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韩愈将求职信写成怪诞童话:称自己是条龙

时间 : 08-28 投稿人 : 小麟 点击 : 830 次

唐朝是中国文学的巅峰时期之一,文学之盛,众所周知,兹不再述。文学的发达除了与文化土壤的培育有关,也与日常运用量大有关系。在唐朝,杜甫上朝值个班,能写出个流传不衰的文艺作品;白居易在驿站留个便条,也能让后人一直传唱;更有甚者,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写封求职信,一不小心竟成了经典童话。撰文/刘黎平

可见,这文学未必在于形式,而在于运用,在于心态。

唐朝考生花样多

为取悦考官或写唐朝版哈利·波特

唐朝的科举考试,录取名额并不多,录取率也不高,因此考试结果蛮无情的,才高八斗如李白、杜甫二位也一样落选,可以说大才子落榜那是家常便饭。而上榜与否,除了考试成绩,还与平时成绩有较大关系。那平时成绩怎么界定呢?谁来界定呢?这也形成了一种风俗、一种制度。

所谓的平时成绩,主要看你平时写的作品,在内行人的眼中如何,在社会上的影响如何。而这个内行人,一般是指主试官和有地位的相关人士。主试官员除了批阅试卷,还可以参考学生们平时所写作品来决定名次,决定推荐与否,而唐朝那些有威望的人士也能参与到这个推荐的过程中来,这个制度就叫“通榜”。

当然,“通榜”的可行性是建立在考卷不糊名的基础上。唐朝考生参加礼部主持的考试,考卷是不糊名、不封卷的。如果李白同学参加考试,试卷上考生名字一栏上写着李白,那么,从收试卷的人到改考卷的考官,都知道这是李白同学的试卷,这在当时是容许的。

那么,在主试官看到你的试卷前,能否先有一个好的印象,起到加分作用,这就看考生的手段了。考生有什么手段呢?他们赶紧把自己平常创作的作品,工工整整写好,并且尽量将卷子修饰得漂亮一点,在考试前呈到主考官和相关人士那里去,争取留一个好印象,这种制度就叫“行卷”。送“行卷”的人太多了,又怕自己的文字不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再送一份过去,这个就叫“温卷”。

这个“行卷”和“温卷”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文学创作的过程。既然要给主试官和文坛前辈留下好印象,那一定得把自己最好的作品呈现上去,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考生们为打造作品挖空心思,反复修改,使作品趋于完美,其实,这就是一个严肃的创作过程。这些考生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在取悦考官的同时,也取悦了广大的唐朝读者,进一步而言,也提升了唐朝文学的品质。

这些作品,可长可短,白居易同学呈现给顾况的“草”,不过几十个字,却不只给推荐人留下好印象,也给唐朝的文学宝库和中华文学宝库留下一朵奇葩,成为咏物作品的巅峰;杜牧同学则比较努力,居然一口气呈上去150篇作品,基本上是送一本书了。当然,还是得靠质量取胜,这么一大堆文字送上去,总得有抓眼球的作品,所以,写得最好最得意的就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当然,“行卷”和“温卷”的形式有一个讲究,考生不能直接送给主试官,还是得委托有身份的人间接送过去。

既然想方设法要给考官留下好印象,在平常作品上,大家就不只是拼文字质量了,还要拼文字形式,于是乎,又创造出新的题材和体裁取悦考官。唐朝中期以后,有些考生干脆写小说,甚至写童话一般的玄幻小说,以惊人的想象力和文字表现力凸显自己的才华。据学者考证,当时知名度很高的玄幻小说集《玄怪录》、《续玄怪录》和《传奇》等,很有可能就是写给主考官看的。按照现在的理解,唐朝版的哈利·波特就是写给主考官看的。这种新现象其实也促进了唐朝文学体裁的多样化。

另据考证,这种拿童话和玄幻小说当平时成绩的现象,源于唐朝的贞元、元和年间。

韩愈有创意

向吏部主管写求职信称自己是条龙

专家们说考生写童话的现象源于唐朝的贞元、元和年间,那是有史料依据的。在这里且举一例,那就是韩愈的《应科目时与人书》。

话说韩愈同学不容易,19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那还是贞元二年,连考三次皆败北,一直到第四次才中进士,那已经是贞元八年的事。中了进士还不等于大功告成,还得参加吏部的选拔考试,过关了才能有具体职位安排。这种考试叫做“释褐试”。“释褐试”是糊名的,但如果有人帮考生做宣传,对顺利过关是很有帮助的。

韩愈同学也在想办法,想来想去,就给吏部的主管人,其实也就是人事官员,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叫做《应科目时与人书》,什么叫“应科目”?就是应试的意思,这里讲的“科目”,就是考试,具体就是博学宏辞科考试,这是唐朝留给文艺青年的一条出路。韩愈参加这次考试前,给主管人写了这么一封信,这是他中进士之后第二年的事。

这封信写得不平常,简直突破考官的心理承受底线。一开篇,刚刚一句问候语之后,马上呈现一幅神奇的画面。在那大江之滨,躺着一头怪物,它不是平凡的鱼虾,“非常鳞凡介”,怎么个不平凡呢?只要给它洒洒水,它就能“变化风雨”,上天入地,看样子是一条龙。意思就是说俺韩愈同学是人中之龙,在考官面前树立自己的能人形象。

既然这么牛,那还写信求职干嘛?韩愈同学留了一个伏笔:虽然很牛,但还是得有辅助物——水。于是,笔锋一转,说如果没有水,俺就成了一条小泥鳅,窝在很小的尺寸之间,而且还有一个弱点,不能自个儿去弄水,“不能自致乎水”。当然,您要是给这条超凡的龙加水也很容易,简直是“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言下之意就是:您要提携我很容易,也就是洒洒水的功夫。

求助意图已很明显。不过,韩愈同学又得显示自己的脾气和个性,咱请求帮助,可是咱不乞求帮助。接下来韩愈说了,咱可是有个性的,如果需要“俯首帖耳”地去“摇尾而乞怜”,那就省省吧,宁可烂死在泥沙里,也觉得快乐,因为向人乞求“非我之志”也。

韩愈认为,正因为自己有志气,不肯求助于人,所以导致陷入当前的困境,那些有能力帮助我的人,没能看到我的困境,对我“熟视无睹”,一直没能给这条非凡之物淋淋水,导致一直受困,是死是活,真是未知。

在这篇童话故事里,韩愈用形象的文笔,将自己塑造成一条既有本领,又有个性的龙,且呈现出两组矛盾:既可以呼风唤雨,上天入地,却又受制于区区几滴水;既高傲自负,但又不得不求助于人。人生的两组矛盾,通过一条受困的怪物形象,凸显在对方的眼前。具体的困难,那就不啰嗦了。至于本人的意图是啥,你懂的。

当然,生动的文学作品和现实世界之间还是有差距的,韩愈这篇神奇的小说得到的结局是:没门。不过,韩愈的努力不是没有作用,一直到三年后,韩愈受董晋推荐,担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原来给这条龙洒水的,是董晋。

相关文章

  • 『硒都丹青』海伦美术界“战疫”画作选[图文]
    『硒都丹青』海伦美术界“战疫”画作选[图文]

    [编者按语]看了”海伦美术界战疫”画作选“,被一幅幅乡情浓郁,功力厚重的作品所感动着。这一专题绘画性强,是以造化和心源相统一来构思造境,进而叙事达意,生发主题。充分展现了海伦美术家在油画和国画创作领域的艺术成就。这批作品以油画作品为主,凸现出这一创作队伍的扎实基本功和被现实生活所感动后,倾心表现生活的能力。这种地域深厚文化底蕴的积蓄的丹青显象,预示着强大的后劲,会不断有新的作品问世。这批作品...

    1046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李震被授予“中韩文化交流大使”荣誉称号[图文]
    李震被授予“中韩文化交流大使”荣誉称号[图文]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济州论坛开幕式上致辞5月24日至28日,中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高峰论坛在韩国首尔成功举办。作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外交论坛之一,中韩非遗保护高峰论坛代表团参与济州论坛开幕式以及中日韩等分论坛进行文化交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亲临会场并作主题发言,韩国总理黄教安,前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意大利前首相恩里克•莱塔等国际政要出席。论坛组委会秘书长黄中向韩国国会秘...

    262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文玩核桃价格跌跌不停 10元一对跟白捡一样[图文]
    文玩核桃价格跌跌不停 10元一对跟白捡一样[图文]

    文玩核桃是对核桃进行特型、特色的选择和加工后形成的有收藏价值的核桃,要求纹理深刻清晰,并且每对文玩核桃要纹理相似,大小一致,重量相当。几年前,一对文玩核桃价格上万!几年后,一对文玩核桃卖到10元!在古玩城里,文玩核桃随便放在塑料箱子里,标价10元一对,如此“白菜价”的价格也不能引来顾客挑选。一个卖家说:“三年前一对官帽核桃,起码也能卖到600元以上。现在80元一对,买家还要一再还价。”20...

    596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传统工艺家具[图文]
    传统工艺家具[图文]

    苏帕猜・克莱瓦塔侬汲取传统工艺的作品。图/Supachai Klaewtanong提供。泰国手工艺品的风格独特、细腻精湛,承载当地文化与生活特色。泰国设计师苏帕猜・克莱瓦塔侬(Supachai Klaewtanong)也从传统工艺汲取灵感,运用素材、图腾、线条与色彩,创造出具有现代设计感的家具家饰。苏帕猜・克莱瓦塔侬毕业于泰国艺术大学(Silpakorn University)装饰艺术系,曾...

    1706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银盏上的风俗:二月二龙抬头 大家小户使耕牛[图文]
    银盏上的风俗:二月二龙抬头 大家小户使耕牛[图文]

    (原标题:高足银盏春耕忙)古人的智慧是超群的,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很多科学的自然规律,并用这些规律为生活和生产服务,“二十四节气”、“二月二”、“三月三”等都是如此。所以,自古留下来的谚语便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也就是说,农历二月二的时候,龙抬起头,阳气回升,大地春回,天地变暖,万物复苏,这时正是使用耕牛用来耕地的好时候,所以,“二月二”也叫“春耕节”。图中是一只清代...

    99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清首富后人收藏品超5卡车[图文]
    清首富后人收藏品超5卡车[图文]

    伍立桥和他的藏品景泰蓝船67岁的伍立桥是十三行传奇人物伍秉鉴后人他办起一个人的“博物馆”供市民参观。他是67岁的老兵;他是十三行传奇人物、200年前清朝首富伍秉鉴的第八代后人;他12年间收藏了超过5辆5吨卡车的藏品,堆放在一栋30个房间的民宅中;他是老兵画廊的主人,一天有12个小时蜗居在几平方米的“仓库”办公……他叫伍立桥,同时也是一个人“博物馆”的馆长,每年春节,他会把最好的藏品拿出来,办起...

    912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文化主流蔚然成风——浙江省乐清市公共文化侧记[图文]
    文化主流蔚然成风——浙江省乐清市公共文化侧记[图文]

    乐清,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的一座滨海城市。它因为拥有一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区雁荡山和特别能创业的乐清人精神而闻名遐迩。其实,除了经济特色和风光秀美之外,乐清同时还拥有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都、中华诗词之乡等十多张文化金名片。这些年,在文化乐清的总体规划下,以一批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文化设施为基础,一系列重要文化品牌活动为依托,一群以“由富而...

    320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波兰电影之父安杰伊·瓦依达去世[图文]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波兰电影之父安杰伊·瓦依达去世[图文]

    安杰伊·瓦依达波兰电影大师安杰伊·瓦依达(Andrzej Wajda)周日(10月9日)晚在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0岁,该消息是他的同事电影导演杰克·布罗姆斯基向美联社透露的。安杰伊·瓦依达1926年3月6日出生于波兰史瓦基。迄今导演了49部电影。21次在3大电影节获得提名,7次获奖。1996年、2006年两度获柏林电影节终身成就奖;1998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00年获得奥斯卡终...

    178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中国故事:闻香识人 草根&上流[图文]
    中国故事:闻香识人 草根&上流[图文]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味道,这个味道包括文化、历史、经济、政治,而当这些抽象的理论被物化,则会产生不同的气味儿,就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气味儿一样。本期《中国故事》将向大家讲述中国的特有气味儿,它可以很高雅,也可以很草根,但“闻香识人”,它暗含着中国人的缕缕情思。香丸是中国古代早期的一种香料,可以随身携带,也可以置于香炉上方“熏香”。组成成分主要...

    1925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威尼斯珠宝展最后一天遭窃 卡塔尔王室藏品被盗[图文]
    威尼斯珠宝展最后一天遭窃 卡塔尔王室藏品被盗[图文]

    瑞士资讯1月3日援引法新社报道称,警方表示,意大利当地时间1月3日,2名窃贼在威尼斯总督宫大胆行窃,偷走一位卡塔尔王室成员拥有的印度土邦主珠宝。据报道,此次在威尼斯总督宫举行的、名为“莫卧儿帝国和印度土邦主珠宝”(Treasures of the Mughals and the Maharajahs)的展览,共展出约270件珍品,展现5个世纪的印度珠宝工艺。1月3日,即为期4个月的展览的最后一...

    1367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历代画家爱画的“岁朝图”[图文]
    历代画家爱画的“岁朝图”[图文]

    画角声中旧岁除,新年喜气满屠苏。阳和忽转冰霜后,元气更如天地初。晚色催诗归草梦,春光随笔上桃符。闭门贺客相过少,静对梅花自看书。《岁朝》一诗出自宋朝诗人真山明,较为形象地描写了古人正月初一“岁朝”的景象。清供是指在室内放置在案头供观赏的物品摆设,主要包括各种盆景、插花、时令水果、奇石、工艺品、古玩、精美文具等等,可以为厅堂、书斋增添文化气息。任伯年 岁朝图吴昌硕 岁朝清供图“岁朝清供”...

    1910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谁识长安卖画翁[图文]
    谁识长安卖画翁[图文]

    林纾(1852~1924)“小庭深。有苍苔老树,风物似山林。侵户清寒,捎池急雨,时听飞过啼禽。扫荒径、残梅似雪,甚过了、人日更多阴。压酒人家,试灯天气,相次登临。……”手中这把成扇,画的正是宋人王碧山这阙《一萼红》词意。扇上山水画意悠然静远,春夏间林木葱茏,山气日佳,有二三子沐熏风而吟咏,虽然城郭一带,桅杆几许,但仿佛身处山林远离俗尘,何况还有苍山如屏,意象开阔。本扇画者林纾,得中国正统画派的...

    52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巴黎圣母院:人性的悲悯与光彩[图文]
    巴黎圣母院:人性的悲悯与光彩[图文]

    雨果同名小说中关乎人类爱情和欲望的故事,借由巴黎圣母院获得了永生,而这座被他赞为“伟大的石头交响乐”的建筑,也因这部名著在19世纪得以重获新生,赋予了更多人性的悲悯与光彩,堪称文学史和建筑史上的一段最美辉映。气宇轩昂的诗人走上舞台,高声唱起序曲:“大教堂撑起这信仰的时代,人类企图攀及星星的高度,镂刻下自己的事迹,在彩色玻璃和石块上面。”歌声浑厚而明亮,仿佛引领着灵魂向大教堂崇高神秘的穹顶不断盘...

    1710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隐世佳酿登陆苏富比网拍[图文]
    隐世佳酿登陆苏富比网拍[图文]

    产量稀少、酿酒师资料不多、质量卓越:Domaine Jean-Yves Bizot 具备所有布艮地名星酒庄的特点,在市场上可谓一瓶难求。不说不知,Jean-Yves是家族庄园的第三代传人,其第一年出品之葡萄酒为1998年。在此之前,他是一名地质学家,而时至今天,他仍是一名葡萄栽培学及酿酒学的教授。他采取「最少干预」的方法酿酒,不会为葡萄去梗,在酿制过程对二氧化硫的加入也极为克制。酒桶全采法国橡木,...

    1835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艺术家用5万盏灯点亮沙漠 宛如童话仙境[图文]
    艺术家用5万盏灯点亮沙漠 宛如童话仙境[图文]

    艺术家布鲁斯·芒罗以其灯光艺术作品而闻名。据PBS报道,他最新的作品“光之境(Field of Light)”诞生于澳大利亚内陆沙洲,临近乌卢鲁。日落的时候,乌卢鲁的红色沙漠就像沙漠乳白色天空下的一团火焰。但最后淡紫色的暮光取代了乌卢鲁的深红,因为“光之境”逐渐亮起。这个灯光作品用了5万多盏球型灯,占地面积约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这个作品的灵感来自于芒罗1993年的乌卢鲁之行。“你能感受到在这...

    261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