,成交额达145万余元。其中,周信芳遗留的一组古墨28锭估价5000-8000元,最终以3.91万元成交。
随着岁月的流逝,作为易耗品的古墨如今存世稀少,长期以来少有藏家涉足。但近年来,随着古玩收藏之风盛行,墨品收藏作为后起之秀,其价值正逐渐升温。
由于古墨是文人书画必用的消耗品,存世数量有限,收藏难度很大。于是,古玩市场出现了大量的古墨仿品,大多数是仿造历代名墨的外形,有些是旧模新作,这类伪造古墨没有收藏价值。
有关专家表示,古墨的鉴定也和收藏的其他门类一样,要求多看实物、多记实物,要通过实物与文献资料进行相互印证,加以思考,进行比较分析。
文人墨
古墨收藏大有钱途
墨是中国传统书写工具,从古至今一直作为书写、绘画、传拓和印刷的基本颜料。墨的发明、制造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传承起过重要作用。墨的发明也是印刷术发明的必要前提,它对社会思想、文化传播贡献巨大。
唐代制墨业已十分兴盛。当时墨工对造墨技法、造型、题识、墨模雕刻都很讲究,出现了祖敏、奚超、奚廷珪等著名制墨匠人。南唐时,徽墨声誉渐起,深得士林称道。自汉至唐,多为烟墨,宋代发明了油烟墨。1977年在江苏武进南宋墓中出土了半枚叶茂实制作的油烟墨,墨样朴实雅观,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明代制墨业更加发达,当时的制墨中心在皖南,代表人物有歙县的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休宁的汪中山、邵格子等,所制名墨各具特色。明末清初,制墨名家有汪鸿渐、叶玄卿、程公瑜、吴天章、胡星聚、程凤池。曹素功和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被誉为晚清的四大制墨名家。
因古墨难以保存,唐宋墨已很难见到,明墨传世的也已凤毛麟角,价格惊人。收藏者多以清墨为贵,清代墨以徽墨最为著名,安徽产墨中心是徽州、歙县、休宁与婺源等县,现存的墨锭多以徽墨为主。而且,清代制墨名家辈出,其中精品也绝不下于明墨,且传世较多。
墨有实用墨和观赏墨之分,流传于民间的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墨条或墨块,目前古墨极品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好的古墨集诗、书、画、印、雕刻、造型艺术和制墨工艺于一身,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因此更难找到。
通常来说,除墨汁外,古墨多为固体状。一般根据墨的材质和图案主题内容,依次分有御墨、贡墨、文人自制墨、集锦墨、彩墨、礼品墨、纪念墨、药墨等多个品级。
古墨花草
近代以后,工业墨汁成了许多画家作画的必备工具,然而他们产出的作品墨色或黑得呆滞,或淡得无层次感。为了达到古人作画的境界,很多人重新意识到了古墨之妙,其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地浮出了水面,直至被完全挖掘出来。
古墨在文房四宝中排行老二,足见墨在文人墨客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由于墨是书写绘画必用的消耗品,而且不易保存,易干易裂,所以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古墨少之又少。
近年来,在国内外许多拍卖会上,古墨异军突起,表现不凡。例如,2005中国嘉德拍卖会上,康熙墨多以三四千元成交,现在动辄上万甚至数万元;一锭晚清墨价格当时仅为数百元,现在涨了近十倍。
尽管如此,当今古墨的真正价值被严重低估,或者说,现在收藏古墨正逢其时。艺术品市场上绝大部分收藏品都被炒作过了,比如书画、瓷器、玉器、家具、佛像等,均价位惊人,无太大投资回报空间。而“文房四宝”价值一直处于洼地,关注收藏古墨将有较大回报。
现今古玩市场上,一锭清代文人墨,3000元左右就能买到,清代集锦墨3万元也能搞定,乾隆御制墨也仅5万元左右,太便宜了。
试想,清乾隆年间之书画、瓷器动辄上千万,而且存世量大,而乾隆古墨有几何?两者价值差距如此悬殊,对藏家而言,的确是收藏古墨的良好时机。
古墨人物
收藏重在鉴别赝品
按用途划分,古墨可分为实用墨和观赏墨。实用墨注重实用性,要求墨的质量高;观赏墨则注重形状、色彩和装潢,对墨的质量要求相对小点。
古墨收藏可以重点关注文人墨,即文人自己定制的墨,上面刻有斋号、姓名等。这种墨融入了文人的独特思想和审美观点,极具艺术价值,附加价值也很高。而且文人墨存世量较多,价格也相对低些,适合刚接触古墨的藏家。
一些在文化艺术史上有地位的文人,如刘墉、纪晓岚、赵之谦、袁枚、曾国藩、梁启超、康有为、于右任等,这些人物的自制墨收藏价值极高。
从文人墨开始,藏家可以逐渐扩大收藏范围,而名家制墨也是古墨收藏的首选。名家制墨注重外观,集诗、书、画、印、雕刻和制墨工艺于一身,藏家可从雕工入手,墨上图案细腻、层次丰富或色彩搭配等都需重视;另外,品相好也是衡量价值的一个标准。
藏家可以收藏成套的墨锭,也可以专门收集某个制墨名家的作品,这样集中收藏,既便于辨伪,又利于提高收藏档次。
一般来说,套墨是四方、八方或十六方一套。一套古墨的价值远高于单个墨锭的价格总和。此外,套墨原有的外包装盒在收藏时要一并保留。外包装盒上面会有一些绘画或者题识,不仅美观,而且还是可供研究的重要信息资料。
业内人士表示,普通收藏者也可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墨,但收藏对象必须是名家上品。由于近20年来用墨量骤减,绝大多数墨厂的产量剧降,因此上佳的新墨存世量愈来愈少。收藏者不妨将这类新墨作为中线投资,相信它有广阔的升值潜力。
古墨收藏的关键是如何区分新墨(即仿品)和古墨。从质地上来看,新墨与古墨也有明显区别。例如,新墨带灰色,旧墨纯黑朗润,色感厚实。古墨有一股自身的古朴淡远的馨香之气,且显出一种古朴的色调。
新墨常有怪味,使用时常黏笔,这是胶质太重的缘故;古墨由于年代久远,胶质自然退去,故书写流畅,墨色醇和。古墨佳品墨质坚如玉石,表面起丝丝发纹,显示浑厚气魄;颜色黑而带紫,手掂沉重。
再看古墨表面的漆皮,凡年代越远,漆皮越显浑厚,并呈现蛇皮断纹,与古琴上漆皮断纹极相似。近现代古墨仿品漆皮上没有蛇皮断纹,只有断裂纹。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三种方法鉴别古墨。首先是看墨品。要观察制墨的时间、墨名、墨类、墨色、墨的形态、大小、轻重等。墨的光泽泛紫色,则是优质墨。看墨的表面有否损伤、断裂。“冰纹”与“墨霜”均是墨品曾受潮的现象。
其次是闻墨品。古墨含有多种中药材,自然有股馨香。古墨之香,淡雅沉朴,人久闻而不厌。后代所制墨品常有一种怪味,因大多是用冰片掺之,味浓烈含凉,人闻后有刺鼻之感。
最后是比墨品。古墨老旧、厚重,图案字迹清晰、规矩。收藏古墨,还必须掌握明清各朝制墨大家墨号和墨派,最好有墨谱对照,防止伪造者以新充老,移花接木。
有关专家表示,古墨的鉴定也和收藏的其他门类一样,要求多看实物、多记实物,要通过实物与文献资料进行相互印证,加以思考,进行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