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灵隐两亭》与李可染的杭州情[图文]

时间 : 07-30 投稿人 : 德德 点击 :

当绚烂夏花被萧瑟秋风所覆盖,当遍地蛙声被满树蝉鸣所取代,生活在万丈红尘中的人,已经疲惫至极,困倦至极,并且莫名其妙地日夜心神不宁起来。于是便去与沉默的夕阳对话,与东去的流水对话,与寂寥的星辰对话,突感身心蒙受了人世间太多的尘埃。于是,李可染先生便用画笔将这些心灵困顿的人带进了《灵隐两亭》,带进了这江南的世外桃源。

秋霜戏露,秋水无眠,从子夜醒来,从黎明出发,如期而至,纯净的阳光里不含一丝躁动,走进灵隐,走进江南 的气息。时值深秋,沿着长满青苔的林荫小径向前走去,听着堤下潺潺流水和枝头上婉转鸟鸣,那一身的浮躁早已荡然无存了。春棕亭、壑雷亭、冷泉亭、翠微 亭……,灵隐是亭的居所,苍松翠柏,林荫夹道,整个灵隐便隐在郁郁葱葱的苍翠之中。一片幽气如水,令人不觉浸没其中,浑然忘却尘世上花色如颊、湖波如缎。

《灵隐两亭》与李可染的杭州情 | 艺术品杂谈

春水淙淙,便是春淙亭,闻得春淙二字,即使在如此深秋,也可听得三月暖水声。绕过春淙亭,佳境就在眼前展开。左边是飞来峰的侧面,不说那些雕塑而成的佛像, 就连那山石的凹凸、俯仰、向背,也似乎全是名手镂刻出来一般。石缝里长出些高高矮矮的树木,苍翠,茂密,姿态不一,又给山石添上点缀。沿峰脚是一道泉流, 从西往东,水大时候急急忙忙,水小时候从从容容。道路跟泉流平行,道左边先是壑雷亭,苏东坡曾有诗云:“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壑雷亭因此而 得名。后是冷泉亭,亭上有一副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读后令人酣然一笑,想罢苏子瞻在杭城做太守之时,常在冷泉亭上饮宴赋诗,一生坎坷, 却意态从容,不减半分挥遒颜色。道右边是灵隐寺的围墙,着色淡黄。道路上多是参天林木,又大又高,可真做到了“遮天蔽日”。即便暑天来在这里,也是凉气袭 人,更不用说这样的晚秋了,遂披起长长的大衣,使自己跟周围的环境融和一气,更融进了李可染先生的《灵隐两亭》中,稍稍有些遗憾的便是李先生仅作了两亭, 当然灵隐的亭子也着实多了些,想全部收进只怕也要花费些时日。

此幅《灵隐两亭》作于1956年,同样属于李可染1956年二次江浙写生时期 的作品。近景为古柏,中景为古亭,左侧的一条石子路由近及远,通向寺庙的深处,境界幽深。以泼墨法画古柏,显得古柏苍劲茂密,又不乏韵致;亭子与人物多用 渴笔重墨,勾画于沉稳中求变化,二者在画中达到了相当好的统一。李可染将写生作为改造旧山水画,寻找新生机的途径,《灵隐两亭》虽是写生作品,但较多地保 留了中国画的笔墨特点,画面景物组织得单纯而整体,富有节奏感,注重光的表现,技法纯熟而如一气呵成。李可染以其扎实的素描基础和深厚的笔墨功力、敏锐的 观察力和感受力,表现出了灵隐小亭的亲切、幽静与别致,令人观后难以忘怀。其晚年的“李氏山水”也正是由此延伸而来。

多少年的积淀,才造就 出灵隐这喧嚣尘世之中的一方净土。山真的是幽,透着安详,心气尘埃落定。山体上形态各异的古树、枯藤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嶙峋的怪石,或独立,或群 聚。登上山顶,飞来峰就静静地躺在脚下。翠峰如簇,满山遍野的绿,笼罩着,缭绕着,天空澄明如洗,却总觉得有雾,也许是佛殿那边飘过来的香火吧。

沿着灵溪岸边青石铺设的古道,在遮天蔽日古木的簇拥中,一座座亭台楼榭就呈现在眼前。背靠巍然屹立的北高峰,面临秀美的飞来峰,潺潺溪水映带,古木浓荫,令人不免联想起“仙灵所隐”的感叹来。

关于灵隐与书画大家,曾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个孩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因抗清而失散,便被清兵收养为奴。灵隐寺方丈谛晖,是其父亲老友,得知孩子处境险恶,朝不 保夕,便要出手相救。杭州旧风俗,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生日,妇人们都要到灵隐烧香,清兵的家眷领着奴仆也来了,谛晖看到孩子,立即上前,对着他扑 嗵跪倒,口中连称罪过。那位夫人见长老如此举动,大惊失色,急忙问个究竟。谛晖郑重其事答:“这位小佛爷,是地藏王菩萨托生人间,考察人间善恶。”夫人闻 言,惶恐不安,恳求长老帮助赎罪。谛晖乃用清水供在地藏王菩萨前,又嘱其留下这个孩子在寺,方可消灾免祸。夫人满口应承,又布施大量钱财,才惴惴离去。这 个孩子从此奉谛晖为师,习文化,学丹青,终于成为一代名画家。他便是清六家之一的恽寿平,山水画、花鸟画皆精。

树欲静而风不息,两座亭台在行人眼中匆匆掠过,仿佛在这个清冷世界里安静的角落,几丛盛开的欢愉。也许在千年的沉睡中,也许在永恒的羽化里,古亭始终沉默不语,跨越了时空的追溯,灵峰飞来,古寺钟声在上空回荡,灵溪水流潺潺向东流去,却分明听见了古典的风中那一声叹息。

风风雨雨,岁月变迁,当年慧理法师亲手种下的娑罗树,直至与山脉衔接,融会,再也分不出彼此。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当初的人,皆作风流云散,而不发一言的 树,仍能年年新枝,从苍褐的古桠上,绽出如绢的花,落英缤纷。遮天蔽日的古木耸立,刺耳的蝉鸣和叽喳的云雀已了无踪影,桂花浓郁的余香也已散尽,唯有千百 年的古亭一声不响地留在了李可染先生的笔下。

从《灵隐两亭》中出来,徒步走进孤山,仰卧在已渐渐僵硬如毛毡一样的草坪上,仰望天空中悠悠的 白云从山顶流过,或许记下的应该是风景而不应该是过多的心情,但事与愿违,终究没能做到。或许更多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心情,才注定了走过的路和现在走的路。 看着远处放鹤亭上清风拂动的树影,搜寻着满湖碧波中难得一见的舟影,一种从没有过的平静使人突然觉得置身于世外桃源一般,才晓得江南原来也有她十分寂寞的 时光。

(文/宋行标)

来源: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相关文章

  • 史努比爸爸的家葬身火海 艺术家该如何化险为夷[图文]
    史努比爸爸的家葬身火海 艺术家该如何化险为夷[图文]

    艺术家Stuart Palley创作的《土地之焰: 夜间野火》(Terra Flamma:Wildfires at Night)中的一幕,这个系列记录了南加州的野火。2014年7月27日的一场大火在斯坦尼斯洛斯国家森林和优生美地国家公园燃烧。图片:Courtesy of Stuart Palley这场蔓延北加州的野火到目前为止已经夺去了41条生命,侵吞了217000英里的土地,在消防员和当地居民...

    979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昆明市民收藏近千块矿石 最重达52.6吨[图文]
    昆明市民收藏近千块矿石 最重达52.6吨[图文]

    5月6日,重达52.6吨的矿物结晶体吸引民众眼球。当日,昆明城郊一仓库内,近千块形状各异的矿物结晶体吸引爱好者参观。据矿主唐先生介绍,这些矿物结晶体是他从云南巍山发现转运至此,其中最大的一块重达52.6吨。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808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北京故宫41件狮文化珍宝聚首石狮[图文]
    北京故宫41件狮文化珍宝聚首石狮[图文]

    茶晶狮钮“皇太后御笔”章寿山石狮钮“所宝惟贤”印近期,一场以“狮文化”为主题的“丝路狮缘:故宫狮文化珍宝展”正在福建省石狮市如火如荼地举办,引发两岸同胞广泛关注。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首次在县级市举办狮文化特色展;本次展览由北京故宫博物院、石狮市人民政府主办,石狮市博物馆承办;9月28日开幕,将持续至12月15日。侨乡石狮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狮文化”与石狮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昂扬向上、奋发...

    648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8旬老人画老北京胡同 细致胜乾隆年间地图[图文]
    8旬老人画老北京胡同 细致胜乾隆年间地图[图文]

    舒了画出的朝阳门地区周边的胡同。为求一事成,舍去乐半生;徘徊胡同里,春夏复秋冬。这短短四句话,成了82岁北京老人舒了26年来的生活写照。为了能将老北京的风貌和文化记忆留给后人,自1987年起,舒了用15年走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而后用8年画胡同,现在又在写胡同里的故事。平凡的梦想“在我有生之年,要是身体还能撑得住,我就把听过的胡同里的故事都写下来,总得让后人知道,北京曾经有这...

    64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徐州84岁民国建筑整体平移240米为地铁让路[图文]
    徐州84岁民国建筑整体平移240米为地铁让路[图文]

    在电脑操控下,三辆庞然大物以每小时30多米的速度缓缓驶出老地基。 朱志庚 摄中新网南京3月14日电 (朱志庚)3月14日上午11时,在经历了五个多月准备工作后,江苏徐州一座民国建筑的平移工程终于进入了最关键环节,在三辆巨型无人驾驶平板车托运下缓缓开始了240余米的漫长平移之路。徐州当地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是采取拆建而是采取迁移的办法保护文物,引来民众广泛点赞。这座民国建筑名为“同和裕银...

    1888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农民花8万元建农具博物馆[图文]
    农民花8万元建农具博物馆[图文]

    弥志成收藏的农具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农具已经逐渐看不到了。近日,记者了解到,蒲城县农民弥志成自筹资金8万元,收集传统农具,在自家建起了农具博物馆。发现老农具他就掏钱买据了解,67岁的弥志成是蒲城县罕井镇弥家村一位农民。最近这些年,他突然发现,自己年轻时候用过的很多农具,现在几乎都用不上了,说起一些老犁、织布机之类的东西,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完全没有概念了。弥志成告诉记者,在他们年轻的时候,...

    1684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抠门艺术家变废为宝惊艳众人[图文]
    抠门艺术家变废为宝惊艳众人[图文]

    (原标题:这个世界上最抠门的女人,能把你身边的每样垃圾,都变成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别看她穿一身华丽的服装,她可是这个世界上最“抠门”的女人。吃过的鸡蛋,壳不舍得扔,被她稍加点缀,成了颇具意境的笔墨水彩。开心果壳用过的火柴盒,她统统不放过。甚至快餐的包装纸,也被她做成了……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垃圾,在她这摇身一变,都完成了华美的转身。这个世界上最“抠”最具艺术情怀的女人,就是来...

    1135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是艺术品也是日用品 从古至今瓷器是怎样的存在?[图文]
    是艺术品也是日用品 从古至今瓷器是怎样的存在?[图文]

    瓷器,是令人难以理解的。说它宝贵,它不过是平民生活中用到的瓶瓶罐罐、碗碗碟碟、在寻常家庭的橱柜里、超市的货架上,比比皆是……说它寻常,它又是博物馆里的珍稀文物,是学者和收藏家争相品鉴的艺术品,在拍卖市场上经常拍出天价……瓷器,总显得那么亲近,却又那么生疏;那么稀松平常,又那么高高在上;那么人尽皆知,又那么百思莫解。一件瓷器的价值,由什么决定?是年代,是出身,是造型,是颜色,还是工艺?当一件...

    1712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新疆民间艺人研制出失传千年乐器[图文]
    新疆民间艺人研制出失传千年乐器[图文]

    图为民间艺人李热正在试拉制作出来的民间乐器叶克勒。侯海燕摄中新网和静6月7日电(侯海燕其·图雅)新疆和静县巩乃斯镇民间艺人李热为纪念6月8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研制出了失传千年的蒙古族民间乐器叶克勒。据了解,叶克勒是卫拉特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在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中曾被提到过,距今有1500年的历史,也是马头琴的祖先。“由于叶克勒音色明亮...

    1724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全国被盗文物信息平台首立功[图文]
    全国被盗文物信息平台首立功[图文]

    出土于阜阳的被盗文物商代兽面纹铜鬲,正式回归安徽博物院,这是全国被盗文物信息平台建立后,第一例成功追索的被盗文物。安徽博物院4月29日正式接收合肥市公安局追索文物商代兽面纹铜鬲。这件被盗流失32年的珍贵文物终于正式回归故乡。商代兽面纹铜鬲为国家一级文物,1947年出土于安徽阜阳,1957年征集入安徽省博物馆,1988年12月被盗流失在外。2017年12月,安徽博物院接到热心群众提供的重要线索,...

    612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画家摔伤昏迷4天:10只黑天鹅轮番守护[图文]
    画家摔伤昏迷4天:10只黑天鹅轮番守护[图文]

    老王经过多年摸索自制的孵化箱老人画作画家老王叫王国华,今年61岁,养黑天鹅近20年,和黑天鹅情同一家人。最近两年,老王遇到了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并且一直无法解决。昨日,老王拨打重庆晚报24小时新闻热线966988:“这两年里,黑天鹅的孵化率越来越低,希望有专家为我支招。”4万元救下11只黑天鹅北碚区施家梁狮子村一处院坝,是王国华一家人和10只黑天鹅的家。昨日,重庆晚报记者抵达老王住处时,首先...

    1029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谁告诉你艺术皇帝一定是宋徽宗那个熊样![图文]
    谁告诉你艺术皇帝一定是宋徽宗那个熊样![图文]

    听说现在说起书画皇帝,世人只知宋徽宗?我明宣宗朱瞻基不服!作为大明王朝第五位皇帝,我在书画上的造诣不比宋徽宗差。相反,除了书画,我还有许多强过宋徽宗的地方。凡是宋徽宗有的朕都有,宋徽宗没有的朕还有!宋徽宗VS明宣宗他宋徽宗不是一出生就自带话题,说是李后主托生(他爸宋神宗在他出世前梦到了李煜)吗?我出生也是自带吉兆,我爷爷朱棣就在我出生前梦到了太祖赏赐大圭(圭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他宋徽宗长...

    768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男子撞脸达尔文 与英镑纸币上几乎一模一样[图文]
    男子撞脸达尔文 与英镑纸币上几乎一模一样[图文]

    [环球网综合报道]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跟明星长得非常相似,而那张“明星脸”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还原度都非常高。近日,就有人在英国发现了一位当代“达尔文”。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15日报道,在英国怀特岛的一家酒吧内,网友罗伯·莱特(Rob Light)和他的朋友们在不经意间注意到,吧台旁坐着一位老绅士,正在细细品酒,而他的外貌神态和10英镑纸币上的博物学家达尔文简直一模一样。莱特拿出10英镑,将纸币上...

    1256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外交风云亲历记”丛书在京首发[图文]
    “外交风云亲历记”丛书在京首发[图文]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由外交部老干部笔会与中宣部五洲传播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的“外交风云亲历记”丛书于4月25日上午在外交部蓝厅隆重首发。外交部党委书记齐玉与外交笔会会长马振岗共同为丛书揭幕,向青年外交官赠书,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外交部有关司局领导、原常务副部长田曾佩等老领导老同志和青年代表等共150余人参加了活动。五洲传播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井水清作为该丛书出版方代表应邀出席。外交部党...

    1574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沈芳教授到惠州传学授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图文]
    沈芳教授到惠州传学授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图文]

    五月七日,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中学迎来一位艺术大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终身客座教授沈芳。沈芳教授,艺名醒醉。是清华大学终身客座教授。1941年出生于湖北仙桃,从小酷爱书画艺术,能书、能画、能诗、能撰联。他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多次死里逃生。1990年被确诊为肺癌晚期时,孤身南下,执意追求,常常自撰联:“醒者诗书画,醉也精气神。”正因为他在艺术路上孜孜以求,坚持不懈,才荣获当代最美人民功勋艺术家称号。...

    293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