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路桥一收藏家收藏了2000多份从民国至今的婚书[图文]

时间 : 07-30 投稿人 : 牛牛 点击 :

路桥一收藏家收藏了2000多份从民国至今的婚书 | 艺术品杂谈

路桥一收藏家收藏了2000多份从民国至今的婚书 | 艺术品杂谈

央视为他的收藏制作纪录片,引来宁夏商人高价收购

婚书,是一张小小的纸片,却是一辈子的承诺。在路桥,有这样一位特别的收藏爱好者,他搜罗了全国2000多份婚书,从民国到现在,各种各样,十分齐全。他说婚书里有爱情的真谛,有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

偶遇造就冷门收藏家

“婚书见证了婚姻双方的一场姻缘,说起收藏婚书,不得不提到一个‘缘’字。”今年52岁的王文君,说起他与收藏的第一张婚书的偶遇,还是回味无穷,“只一眼,我就在人群中看到了它。”

年轻时的王文君对纸制品就很感兴趣,尤好收藏一些邮票和连环画。那时他经常上路桥花鸟市场淘换些自己喜欢的收藏品。1999年的一天,他突然发现一个小摊上摆放着一张红色的宣纸,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漂亮的毛笔字。

原本以为是对联,凑近一看,王文君才发现这是一纸婚书,红色的纸上除了文言写就的男女双方的生辰、性格特点,还有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双方家长的名字。

纸上有比翼鸟,下有对鸳鸯,一对连理枝挂在喜字边,整张婚书有说不出的喜气。“无论是墨书还是墨画,漂亮得像是印上去的,我喜欢得不得了。”

老板介绍,这就是旧时结婚的文约,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婚书。婚书是男女婚姻的文字凭证,也是证明婚姻当事人关系的文书。民间婚书唐代就有了,但在全国,婚书还是个冷门的收藏品。

王文君二话不说,掏出50元,向老板买下了这张婚书,拿回家细细品味,越看越觉得心喜。

本就喜欢纸制收藏品的王文君下定决心,要系统地收藏婚书,“我要将每个年代的有意思的婚书都找出来,看看历代的婚书有什么不一样。”

婚书和他有莫名的缘分

2003年,王文君去上海出差,期间发生的事,又让他更加相信他和婚书之间有莫名缘分。

那天,工作结束后,他来到上海的一处古玩街,收集到了几张婚书。正准备打道回府,却见一家古玩店显眼的位置,还展示着几张婚书。

王文君一下迈不动脚步了,赶紧回头进店,一边看,一边问老板几个专业的问题。老板见他对婚书很感兴趣,也来了兴致,说要拿镇店的宝贝,让王文君欣赏欣赏。

老板神神秘秘地从内间拿出一幅非常宽大的粉红色的宣纸,放在方桌上勉强才能摊开。王文君凑近一看,这幅长1.5米,宽0.5米的宣纸,竟然是一张民国初年的婚书。

“结婚在当时是两个家族的大事,一般来说婚书越大,材质越好,说明家世越显赫,这么大的婚书,我也是头一次见。”王文君惊喜不已,他正缺这种类型的婚书。

王文君请老板割爱,可老板开价5000元,让他无法承受。他只好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遗憾告别。

回到台州后,王文君对这张婚书日思夜想,“有时候做梦都会想到它,可是太贵了,这在当时相当我几个月的工资呢。”王文君只好把自己对这张婚书的思念收到心里,“收藏要量力而行。”

不过缘分总是如此奇妙,让王文君没想到的是,过了几个月,那位古玩店老板给他打来电话,说自己即将转行,问他还想不想要这张婚书,可以便宜点卖给他。

王文君一听兴奋不已,马上赶往上海,最终以3000元的价钱拿到这张婚书。“拿到手之后可真是宝贝得不行啊,因为是纸制品,平时自己都舍不得看,只有好朋友来家里,才敢拿出来炫耀一下。”

没过多久,老板又打电话给王文君,询问他这张婚书有没有转出去,他想以8000元的价格回购,王文君头摇得像拨浪鼓,“这现在可是我的宝贝了,给多少钱都不想卖。”

新中国成立后,台州不少夫妇有两张婚书

“咱们台州也有特别有意思的婚书。”王文君拿出自己制作的图册,翻到了两张婚书上,“你看,同一对新人,结过两次婚。”

这两张一新一旧的婚书,登记的男方女方的名字也一模一样。

“难道解放前后,我们台州人有结了两次婚?”这对王文君来说,可是个新鲜事,王文君特意去查询了资料,询问了很多老人家才有了答案。

“民国时期的台州婚礼,在婚书上签字作证是双方家庭请来乡里德高望重的乡绅,并不具备法律效益。当1950年5月1日全国公布施行《婚姻法》之后,台州地区的很多民国时期结婚的夫妻,去补办了结婚证,因此,不少当时的台州人就有了两张婚书。”王文君说。

想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

15年的时间,王文君共收藏了2000多份婚书,“从民国到现在都有,一点都不断档,很齐全。”

他因此也成了半个婚俗专家,随口就能介绍婚姻的习俗和种类。2013年5月2日央视四套《走遍中国》还专门拍摄了王文君的故事。

王文君最大的梦想,是为自己收藏的婚书专门开设一个博物馆。年前,宁夏的一位姓高的商人,听说了王文君的故事,来到台州,希望能收购王文君的全套收藏,一起放在他位于西安的博物馆里展览。

王文君同意了,“婚书上有爱情的真谛,以前人一纸婚书就是一辈子,特别厚重,放在我这,看得人少,放在博物馆里,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相关文章

  • 梁永和受邀参加全球华人影响力盛典 荣获艺术成就奖[图文]
    梁永和受邀参加全球华人影响力盛典 荣获艺术成就奖[图文]

    梁永和荣获艺术成就奖在台前留念近日,著名艺术家梁永和受邀参加全球华人影响力盛典暨论坛峰会,并荣获艺术成就奖。据记者了解,该峰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由香港卫视国际传媒集团,全球杰出华人联合会主办。外交部原副部长于引,香港卫视副总裁李刚,韩国前总理李寿成代表等外国政要及全球经济文化艺术界人士出席,峰会盛况空前。梁永和发表获奖感言在首届“全球华人年度影响力盛典”颁奖仪式上,梁永和首先对...

    1030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守艺人李震先生讲述“青瓷之美”[图文]
    守艺人李震先生讲述“青瓷之美”[图文]

    青瓷之美海报2015年10月20日,青瓷之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主题文化讲座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隆重举行,“生和”第五代传人李震先生受邀开讲。青瓷的魅力在于釉水,天青水色、晶莹滋润、光泽柔和、堪比翠玉。李震先生秉承其先辈李君义、李怀德对于青瓷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大量的仿古临摹和祖传釉水配方,在恢复青瓷的宋韵天青和传统支钉烧技艺道路上不断研创耕耘。崇敬历史、敬重先辈是李震先生...

    1083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艺术家用废弃零件造出“曼哈顿”[图文]
    艺术家用废弃零件造出“曼哈顿”[图文]

    据外媒3月12日报道,年仅17岁的津巴布韦艺术家扎伊德利用3个月的时间制作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纽约曼哈顿的微缩模型。为了制作这组作品,扎伊德共使用了263个热熔胶棒,11个CPU,27个主板,10个CRT显示器主板,15块电池,13个软驱,4个声卡,3个硬盘驱动器,3张显卡以及其他各种小零件。东方IC 供图...

    1243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古董探秘 扒一扒一百多年前的电助力车长啥样[图文]
    古董探秘 扒一扒一百多年前的电助力车长啥样[图文]

    1881年,古斯塔夫·特鲁夫(Gustave Trouvé)和他的电动三轮车火爆的电助力车已经成为自行车行业经济新支柱,但你知道一百多年前的电助力车长啥样吗?来看看这篇古董探秘帖。从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机开始,到现在21世纪10年代,电机的发展已经经过了近两百年的历史。事实上,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发明家想到将电机运用在自行车上,让骑行变得更加轻快,至于带有力矩...

    37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揭秘英国王室王妃们珍贵皇冠背后秘密[图文]
    揭秘英国王室王妃们珍贵皇冠背后秘密[图文]

    英国王室是现存最古老的王族,而每代君主的加冕仪式都严格奉行完全一样的传统,这使得英国王室的加冕典礼成为现存的、依然举行的最古老的仪式。在加冕仪式上,国王或者女王头戴的王冠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下面我们来悉数英国王室女王和王妃那些华丽的皇冠。维多利亚女王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Victoria)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她在位的64年期间(1837-1901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

    295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女子收集6万条各色漂亮餐巾[图文]
    女子收集6万条各色漂亮餐巾[图文]

    科扎科娃与她收藏的餐巾。斯洛伐克一名女子的爱好与众不同——她喜欢收集设计独特的餐巾。多年来,这名女子收藏了6万多条不同餐巾,4次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她为餐巾狂这名“餐巾狂”名叫安东尼娅·科扎科娃,现年39岁,16年前开始收集餐巾。她办公室中有一整面墙上挂满了各式漂亮的餐巾,其余的藏品则整整齐齐地叠放在桌子上。科扎科娃说,200...

    1983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收藏家收集50多国9000多枚纽扣[图文]
    收藏家收集50多国9000多枚纽扣[图文]

    香熏纽扣,可以将香片放置在纽扣内银质的、镏金的、水晶的、镶嵌宝石的,在或明或暗的光线下,显得珠光宝气,让人眼花缭乱……这些五光十色的收藏品,是著名古董纽扣收藏家黄天发收藏的纽扣,有9000多枚,来自世界上50多个国家。黄先生说,纽扣虽小,但是从材料到花纹,内涵很丰富。黄先生是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家住福州市福飞路附近的一个小区。前日,主持人与黄先生聊起了纽扣。他说...

    1086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黑龙江省美术馆藏作品欣赏[图文]
    黑龙江省美术馆藏作品欣赏[图文]

    天不言而四时行。又是一轮春夏秋冬。站在岁月的门口,让我们对不平凡的2020年道声再见,向砥砺奋进的2021年问声你好。2020年,14亿中国人奋力奔跑,跨过许多沟沟坎坎,越过不少激流险滩,却坚定了我们战胜前进路上艰难险阻的决心。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追梦人的脚步,总是铿锵而坚定;攀登者的征程,始终向着高远延伸。2021,新的征程,新的坐标,新的使命,让我们在新的一年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满...

    633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收藏家斯特凡.埃利斯:从难民到博物馆的赞助人[图文]
    收藏家斯特凡.埃利斯:从难民到博物馆的赞助人[图文]

    斯特凡·埃利斯(1925-2019)近日,美国最重要的博物馆捐赠者及现当代艺术收藏家之一斯特凡·埃利斯(Stefan Edlis)去世,享年94岁。埃利斯1925年生于维也纳,1941年,为了逃离纳粹迫害,他随家人前往美国。“当我们抵达曼哈顿码头时,我的叔叔在那里,带着三明治欢迎我。当时生活好转起来,”埃利斯曾说道。1965年,埃利斯在芝加哥成立了阿波罗塑料公司(Apollo Plasti...

    1228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李兆顺:将绿水青山搬回家[图文]
    李兆顺:将绿水青山搬回家[图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第一动力,也是一个人在工作乃至事业上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创新,涵盖科技、文化、商业等众多领域,而在当下艺术领域,一个人与一个新画派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聚焦自然科学与绘画艺术的契合点,着眼教育与审美的结合点,独创出了自然科学画这一新型画种,获得专家学者广泛赞誉。他就是自然科学右脑开发画创始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百善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有突出贡...

    730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逆袭梵高穿衣装帅到掉渣[图文]
    逆袭梵高穿衣装帅到掉渣[图文]

    逆袭梵高穿衣装帅到Adobe在英国举办了一场名为“RemakePhotoProject”(模仿世界名画大赛)的比赛,已历时四届。比赛面向英国学生展开,奖金高达1万英镑。比赛是模仿世界名画的场景及形象,以挑战学生的创造力及模仿能力,而学生们也不负众望的模仿的惟妙惟肖。在英国举办了一场名为“RemakePhotoProject”(模仿世界名画大赛)...

    1205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重庆丰都发掘遗迹52座 唐代骨骸腰缠皮带[图文]
    重庆丰都发掘遗迹52座 唐代骨骸腰缠皮带[图文]

    赤溪遗址唐代土坑墓中惊现腰缠“皮带”的骨骸。2000年前的“刀把形”墓葬里藏着什么“宝贝”?峡江地区罕见的唐墓又有哪些葬俗?日前,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位于丰都县名山街道农花村的赤溪遗址群的考古发掘中取得重要收获。该遗址群作为2014年度三峡水库消落区考古发掘项目,由赤溪遗址、赤溪墓群和溪嘴墓群组成,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

    468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外来文化促使唐代玉器的发展呈现一个新局面[图文]
    外来文化促使唐代玉器的发展呈现一个新局面[图文]

    故宫博物院唐代胡人奏乐纹玉带板唐代玉器特征呈现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它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的。汉代以来那种程式化、图案化纹样,那种古拙遗风均消失了,趋向写实的方向,是一种饱满、健康、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宗教用玉、礼仪用玉大大减少,谷纹、蒲纹、变形云纹、螭纹等基本不见。广东省博物馆唐代胡人吹笙纹玉带板唐玉纹饰有卷云纹、卷草纹、连珠纹等,动物纹有龙、凤、牛、马、鹿、雁、孔雀、鹤等,有的飞鸟成双成对...

    1420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米开朗基罗的圣彼得大教堂是如何设计的?[图文]
    米开朗基罗的圣彼得大教堂是如何设计的?[图文]

    下文经出版社授权,摘编自《建筑中的数学之旅》(修订版),[美] 亚力山大·哈恩著,李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23年10月。文艺复兴:建筑与人文精神14世纪和15世纪期间,5种主要的政治势力控制了意大利半岛:3个重要的城邦,即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米兰;以罗马为中心的梵蒂冈州;那不勒斯王国。在战火频仍、联盟与边界时常变动的时期,像锡耶纳、热那亚和比萨这样的小城邦的命运起伏不定。尽管这样,制作业还是...

    962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贵州藏家收奇石形似中国地图 想要上交国家[图文]
    贵州藏家收奇石形似中国地图 想要上交国家[图文]

    这块 “雄鸡石” 价值几何?镇宁一奇石收藏者自称曾有人出价30万元,不过他更想无偿捐给相关部门昂扬的鸡头、饱满的鸡身,强健的鸡爪,丰盈的鸡尾……轮廓分明的边缘,俨然一幅天然的中国地图,这就是安顺市镇宁自治县一奇石爱好者收藏的一块酷似中国版图的黄蜡石。奇石貌似“中国地图”“这是我2013年在黄果树募龙村一山上意外发现的,这块石头长80厘米,高60厘米,厚12厘米。 ”韦罡告诉记者,自己是自...

    890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