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鬼谷大罐与萧何追韩信梅瓶是否一人所绘

时间 : 09-20 投稿人 : 祺儿 点击 :

作为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正在上博展出。本次大展汇聚了来自伊朗、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全球收藏机构珍藏的90件元青花重器,展品总估价超过百亿元。其中,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至正十一年”云龙纹象耳瓶以及7年前拍出2.3亿元的“鬼谷子下山图”大罐等稀世珍品悉数登场。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号称“十亿不卖”的“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也应邀短期参展。

存世1/4元青花同台亮相——

90件重量级展品总估价超百亿元

在收藏界,元青花被奉为“瓷中神话”,它在艺术品拍卖市场缔造的一连串纪录,更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在中国的“瓷器家族”中,元青花是唯一一种国内收藏数量少于国外的瓷器。据统计,目前全球已知的元青花完整器仅有300余件,其中国内博物馆收藏有100余件,其余200余件散落于国外。换言之,此次展览汇聚了全球存世元青花完整器的近四分之一,展品总估价超过百亿元,堪称有史以来数量最多、规格最高的元青花大展。

90件元青花展品中,知名度最高的当属“鬼谷子下山图”大罐。2005年伦敦的一场拍卖会,这件元青花大罐拍出1568.8万英镑的天价,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一举成为当时全球最贵的中国艺术品——按照当时的国际牌价,这件重量不过10余公斤的青花大罐可以买下足足两吨黄金。

不过,瓷器专家们最为推崇青睐的却是另一件展品——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所藏、被誉为“元青花鼻祖”的“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一位瓷器鉴定专家告诉记者,世人第一次发现元青花瓷器,就是始于这对带有“至正十一年”铭文的象耳瓶。上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约翰·波普根据这对带有纪年铭文的瓷瓶,辨识出一批“至正型”器物,从此改变了“元无青花”的学界定论。时至今日,这对青花瓶的器形、纹饰依然是鉴定元青花的不二标尺。

苏代和萧何惊人相似——

“鬼谷大罐”与梅瓶或为同一人所绘

应上海博物馆的邀请,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此次也登陆上海滩,与众多海内外元青花重器同台展出。

其实,关于“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是否为元青花,学术界曾有过不同的看法。由于该梅瓶出土于明代开国功臣沐英墓,有专家提出,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不会将前朝遗物赏赐给臣子,因此应断代为明初洪武青花。也有很多专家认为,这件梅瓶的瓷胎、釉色、纹饰等均符合元青花的典型特征,应为元末青花的珍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大展期间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将“鬼谷子下山图”大罐与青花梅瓶进行了比对研究,发现“鬼谷子下山图”中苏代的脸形、冠袍与梅瓶图案上的萧何极为相似。有专家甚至猜测,这两件瓷器的纹饰很可能是由同一人绘制。此外,梅瓶上所绘图案虽然是中国传统的戏曲故事,但画面中艄公的长相与装束却明显异于中原人,带有西域人的特点,这也为瓷器断代提供了重要佐证。

梅瓶参展有“防伪要求”——

展柜要靠墙角,只安排萧何“出镜”

据统计,在存世的300余件元青花中,像“鬼谷子下山图”大罐、“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这样绘有人物故事的器物不足10件,堪称稀世之珍。记者从南京市博物馆获悉,“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此次参展还有一个“附加条件”:陈列梅瓶的展柜要靠在墙角,而且只能露出表现萧何策马扬鞭的“半边脸”。

据悉,出于“防伪”的考虑,“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无论在何处展出,都有固定的展示方位。一般来说,梅瓶要陈列在墙角的展柜内,参观者只能从展柜正面看到萧何骑马狂奔的图案,而画面中其他两位“主角”——负气出走的韩信和手拄桨橹的艄公,则都隐藏于侧后方无从得见。这样一来,那些想要依葫芦画瓢的作伪者就无法仿制出梅瓶的全貌。

据悉,上博的元青花大展将持续3个月,但南京市博的青花梅瓶则是参展半个月左右,不会一展到底。

(朱凯)

相关文章

  • 剪纸艺术:巴洛克童话[图文]
    剪纸艺术:巴洛克童话[图文]

    这是俄罗斯艺术家Asya Kozina的作品。behance.net网站上可以看到全貌,让人震惊的剪纸艺术。Asya Kozina对不同历史时代人们的发型、制服和审美情趣都有研究,然后用纸作为创作介质进行诠释。这是为美学而做的美学的艺术,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它们在这里确实很漂亮,很迷人。...

    641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摄影师置身鲨鱼群中淡定拍照 令人震惊[图文]
    摄影师置身鲨鱼群中淡定拍照 令人震惊[图文]

    2017年7月17日报道,这组不可思议的照片显示一位勇敢的摄影师为了拍摄鲨鱼照片下到水中,被一群乌翅真鲨团团包围。画面中,这位摄影师为了拍摄到更好的照片就离开了自己的小船下到水中,置身在一群乌翅真鲨之中,淡定地进行拍摄。这些照片由知名美国水下摄影师斯蒂芬·弗林克(Stephen Frink)在法属玻里尼西亚土阿莫土群岛所拍摄。...

    86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地铁空间变身艺术馆[图文]
    地铁空间变身艺术馆[图文]

    西安地铁钟楼站的秦腔壁画本报记者刘婵为纪念张大千诞辰115周年,近日,两列布置精美的地铁文化专列与上海市民见面——“张大千——毕加索艺术大师作品”主题列车和“莫奈名画”主题列车。这是上海地铁继2013年贺友直“老上海漫画”、丰子恺“经典漫画和哲语”等...

    1883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盘点北京冬奥会中的创意亮点[图文]
    盘点北京冬奥会中的创意亮点[图文]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随着时间的推进,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已不足100天,越来越多与冬奥会相关的设计陆续发布,那么,这些好看又有历史、有文化的设计都有哪些创意亮点?背后又蕴含哪些深刻的寓意呢?本期为读者讲述本次冬奥会中的设计美学。2022年北京冬奥会最具代表性的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会徽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用充满韵律的舞动线条...

    1829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来看看敦煌1600年前的珍禽瑞鸟[图文]
    来看看敦煌1600年前的珍禽瑞鸟[图文]

    常书鸿与夫人李承仙画作《敦煌春天》局部古时,春分乃国之大典,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士民不得擅祀。此时民间正是外出踏青的开始。或妇孺户外放风筝,或男女老少饮酒簪花,或野外踏青挑挖野菜。今日为春分,春气暖而玄鸟至,在这鸟语花香的时节,大家走进敦煌莫高窟,看看敦煌壁画中的候鸟珍禽,去领略1600多年前的春天。“今日为春分,玄鸟回到屋檐,若有雨,可移花接木,每一刻都是黄金。”《徒然草》中再朴素不过的几...

    841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晚清时期的刺绣缀银佛童帽[图文]
    晚清时期的刺绣缀银佛童帽[图文]

    童帽,即儿童戴的帽子,旧时幼儿一般从满周岁起,就开始戴起了童帽。旧时的童帽品种多,一般都是家庭妇女手工制作,缝制细腻,刺绣精美,一针一线无不蕴含着女性的智慧与审美情趣,充满了对孩子爱的温暖,亦寄托着长辈对后代健康成长的美好期冀。图中是一顶晚清时期的刺绣缀银佛童帽,造型精美,寓意吉祥。童帽由红、蓝、青、橙、黑等多块布料拼接缝制而成,而且布头的宽窄并不一致。在我国近代民间,一旦婴儿出生,娘家送祝米...

    1134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古墓丽影:壁画上可见太阳星星[图文]
    古墓丽影:壁画上可见太阳星星[图文]

    11月24日,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日,考古人员在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发现一座宋代古墓,墓室内还有精美的壁画,不仅保存完好,色彩也特别鲜艳。据芦溪县文物管理局局长龙成前介绍,该座墓葬是几天前当地村民施工时发现的,古墓位于宣风镇的一座荒山上,当地要把这里打造成油茶树基地,挖掘机在这里挖梯土的时候,挖出了一个孔。“古墓被发现时,里面的棺木和尸骸都没看到,只有底部一堆厚厚的泥土...

    1008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艺术爱好者化身博物馆大盗都偷了啥?[图文]
    艺术爱好者化身博物馆大盗都偷了啥?[图文]

    2010年5月19日,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个小偷成功穿过一扇挂锁门,打破了一扇窗户进入博物馆。该机构的安全警报当时已经坏了好几个星期。虽然当晚有三名警卫值班,但直到博物馆第二天准备向公众开放时,他们才发现画作消失了。博物馆后面一处用警戒线隔离的阳台上,戴着蓝手套和口罩的警察正在检查那扇遭打碎的窗户以及空画框。盗贼似乎并非切割而是非常仔细地拆开画框后取走画作。偷这些画的人名叫弗热朗·托米赫(Vj...

    974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渲和生态圈项目开工奠基仪式隆重举行[图文]
    渲和生态圈项目开工奠基仪式隆重举行[图文]

    一年之计在于春,攻坚突破正当时。3月16日上午,渲和生态圈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沾化区临港产业园隆重举行。中国铸造协会专务、国际交流与展览部长高巍,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主任曲立涛,民革滨州市委副主委、滨州市人大常委、滨州学院教授宁彩云,沾化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韩炳辉,副区长宋光义、山东省铸造协会秘书长张江、江苏省铸造协会秘书长龚四清、天津市铸造学会会长陆鑫民、山西省铸造学会副秘书长等相关领导与嘉宾出席...

    1843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关于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图文]
    关于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图文]

    读图时代,这样的通信无疑提供了一种阅读的雅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周作人与俞平伯之间的书信往来也十分频繁。为了便于保存,避免散失,1929年春,俞平伯将1924年8月至1928年11月周作人写给他的书信60封,装裱成册,,上面贴着“春在堂藏苦雨翁书札”签条。配上周作人那洒脱隽逸的毛笔小楷、彩色信笺和信末多样的印章,简直就是一部精美的艺术品。1928年11月23日周作人写给俞平...

    1786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在一亿年前琥珀中窥探昆虫长口器起源[图文]
    在一亿年前琥珀中窥探昆虫长口器起源[图文]

    中生代存在着一类特殊的长翅目昆虫——中生蝎蛉,它们具有特化(由一般到特殊的生物进化方式)的、明显伸长的口器,被认为是裸子植物的重要传粉者。近日,科研人员通过对约1亿年前白垩纪缅甸琥珀中昆虫化石的研究,揭示了这类生物的长口器的起源。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3月4日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阿纽蝎蛉科标本照片和结构复原图。受访者供图...

    1217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第十三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决赛获奖名单揭晓
    第十三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决赛获奖名单揭晓

    第十三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活动于2023年10月开始启动征稿,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书画爱好者积极参与,共有2000余件书画作品参赛。大赛经过了40多天激烈的角逐,现将本届书画大赛决赛排名公布如下,稍候将进入专家评审阶段,预祝参赛者能再创佳绩!金奖:曾锦银奖:张连军铜奖:段友生一等奖:余国民、胡涂二等奖:饶亚超、魏瑞敏、罗建超、郭英伟、黄信同三等奖:卢友诗、姜一、李维寿、李淑芝...

    408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夕拾学堂:用实力塑造口碑,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美好[图文]
    夕拾学堂:用实力塑造口碑,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美好[图文]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亿,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和人口出生率的持续走低,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不断加速,老年人生活枯燥、缺乏乐趣等这些问题也不断凸显,老年人群体扩大,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夕拾学堂:成就退休美好生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夕拾学堂全力以赴打造了一系列针对中老年人的艺术教育课程,包括国画、书法、声乐等,可以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在线艺...

    1653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大众收藏是个骗局[图文]
    大众收藏是个骗局[图文]

    老古玩前辈们说过,古玩这个行业,玩一辈子,要学一辈子,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这句话说明了,古玩经营和收藏是一项十分专业,知识性也是非常文化的项目。收藏重要的条件是要具备基本的文化艺术素养,要具备艺术美感的鉴赏能力。特别是当前面临的古玩真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难度非常大的课题,没有半辈子的市场历练是很难掌握的。这些都是进入古玩收藏领域,需要掌握的先决条件。前辈们还说过,经营和收藏古玩要...

    130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企业为什么需要艺术?[图文]
    企业为什么需要艺术?[图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介入艺术品收藏,并逐步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拍卖中的高价记录和最新趋势也往往由企业引领,譬如近期美国金融服务公司Visa就以15万美元的价格入手经典的 NFT CryptoPunk。企业进行艺术品收藏,无论是将其作为一种资产的投资,还是作为一种形象提升的战略部署,都体现了艺术这种无形的资产在今天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摩根大通到戴姆勒,从德意志银行到路易威登,今天...

    1643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