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没有围墙的“美院”[图文]

时间 : 07-14 投稿人 : 蓝莓 点击 :

没有围墙的“美院” | 艺术品趣闻

几乎每个周六与周日,中华艺术宫的公共美术教育活动都是异彩纷呈,而在国庆长假期间,更以8天时间50场公益教育活动吸引了大量艺术爱好者。“美术馆的第一社会职能是教育,是没有围墙的美院,得让美照进人心。”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在回顾一天的公共教育活动时如斯感言。

事实上,中华艺术宫的公共教育仅仅是上海众多美术馆进行立体多样式教育活动的一个缩影。在前天的上海市美术馆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徐汇艺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等介绍的美术馆教育工作同样引人入胜。

结合前不久的“文心雕龙——上海山水画邀请展”,中华艺术宫从9月底到11月初每周末邀请一位参展画家或美术史学者就中国山水画的笔墨、当代性、逸格、写生等进行多角度的讲座,一方面对中国山水画进行了生动的梳理,也吸引了众多观众。一位观众每次讲座都记下厚厚几页纸,并留言说:“美术馆就应当结合展览多做这样的深度与普及性兼具的教育,现在已经习惯了周末来到艺术宫听讲座,收获很大。”

事实上,在现代城市中,美术馆的作用不可替代。美术馆作为艺术类博物馆,是收藏、展示、保护美术作品,提供公共教育的专门机构,对于现当代文化的传承、保护、收藏、研究,以及对当代艺术的发展的推动。

没有围墙的“美院” | 艺术品趣闻

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在给观众讲解艺术作品

10月17日,上海市美术馆建设推进工作会议在中华艺术宫召开。上海市近百家美术馆负责人结合各自的工作分享和探讨运营经验。其中,中华艺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徐汇艺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等从自身经验出发,从展览、藏品、研究、管理、网络化等多个领域梳理美术馆的工作,而在发言中,他们均把美术馆的教育普及职能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并向全年龄段的人普惠艺术和生活美学,从艺术讲座到非遗、茶道、戏曲、文学的欣赏和普及,呈现不拘一格、包罗万象、多维度的公教活动。其中,“中华艺术宫之约”、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噸半”、徐汇艺术馆“美育卡”等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公共教育品牌。

没有围墙的“美院” | 艺术品趣闻

中华艺术宫中国画鉴赏类讲座

美术馆里上“美术课”

目前,上海的美术馆成为承载城市精神的文化阵地,也为上海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审美素养的观众。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以本馆为例,做了大数据分析,周六是公众最喜欢看展览的日子,其次是周日和周五;同样主打当代艺术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下简称PSA),也常在周末排起长队,PSA平均每周六会有5000人次的参观。可见公众和美术馆的互相关系,而去美术馆已经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据统计,仅国庆长假期间,上海各美术馆共举办展览69项,教育活动212场,参观人次为20.8万。

其中,作为上海地区的唯一一家“全国重点美术馆”的中华艺术宫正逐步构建起以展览为核心、融多元艺术教育形式于一身的“艺术服务综合体”。2013年率先以文教结合为理念开辟常设的艺术教育长廊,把普及教育、互动体验、成果展示融为一体,在儿童美术启蒙教育上开好“第一课”。在固定开展“上海美术大课堂”艺术普及讲座的基础上,开办“艺文会”“四季品剧”等跨界高端讲座系列。通过长期放映各类艺术电影、定期举办电影主题展映活动、推出微电影征集活动、打造品牌公益音乐会“中华艺术宫之约”等艺术衍生活动,进一步深化“艺术服务综合体”内涵。国庆期间,中华艺术宫以近50场公教活动,为公众打造了一个悠长的艺术假期,也构建出一个“永不落幕的美术馆”。

没有围墙的“美院” | 艺术品趣闻

中华艺术宫组织的系列山水画讲座吸引了众多观众

中国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在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采访时表示,“中华艺术宫是个美术馆,更是一个传播价值观,传播真善美的地方。所以公教活动不局限于美术。”他把中华艺术宫的活动比喻成四个圈,核心是美术,第二是艺术,第三是文化(包括茶道、摄影、书法、戏曲、美食等),第四是价值观。以此构建多元、丰富、开放的文化态度。

与中华艺术宫相似,从世博场馆转型而来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也在国庆迎来了开馆五周年,这座被称为“艺术电厂”的建筑,五年来持续发电,截止2017年十月为止共举办51个展览(其中包括三届上海双年展)、平均每年举办包括讲座、演出以及儿童活动在内的教育活动约400场。

没有围墙的“美院” | 艺术品趣闻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噸半”演出现场, 马良《爸爸的时光机》

自创立伊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就坚持为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背景的观众准备了包括讲座、表演、工作坊、导览、放映、儿童艺术体验活动在内多元形式的教育活动,以求帮助化解当代艺术的晦涩、抽象,为公众理解当代艺术提供方法和平台。

在国庆期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以“霹雳舞PSA5”为主题,延续每年一次的电力派对,不仅所有展览免费对大家开放,“霹雳5周年展”、“电厂的故事”、“1噸半”、“发呆营”、“霹雳宝贝亲子活动”等多场特别活动齐上阵,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打造成为一座全民艺术馆。

没有围墙的“美院” | 艺术品趣闻

PSA儿童活动,“蔡国强:九级浪”展览现场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特别向“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特别提到了“psD”,这个由建筑师张永和设计改造的“设计中心”希望被打造成“移动学校”的概念,开设工作坊为主、涉及到各个领域的跨学科课程,比如如何做灯光设计,如何做橱窗设计,如何做展陈设计,如何做一本书,如何做一本画册,甚至小到如何调整一本画册的颜色。龚彦认为,“艺术是靠非常具体琐碎的东西慢慢累积出来的,而不单靠一个演说去完成的。”PSA并不希望将自己被理解为灌输知识的学校,而是力求以更亲民和贴近日常的姿态启发思想、激发体验,从当代艺术的切面鼓励对于生活本身的审美和审视。

没有围墙的“美院” | 艺术品趣闻

张永和设计改造的“设计中心”(psD)

去年搬迁新馆的刘海粟美术馆,配合开馆展《“再写刘海粟”艺术大展》,举办讲座、纪录影像播映、艺术赏析、手工坊、绘画临摹等各类活动近130场,参与人数近千人。而如今刘海粟美术馆将目光瞄准了“互联网+美术馆”,根据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朱刚介绍,在今年年底即将举行的 “中华创世神话-互联网艺术大展”上讲推出网络艺术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计划通过官微公开招募了80位学前儿童,在知名网络艺术家的指导下合作绘制夸父逐日,再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一件网络作品。届时,该作品也将陈列于大展。

没有围墙的“美院” | 艺术品趣闻

PSA艺术品商店“电铺”

文化为民、文化惠民,“请进来”和“走出去”之间,各个美术馆在“文教结合”工作框架下,美术馆一方面依托“艺术场馆现场教学平台”,与各区的教育系统牵手合作,打造中小学生的校外艺术课程,另一方面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强强联手,共同设立海派艺术研究中心,共同培养学术型人才。

没有围墙的“美院” | 艺术品趣闻

刘海粟美术馆“夸父逐日×岩彩逐帧动画工作坊”

“请进来”和“走出去”的艺术关照

作为民营的公益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每年要举办近百场的公共教育活动,并逐渐建立起以“展览辅助”和“自主策划”的公教双线策划模式,其与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合办的“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至今已经举办了四届,目前已经成为国内艺术评论类的最高奖项,奖金总额突破20万元。此外,民生美术馆还逐步建立如“诗歌来到美术馆”“美术馆众议院”“上海制造”等一系列品牌活动,给美术馆带来了永续的生命力。

除了将活动和观众“请进来”外,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通过对院校、社区、企业等多渠道合作的探索与尝试,美术馆的公教突破了举办地局限于美术馆的单一模式,而是更多地走进院校课堂,走进社区,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教育职能已日趋社会化。

没有围墙的“美院” | 艺术品趣闻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品牌活动“诗歌来到美术馆”

“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理念在坐落于社区的徐汇艺术馆表现得更为明显,自2010年起,徐汇艺术馆推出了“美育卡”,以“美育卡”为载体开展公共美术教育活动,持卡学生每参观一个展览或一个美育活动即可积分,通过积分换取相应的美术用品,以此鼓励公众积极主动地走进美术场馆。近年来,“美育卡”项目在形式上加以创新,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受众面也从未成年人扩展至白领人群,不断为美育普及工作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徐汇艺术馆还将将创意美术课程送进徐汇区域内的公立和特殊学校,邀请专业美术教师为艺术兴趣班小朋友上富有创意的艺术课。

没有围墙的“美院” | 艺术品趣闻

徐汇艺术馆配合展览向中学生推出的漆艺公教活动

而中华艺术宫而言,“走出去”的并不单是艺术教育,还有藏品,2014年,中华艺术宫牵头建立了“1+16”市区美术资源联动机制,“1”是指以中华艺术宫为核心的市级美术机构资源;“16”是16个区县的各级各类艺术场馆,以及民营美术馆。目前,中华艺术宫已向5个区县的6个艺术场馆配送了摄影、版画、漫画等馆藏精品展览,并同时配送了配套讲座。前不久在多伦现代美术馆开幕的《杨可扬版画展》则是“1+16美术馆资源合作机制”的产物。

PSA的“走出去”像是一个尝试者,他们把艺术品商店(电铺)开到馆外,目前在衡山和集和东方明珠开设“游击店”,希望艺术和普通游客交流,通过商品得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此外,美术馆积极与机场、地铁合作,让展览进入更广阔的公共空间。

相关文章

  • 墨盒中的名将与良医[图文]
    墨盒中的名将与良医[图文]

    墨盒中的名将与良医在笔者的藏品中,墨盒虽然是笔者后来收藏的品种,但却渐渐最得笔者的钟爱。每每把玩这些饱含历史沧桑、制作精美的墨盒,常常令笔者有不忍释手之感。因为墨盒虽小,世界却大。墨盒里有花鸟鱼虫,有琴棋书画,有山川秀色,有名人名士,还有道德文章,每一方墨盒就是一段历史、一段记忆、一个见证。其中有两方墨盒尤为笔者所珍爱,一方为名将张自忠所用,一方为良医李仲元旧物。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18...

    800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看不见的艺术商人:失明如何帮助我发现好的艺术品[图文]
    看不见的艺术商人:失明如何帮助我发现好的艺术品[图文]

    约翰·哥尼希与凯瑟琳·安德鲁斯的作品。哥尼希在12岁时双目失明,21岁时开设了自己的画廊。图片来源:Theresa Kottas-Heldenberg/Dpa/Alamy当约翰·哥尼希(Johann K?nig)在21岁那年卖出第一件艺术作品时,这个仍显青涩的画廊主有个不太情愿告诉卖家的秘密:年少时,一场离奇的事故令他的视力严重受损,他连那幅卖了4500欧元的画的轮廓都不太看得清楚。“一个看不...

    1453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美国老人千件藏品被FBI抄家[图文]
    美国老人千件藏品被FBI抄家[图文]

    近日,据外媒报道,一位91岁的美国老人被FBI抄家,并被指控非法拥有多国文物而被没收所有藏品。美国老人被FBI抄家之后,表示这些文物都是自己所收藏,对他们有着合法的拥有的权利。但对于这位美国老人的辩解,FBI方面表示这位老人涉嫌违反文物收藏相关法律。古罗马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很多都消失了很多世纪,而在现在被发掘了出来。...

    1979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莫奈如何一步步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花园[图文]
    莫奈如何一步步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花园[图文]

    莫奈1900年作品《桥·睡莲》1915年,一位摄影师为克劳德·莫奈录制了一条短片。在短片中,74岁的莫奈站在自家花园的池塘边,他身穿白色尼龙套装、头戴巴拿马草帽、嘴里还叼着一根香烟。这位老艺术家面 前摆放着一个画架,画架上是一块大帆布。在灼眼的午后阳光下,莫奈在认真作画,画面中的他穿着优雅、动作伶俐。短片最后,莫奈面对帆布后退了几步,随后便 以闲散的步伐顺着小道走回屋里。这座位于法国小镇吉维尼的...

    635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古代皇宫门禁森严连厨子都有腰牌[图文]
    古代皇宫门禁森严连厨子都有腰牌[图文]

    明代厨子铜牌(原标题:明代厨子腰牌)古代皇宫门禁森严,须持证出入。腰牌是中国古代官吏系在腰间证明其身份,常用作出入宫廷备查的通行证。故而又称“穿宫牌”。明代对官吏所佩带的腰牌有严格规定,不同级别、身份的官吏佩带不同制地、形制的腰牌,不得僭越,无牌不许擅入宫禁,违者治罪。而厨子作为最贴近皇帝的人,关系皇家安危,所以对他们的管理要求格外高。笔者收藏有一件专用于厨子使用的腰牌(见图)。此腰牌直径1...

    1851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雕塑之王【中华龙】耀世发布[图文]
    雕塑之王【中华龙】耀世发布[图文]

    恰逢中国龙年,由上海交通大学戴敦邦艺术研究中心、景德镇陶瓷大学双官方联合出品,承载东方智慧、正气、无畏与力量的【中华龙】雕塑横空出世,这尊雕塑被业内评价为雕塑之王。【中华龙】这一时代雕塑诞生于“中国造型第一”戴敦邦笔下。戴敦邦,1938年生,中国艺术界的造型大师,苏富比佳士得拍品库艺术家,首届“优秀中国艺术大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他是用造型艺术传播中国文化的功勋级宗师。戴敦邦先后为水浒,三国...

    72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范曾与黄永玉的曾经[图文]
    范曾与黄永玉的曾经[图文]

    上二天,在微信中读到范曾痛骂黄永玉的文章《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后来才知道,这篇文章已经流传数年,只不过这几年我一直埋头写书,忽略了这些事情。范曾和黄永玉都是当代最为杰出的艺术大家,全是我的朋友(左边的照片是1985年在范曾的抱冲斋,当时我还在武警做教官,右边是我最近一次在黄永玉的画室的留影,转眼也已经有七年了),他们俩曾是兄弟,是兄弟怎么可以走到这步?这二位不仅...

    1872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从深山走向世界的农民艺术[图文]
    从深山走向世界的农民艺术[图文]

    3月17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三年级的小学生吴菲菲(左一)在农民画培训馆学画。1988年,生活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的农民开始用锅墨、蓝靛作颜料,树枝作画笔,以近似“涂鸦”的手法描绘多姿多彩的侗族民风民俗。3月17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两名侗族妇女在研讨一幅大型壁画的色彩。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些构思独特、色彩斑斓、形象逼真的农民画日渐成熟,受...

    534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钻石与女人:色戒之殇[图文]
    钻石与女人:色戒之殇[图文]

    《色戒》里这枚硕大的卡地亚钻戒带火了一个词——“鸽子蛋”《色·戒》这部电影改编自著名作家张爱玲于1950年居于上海时所著的同名短篇小说,影片以上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为背景,讲述女大学生王佳芝(汤唯饰)利用美色接近汉奸易先生(梁朝伟饰)意图行刺的故事;佳芝成功勾引易先生并准备下手时,却发现自己已动真情,于是通风报信让易先生逃...

    550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加拿大艺术家用画笔描绘隔离期生活:孤独又无助[图文]
    加拿大艺术家用画笔描绘隔离期生活:孤独又无助[图文]

    望向富士山的港口(加拿大广播公司)据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一位曾因乘坐“钻石公主号”邮轮而被隔离的加拿大人用一种文艺的方式,展现了隔离期的心理状态。雷蒙德·刘(Raymond Lau)是一位来自温哥华的艺术家,他和妻子都是“钻石公主号”邮轮上被隔离的乘客,下船后被转移到加拿大安大略省康沃尔郡继续进行隔离。60岁的雷蒙德自称不是专业艺术家,仅仅是“业余爱好者”。他每天在iPad上作画,隔离期间...

    1879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谈清代书画收藏家安岐的家世[图文]
    谈清代书画收藏家安岐的家世[图文]

    曾为安岐收藏的《欧阳询卜商读书帖》,左下可见“仪周鉴赏”清代书画收藏家安岐,先世为盐商,家资巨富。自幼读书,喜爱法书名画。当时几位著名收藏家相继谢世,所藏精品,大多为安岐收藏。所居沽水草堂,在天津城东南。又有古香书屋,为其所藏书画名迹处所。然而对于安岐家世的研究却如坠云雾,始终未尽周备。安岐之印“仪周珍藏”励俊自民国初年姚大荣刊布《<墨缘汇观...

    1588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中国:“蹴鞠世界杯”里拔头筹[图文]
    中国:“蹴鞠世界杯”里拔头筹[图文]

    1979年6月河西汉塞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毛丸”,直径5.5厘米6月14日,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在俄罗斯开球,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球迷购买本次世界杯门票超过了四万张。而在网上,从小组赛阶段到即将到来的半决赛、决赛,关于这场足球盛宴的一切,讨论话题不断翻新层出不穷,可见球迷的狂热度并未因中国队的缺席而消减。足球运动与中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国际足联两位前任主席阿维兰热、布拉特,都明确肯定过足球运动起...

    299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这些声光电艺术美到让你哭![图文]
    这些声光电艺术美到让你哭![图文]

    Nigel Stanford《Cymatics》如今,越来越多新媒体艺术作品在各大展览上出现,它们从更多元的层面诠释出艺术家的思考,艺术媒介进入了全新的纪元。一幅安静的画作如何与一件带有声光电的炫酷装置抗衡,饥饿的视觉动物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判断?新媒体艺术,可以归类为侧重利用现代科技和新媒体形式的艺术。席卷而来的多媒体材料,对于艺术意味着综合性的冲击。在过去几年里,“新媒体”一词频繁出现在艺术...

    909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村里地下挖出多块清代碑刻 专家鉴定有文物价值[图文]
    村里地下挖出多块清代碑刻 专家鉴定有文物价值[图文]

    挖出的碑刻记者 田育臣 通讯员 李宝文 记者 赵龙翱 摄影核心提示丨昨天,郑州高新区祥营村多位村民致电大河报记者称,该村发现了疑似永安寺原地基,并在附近挖出多块清代碑刻。据相关书籍记载,该村历史上确实有座名叫永安寺的寺院。目前,郑州高新区文物部门、沟赵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均已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反映】村里现清代碑刻和寺庙地基,其中一块碑刻距今283年昨天上午,郑州高新区祥营村里一处临时停车场...

    1869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村上隆与他长期合作画廊在20多年后分道扬镳[图文]
    村上隆与他长期合作画廊在20多年后分道扬镳[图文]

    村上隆2019年1月16日出席巴黎时装周的2019-2020年Off-White秋冬男装发布会。图片:by Victor Boyko/WireImage据悉,全球艺术明星村上隆与他长期合作的Blum & Poe画廊在20多年后分道扬镳。Blum & Poe画廊在美国洛杉矶、纽约和日本东京都有空间,画廊从1997年伊始,就开始展出这位艺术家的作品。目前,村上隆是当代艺术界最知名的品牌之一。但就像...

    1378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