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晚清明信片上的万种风情[图文]

时间 : 07-11 投稿人 : 小变 点击 :

晚清明信片上的万种风情 | 美术品百科

清代晚期,在“人烟辐辏,商贸繁盛,五方杂处”的武汉,看戏可以说是三镇人们当时极其重要的娱乐生活。会馆公所、茶肆佛寺、露天旷野,各种戏台比比皆是,如著名的山陕会馆大戏台,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其中还不乏场地宽阔、观众人头攒动的露天戏台,看戏热长盛不衰,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清道光年间(1821—1850),长期寓居汉口的浙江余姚人叶调元目睹武汉社会风情,花费10年时间写下《汉口竹枝词》6卷共292首,付梓成册,刊行于世,一首首读来,就像展读一幅多姿多彩的老武汉社会风情画卷。其中多次写到民众看戏的情节,如“各帮台戏早标红,探戏闲人信息通。”将武汉人为看戏而四处打听演出信息的迫切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本文所要介绍的这两张发行于晚清时期的明信片,上面选择的主题摄影,就是当时风靡两江四岸、三镇城乡的人们在露天场所看戏的火爆场景。

这两张明信片上的图案分别摄于汉口、武昌两地,正反面印刷及手写字样全是英文,背面印有英文“邮政服务单明信片”字样。汉口露天戏台的明信片没有贴邮票及加盖邮戳,应该是一张尚未使用的明信片。照片上的场面是一个用木板、木桩、楠竹铺就的简陋戏台的近景,戏台四角竖立起数根楠竹,上面拉着遮阳的篷布和绣有吉祥动物图案的横幅,身穿戏服的演员们正在台上演出,台下挤满了看戏的观众,有的戴着草帽,有的举着油纸伞,可见人们在烈日下看戏的痴迷。而看戏者的衣着及削发垂辫半光头的明显的清晚期发式,显示了当时的晚清背景,英文“剧院整个在街上”,则突出了晚清时期武汉人街头看戏的那种特殊的娱乐风情。

晚清明信片上的万种风情 | 美术品百科

印有英文“武昌,在一个露天剧院的观众”“露天剧场前的人群”的另一张明信片,上面贴有大清国邮政4分邮票,盖有“汉口”中英文字样邮戳,背面盖有中英文“上海”邮戳。这张摄于武昌的明信片与图案为汉口的明信片主题都是露天看戏的场面,但截取的画面却截然不同,汉口的画面选取的是戏台及观众在戏台前看戏的近景,武昌的却不见戏台出现于画面中,选取的是观众黑压压一大片或坐或站聚精会神看戏的镜头。旧时,武汉宫观庙宇甚多,有些较大的还专门建有戏台,供民间唱戏酬谢神佛之用。“沈家庙里戏酬神,一节入官二百文。求福人多还愿众,戏台押得一包银。”长期寓居汉口的浙江余姚人叶调元的这首汉口竹枝词,写的就是近代武汉供奉关帝的汉口汉正街沈家庙戏台上唱戏酬神的盛况。他的另一首东岳庙看戏的竹枝词:“岳神诞日进香来,人海人山挤不开。名为敬神终为戏,逢人啧啧赞徽台。”则是从侧面反映了民众在名为烧香还愿实为佛寺看戏的别样心情。东岳庙原址位于长春观与洪山宝通禅寺之间,为民间供奉东岳大帝的庙宇,这张明信片反映的就是赶庙会的人们在东岳庙空地上看戏的盛况情景。只见庙宇建筑飞角翘檐,气势宏伟,悬挂的匾额、楹联文字已漫漶不清,门前两边摆放一对石狮子高大威严。观众就着庙宇的台阶层层而坐,发辫或盘或垂,不惧骄阳炙晒,有的举伞,有的摇扇,有的以扇遮阳,有的扯起遮阳篷布,倚靠在石狮子上看戏,均目视前方,神情专注,表情各异,种种看戏之乐趣态尽显,惟妙惟肖。

“芦棚试演梁山调,纱幔轻遮木偶场。听罢道情看戏法,百钱容易剩空囊。”武汉人喜欢看戏,也舍得花钱,这样的情景一次次出现在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中,渗透着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情。晚清时期的戏台演出,盛行花鼓戏(即楚剧),对白、武打、唱腔……生旦净末丑,连同吹拉弹唱的师傅,各司其责分工明确。进入民国后,汉剧、京剧、豫剧逐渐成为武汉戏台上经常演出的剧种,节目丰富,名角辈出,演出场地除了一些有名的戏院和大舞台,民间露天戏台的演出也多盛行,极大地丰富了武汉人的娱乐生活。

这两张明信片为黑白摄影,镜头清晰,捕捉细致,画面生动逼真,体现出摄影人技艺的精湛。尤其是摄影师的选材可谓独具匠心,通过两个不同的角度,既展示了选取角度的慧眼,又折射出晚清武汉人对看戏的无比热爱。

相关文章

  • 左宗棠赴任新疆途中所留墨宝[图文]
    左宗棠赴任新疆途中所留墨宝[图文]

    这副“自有文章真杞梓,不须雕琢是璠欤”对联(见图),为原裱,水墨纸本,立轴,下联有“左宗棠”题识并有钤印,保存基本完好,现藏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对联上虽然没有书写时间,但与该院同时收藏的左宗棠的另一条幅对照,当是晚清重臣左宗棠赴任新疆途中留在西北的墨宝。对联中“自有文章真杞梓,不须雕琢是璠欤”出自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诗作《简翁都官》中,意思是“天然就有杞梓那样美好的才干,不用进行雕琢...

    1001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沈从文: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图文]
    沈从文: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图文]

    沈从文后半生改行,很少再写小说,而做起文物研究,全身心投入,成果丰硕,他也在其中得到极大精神慰藉。本文经授权选自《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是沈从文对古人胡子问题的一些研究,从中可见他“文物和文献结合印证”的研究方法,以及认真求实的做事风格。文/沈从文摘编/张进《红旗》十七期上,有篇王力先生作的《逻辑和语言》文章,分量相当重。我不懂逻辑和语言学,这方面得失少发言权。惟在末尾有一段涉及胡子历史及古...

    1611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医学教授潜心皮影收藏 借古老艺术展示中国魅力[图文]
    医学教授潜心皮影收藏 借古老艺术展示中国魅力[图文]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医学教授刘德山共收藏明清时期中国各地区30余种流派的皮影影件数十箱(夹),他认为这门古老的艺术能够展示国家的魅力与兴旺。 杨艳敏 摄中新网兰州3月31日电 (崔琳 高莹)1926年2月出生于天津的刘德山,退休前曾在兰州大学医学院任教。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他共收藏明清时期中国各地区30余种流派的皮影影件数十箱(夹)。近日,中新网记者采访刘德山获悉,他的中医父亲酷爱戏...

    1165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国画名家邵声朗收藏书画被盗 价值逾两千万[图文]
    国画名家邵声朗收藏书画被盗 价值逾两千万[图文]

    邵声朗教授床下的木箱被撬,家里一片狼藉邵声朗介绍被盗情况81岁的国画名家、湖北美术学院原教授邵声朗,本月5日向警方报案:他所收藏的18幅国画、2件书法作品被盗。大师说,20件作品都是他7位已故恩师所赠的真迹。据其保守估计,这些收藏字画价值逾2000万元。被盗的全是大师作品令人痛心的是,这些作品,均是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国内知名画家李苦禅、李可染、叶浅予、吴作人、郭味蕖、王霞宙、崔子范的...

    415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无业男冒充启功弟子以卖名画为由骗走70万元[图文]
    无业男冒充启功弟子以卖名画为由骗走70万元[图文]

    无业人员周某曾在某书画研究院工作过一段时间,便冒充大师的关门弟子和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以收藏名家书画以待升值为由,从薛先生处骗走70余万元现金和一辆奥迪轿车。而自始至终,薛先生都没有见过这批所谓的被其收藏的名画。日前,周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海淀分局刑事拘留。结识朋友介绍“著名画家”2014年12月底,薛先生来到海淀公安分局中关村西区派出所报案,称自己被一名所谓的“知名画家”骗走了大量现金和一辆奥...

    47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翰墨千秋首届全国青少儿书画大赛山东赛区名家点评奖获奖名单[图文]
    翰墨千秋首届全国青少儿书画大赛山东赛区名家点评奖获奖名单[图文]

    翰墨千秋首届全国青少儿书画大赛山东赛区名家点评奖获奖名单公布啦来看看你是否榜上有名吧!!!翰墨千秋首届全国青少儿书画大赛山东赛区名家点评奖获奖名单在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新鲜出炉”啦。此次获得山东赛区名家点评奖的共有38名“青年小画家”,来自山东各个市县的二十多家美术培训机构,而名家点评奖评委团的老师们更是来自中书协、中美协的资深艺术家,可谓是大咖云集。让我们先来看看评委团中都有哪些...

    997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扬州华侨城2020创想艺术季盛大启幕|开启岁末疗愈之旅[图文]
    扬州华侨城2020创想艺术季盛大启幕|开启岁末疗愈之旅[图文]

    12月6日,扬州华侨城“2020创想艺术季”在创意展示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扬州市旅游协会会长王玉新、扬州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志亮、扬州华侨城财务总监郝洪玉,策展人、旅美跨界艺术家陈笪维,以及众多艺术界嘉宾及媒体到场,更有“是辛德瑞拉”、“Dy西”等知名网红达人云集,共同见证本次展览的开幕。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月10日,市民在此期间均可前往侨城里创意展示中心免费参观。“创想鹅”家族Q萌亮相...

    46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图文]
    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图文]

    瓷器画样龙霄飞慈禧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以“慈禧太后”闻名于天下;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操持国柄48年之久,影响深远。而作为一个女人,或者是一个普通人来说,她爱好京戏、摄影,还不时舞文弄墨、写字作画,而且对于宫廷瓷器的烧制也是情有独钟,用力颇多。从目前清宫留存的慈禧时期的上万件器物来看,无论在器物样式、纹饰图案还是釉彩色泽上,都体现出了慈禧老佛爷的个人爱好与...

    869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东湖屈原像:35年前重生[图文]
    东湖屈原像:35年前重生[图文]

    档案:东湖屈原像创作时间:1954年完成时间:1956年(原作)1979年7月(复原)作者:周桐、黄光益复原作者:谢从诗、陈国萍东湖西北岸的行吟阁前有一座屈原雕塑,是东湖乃至武汉的显著标志。雕像于1956年建成,创作者为周桐与黄光益。1966年,它被“红卫兵”损毁,换成三位“工农兵”。直到1979年,因叶剑英吟的一首诗,复原屈原像才提上日程。近...

    112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唐代女子衣着与当今时尚相仿:短衫长裙搭配[图文]
    唐代女子衣着与当今时尚相仿:短衫长裙搭配[图文]

    三彩宝髻垂练髻女俑唐代女子衣着风姿绰约竟然与当今时尚相仿造型多变的发髻,短衫长裙的配搭……原来1000多年前唐代女子就流行着当今的时尚!昨天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开展的《大唐三彩》展览,120余件(套)唐三彩再现了1000多年前唐代时尚风情。本次展览由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联合洛阳博物馆和偃师商城博物馆共同举办。展览将持续到明年2月。文/图记者黄丹彤李弘墓中陶俑首...

    1261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曹操曾口含价值千万的翡翠珠下葬[图文]
    曹操曾口含价值千万的翡翠珠下葬[图文]

    自古以来厚葬是主流,这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孝莫重乎丧”“以孝治天下”的统治者重视丧葬,也不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占有欲望。曹操虽然引领几位帝王,书写帝王丧葬史上薄葬的一段,但终不能产生更多影响。而且在厚葬为主的氛围中,薄葬者不被理解和支持也是难免,曹操墓之所以成谜,或也与此有关。许多人不相信,贵如曹操会简单地打发自己。魏晋的薄葬,与汉末战乱,许多厚葬之墓被盗掘有关,人们希望以薄葬来获得死后的...

    1928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曹操的陵墓外面为什么画上关羽的肖像[图文]
    曹操的陵墓外面为什么画上关羽的肖像[图文]

    中国古典通俗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以刘备蜀汉集团为中心,所以第一回就写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其实这哥仨在当初根本就不是重要人物,不要说跟何进、芦植相比,连和普通官吏曹操都没得比,但小说从这个角度切入是可取的,主人公越是草根,故事模式就越励志。话说第一回里,刘皇叔对着招募令唉声叹气,忽然闻得背后肺活量很大的一嗓子,回头一看,张飞登场了,看看他的颜值:“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这哥哥真够威猛。然而,...

    1703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蒋介石五十大寿贺礼将成绿古董[图文]
    蒋介石五十大寿贺礼将成绿古董[图文]

    这三株雪松“安家”在南京饭店,还有一株广玉兰也近百岁了五台山体育馆内蒋介石亲手种的黑松、中山陵建陵前栽植的古树、玄武湖公园罕见的溲疏。南京市进行第五次古树名木普查,陆续发现不少藏在“深闺”的古树名木。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跟随古树名木普查工作组探访了位于中山北路259号南京饭店的四株老树,1936年,它们被作为寿礼送给蒋介石夫妇,从此便扎根在此。时...

    1051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一张老照片背后的传奇故事:韶华春尽情满襟[图文]
    一张老照片背后的传奇故事:韶华春尽情满襟[图文]

    民国老照片韶华春尽情满襟拍卖场上向来不缺乏传说。有人一掷千金为博红颜一笑,有人倾家荡产难求至宝,还有人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太多的故事在这里发生,在时间的重重洗涤下,退却物欲人心的狭隘,情与爱始终是这里的主题北京传是拍卖公司市场部曹新昊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无心举动,竟让自己成为一个关于历史,关于亲情的导火索。12月日,刚刚结束了紧张的秋拍,曹新昊把拍卖会的图录拿给了相识不久的一位朋友,这...

    1979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惊叹!“吃货”变身艺术家引网友膜拜[图文]
    惊叹!“吃货”变身艺术家引网友膜拜[图文]

    【环球网综合报道】看到美味的食物,你肯定迫不及待想要吃掉吧?但是见到下面如此艺术性的食物,你会忍心吃掉吗?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14日报道,美国新泽西州的专业护士提莎·凯利(TishaCherry)日前从“吃货”变身艺术家,利用日常食物创作出精美的艺术品,引大量网友惊叹膜拜。据报道,凯利已经用食物重塑了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包括英国涂鸦艺术家班克斯(Banks...

    1610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