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常说,在他们的城市里住着两种人:一种是血肉之躯,一种是大理石或青铜之躯,两者在数量上相差无几,而且每天总是免不了要在各种场合碰面。前一种是人,后一种人就是意大利的雕塑,除收藏较多的博物馆外,在街头、广场、公园、教堂、公墓、私人住宅甚至办公大楼里都能看到,有些教堂则因有著名雕像而使参观者络绎不绝。
雕塑成了城市路标
意大利的很多城市都有收藏和展示雕像的习惯,在广场上一般都能看到雕像。意大利与希腊比邻,在古罗马时代就深受古希腊文化影响,后来又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时期,所以留下的雕塑甚多。漫步在这些雕像和古罗马留下的颓垣断壁之间,仿佛又回到了已经消逝的遥远年代。
摊开意大利城市的地图,以显著红色颜色标记的市中心一定在某个著名广场、大教堂或是雕塑的周边,如罗马的斗兽场、佛罗伦萨的大卫像等等,旅游者们也往往从感受一个城市标志性的建筑和雕塑开始,如果迷路了,可以随便问问街头报摊的卖家,只要说出当地雕塑的名字,他们就能马上在地图上指出它们的位置。
意大利雕塑造型优美,其体积与真人相似。雕刻家不但以娴熟的技艺出色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表情:或沉静或悲伤或愤怒,并且细腻地处理了相关细节,如贴身如丝的柔软衣物、反映出身体重量的床垫、脸上流淌的泪珠和因用力搂抱少女而深掐柔嫩肌肤的手指等。伫立在这些雕像前,看见如此“柔软的”细节,会忘记它们竟都是用大理石雕刻的。这些雕塑可以说是沧海桑田的见证者,有的甚至已经存在了上千年。即使有着不同凡响的身世,也很少呆在博物馆里养尊处优,更多的是暴露在户外继续着它们的使命。
恶搞雕塑热销
意大利的雕塑多以对歌颂宗教人物和展现宗教故事为主题。不过幽默的意大利人并不会局限于严肃的艺术,好玩的雕塑也有的是。
如今在意大利,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就是某种搞怪雕塑复制品。那些艺术巨匠的经典作品都被加以夸张化、卡通化处理,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文艺复兴的标志性雕塑大卫成了“肥仔”,维纳斯也成了个胖女人。这些被公认为人类艺术极致的作品经过后来人的“毒手”打造,以另类的风格带来不同的艺术感觉,其销量反而超过了中规中矩的传统纪念品。
雕塑城爱用名家命名
除了热爱艺术的人偏爱雕塑,寻常的意大利人也爱把雕塑作为居家装饰品。记者的一位住在农村的朋友说起雕塑来滔滔不绝,还拉着记者到自家的花圃看,指着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雕塑自豪地说道:“这可是我请马萨卡拉拉的工匠亲自雕琢的呢。”
马萨卡拉拉是意大利最有名的“雕塑城”,大街小巷到处矗立着精美的泥雕、石雕和铜雕作品。商店、旅社、街道有不少以著名艺术家的名字命名,如米开朗琪罗咖啡馆、拉斐尔旅社和罗丹中学等。这里的孩子从小就拜师学艺,长大后十有八九以雕塑或与雕塑有关的行当为业。
“雕塑城”的历史可追溯至文艺复兴时代。当时,米开朗琪罗等大师曾经经常亲临“雕塑城”的山上挑选合适的石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