皿方罍器身(资料图)
皿天全方罍(简称皿方罍,罍读音同雷)是一件国宝级的青铜器,它由器身、盖子两部分组成。这件国宝近百年前在湖南桃源县被发现,此后身、盖分离,器身流落海外,盖子留存国内。今年3月,湖南省博物馆在得知佳士得拍卖公司准备拍卖皿方罍后,积极与对方进行联系,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促成了皿方罍器身回国。6月21日,这件器物从美国运回湖南。28日,将在长沙举行隆重的皿方罍身盖合体仪式。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件国宝重器?又有着怎样命运多舛的过去?昨天,本报记者带着重重疑问,驾车前往皿方罍最早出土的地方、湖南省桃源县进行探访。
皿方罍盖子(资料图)
后人讲述发现皿方罍始末
昨天下午,记者在桃源县档案馆黄武同志的帮助下,在民国时期出版的《桃源县志》中找到了皿方罍的记载。根据记载,这件皿方罍是1919年由当地农民农民艾清宴在茅山峪山下耕田时挖出来的。5年之后,皿方罍被湖南益阳古董商石某购买,但是当时只扛走了皿方罍的器身部分,留下了盖子。不久,艾清宴的儿子向所就读小学的老师说起此事。老师请人把盖子扛到了学校,并发现盖子上有甲骨文“父己尊彝”,将它鉴定为商代古物。不久,盖子被当地驻军的一个团长用3000银元买走。
这份档案明确记载是农民艾清宴耕田时挖到的。不过记者昨天前往架桥镇茅山峪,却从艾清宴的后人那里听到不同的版本。艾清宴的侄孙艾新发、艾新发的堂弟媳妇沈淑芳异口同声地说,小爷爷(即艾清宴)发现宝物时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孩。他有一回扛着粪耙,前往外婆家请人抬棺材,途经下堰榜的一座山边,不小心踩垮了一堆土,土堆里面赫然有一个大黑疙瘩。艾清宴于是叫来家人一起把它挖出来放在家中。过了几天,正好村里来了一个拾荒货的人,一看此物,就说愿意出800大洋收走。艾清宴的父亲艾新栽(音)不放心,就拿上盖子去往漆家河的学校,问钟校长值多少钱?正好当时当地驻军一个团长在场,看了盖子之后扬言愿意出大价钱。老艾赶紧赶回家,还未到村,就大喊发财了,发大财了。结果货郎闻讯抱着宝物的下半身跑了,钱也未付。
此图是皿方罍发现地。桃源县架桥镇文化站站长郑志祥(左)和艾家侄孙媳沈淑芳(右)
皿方罍来源有争议
关于皿方罍的来源,目前也有不同说法。几十年前,中国考古学泰斗郭沫若认为这是明末的张献忠带到桃源的,桃源当地也有文化人说是李自成的队伍带过去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宝物入湘距今三百多年。
有的学者从皿方罍通体黝黑的特征出发,指出这种黑漆色(术语称黑漆古),至少得在地下埋一千多年才会形成,因此不会是明末才被带到湖南的。也有人推测说,这是周武王灭商之后,由败亡的商朝贵族带到湖南的。
记者查了查相关资料,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曾经提到秦朝就有人为了避役而逃到湖南桃源,他们过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生活,但是商代贵族逃亡至此并无相关记载。
就目前来看,这件国宝由于并非出自墓葬,也非考古掘得,因此来源很难考证。
尽管笼照在这件国宝上的层层迷雾尚未完全廓清,但是皿方罍作为商代青铜重器,其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其学术价值更是不可估量。皿方罍器盖与器身分离,国宝流落海外数十载。这次国宝回归,中国学术界一片欢腾。当初发现这件国宝的艾清宴后代,三代人也都很高兴。
沈淑芳说:“尽管当初我们家太爷爷、爷爷没有因为这件宝物而发财,现在宝物回国了,我们艾家同样不会有什么经济上的好处,但是我们特别高兴。我只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艾家人能亲眼看看‘盖身合一’的国宝。”
《桃源县志》中关于皿方罍的记载
罍
罍是古代一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诞生于商代晚期,流行于西周至春秋中期,绝迹于战国时期。青铜罍在历史上流行时间较短,尤其是方罍更是十分稀少。
这件皿方罍通高84.8厘米、器身高63.6厘米,罍盖呈庑殿顶形,形状与盖式相同。器盖刻有“皿天全父乍尊彝”七字铭文;器身则为“皿父乍尊彝”五字铭文。皿方罍是目前所发现的商周方罍中最大的一件,堪称“方罍之王”。
皿方罍大事记
1、?—1919年
沉睡在湖南省桃源县架桥镇茅山峪(今地名)
2、1919年—1924年
被当地农民艾清宴发现并收藏(根据当地县志)
3、1924年—?
盖身分离,器身被益阳古董商收购并流落海外,盖子被当地驻军团长购买
4、1956年
盖子由湖南省博物馆收藏
5、2001年
器身经过多次转手,最终由日本藏家新田栋一拥有。2001年,新田栋一委托佳士得拍卖,被法国买家以924.6万美元拍下,该价格创下了中国青铜器拍卖的纪录并保持至今
6、2014年3月20日
湖南省博物馆发表声明,与佳士得达成购买协议,买下皿方罍器身收藏
7、2014年6月21日
皿方罍器身从美国回国。湖南定于6月28日举行身盖合璧仪式,皿方罍此后将被湖南博物馆永久收藏
文/本报特派记者张胜林
图/本报特派记者周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