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清明上河图》:繁华背后的忧思[图文]

时间 : 01-06 投稿人 : 智智 点击 :

《清明上河图》里暗藏的密码

《清明上河图》:繁华背后的忧思 | 美术作品

送外卖 这是酒店的伙计,不知正往谁家送外卖。—宋朝时候就有送外卖吗?没错,当时的饮食店已经开始提供“逐时施行索唤”“咄嗟可办”的快餐、叫餐服务了。汴京餐饮业极为发达,“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9月的故宫,秋高气爽,游人如织,与往常不同的是,每天早晨8点半大门打开之际,人们便拔腿向武英殿狂奔而去,因为稍有耽搁,便要多付出四五个小时 的等待。在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的“石渠宝笈书画特展”上,《清明上河图》异常火爆,成为唯一进入展厅仍需排队参观的作品。

1950年8月,时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处研究员杨仁恺,在东北博物馆(今辽宁博物馆)临时库房的几张画卷中,用颤抖的手指发现北宋画家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的真迹。1953年1月,在东北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祖国的古代艺术特别展”上,这幅名画首次公开面世,很快引起了国内外数十个领域学者的关 注和公众的极大兴趣。

60多年过去了,《清明上河图》已成为国人最为耳熟能详的画作,围绕它的研究也已形成一门独立的“清明上河学”。这与其写实性极强的风俗画特点不可 分割,根据学界的主流观点,这幅北宋社会的“百科全图”,主要描绘的是12世纪初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市)东南一隅在清明节繁盛的市井风貌。在纵24.8 厘米、横528厘米的画卷上,远郊、舟桥、城楼、市集及各色人物徐徐展开,据统计,《清明上河图》中一共绘有810多人、90余牲畜、28艘船、20辆 车、8顶轿子、170多棵各类树木、130余栋屋宇。

长期以来,画卷的主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宋室南渡之后,北宋耆老旧臣怀念故京之盛,更愿意把此画视为歌颂北宋宣和年间的繁盛景象。“庶几开卷得睹 当时之盛”,正是孟元老写作可与画卷图文对照的《东京梦华录》的原因。另一方面,自问世以来,画卷被不断临摹创作,历朝统治者着眼于“清明”二字,往往将 其用作对自己时代“盛世清明”的颂扬。

然而,画卷的原意究竟为何,张择端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却逐渐被堆积降解于历史的迷雾中。有关张择端的个人资料,仅存的只有金人张著所留的85字跋 语,从中人们只知道他来自山东诸城,曾游学京师,后攻绘画,供职北宋翰林图画院。画卷的其余十几个题跋,则既有金人充满感怀的“兴衰观”,也有元人所感到 的别有深意,“忧勤惕厉”,明人的“触目警心”。在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余辉看来,画卷则完全是一幅盛世危机图,精心选择的写实构图,背后隐藏着作者曲谏 讽世的良苦用心。

可以看出,一代代的解读者,开始逐渐从画卷中读出繁华之外的更多信息。而要解码那些隐藏在长卷中的丰富内涵,只有不断走进它所描述的图景与历史。

《清明上河图》:繁华背后的忧思 | 美术作品

《清明上河图》上,乘驴、乘马的人比乘坐轿子的要多。宋人出行,习惯坐马,不习惯乘轿。北宋士人以乘轿为耻,因为他们认为,轿子“以人代畜”,乃是对人的尊严的侮辱。

风俗长卷

随着拥挤的人群,终于来到这幅900多年前的画卷面前时,人会忽然变得安静下来,玻璃柜中的绢本比想象中要晦暗一些,淡淡的一层色彩敷在瘤结粗壮的柳树、屋舍、楼门上面,俯下身去,便会发现往来其间的一个个细小的人物神态生动,各有故事。

画卷如同高潮错落的交响乐,水陆并行,第一段落是清疏而富有生趣的城外郊野。甫一打开,在树丛中间的小道上,一个大孩子领着几头驮着木炭的毛驴正要 “得得得得”地越过小桥。由于开封周围无山,燃料匮乏,每年除了通过漕运大量运炭,民间也会从陆路自运。有研究者认为这是运炭过冬,以此判断画卷所绘为秋 景,事实上汴京一年四季均需运炭备用。

第一头毛驴的头戏剧性地朝左一扭,带领我们继续前行,在树木掩映下,几间农舍中间有一个打麦场,上面还停着碾子。七八株粗壮的柳树旁边,一队装束各 异的行旅缓缓出城。柳树是汴河两岸的一大特色,自隋代开通运河以来便不断种植,不断被砍去枝丫的堤柳长满瘤结,枝条粗壮,起到坚固堤岸之用。与之相对,卷 末赵太丞家旁的一株柳树,则显得绿意婆娑。

与此同时,画面上方的一行人扫墓而归,童仆蹦跳着开路,女眷坐着插着柳枝的轿子,官人骑马跟着。一旁的土墙趴着几个张望的孩童,后面则是大片菜畦。 道路前方,似有一匹马(马头有破损)急奔而来,一个妇人慌忙上前保护正在路上玩耍的孩子。不知不觉中,拐了一道弯的汴河此时出现在眼前,河上行驶着形制不 同的船只:圆短体阔的漕船、船体狭长窗户很多的客船、底层装货上层载客的客货两用船、装饰考究的画舫。一艘平底漕船在码头卸粮,工头正在给搬运工发用以计 件的筹。沿河街市热闹起来,一些忙完的船工正好可以上附近酒店喝几杯。附近还有一家名为“王家纸马”的纸马铺,清明节出城上坟,可在此购置相关物品。

《清明上河图》:繁华背后的忧思 | 美术作品

他们不允许自己将他人当成牲口来使用。可见宋人的价值观,极富人道主义精神。

汴河之上的漕运,是北宋的立国之本,历来是国家头等大事。当时的汴京有四条主要河流,分别是金水河、五丈河(广济河)、蔡河(惠民河)和汴河,均为 人工开掘的运河,负责将各方粮食物资源源不断运往京师,其中连接黄淮的汴河是最为关键的补给线,年运粮食物资达600万石(约合30万吨),为五丈河 (62万石)和蔡河(60万石)的10倍。由于黄河水含沙量太高,宋初政府规定每年10月至翌年2月封河,其间发动民工30万清理河床,以确保汴河畅通无 阻。

在元丰二年(1079)引洛入汴之前的整整120年间,清明节一直被作为汴河的首航日。清明节这天,卞河口打开,黄河水急湍而下灌满汴河。守候在下游载满货物的船只便可逆流而上,直入汴京。因此不难理解,张择端为何选取清明上河作为表现汴京风物的重点。

沿着占据画卷中央的第二段落——汴河漕运继续前行,很快来到整幅画卷的高潮部分:虹桥。虹桥边上,此刻正上演着扣人心弦的一幕:一辆满载旅客的航船 已经驶近虹桥,但高耸的桅杆却忘记放倒,河流湍急,情况十分危急。发现险情后,一场战斗随即展开:一位船工赶忙松开纤绳放下桅杆;另一位船工用长杆顶住拱 桥横梁,使船无法靠近;舵工赶忙转舵横摆,使船减速;几位篙工持杆用力撑向河底,竭力避开旁边船只;几位船工呼喊来船注意,当心碰撞,有趣的是,舱顶上还 站着一位老妇和小孩,也在喊着什么。而岸上、桥上人群中,有抛绳索帮忙的,有出主意喊叫的,有闲聊议论的,还有袖手旁观看热闹的,整个场面沸沸扬扬,如同 一幕激动人心的舞台剧。

桥上人群拥挤,同时在上演着一出闹剧:坐轿的文官与骑马的武官互不相让,顺坡而下的毛驴拉着满载货物的车子,几乎失控,推车的老汉惊恐地张大了嘴巴。相信饱受交通拥堵之苦的现代城市居民,看到这一幕立体交叉的通行矛盾,都会心有所感。

在虹桥边上,可以看到一个打着“十千脚店”的立体灯箱广告,颇为现代。这是一家规模不大的酒店,“十千”还有在后面会看到的“美禄”,都是酒的名 字。据北宋张能臣《酒名记》载,“美禄”是产于“梁家园子正店”的一种名酒。在北宋,所谓“正店”是可以造酒的高级酒楼,向政府买高价官曲造酒,代替交 税,脚店则为普通酒楼,从正店批发来酒再卖给消费者。在《东京梦华录》记载中,汴京有72家大酒楼(正店),以樊楼(白矾楼)、潘楼、会仙酒楼、高阳正 店、仁和正店最为著名。

《清明上河图》:繁华背后的忧思 | 美术作品

这个路边摊,挂着一个招牌,上写“香饮子”。“香饮子”是什么?就是饮料。宋人以喝饮料为时尚,市场上当然就有各色饮料出售。如果是六月天,还有冷饮消暑。

北宋的酒文化非常发达,在全卷的十几处酒楼旁,还可看到打着“新酒”、“小酒”、“稚酒”的酒旗,“老酒”是指可以长久贮藏之酒,“大酒”也还算质 高味醇,但比不上老酒。“小酒”是一种春秋两季随酿随售的酒,比较便宜。“新酒”、“稚酒”则指刚酿成的酒开瓮就喝。更有甚者,还有专治酒伤的诊所。看着 画卷中正店酒楼里那些三三两两聚饮的客人,会忽然有点恍惚,说不定里面坐着的正是梁山泊的英雄好汉。

沿着道路继续前行,很快就要进入画卷的第三段落:城门附近的街市。沿途有卖饮子(类似于凉茶的饮料)的、说书的、算命的、行乞的、理发的、卖茶的、 卖糕点的、卖香料的,五行八作,不一而足。在巍峨高耸的城楼下方,还有一个税务所。过城门交税是宋朝惯例,屋中央坐着一位光着脚丫的税务官,旁边一位货主 似乎正和他核对着什么,屋外的另一位货主手指着货物,似乎与税吏争辩税费太高,脸涨得通红。两位路人被吸引了过来,与此同时,城楼上一个人正在静静地注视 着这一幕。

此外,在脚店的彩楼欢门底下,挂着一个红绿绸沙制成的灯,叫栀子灯,这是酒店提供妓女陪客的暗号。据南宋耐德翁在《都城纪胜·酒肆》中记载:“庵酒店,谓有娼妓在内,可以就欢,而于酒阁内暗藏卧床也。门首红栀子灯上,不以晴雨,必用箬盖之,以为记认。”

在画卷中,还可以看到不少人手里拿着圆形的扇子,有研究者据此质疑清明时节的合理性。其实,这种扇子叫作“便面”,北宋的朝廷官员到贩夫走卒聚集的 闹市时,依规需要换上便服,手拿便面半掩面孔。元祐年间,苏轼被贬之后,他还曾漫步汴京街头,手持画有自己肖像的便面,以示抗议。

汴京的繁盛,除了发达的漕运,还得益于打破了唐以来坊市分区的硬性阻隔。据史载,“坊”是居住区,周围都围着墙,有二门或四门供人进出。一般人不准 凿墙开设私门,也不准朝着大街开设店铺。“市”是交易区,日中击鼓二百下开市,日落前击钲三百下散市。北宋汴京城内完全废除了坊市分割,允许面向大街开 店,与民居错杂其间。乾德三年(965),宋太祖诏令解除宵禁,汴京很快出现了通宵达旦的夜市。学者曹星原认为,正是这些因素,使汴京形成了“流动型的、 以汴河为主线、以十字路口为空间转换、沿街店铺为市场的新型流动感强的城市经济”。

《清明上河图》:繁华背后的忧思 | 美术作品

测风仪:在虹桥四角,立有四根木杆,每根木杆顶上都有一个鸟形之物。这是什么?这叫做“五两”,因为是五两重的鸡毛所制。它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古代的测风仪。只要看鸟头朝向哪个方向,便可知道风向。

超越界画

除了那些生动而微的人物、热闹繁盛的场面,《清明上河图》中造型精致并透视准确的船只、楼房和城门,也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其实,这正是张择端的当行本色:界画艺术,这也是张著在题跋里所透露的:“擅长界画,精舟车房屋,城郭桥梁。”

所谓界画,是一种用直尺表现建筑的绘画。由于比较规制缺乏意趣,界面在文人画盛行的明清不被重视,但在崇尚法度的宋元,界画仍被视为画科中最基本的 功夫。元人汤垕的《画论》中便如此描述界画的易学难工:“世俗论画必曰:画有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故人以界画为易事,不知方圆、曲直、高下、低 昂、远近、凸凹、工拙、纤丽,梓人匠氏有不能尽其妙者,况笔墨规尺运思于缣楮之上,求合其法度准绳,此为至难。”

对宋代画家来说,界画艺术首推五代宋初的郭忠恕,时人评价郭忠恕的作品在雅韵和逸气中不乏法度和规度。学习界画出身的张择端,不可能不受其影响。郭 忠恕的《车栈桥阁图》、《水阁晴楼图》、《明皇避暑宫图》等34幅界画名作均入选《宣和画谱》卷八《宫室》里。奇怪的是,在北宋徽宗时期编纂的《宣和画 谱》所收录的231位画家与6396幅作品中,既没有张择端,也没有《清明上河图》。余辉考证的结果是,宋徽宗对画建筑房屋的界画要求非常高,除了本朝郭 忠恕以外,后面的人几乎没有收录,此外,在《宣和画谱》编纂之时,《清明上河图》已被赏赐出宫。

《清明上河图》:繁华背后的忧思 | 美术作品

茶坊:茶坊 这是汴河边的一间茶坊。就跟现代人爱喝咖啡一样,宋朝人爱饮茶,宋代城市中茶坊到处可见,如同今日的咖啡馆。这些茶坊名字非常有个性,如俞七郎茶坊、朱骷髅茶坊、郭四郎茶坊、张七相干茶坊、黄尖嘴蹴球茶坊、一窟鬼茶坊、大街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

张择端对界画艺术有所超越,他将界画与徒手画线相结合,并不拘泥于界尺。比较五代另一位界画大师卫贤《闸口盘车图》中的彩楼,其与《清明上河图》中脚店门前的“彩楼”形制基本相同,但在描绘手法上,前者用的是界画线描,后者则是徒手描绘,在艺术上更富于变化。

界画仅仅是《清明上河图》绘画技法的一种,谈及画卷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余辉认为:“首先是技法全面,除了花鸟其他画科基本都涉及了。第二,场景大,画幅小,细和小表现得非常好,人的脑袋比芝麻粒大一点,却能通过作姿态表现出人物急躁、慌张、悠闲的情感。”

这种细小而微的艺术风格,受到北宋讲求“格物致知”的哲学思想影响。此外,北宋杂剧、话本艺术发展出的叙事特性,也不断扩展在其他艺术门类的领域, 比如舞蹈与绘画,这一点在兴盛一时的风俗画中体现尤为明显。只是与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高元亨《夜市》、《角抵》等风俗画相比,《清明上河图》改变了 过去的“一景一事”模式。

《清明上河图》还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发挥得淋漓尽致,对同一段落内的景物与人物兼用不同视角处理。学者赵广超以画卷城外郊野的一个片段为例分析: “例如平视驮着柴炭的毛驴,略向上仰看扛着轿子那一行步履匆匆入城的队伍,立即又俯瞰骑驴出城的旅客。”这种富有文字穿插描写味道的处理方式,可以同时表 达不同角度及时序的内容。

《清明上河图》:繁华背后的忧思 | 美术作品

灯箱广告:虹桥附近的这家“脚店”,是一家酒店。门口设置了一个灯箱广告,上书“十千”、“脚店”四字。“十千”为美酒的代称,如唐诗有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灯箱广告在现代商业社会不过是寻常事物,但许多人未必知道宋朝已出现了灯箱广告的形式。

盛世之忧

余辉仔细观察画卷中的漕船,发现上面并没有官兵守卫,属于私家漕船。而在北宋,无论是在郭忠恕的《雪霁江行图》还是另一幅已经佚名的《闸口盘车图》 中描绘的运粮场景,无一例外都有官方押运官的身影,体现着朝廷对漕粮的掌控力。《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11条运输粮食的私人漕船,背后所折射的正是当时 社会潜在的官粮危机。

稽以史籍,在北宋历史上,官府与商贾曾为控制粮食市场展开过激烈的竞争。开宝五年(972),为了稳定粮价,北宋政府接受了限价售粮的建议,定价一 斗粮食70文,商贾听到这个消息,因为没有获利空间,不敢再运粮到京师。为了抵御年馑和控制商贾势力,北宋历朝在汴河沿岸设立了许多官仓。

由于听信蔡京等权奸所谓“丰亨豫大”思想的宣扬,宋徽宗靡费国库,极尽享乐,更在崇宁三年(1104)废除旧制,停止官运漕粮,改运“花石纲”。结果没过多久,官仓空虚,政府失去了对粮价的控制,带动汴京周围物价上涨。

此外,余辉从画卷中没有看到任何消防和城防官兵,汴京成为一座完全不设防的城市。史载,由于汴京绝大多数建筑都为砖木结构,火禁非常严格,除了夜 市,居民区任何人不得在半夜时分点燃火烛,夜间用火,必须申报获批才行。此外,每坊均设有一座望火楼,而画卷里唯一的一座望火楼已摆上休闲桌凳,显然无人 守望。

《清明上河图》:繁华背后的忧思 | 美术作品

鲜花:这个小摊,看起来好像是在卖花。宋朝市民以插花为生活时尚,汴京的春天,“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棠棣香木,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开,歌叫之声,清奇可听”。今日的城市“小资”大概也莫过于此。

汴京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共有13座桥,唯有虹桥、上土桥、下土桥三座桥梁是木结构的拱桥。画卷中描绘的虹桥究竟是哪一座?学者历来对此莫衷 一是,余辉采用俯视视角,将画卷还原为城市地图,结果发现与当时的汴京地图完全对不上。画中桥头并无桥的名字,城楼也刻意略掉名字只可隐隐见到一个“门” 字,另一方面,画卷中出现的店铺与酒楼名字,均无法在《东京梦华录》中查到。显然,这是张择端有意为之的选择,图中所绘景致风物,是经过提炼概括的实情而 非实景。

整个北宋,谏议制度相对开放,除了臣工的进谏,一些小吏的婉谏也可上达天听。神宗年间,郑侠派人所画的一幅《流民图》,直接导致了权相王安石的下台 和新法的中止。有前例可循,可以推想,张择端也想通过这样的盛世危图,向宋徽宗委婉谏言,他相信深谙艺术的徽宗怎能不解画中深意?然而当时已距北宋覆灭不 到20年,溺于玩乐、嗜好工笔精巧画风的徽宗,没空琢磨也不会喜欢《清明上河图》。没过多久,他便把这幅画赏给了向氏后人。

《清明上河图》的细节读之不尽,画卷中还隐藏着诸多细节等待解码。“艺术史研究已经进入细读、精读与深读的时代,单纯的泛读与粗读已经无法满足研究的需要。”余辉说。

(本文写作参考了余辉《隐忧与曲谏——〈清明上河图〉解码录》,曹星原《同舟共济——〈清明上河图〉与北宋社会的冲突妥协》,赵广超《笔记〈清明上河图〉》,陈诏《解读〈清明上河图〉》等书)

作者:艾江涛

《清明上河图》:繁华背后的忧思 | 美术作品

客店:这块“久住王员外家”的招牌,是做什么生意的?是宋朝的客店。“久住”是宋时旅店业的常用语,这家旅店大概是一个王姓富户开设的,因此叫做“久住王员外家”。北宋汴京流动人口繁多,自然是客店如云。《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梁“第三条甜水巷,以东熙熙楼客店,都下着数”。

显然,消防废弛也是画卷中要表达的社会危机之一,宋徽宗很不重视消防,宣和初年,宫中便发生过一次大火,一举烧毁5000间房屋,几乎占了整个宫室数量的三分之二,以至于很多宫女在雨天都没有地方居住。

此外,递铺(朝廷公函送往外地的第一站)门口慵懒的官兵,税务所门口因重税发生的争执,卷末前宫中御医赵太丞家专治酒伤所反映出的酒患成灾,都在折射出徽宗时期的北宋王朝所潜伏的深刻危机。

画卷中,蒙在车上的一块写满大字的盖布,在城门外和城郊出现过两次,一度令人费解,因而被称为“奇特的盖布”。考察当时朝野发生的大事,崇宁元年 (1102),徽宗诏令亲书党人碑,废黜苏轼旧党与元祐学术,崇宁二年(1103),蔡京下令焚毁元祐党人墨迹文集。余辉据此大胆猜测,画中那些作为盖布 的书法可能是从衙署或宅第拆除下来的旧党墨痕,被拉往郊外处理。严酷的党争与渎文悲剧,也隐然藏于图中。

从元祐党人书法盖布,结合画卷中妇女的头饰、制钱的大小、羊肉的价格,私漕开通的时间,以及张著题跋中所提及的《向氏图画评论集》可能的出版时间,余辉比较精准地定位出《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为崇宁年间(1102~1106)。

“惊马闯入郊市”是一个焦虑的开场,余辉将船桥几欲相撞的全卷高潮,视为社会矛盾达到高潮的象征。尽管注意到虹桥下的不和谐之声,曹星原却将其视为 盛世中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命题,进而得出的结论是携手齐心,同舟共济。然而,在乾隆甫一登基即命令五位宫廷画家绘制的《清明上河图》清院本中,舟桥通畅, 清明盛世显然容不下任何不和谐的杂音。

相关文章

  • 藏家圈子的未来沉香投资收藏理念[图文]
    藏家圈子的未来沉香投资收藏理念[图文]

    今年的沉香市场与往年不同,从北京、安徽等一二线沉香博物馆的相继建立到中国市场学会沉香行业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再到各类沉香展会的相继增加,无一不预示着与2014年的沉香相比,2015年的沉香市场更热了一些。这也预示着,沉香收藏与消费市场将迎来一个崭新的热潮。有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沉香市场的热度有增无减,未来两年,沉香收藏人群将出现几何式增长,沉香收藏圈子将进一步扩张。那么对于目前看好沉香市场和即 将步入...

    1480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见到上古瑞兽的朋友有福了[图文]
    见到上古瑞兽的朋友有福了[图文]

    作者:子正君  “南朱雀,北玄武,左青龙,右白虎。”这是上古时代的瑞兽,它们各分管一方,代表着一个方向。时间慢慢走到了年关,吉祥如意的瑞兽充满了十足的年味。今天,子正君带着大家来认识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瑞兽,它们都长什么样子。朱雀南方朱雀,又可说是凤凰或玄鸟。朱雀是四灵之一,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它也有从火里重生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芈月传》中,芈月怀上了义渠君的...

    1816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康云汐/澳宝玉为什么深受佛教徒喜欢?[图文]
    康云汐/澳宝玉为什么深受佛教徒喜欢?[图文]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弘忍大师澳宝玉原是有情之物而后变无情,无情之后而生有情......澳宝玉在地中海经历了5亿年的洗礼,承载了岁月的变迁,修炼自身,让自身变得更加洁净,坚韧温润,内外有度,这也和佛教徒的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不增减、本自俱足的精神相契合。澳宝玉佛牌这几年,象牙佛珠因为国际上联合的抵制象牙活动,而且杀生违背了佛教慈悲的宗旨,所以很多佛教人士都减少了购买象...

    1235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朝天宫有一批过冬文物馆藏展出:看古代过冬神器[图文]
    朝天宫有一批过冬文物馆藏展出:看古代过冬神器[图文]

    砚台下空的地方放蜡烛。 冬至之后,光临南京的寒流一波接一波。当我们还在为是否供暖争论时,不妨先走进博物馆,看看古人是如何过冬的。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收藏的文物中,就有一批古代冬季用品:加热汤羹的温碗、后来演变为“烫壶”的手炉、可以加热的抄手砚……这些传世的老物件,展现了祖先抵御寒冷的智慧。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砚台的造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抄手砚”在宋代时候就已经...

    1050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文房收藏:精神的诉求工艺的极致[图文]
    文房收藏:精神的诉求工艺的极致[图文]

    仿官釉树瘤笔筒,18世纪,连座高11 .7 cm,宽10cm。南都讯 记者黄茜 发自北京 日前,由中国嘉德拍卖有限公司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牧心斋清禄集》首发式在北京菖蒲河皇城会举行,书中所集文房珍玩同时展出。文房是收藏的一大门类,简单说来,它包括环绕着古代文人生活的一切器物,是文人著书立说、修身养性、闲暇宴饮的重要伴侣。牧心斋主人张明十几年来专注于古代文房研究和收藏,对于明清铜炉收藏尤有心得,...

    777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香炉铸造技艺[图文]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香炉铸造技艺[图文]

    铜香炉是一种用铜材制作的焚香用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到明宣德年间,历代皆有铸造,尤其以明宣德年间制作的“宣德炉”最为世人所推崇。据记载,宣德皇帝在位时,命宫廷御匠参照皇家内藏的定、汝、官、哥、均等名窑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制造香炉,工匠们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金属与红铜一起精心铸炼,所制成的成品色泽温润莹丽,其工艺之华美精妙惹来赞叹无数,以致后世常以“宣...

    251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券中有画,画中有诗——赏大熊猫钞艺画有感[图文]
    券中有画,画中有诗——赏大熊猫钞艺画有感[图文]

    “你看这只大熊猫真懒,趴在大石头上睡懒觉呢!”“不对不对,它在享受阳光的温暖呢,看起来真舒服呀!”……两个小朋友抢着观赏书桌上放着的两枚联合国大熊猫钞艺画,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此时午后阳光正好,这一幕让人心绪随着孩子的童声笑语转移到大熊猫钞艺画的画面上来,当中蕴涵的人生情怀正一笔一画向我们娓娓道来。本套“启点”大熊猫钞艺画的熊猫原型是作为全球动物大使的双胞胎熊猫“启启”和“点点”,熊猫图是国家...

    415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化石收藏门槛高监管严[图文]
    化石收藏门槛高监管严[图文]

    海百合化石(局部)。“哇!好大的鱼龙啊。”日前,在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冯文钦创建的中山石博宇宙城里边,一条长达16米的梁氏关岭鱼龙化石引发观众连声惊叹。梁氏关岭鱼龙化石为晚三叠世早期文物,过去,这类化石对民间的收藏家来说是绝对的高压线。不过,从五年前开始,随着国家对古生物化石的采集、流转实施政策松绑,一般的科普爱好者才得以从国家博物馆以外的私人藏馆里观赏到类似的藏品。讲到化石,一般的大众收藏者最熟...

    1627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创意无限的数码剪纸画欣赏[图文]
  • 古玩行里的是是非非[图文]
    古玩行里的是是非非[图文]

    刘嘉在历史中,古玩是一门比较偏的行当,而众所周知的三百六十行根本没有古玩行,但传统的古玩行又是文化链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今天为您详细讲解一下传统古玩行的是是非非。古玩行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玩“软”片儿的,一种是玩“硬”活的,各有分工。所谓玩“软”片儿的,是指玩名人字画、古籍善本、碑帖信札之类的收藏品;而“硬”活则是指玩金石一类的收藏品,这里的金指铜器、银器、金器等金属物件,石是指石刻、雕塑、...

    1026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森林中的艺术家:Lisa Jordan的精灵们[图文]
    森林中的艺术家:Lisa Jordan的精灵们[图文]

    常年居住在森林中的艺术家LisaJordan使用毛毡和木头结合制作的饰品。是大自然带给她无尽的创作。...

    1442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中国艺术名家王建国摄影作品登上美、法、德、荷兰四国邮票并发行[图文]
    中国艺术名家王建国摄影作品登上美、法、德、荷兰四国邮票并发行[图文]

    王建国,山东人。西安交大工学硕士学历、研究员。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国际摄影家联盟(GPU)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协会(RPS)会员、美国纽约摄影学会(PSNY)会员、亚洲一带一路摄影大联盟副主席、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同时,王建国还任中国重机和成都重机外部董事、同济大学特聘教授、西安文理学院特聘教授、陕西省收藏家协会监事长等职位,被评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劳模”、“华人...

    493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艺术名家鲁子华“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系列邮票发行[图文]
    艺术名家鲁子华“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系列邮票发行[图文]

    鲁子华,1958年生于湖南益阳。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怀化市国画院院长、湖南省怀化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96至2016年中央电视台《翰墨戏韵》栏目四次专题报道《鲁子华绘画艺术人生》。2015年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著名书画家向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捐画公益活动”,受到国家领导人亲自接见。邮票是历史的微卷,方寸间记录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邮票是沟通的桥梁,往...

    812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中国印学博物馆展出昌化鸡血石[图文]
  • 汉代扬州经典食用漆器赏析[图文]
    汉代扬州经典食用漆器赏析[图文]

    沈海泯在《中国工艺美术鉴赏》中说:“汉代漆器工艺已达黄金时代,以其应有尽有的种类、精美华丽的装饰、轻巧精致的造型著称于世。”新中国成立后至 今,扬州近郊发掘的五百余座汉墓中,出土了数千件漆器及其残片。扬州汉墓中出土的漆器几乎囊括了汉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规模、品种、技艺等各方面取代了青 铜器。在扬州博物馆编著的《汉广陵国漆器》一书中对此评述道:“从有关器物的纪年铭文及许多漆器出土时已被磨蚀的迹象判断...

    844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