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人纹图五联幅龙被海南省民族博物馆藏
民族文物是海南文物中的一大特色,在民族文物中,黎锦又是其最丰富与最具特色的文物,而黎锦中龙被则又为其佼佼者。在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我们在各市县的普查中发现了许多珍贵的龙被,在这些众多的龙被中,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清代双凤朝阳双狮戏球图三联幅龙被,堪称为其代表作。
珍藏于海南省民族博物馆的这幅清双凤朝阳双狮戏球图三联幅龙被,质地为棉,通高为188公分,通宽为127公分,共由三幅组成。其底布为藏青色,整幅龙被构图饱满,色彩丰富而协调,在一片金碧辉煌中又和谐的用天蓝色和橙色交叉织绣,将冷暖色系融合得恰到好处。这幅龙被图案有双凤朝阳、双龙升天、双狮戏球、仙鹤、鲤鱼跳龙门、喜鹊登梅、花瓶、莲花、牡丹、卷草、祥云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寓意吉祥、喜庆、平安的图案。
整幅龙被上下左右对称,上下边框是黎族传统花草纹;主体图案的四周是喜鹊登梅、花瓶中插着怒放的梅花、盛开的牡丹、荷花等花草;中心是用线条围成的长方形图案,正中央是卷草圈成一个圆形,里面是双凤朝阳图,圈上是一青一黄两只憨狮在滚绣球,圈下是两只仙鹤在飞翔;两侧为对称的两只升天的青龙和翱翔的仙鹤,左右下角是鲤鱼跃龙门图。此龙被在色彩运用方面的美学价值很高,其玄、褐、青、黄、白五色的搭配恰当,色调和谐,使其图案显得自然、稳重、绚丽、古朴。
双凤朝阳图
历代之贡
龙被,是黎族织锦艺术之精品。它是黎锦中的一种,是黎族在纺、织、染、绣四大工艺过程中难度最大,文化品位最高,技术最高超的织锦工艺美术品,是黎族进贡历代封建皇朝的珍品之一。因产地主要在崖州(今海南),也称为崖州被,黎族民间称为“大被”、“绣被”,素有“广幅布”之称。
在史籍中提到的“崖州被”、“五色斑布”、“衾单”和“盘斑布”应是龙被的前身。最早关于龙被记载的《后汉书》曰:“武帝末,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蛮不堪役、遂攻郡杀幸。”又曰:儋耳“土地沃美,宜五榖,蚕桑。知染采文绣,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桦,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污。”史籍还叙述:“海南所织,则多织品矣:幅极阔,不成端匹,联二幅可为卧单,名曰黎单,间以上五彩,异文炳然,联四幅可为幕者,名曰黎饰,五彩鲜明,可以盖文书几案者,名曰鞍搭,其长者,黎人用以缭腰。”从西汉到唐、宋都是上贡中央封建王朝的珍贵贡品。到了元代,其工艺的精巧在历史上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远销内地及东南亚国家,受到国内外的人们喜爱,影响极大。
福从天降图
龙被之织
龙被有五种形式,分别为:单幅龙被、双联幅龙被、三联幅龙被、四联幅龙被、五联幅龙被。其中,三联幅为居多,五联幅和单幅为最少。三联幅是由三幅彩锦联缀而成,一般长2~3米,最长可达4.3米,宽1.1~1.4米,以龙纹、凤纹、狮子纹、麒麟纹和鱼跃龙门纹为主体纹样,花卉纹为辅。五幅联是由五幅彩锦联缀而成,长2~3米,宽1.1~1.5米,以白色、黑色和咖啡色或棕色的人纹、蟒蛇纹为主体纹样。龙被的花纹图案色彩不同,用途也不相同,红色多用于喜事,蓝黑色多用在白事或宗教仪式上。
龙被的织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踞腰织机,另一种是脚踏织机。踞腰织机所织的龙被花纹图案比较传统,色彩单一,数量较少。而脚踏织机所织的龙被,是旧时一种比较先进的织法,质地厚、质量好,流行也比较广。它的特点是先织制好布料,然后才在布料上绣上花纹图案。龙被难度最大是在刺绣图案花纹上,由于图案变化多,色彩十分丰富,所表现的范围比较广。动物图案主要有龙、凤、鹿、鲤鱼、公鸡、青蛙、喜鹊等,植物图案有荷花、梅花、牡丹花、竹、青草,自然界之太阳、月亮、云彩、海浪以及几何纹、文字纹和人纹等。
清代五龙出海图三联幅龙被 海南省博物馆藏
龙被之饰
由于古代农业受天气影响极大,绝大多数的特别是以农耕经济为主的民族都对自然十分敬畏,黎族人当然也不例外。信天地水火,也信生物(树,蛙等),这体现了他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对自然界和生殖的崇拜。这些都反映在了龙被的图案上,尤其是前期的龙被显著地体现这种自然观。比如说早期龙被的鱼纹蛙纹图,就体现着古代黎族先人的生殖崇拜。随着黎汉文化的融合,龙被也开始趋于汉化,政治化,这就体现在龙在图案上的大量出现并且被大量进贡到宫廷。其实龙被本不叫龙被,只是龙绣得多了,也就成了龙被。龙被中大量出现龙凤呈祥图、龙马纹图、双龙拱寿图、黄龙升天图、灵芝黄龙图、龙飞凤舞图,道教的“八仙”、八卦太极和佛家的莲花宝座等题材,甚至于吉星高照等汉族吉祥语的命题以及福、禄、寿的文字等装饰纹样,都是黎汉文化交融的结果。还有为皇帝庆贺的龙的图案等等,造型别致,弥足珍贵。
在明、清时期,朝廷只要求黎族人织制五爪、四爪龙纹的龙被,而不准黎民百姓拥有使用龙被的权利。从黎族妇女的服饰到龙被艺术中可看到由宫廷艺术和民间艺术上所产生的一种民族文化心态的变化。自民国开始,黎族人民没有负担着岁贡的任务。黎族百姓在各种传统节日,如:宗教活动、红喜事活动、白事活动中开始大胆地使用织绣的四爪龙被,以美化自身的生活。
各时期龙被的花纹图案有各时期特征,早期的图案都是黎族人民对祖宗崇拜的虔诚表现或者是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动植物加以提炼加工而成,蕴含着浓重的质朴、纯净的黎族文化特色。而后来的龙被因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把汉文化中标志性因素,融铸在龙被图案的形象构成中。这些龙被的图案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了前期的纯粹黎族文化的面貌。
喜鹊登梅图
龙被之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厂机械化纺织早已取代手工纺织。虽然黎族人心灵手巧,在纺织上有极高造诣,但早已敌不过现代的机械化的高产量高质量,而龙被制作需要较高的工艺,费时且费力。此外,在现代科学社会,龙被失去了原本的制作意义,于是也就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据了解,目前仍掌握龙被纺织技术的黎族妇女多已逝世,仅余极少居住在山区的尚能织造。而后代都没能掌握纺织龙被的技术。一旦这些老人逝去,龙被艺术将从此失传。原料匮乏是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无法完整地传承的另一重要原因。由于黎族地区很久就不种植棉花了,目前多年生的棉花在黎族地区只是零星的分布,外来棉纱已代替土纱。黎锦制作需要的其他纤维材料如树皮纤维、麻纤维、藤纤维等,也因近几十年山区开发建设,资源越来越稀少。黎族妇女能用多种原料染纱染布,但染色植物也越来越少,为了寻找一株染料植物,往往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加上现在多购买现成色线,人们对染料的认识也越来越淡薄。
清代双凤朝阳双狮戏球图三联幅龙被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藏
2003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文化部列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级试点”;2005年9月,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10月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纺织工艺中的一项珍贵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海南省正逐步加大对该项目的保护力度,并努力推动将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被是黎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特殊的历史研究价值。它不但记载了历史,更是承载了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