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康有为梁启超书法作品:拍场并茂后市可期

时间 : 10-25 投稿人 : 贞贞 点击 :

康有为与梁启超,在身份上是师徒,在学养上是同志,在阵营里是对手。两人一起在清末民初的历史变革之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们的人生经历赋予了他们书法创作以更多的“字外功夫”。康有为以“尊碑拟帖”的惊人之论横扫书坛,同时也奠定了自己在中国书法史中的独特地位;梁启超弃政从文,在人生的最后10年中将毕生的经历化作张张稿纸、本本著作。因此,他们遗留下来的只字片纸,无不值得收集和宝藏。而纵观当前二人的拍场行情,其作品还远未达到他们所应该具有的价值,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名师高徒 政见各异

1879年,22岁的康有为在游历了被英国殖民统治近40年的香港之后,对于西方文明有了感官上的认识,并开始钻研西方的科学知识,逐渐成长为当时学术、思想界的先行者之一。随着对西学的不断了解与深入,康有为凭借着良好的口才和演讲能力,通过对当时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分析以及提出的沟通民情、改革法律的种种方案,开始赢得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1890年春,年仅18岁的新科举人梁启超拜访了已33岁的“老监生”康有为。二人见面聊了好几个时辰,梁启超后来追忆这段往事时说,康有为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当头棒喝之后,使他一时不知所措,以前所学的不过是应付科举考试的敲门砖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学问。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毅然决定拜监生康有为为师。这种前无古人的举动,更加扩大了康有为的影响。此后,康有为开始在长兴里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梁启超说“一生学问之得力,皆在此年。”师从康有为,不仅是梁启超从政生涯的开始,而且也是他进入学问殿堂的起点。此后,梁启超一直紧随康有为左右。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梁逃亡到日本继续宣传保皇保教主张。然而,随着对西方资产阶级著作的大量阅读,梁启超的政见发生了显著变化,与从前“若出两人”。他接受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思想,特别赞同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同时,他的政治主张也从保皇转向革命,他开始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密切来往。

在尊孔保教问题上,梁启超也开始有意摆脱老师的束缚。1902年,本着“吾爱孔子,吾尤爱真理;吾爱先辈,吾尤爱国家;吾爱故人,吾尤爱自由”的想法,梁启超公开发表己见。民国成立后,二人因对共和与帝制的政见不同,发生了很大的冲突。与康有为积极复辟相反,梁启超坚决维护民主共和,并且公开发表文章,批驳老师,二人关系严重恶化。

康有为在复辟失败后,将怨气发泄在梁启超身上,咒骂他为“梁贼启超”,表达对弟子的愤怒。虽然如此,但是梁启超还尽力维持着师徒之谊。1922年,康有为原配夫人逝世,梁启超亲往吊丧;1927年,康有为70大寿,梁启超送来寿联和寿文,回忆师徒之间真挚的情感,感谢先生的教诲之恩,并高度评价了康有为对当时及以后的影响。

康有为在青岛逝世后,梁启超见他身后萧条万分,电汇去几百块钱,作为赙礼。又联合康门弟子在北京设灵公祭,含泪宣读悼文。文中肯定了康有为早年的历史贡献,但也委婉地批评了他在复辟帝制上的错误。

尊碑学帖 各有所长

康有为作为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和碑学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在他的努力和影响下,清末书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碑学迅速崛起,成为清末民初书法艺术的主流。

康有为原来是学过帖学和唐碑的,后来友人曾劝其学碑,他却不以为然,直到25岁入京乡试接触了大量的碑版石刻以后,这才感觉到了帖学的不足,从此他开始大规模学习北碑。

1888年他再次进京应顺天乡试,结果又没考中,恰逢中国战败,他便第一次上书光绪表达改革决心,结果被反对派阻挠,上书落空。在这种情况下,他听从好友沈曾植勿言国事的劝说,“时徙居馆之汗漫舫,老树蔽天,日以读碑为事,尽观京师藏家之金石凡数千种。自光绪十三年以前者,略尽睹矣。拟著一金石书,以人多为之者,乃续包慎伯为《广艺舟双揖》焉。”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生失意和郁闷彷徨,或许康有为不会把自己对于书法的理解写出来,即使写也可能不会表达得这么全面和深入透彻,因为在康有为眼里书法乃是末技,不值得在上面耗费大量精力。康有为是个十足的政治家,在他心中以政治改革为人生第一大事,大概也只有碰上1888年这样的人生最低谷他才会暂且放下政治,转而研究书法以排遣胸中郁闷。

实际上,就康有为的创作而言,对《石门铭》和《爨龙颜》用功尤深,同时参以《经石峪》和云峰山诸石刻。他在书写上以平长弧线为基调,转折以圆转为主,长锋羊毫所发挥出的特有的粗拙、浑重和厚实效果在他书作中有很好的体现,迥异于赵之谦的顿方挫折、节奏流动,也不同于何绍基的单一圆劲而少见枯笔。至于线条张扬带出结构的动荡,否定四平八稳的创作,也是清代碑学的总体特征表现。但是就创作形式上来说,康有为的书法作品以对联最为精彩,见气势开张、浑穆大气的阳刚之美。逆笔藏锋,迟送涩进,运笔时迅起急收,腕下功夫精深,从中也可以看出康有为的运笔轻视帖法,全从碑出。结体不似晋、唐欹侧绮丽,而是长撇大捺,气势开展,饶有汉人古意。

与老师不同,梁启超早年习书主要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后来在康有为的影响下,逐渐由原来的欧体风格转向魏碑体。他一方面受到康氏“扬碑抑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基于对时下靡弱书风的不满,试图冲破旧的桎梏,另出新意。因而在创新这一点上,康梁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不过在实践中梁启超并没有被老师张扬的书法风格所感染,而是选择了从颜、欧入手,然后上溯六朝碑版,诸如《张猛龙碑》、《高贞碑》、《张黑女墓志》等进行临习。

逃亡日本的14年间,梁启超未辍翰墨,继续研习魏碑。“余方在日本,何澄一寄我—拓片,欢喜累日,当时曾武断为张猛龙、贾思伯同出一人手,盖笔势既相近,年岁复衔接也。今谛审其结体较松,用笔有斧凿痕,实未足比张猛龙……”

梁启超晚年离开政治舞台,先后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任教,同时潜心整理、研究文、史等各种学术源流。其书法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沉淀和升华,目前保存下来的梁氏墨迹和手稿,很大部分都出在这段时期。

拍场大热 后市可期

康、梁作为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其书法作品从一开始上市交易就带上了鲜明的史料特征,特别是梁启超,近年来其学术手稿的热卖更加印证了这一情况。事实上,梳理二人的市场行情我们不难看出,师徒二人的书法作品在拍场中都具备了高开低走、后市上扬的特征。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拍卖兴起之时,康有为和梁启超的书法作品就都曾在拍场创下佳绩。在1993年上海朵云轩的首场拍卖会中,梁启超的魏书对联以13.2万港元的价格顺利拍出。而在1995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中,梁启超1925年的临张迁碑12条屏又以17.6万元拔得头筹,而这一价格也成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作品的最高成交价。同样,1994年在中国嘉德首次春拍的中国书画专场中,康有为1923年创作的两幅 《南京碑楼行书长联》就一举拍出了22万元。紧随其后,康有为行书8条屏又在1995年嘉德春拍中26.4万元的高价成交,雄踞成交价榜首近10年。

此后的10年间,康、梁的作品价格一直徘徊不前,基本上维持在5万元至6万元左右。从2004年开始,他们的作品价格缓慢上升,各大拍卖公司均出现了成交价在10万元以上的拍品,其中的一些精品价格开始越过50万元大关。如,康有为水墨纸本行楷书鲍照《飞白书势铭》八屏在2006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以73.7万元的高价位居康有为拍品价格榜首,这幅作品笔力雄厚、气势磅礴,从其边款题识“张廉卿尝写此铭,甚奇伟,试戏书之。廉老善作势,吾则雍容。付蛔藏之。康有为。”可见是康有为特意创作的巨制,拍出高价也在情理之中。2007年梁启超的一册信札(共49札70页)越过50万元大关,以64.9万元成交。梁氏手稿第一次出现在拍卖场中就价格高企也预示着此后历史名人作品拍卖的市场走向。

2009年,康有为的作品开始迈进100万元大关(如右图)。从市场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康有为作为清末北派碑刻书法的代表人物和理论家,其纵横捭阖,沉雄深厚的楷书最能代表其人其性,因此在拍卖场中康有为成交价屡创新高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这类大字楷书,而且字数越多价格越高。历代以来,书法名家层出不穷,然身体力行,以一人之力革一代书风,余脉延续百年之久,迄今不绝的书论巨匠,却并不多见。因此可以预见,康有为这位书论合一而又指点江山的特殊人物,其书法作品的价格还远未到位,在今后的市场中必将大有作为。

2010年梁启超的作品也开始越过100万元(如下图)。此后也逐年上涨,与老师康有为不同,梁氏作品在拍场中出现了两个轨迹,单纯的书法题词目前的最高成交价接近300万元,而其书稿手札的成交价则已经突破700万元,这也再一次印证了梁启超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的历史地位与价值。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传世的梁启超手稿毕竟数量有限,而作为特殊历史节点的特殊人物,梁启超的作品行情与其个人的历史魅力还相距甚远。我们不妨设想一番,如果您的厅堂书房赫然悬挂着一幅辛亥风云人物梁启超的楷书对联,那么任何一位来访的友人都会对主人的气魄与风雅另眼相看。

相关文章

  • 吴镇《山窗听雨图》1.725亿成交 刷新个人拍卖纪录[图文]
    吴镇《山窗听雨图》1.725亿成交 刷新个人拍卖纪录[图文]

    2016年12月6日晚上20:30,北京匡时秋拍“澄道——中国古代书画夜场”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槌,共推出29件拍品。其中,吴镇《山窗听雨图》以估价待询的形式上拍,起拍价为6000万元,最终以1.5亿元落槌,1.725亿元成交,同时刷新了吴镇作品的拍卖纪录。这件拍品得到众多藏家的追捧,成为万众期待的拍品,而众所期待的亿元也在第十三口喊价中诞生,持久战不断延续,藏家们稳步刷新竞价,最终在1....

    767 美术作品报道 艺术品拍卖查询
  • 朱德群《144号》 澎湃而出的光影[图文]
    朱德群《144号》 澎湃而出的光影[图文]

    朱德群《144号》1963年作,油画画布147 x 97.5 公分估价:10,000,000 — 15,000,000 港元「火一般的画家,属于大气和火,而与此同时,带着某种不可名状的神秘元素,这种个人魅力使他在巴黎画派之中独树一帜。」——龙柏(Jean-Clarence Lambert)风、水、土、火逐一卷入汹涌澎湃的漩涡之中──《144号》乃朱德群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破格创新的典型杰...

    1704 美术作品拍卖查询 艺术品报道
  • 藤田嗣治专辑“雅趣东方”登陆苏富比[图文]
    藤田嗣治专辑“雅趣东方”登陆苏富比[图文]

    藤田嗣治《积琪莲肖像》一九二九年作,水墨纸本32.8 x 43 公分估价:240,000- 450,000 港币瑰丽隽秀,东方妙笔亚洲现代大师藤田嗣治行迹遍布全球,早在二〇年代即以揉融亚、欧艺术精华的作品风靡巴黎,三〇年代更远赴北、南美洲发展,继而东归日本和中国,直至五〇年代再度定居法国,可说是东方艺术家出于传统而迈向全球的最佳写照。本次「趣雅东方」呈献藤田嗣治油画及纸上作品共十三幅...

    784 美术作品拍卖资讯 艺术品拍卖资讯
  • 书画拍卖资料 | 香港春拍有那些抢眼的藏品(中国艺术家)
    书画拍卖资料 | 香港春拍有那些抢眼的藏品(中国艺术家)

    香港春拍倒计时!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抢眼的藏品(中国艺术家)春分刚过,伦敦、纽约的系列春拍也落下帷幕,亚洲热闹的香港春拍已步入最后倒计时!今日让我们从香港苏富比、佳士得香港、保利香港以及嘉德香港春拍的部分上拍精品来看亚洲藏家越来越全球化的收藏视野。香港苏富比领衔香港苏富比现代艺术晚间拍卖的是常玉的《睡美人》:常玉《睡美人》1950年代作估价:20,000,000...

    1144 书画拍卖 书画拍卖资料
  • “莫奈先生”的首次北京之行[图文]
    “莫奈先生”的首次北京之行[图文]

    HE PINK PROMISE14.93 克拉鲜彩粉红色 VVS1 钻石戒指估价:HK$220,000,000–320,000,000佳士得于香港历来呈献的最高估价珠宝佳士得 2017 香港秋季拍卖内地巡展于 11 月 3 日在佳士得北京艺术空间拉开帷幕。此次展出的拍品来自佳士得香港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中国书画、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瑰丽珠宝等四大传统品类,以及本季秋拍首次在香港上拍的新品...

    293 美术作品拍卖市场 艺术品拍卖
  • 一件器物 一代帝王[图文]
    一件器物 一代帝王[图文]

    如果说,一件瓷器用丰富色彩画了很多花朵,就叫“农家乐”,那么品位公认清雅的雍正帝恐怕都得遭受打击。其实不论康熙、雍正还是乾隆朝,在皇帝的授意下,都同时有烧造风格相对雅致秀丽的“仿古瓷”、“单色釉”瓷等,也有烧造装饰多彩花卉而风格华丽的瓷器。现在,借嘉德2018春拍“胤禛十二美”雍正御瓷专场,和大家说说雍正朝瓷器的丰富面貌,清雅古朴、华贵秀丽都是你所爱的“四爷”御瓷。图片来源:网络上面这张图片...

    1849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艺术品新闻
  • 名家旧藏亮相香港苏富比春拍[图文]
    名家旧藏亮相香港苏富比春拍[图文]

    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将于4月初举行,其中,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于4月3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槌。据悉,本次春拍汇聚了近百件名家翰墨精品,大多来自重要私人藏家,部分拍品以前从未公开露面。在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中,有多幅由历代知名藏家珍藏的名家传世佳作格外引人注目,其中有吴湖帆旧藏石涛的晚年作品《山水》、潘季彤所藏宋人马贲的《百雁图》、张学良旧藏董其昌和陈继儒的《信札》、刘恕旧藏王原祁的《仿黄子久山水》、...

    903 美术作品拍卖 艺术品拍卖市场
  • 北京保利秋拍:吴冠中1975年作《漓江新篁》4830万元成交[图文]
    北京保利秋拍:吴冠中1975年作《漓江新篁》4830万元成交[图文]

    致力于油画民族化探索的吴冠中先生,是保利现当代艺术夜场中当之无愧的“明星”,在2023年2月21日晚举槌的北京保利2022秋拍“现当代艺术夜场”中,本场备受关注的作品:吴冠中油画创作鼎盛时期的《漓江新篁》(1975年)顺利成交。作品以3800万起拍,最终以420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4830万元成交。吴冠中1975年作 漓江新篁77×96cm估价 RMB| 4,000万-6,000万成交价...

    1157 美术作品新闻 艺术品拍卖百科
  • 著名摄影家罗斯坦原作现身国内拍卖市场[图文]
    著名摄影家罗斯坦原作现身国内拍卖市场[图文]

    在11月中旬即将开拍的华辰秋季拍卖影像专场中,一组美国著名摄影家阿瑟·罗斯坦(Arthur Rothstein)于1946年所摄,记录湖南衡阳饥荒的签名原作将与公众见面。这11张作品真实地不仅记录下在抗战方止、内战即兴的特殊时期,毫无喘息之际的普通民众挣扎在生死线上惨烈情形,让后人得以通过影像回顾那段悲怆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让中国的摄影人了解了摄影师阿瑟·罗斯坦不为人知的在华经历,补白了一段中国摄...

    1021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艺术品新闻
  • 塞西莉·布朗:艺术与市场的博弈[图文]
    塞西莉·布朗:艺术与市场的博弈[图文]

    “一个艺术家对二级市场几乎没有控制权,我的经销商对我们卖给谁变得非常谨慎。我不担心,我的画廊担心。我和画廊讨论谁能得到我的作品,现在有那么多的人只是在寻找快速赚钱的机会,这令人沮丧。”——塞西莉·布朗珍妮·萨维尔(Jenny Saville)《转变》 1996–97年作 油彩画布 330.2 x 330.2公分 成交价:681万英镑 2016年6月伦敦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中,英国女艺术家珍妮...

    1093 美术作品新闻 艺术品拍卖百科
  • 佳士得推出“时光新纪元”腕表网拍[图文]
    佳士得推出“时光新纪元”腕表网拍[图文]

    拍品编号44欧米茄LOUIS BRARNDT, 18K金钻石及红宝石万年历腕表估价:美元 15,000 - 20,000佳士得名表部倾情呈现的“时光新纪元”名表网上专场拍卖现正热烈进行中,逾200款精致腕表汇聚各大顶级品牌现代与古董名表,精选拍品包括朗格(Lange)型号704.032 限量版18K红金Lange 1 Tourbillon陀飞轮腕表,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

    489 美术作品行情 艺术品拍卖资料
  • 香港苏富比2022年当代艺术秋拍,女性艺术家作品占40%[图文]
    香港苏富比2022年当代艺术秋拍,女性艺术家作品占40%[图文]

    在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期间,香港苏富比将率先举槌,拉开香港2022秋拍的大幕。尤其是持续走高的“当代艺术”成为瞩目的焦点。拍卖将于10 月 2 日至 7 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预展,10 月 7日举行的“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将进行现场直播。“香港拍卖的独特之处在于展现东西方的艺术对话。除了在亚洲市场带来备受本地藏家追捧之艺术巨匠,如草间弥生和格哈德・里希特,我们亦希望呈献在香港拍场上鲜见的国际...

    1860 美术作品拍卖知识 艺术品记录
  • 北宋刻本《礼部韵略》孤本将亮相匡时秋拍(图)
    北宋刻本《礼部韵略》孤本将亮相匡时秋拍(图)

    ▲北宋刻本《礼部韵略》将亮相匡时秋拍。(匡时供图)记者昨日从北京匡时公司获知,一部“国宝级”的古籍——北宋刻本《礼部韵略》即将亮相2013匡时秋拍。据北京匡时公司董事长董国强介绍,“北宋刻本”无论公私所藏,皆是寥若晨星,作为两宋科举考试的权威官韵,《礼部韵略》具有崇高的地位,影响深远,“这部现存最早的《礼部韵...

    1213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艺术品新闻
  • 拍卖的“门道”[图文]
    拍卖的“门道”[图文]

    纵观2018年春季艺术品拍卖,海外苏富比和佳士得强势依旧,其中苏富比总成交额36.4亿港元,3,256件拍品成交,89%成交率,刷新20项拍卖纪录,有三件拍品价格过亿元;佳士得春拍成交总额达31.1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7%,共有三件艺术精品以过亿港元成交,另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融艺”晚间拍卖成交总额逾10.4亿港元,成为佳士得香港历来成交总额最高的夜拍。今年国内市场一二线拍...

    936 美术作品行情 艺术品拍卖资料
  • 逾9千万英镑 “二十世纪:从伦敦到巴黎” 晚拍收槌[图文]
    逾9千万英镑 “二十世纪:从伦敦到巴黎” 晚拍收槌[图文]

    伦敦时间10月22日晚,佳士得跨越两地举行的全新系列拍卖“二十世纪:从伦敦到巴黎”隆重揭幕。一连四场接力拍卖精选现代、战后、当代艺术及设计杰作,当晚成交总额高达90,279,883英镑/ 99,849,551欧元。晚拍于两地同时举行,两位拍卖官分别主持巴黎场和伦敦场,并同时接受现场竞投、电话竞投及来自网上竞投平台Christie’s LIVE的出价。系列拍卖开场首先于巴黎呈献单一藏家珍藏大型雕...

    1227 美术作品行情 艺术品拍卖资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