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41岁的罗伯特·劳森伯格在他的工作室里。
1990年,65岁的罗伯特·劳森伯格接受保罗·泰勒(Paul Taylor)专访时所摄。
1983年,58岁的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为著名后现代舞蹈家崔莎·布朗(Trisha Brown)一场名为《设置与重置(Set and Reset)》的舞蹈剧精心设计了舞台、灯光和服装。他将丝网印刷技术运用到舞台置景当中,将其与光线结合,创造出简洁而又光影重叠的视觉效果。在这次舞台置景项目合作之后的1983年到1985年间,劳森伯格创作出《抢救系列(Salvages Series)》。丝网印刷的图片来自劳森伯格自己拍的照片和杂志中的图片,而使用的材料其实是当时从《设置与重置》的设计中回收来的,该系列的名称也由此得来。
《设置与重置》舞台现场,1983年。
崔莎·布朗与斯蒂芬·贝托尼奥(Stephen Petronio)在《设置与重置》中,1983年。
今年还真的是“劳森伯格年”。随着六月“劳森伯格在中国”于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强势登陆之后,上面提到的《抢救系列》的部分作品目前正在巴黎达泰斯·洛巴克画廊(Theddaeus Ropac Gallery)展出。于此同时,罗伯特·劳森伯格的不同作品也正在伦敦奥夫·华特曼画廊(Offer Waterman)、美国罗克兰法恩沃斯美术馆(Farnsworth Art Museum)以及波兰华沙当代艺术美术馆的艾利士·马克思收藏展(Erich Marx Collection)中展出。12月1日,伦敦泰特当代美术馆也开始了为期4个月的罗伯特·劳森伯格大型回顾展,随后这一展览将巡回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劳森伯格在中国”展览现场。
巴黎达泰斯·洛巴克画廊《抢救系列》展览现场。
观众在达泰斯·洛巴克画廊《抢救系列:滚动(Rolling-Salvage)》前。
奥夫·华特曼画廊《穿透五六十年代的绘画(Transfer Drawings from the 1950s and 1960s)》展览。
73岁的劳森伯格(左一)和81岁的里奥·卡斯特里(左二),1998年
法恩沃斯美术馆展出劳森伯格作品《生态-回音8(Eco-Echo VIII)》, 1993年。
劳森伯格创作于60年代的杂志报纸拼贴丝网印刷作品在泰特当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神谕(Oracle)》,1952–1955年。
劳森伯格养成记:黑山学院里,“实践出真知(Learning by Doing)”
战后的美国显现出世界当代艺术发展的强劲势头,如今世界一流的美国艺术家,几乎都毕业于美国黑山学院(Black Mountain College)或者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Bauhaus-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这两所富有传奇色彩的艺术教育学院。劳森伯格也不例外,他于1933年从黑山学院(Black Mountain College)毕业。在那里,劳森伯格师从曾执教于包豪斯,后转教于黑山学院的约瑟夫·亚伯斯(Josef Albers)。当时黑山学院有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艺术家威廉·德·库宁(Williem De Kooning)、编舞家梅西·古宁汉(Merce Cunningham)等。与不同领域艺术大师间的交流,为劳森伯格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也形成了他后来让人无法超越的思维观念方式。他从摄影开始,到绘画、雕塑等不断尝试各种媒介和材料,直到1951年,他创造出“白色”作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