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16年,辽朝在北京建都,这是北京成为首都的开始。虽然西周时期燕国曾以北京为首都,但燕国只是诸侯国之一,不能称为朝代。
受游牧传统影响,辽朝有5个首都,分别是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之所以叫析津,是取古人以墨岁辨分野的办法,以为燕地分野在寅,属十二次之析木,为析木之津,故称“析津”。
之所以选择这5个地方,因为都是军事要地,有重兵驻扎,辽皇每年巡回于5京之间,可预防军阀割据。此外,辽国民族构成复杂,不同地区生产方式亦不同,所以辽代实行“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北京是辽、宋争夺的焦点,因为北京以南无险可守,占据北京,凭山地之险,可有效阻挡北方铁骑,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军为夺取北京,在高梁河与辽军发生激战,宋太宗赵光义亲自指挥,结果宋军大败,赵光义亦中箭,18年后,因箭疮发作而逝。
宋军之所以失败,因唐五代盛行骑斗,将军带亲兵率先冲锋,搅乱对方队形后,步兵才收拾残局。这种作战思想造成军人片面重视骑兵、喜好长途奔袭、轻视后勤,对付游牧民族,此战法确实能起到奇效,可一旦遇到敌方据城坚守,短时间难以攻克,则难以为继。契丹虽本是游牧民族,但立国时已成半耕半牧,要攻克北京防备严密这样的大城,宋军速战速决的方式显然难以奏效。
虽然辽国有5京,但北京最大,是其文化中心,据《契丹国志》记载:“南京本幽州地,自晋割弃,建为南京,又为燕京析津府,户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锦繍组绮,精绝天下。膏腴蔬蓏、果实、稻粱之类,靡不毕出,而桑、柘、麻、麦、羊、豕、雉、兔,不问可知。水甘土厚,人多技艺,秀者学读书,次则习骑射、耐劳苦。石晋未割弃已前,其中番汉杂斗,胜负不相当;既筑城后,远望数十里间,宛然如带,回环缭绕,形势雄傑,真用武之国也。”
从中可见,辽朝时北京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生态环境在北方是较好的,可惜后来金朝定都北京后,为了南下灭宋,大肆砍伐森林,金太宗“兴燕云两路夫四十万人之蔚州交牙山,采木为筏,由唐河及开创河道,运至雄州之北虎州造战船,欲由海道入侵江南”。以后又因农耕需要和城市扩建,大量自然植被被毁。
辽代北京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可惜如今遗迹不多,牛街礼拜寺最早建于辽代,但历代又有多次整修,此外天宁寺塔也是辽代重建的。
(本文主要内容引自《北京地方志·人民生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