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周韶华书法艺术引争议 看不懂能否称书法?[图文]

时间 : 09-04 投稿人 : 婉儿 点击 :

周韶华书法艺术引争议 看不懂能否称书法? | 艺术品趣闻

周韶华书法艺术引争议 看不懂能否称书法? | 艺术品趣闻

“一笔一划一世界,一点一线通乾坤”,“天人交响——周韶华书法艺术展”昨在湖北美术馆开幕,83岁高龄的艺术大家周韶华“以画入书”的创新实验之举引起争议。

以画入书,把书法变成凝固在纸上的“音乐舞蹈”,有人大展其美,也有观众嘀咕,一个书法展却认不得几个字,这还是书法吗?

周韶华自述:有意识把实用应用功能抽出去

开幕式上,周韶华做了一番陈述,他称自己是半路出家,最终杀出来,有些先天不足,未受正规教育,他戏称,小时候无父母兄弟姐妹,从死亡线上挣脱出来,这就是他的基本功,也变成了他的艺术力量,他一点也不自卑,也深知不足。

周韶华强调,“天人交响”展姗姗来迟,准备不充分,他以为,中国书法历史悠久,经典艺术家高峰迭起很难超越,除非添些新内容、新元素,才能跨过去,“我从传统中来,不是西方现代派翻版,我有意识把实用、应用功能抽出去,发展新空间,审美、绘画造型手段、舞蹈动态、音乐节律吸收进来,创造出现代书法才有生命力,再往前推会更好,现代书法融入大写意里,绘画会有新面貌。”

专家说——

湖北书法家沈必晟:

很多大可不必称作书法

湖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沈必晟昨称,新时代书法艺术有些已经在形态上异化到行为艺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中,但很多大可不必称作书法。周老的这次书法展,有很多实验的成分,包括“以画入书”的观念,这是勇者之为,但重要的是你提出新问题没有,你提的问题是不是别人曾经提过?是别人的老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更富建设性的解题方法?

湖北美院教师许伟东博士:

面临书法专业人士的严峻追问

湖北美术学院教师许伟东博士认为,周韶华以大胆独造、奖掖后进饮誉荆楚,人们一定会以更高的标准——比如以艺术史的标准来追问展览的意义。周韶华的书作是否足以负载,仍将面临书法专业人士的严峻追问。

反方

看不懂能否称书法?

以画入书模糊了书画界线

专家说——

书家大腕陈振濂:今后书法不具有实用功能

中国书协副主席、该展学术主持陈振濂认为,在钢笔写字和电脑打字情况下,毛笔的实用功能没有了。周韶华强调形式美感,剔除“记事”功能,是一个艺术家应对时代的作法,书法不具有实用功能,但这不是损失,它的艺术表达空间反而更大。83岁的周韶华没有固步自封,还在努力探索,这很珍贵。

书家大腕曾来德:看不懂就看不懂,不需要解释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院长曾来德指出,周韶华给我们提供新视觉审美效果。看不懂因人而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各人能力来判断,这是学术问题,不需要说清楚,看不懂就看不懂,不需要解释,不需要每个人看懂,作者懂就行了。

正方

强调形式美感,

剔除“记事”功能

周老的粉丝真不少

观众说——

是什么字不重要只要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观众说——

棉条打鼓——不懂!

记者在展厅现场询问了多位观众的感受,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观众笑着用歇后语谈及观感:棉条打鼓——不懂!《狂飙为我从天落》系列中,他们议论其中有个雨字像下雨,其他不认得几个字,搞不懂现代艺术,应该被破译出来,懂了才能加深印象。

“内容欣赏不了,只欣赏笔墨,太深奥!”许泽云等三位老年大学的女学员嘀咕:字看不清楚,字想摞上去就摞上,不认得几个字。她们认为,书法不是绘画,还是要表现内容。

冯先生带着侄子,边看展览边讲解自己的感受,他说观赏书法,要看神韵、笔法、意境,具体是什么字不重要,只要能给人美的享受。江汉大学美术馆馆长李瑞洪称,“书法艺术展”所展示出的书法线条的运动,如同周韶华大气磅礴而自由自在的中国画,这也正是他实现中国书画艺术“天人交响”的精神轨迹。画家丁竹君看完展览后则称,有些字虽认不出,但可从韵律、节奏感受从未有过的体验。

相关文章

  • 湖南东汉砖式古墓 千年古墓挖出会呻吟的女人[图文]
    湖南东汉砖式古墓 千年古墓挖出会呻吟的女人[图文]

    近日,桂东县城区一施工场地,发现3座砖式古墓葬。 通讯员 摄近日,湖南省郴州桂东县发现3座砖式古墓葬。文物工作人员发掘整理后发现,3座墓葬均采用契形砖圈顶,墓砖纹式精美,有车轮纹、线条纹、几何纹和水波纹,砌筑考究。经专家初步鉴定,有两座墓为东汉末年到西晋时期墓葬,另一座墓因只挖掘出一枚棺钉尚无法判断其年限。考古人员经过勘察发现,该墓葬时代为西汉晚期,除了出土文物80余件外,最让人震惊的就是古墓...

    1154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古代中国人穿什么度过炎炎盛夏[图文]
    古代中国人穿什么度过炎炎盛夏[图文]

    原标题:古代中国人穿什么度过炎炎盛夏?中国数千年来发达的织物织造技术,很早就形成了从极轻薄的葛、纱、罗类织物到厚重的锦、绒、皮类织物复杂的品种分类。随着四季节令的改变,大体上依照纱、罗、绸、缎,单、夹、绵、皮的大次序更换不同材料、厚薄的服装。夏天用轻透的纱罗葛单衣,冬天用厚重的绵裘皮衣,“春秋以缎绸、夏以纱、冬以裘,随时所宜”。今年的“暑热”延续时间之长、气温之高均为罕见。古代中国人是如何度过...

    144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淘来的树根竟是块儿水牛化石[图文]
    淘来的树根竟是块儿水牛化石[图文]

    专家表示,这块儿化石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近日朱先生来电:我家里有一块化石,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希望能有专家给看看。今年50多岁的朱先生是一位收藏爱好者,2011年春天,朱先生途经省会振头集市时,看到有人卖树根,他花100元买了一个沾满泥土的大树根。“我把它冲洗干净后,发现竟然是一块大石头!”朱先生说,“树根”显露出真容后,他并没有太在意,便将石...

    1373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故宫里那些最养眼最耀眼的瓷器都是啥[图文]
    故宫里那些最养眼最耀眼的瓷器都是啥[图文]

    1、东青釉描金天鸡花浇,清乾隆,高18.3cm,口径2.3cm花浇呈天鸡形,昂首直立,长尾垂地,背驮一个曲柄胆瓶,鸡嘴为流,瓶口为注水口。花浇通体施东青釉,鸡身遍体以金彩描绘羽翼,瓶体上以金彩描绘蕉叶与螭龙纹。东青釉描金天鸡花浇天鸡是一种祥瑞的神鸟,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之句。此花浇是一件清代宫廷的传世器皿,器形小巧精致,描金一丝不苟,体现出皇家用...

    1993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国画名家邵声朗收藏书画被盗 价值逾两千万[图文]
    国画名家邵声朗收藏书画被盗 价值逾两千万[图文]

    邵声朗教授床下的木箱被撬,家里一片狼藉邵声朗介绍被盗情况81岁的国画名家、湖北美术学院原教授邵声朗,本月5日向警方报案:他所收藏的18幅国画、2件书法作品被盗。大师说,20件作品都是他7位已故恩师所赠的真迹。据其保守估计,这些收藏字画价值逾2000万元。被盗的全是大师作品令人痛心的是,这些作品,均是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国内知名画家李苦禅、李可染、叶浅予、吴作人、郭味蕖、王霞宙、崔子范的...

    415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为何40万人都挖不开武则天的乾陵[图文]
    为何40万人都挖不开武则天的乾陵[图文]

    文章来源:北京晨报自有陵墓出现以来,盗墓这个行业便应运而生。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陵墓,绝大部分都受到了盗墓者的光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盗掘。唯有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千余年来,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仍然岿然不动,成为极少数没有被挖开的皇帝陵墓之一。为何40万人都挖不开武则天的乾陵?专家告诉你答案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

    1514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复古的精致!日本传统竹编艺术[图文]
    复古的精致!日本传统竹编艺术[图文]

    图片来源:米沑筑穗当日本在19世纪中期向世界开放时,西方商船很快就从这个曾经闭关锁国的国家带回许多异国情调的艺术品。伦敦、巴黎的私人画廊、古玩店摆满了日本版画、书法、陶瓷。但现在看来,有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因为它的濒危而引人注目,那就是编织竹篮。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当时,竹编仍然被视为制作实用工具——绳索、厨房用具、篮子、盒子的技艺。尽管这门手艺需要几十年的熟练掌握,在数百年的传统之中...

    53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男子将140余件汉唐文物藏匿苗圃[图文]
    男子将140余件汉唐文物藏匿苗圃[图文]

    其中一件被倒卖的文物 记者 张志杰 摄本报讯 (记者张志杰 实习生马丹丹 詹欣敬) 7月24日记者获悉,户县警方日前破获一起倒卖文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追回汉代和唐代文物140多件。7月初,户县公安局机场派出所民警获悉,户县秦渡镇农民杭某某有倒卖文物的嫌疑。掌握线索后,机场派出所立即组织民警赶赴杭某某所在村查证线索。经走访调查,民警在杭某某所居住的苗圃内,查获大量古代砖石及瓦罐等物品,并将...

    976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故宫的文保与文创:从文物到萌物[图文]
    故宫的文保与文创:从文物到萌物[图文]

    游客在故宫文创馆参观。以《五牛图》中牛的元素设计制作的铜牛文创产品。近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带着100余件(套)故宫的文创产品登上皇家加勒比“海洋赞礼号”游轮,并给乘客和游轮的工作人员作了一场题为《故宫的世界世界的故宫》的演讲。演讲中,单霁翔不仅将丰富厚重的故宫文化传递给听众,而且传达了故宫人锐意创新、不断发展的理念,让听众“触摸”到一个古老却充满 朝气的故宫。  采用故宫宫门元素设计的拉...

    1903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巴西国家博物馆出书纪念失火500天[图文]
    巴西国家博物馆出书纪念失火500天[图文]

    巴西国家博物馆6日发布《拯救文物500天:记忆 勇气 影像》一书,在纪念国家博物馆失火500天的同时,向外界展示了一批新近从国家博物馆火灾废墟中恢复的珍贵文物。这本书记录了76名考古学家在火灾发生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寻找和复原文物的过程,并向外界呈现了已经复原的5000件文物。2018年9月2日巴西国家博物馆由于展馆空调短路漏电燃起大火,许多珍贵藏品付之一炬。在多方资助下,巴西的考古学家开始了...

    34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翰墨千秋首届全国青少儿书画大赛山东赛区名家点评奖获奖名单[图文]
    翰墨千秋首届全国青少儿书画大赛山东赛区名家点评奖获奖名单[图文]

    翰墨千秋首届全国青少儿书画大赛山东赛区名家点评奖获奖名单公布啦来看看你是否榜上有名吧!!!翰墨千秋首届全国青少儿书画大赛山东赛区名家点评奖获奖名单在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新鲜出炉”啦。此次获得山东赛区名家点评奖的共有38名“青年小画家”,来自山东各个市县的二十多家美术培训机构,而名家点评奖评委团的老师们更是来自中书协、中美协的资深艺术家,可谓是大咖云集。让我们先来看看评委团中都有哪些...

    997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世界上最长的中国水墨画画卷在首都图书馆展出[图文]
    世界上最长的中国水墨画画卷在首都图书馆展出[图文]

    6月12日,由台湾画家许文融历时四年创作而成、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中国水墨画画卷”—《台湾风物图卷》,在首都图书馆展出。这幅作品高1.8米,长326米,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作者运用中国传统绘画“墨分五色”的笔法,将台湾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囊括其中。...

    211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晚清明信片上的万种风情[图文]
    晚清明信片上的万种风情[图文]

    清代晚期,在“人烟辐辏,商贸繁盛,五方杂处”的武汉,看戏可以说是三镇人们当时极其重要的娱乐生活。会馆公所、茶肆佛寺、露天旷野,各种戏台比比皆是,如著名的山陕会馆大戏台,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其中还不乏场地宽阔、观众人头攒动的露天戏台,看戏热长盛不衰,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清道光年间(1821—1850),长期寓居汉口的浙江余姚人叶调元目睹武汉社会风情,花费10年时间写下《汉口竹枝词》6卷共292首,...

    1024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明清时期的外销瓷:几多异国风情[图文]
    明清时期的外销瓷:几多异国风情[图文]

    大航海开辟了中国与欧洲直接交往的通道,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双方及其商贸方式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瓷器贸易在这方面表现的最为明显——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广彩爱尔兰纹章盘(雍正)瓷器、丝绸、茶叶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常见的中国外销商品。与宋元时代中国瓷器主要销往东南亚、西亚北非不同,明清时代海上丝路,远销欧洲的中国瓷器,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推算,18世纪流入欧洲市场的中国...

    1444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黄宾虹赠张继画作见证一段鉴定故宫书画背后的旧事[图文]
    黄宾虹赠张继画作见证一段鉴定故宫书画背后的旧事[图文]

    黄宾虹黄宾虹一生艺事中,1936年应邀鉴定故宫博物院书画是一件大事,两年之中阅书画无数,为其后近二十年的创作有说不尽的启发。此事也让他牵涉到民国文物界满城风雨的“易培基故宫盗宝案”,这件案件缘起于国民党元老张继。百年老字号朵云轩秋季展览上一件黄宾虹画赠张继的《松溪读易图》四尺整纸山水作品现身,除了让人感受到宾翁山水画的震撼力,也让二人的渊源进入公众视野。这幅亮相朵云轩2018年秋预展的作品为四...

    697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