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朝阳区安家楼村一间6平方米的出租屋里,除了床和做饭的“灶台”,其他大都是画作和绘画工具,今年53岁的王柳云就在这一方“陋室”中,重拾起了人生梦想。
王柳云两年前从湖南娄底老家来到北京,目前是北三环一栋写字楼内的保洁员。除了保洁工作,王柳云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留给了绘画。
清晨5点起床,骑自行车15分钟到达公交站点,赶上最早一班公交车到达工作地,打扫办公区、清理卫生间、擦洗玻璃、分类垃圾……在7点30分前完成第一次保洁工作。
上班的时候,她勤快话少,埋头苦干。
下班后去捡废品,然后用一辆小板车拉到废品站。她说,耗尽体力能让自己“少些妄想”。
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就在房间中间挪开一小块空地,架起画板,任思绪天马行空,用画笔画出心中的那片天地。“初学油画时我主要是临摹一些名画,现阶段是临摹和创作相结合,工作日的时间,我都是晚上画,有时候会画到天亮。”
一个农村的孩子,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读书,绘画曾是王柳云儿时的梦想。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她高中才读了半年就离开了学校。她不愿被困在农村等待嫁人,所以不放过任何了解外界的机会,比如广播、报纸等,她想尽办法要走出那个小山村。
王柳云说:“人生的起点各不相同,我们也许逃不过苦难的宿命,但不要因此而心灰意冷。要继续前行,还要偶尔驻足,欣赏路边的花。”
20岁的她,拿着攒下的全部积蓄走出大山,向一位农艺师拜师学技,然后回到村庄种树创业,收入比当时城市的上班族还高。24岁那年,王柳云走进婚姻的殿堂。然而婚后,丈夫挥霍了她所有的积蓄,并在儿子七岁那年遭遇车祸离世。
之后的日子里,她一个人工作,一个人养孩子,没有了年轻时创业的激情,只想一个人平平淡淡地过完这一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接触到了油画。看着别人画上美妙的风景,她心动了。人生太短,去不了的地方可以画出来。画出来了,就算心去过了,正所谓“肉体和灵魂,一定要有一个在路上”。
50岁这年,王柳云重新开始了她的绘画梦。没有老师教,她就买书看、上网学,慢慢摸索。没有钱买画框,她就把画布钉在墙上画。靠着省吃俭用,王柳云开始在小屋里默默地学起油画,这一画就是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