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紧跟时代潮流的博物馆们[图文]

时间 : 07-14 投稿人 : 都都 点击 :

紧跟时代潮流的博物馆们 | 艺术品收藏

网络流传法则:「不留影等于从没发生过。」难得逛一回博物馆留影三两张上传 Instagram 是不可少的。临近年尾,Instagram 就公布今年用户最喜爱博物馆,从卢浮宫到雪糕博物馆,不单反映游人参观博物馆的新玩法,亦可见馆方如何因应 Instagram 法则改变展览模式。

2017 年 Instagram 上最受欢迎博物馆前十名:

卢浮宫(法国)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

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

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洛杉矶)

大英博物馆(伦敦)

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纽约)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纽约)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伦敦)

自然史博物馆(伦敦)

雪糕博物馆(洛杉矶)

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这类让无数游客趋之若鹜的著名景点,进榜实在毫无悬念,不过亦有参观人数较逊色的博物馆入榜。例如实际访客人数统计排名十大不入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与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却分别在 Instagram 排得上第 3 和第 4 位;洛杉矶的雪糕博物馆更是今年 4 月才空降洛杉矶,展出不满一年,累积 Instagram 打卡帖数已足够挤进十大。箇中原因一句到尾,「instagramable」的色彩运用与打光功不可没。毕竟在 Instagram 的世界,艺术底蕴的重要性可能远不及社交平台上的相片效果。

「世界 Instagram 化」

Instagram 面世至今踏入第 7 个年头,作为以影像主导的社交平台,逐渐影响其用家观看世界的视角,推而广之,甚至开始改变日常街道、餐厅、商店和博物馆的景观。设计工作室 Paperwhite 创办人 Laureen Moyal 认为:「Instagram 令大家发现设计感的重要性。」的确,拍摄效果对一地的风评愈发重要,因而形成壁画村振兴旅游业、大厨开餐厅要厨艺过关之余还得学会 Instagram 美学、咖啡店老老实实卖杯精品咖啡不搞精致糕点和 Latte Art 都可能生计堪虞等现象。游览景点除了感受文化特色还需有丰富视觉(相机)体验,吃个饭图的不单好味道,从摆盘到餐牌设计、装潢用料材质配色最好都要 photo-friendly。今时今日,连国家旅游局推广旅游业都少不得开设官方 Instagram 账户晒靓相吸客。放于香港,彩虹村、益昌楼等「十大影相位」也因 instagramable 而闻名游客之间。美国文化记者 Emily Matchar 就将之形容为「世界的 Instagram 化」。

为 Instagram 而设的博物馆?

博物馆自然也逃不掉 Instagram 这场游戏。要知道,每一个入场访客的打卡或 hashtag post 都是一个宣传机会。为了吸引 Instagram 用家,博物馆开始特意改变设计方便游客自拍,英国伯明翰艺术博物馆甚至发文以「Instagram Gold」为题专门推介馆内影相靓位。不过要说 Instagram 化的代表例子,当数短时间极速上位挤身十大的雪糕博物馆,据 Emily Matchar 形容,「馆内每个展出房间基本上都是一个独立布景」,粉红墙、彩色胶粒池、白色独角兽、雪糕吊饰,诸如此类,总有一张相放得上你 Instagram。

纽约犹太人博物馆的数码总监 Jia Jia Fei 去年在 TED 的 Art in the Age of Instagram 讲座上说:「你可以见到这类为网络带来新面貌的展览在全球都有增加的趋势。」的确,在这个图像主导的社交平台兴起的几年间, 就算是本身并非为 Instagram 度身设计最终却因其 instagramable 而大热的展览亦不胜枚举:「你会想起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James Turrell 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雨屋;他们都是创作出非常重要的作品的艺术家,同时这些作品都在社交媒体上转化出新意义。」

紧跟时代潮流的博物馆们 | 艺术品收藏

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展览。 图片来源:Ron Cogswel / Flickrl

忽然之间,博物馆门外排起长龙,为的可能就是一睹(拍)曾经在社交媒体上惊鸿一瞥的展览场景,这让 Color Factory 创办人 Jordan Ferney 不禁生起疑问:「我去参观现代艺术博物馆,结果见到人人到场只想拍出 Instagram 最佳照片,这就是艺术吗?」有人不以为然称之为博物馆沦落自拍工厂的过程,也有人视之艺术发展的新机会。网媒 Refinery29 连续 3 年在纽约展出 pop-up 装置,其执行创意总监 Piera Gelardi 明显是后者:「我认为这是让人们见识新派艺术和概念,同时在参观过程中成为展览主角的好机会。」事实上其展览除了追求视觉效果,亦着意探寻更深入的课题,如身体意象、性别流动等等。

博物馆体验与社交平台的关系已如此密不可分。也许我们该做的已不是质疑其艺术性的有无,反求诸己,我们从这些视觉体验丰富的展览中得到甚么?它能启发我们观看世界的新视角吗?抑或其实亲身到场不会比从 Instagram 那小方格中所领略的多?至少雪糕博物馆的参观者就做了类似的反省,其中一个该馆的网上评论这样说:「个人而言,我情愿省却入场费,在家欣赏其他人影的靓相。」

相关文章

  • 艺术家拍摄子弹穿透照片的瞬间 网友都跪了[图文]
    艺术家拍摄子弹穿透照片的瞬间 网友都跪了[图文]

    摄影师兼视觉艺术家Fabian Oefner带来全新作品系列“Explosion Collages”,展示了人像被高速子弹炸碎的样子。爆炸拼贴是Fabian一个进行中的项目,Fabian通过摄影的方式探索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感知。每幅作品中均展示了一个因“枪击”而分崩离析的人物形象,而这些看似真实的瞬间实际上不过是一种错觉。Fabian表示,其实,每一张照片都是伪造的。他并没有真正捕捉飞来的子弹照...

    344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在陶瓷中管窥江南对外贸易[图文]
    在陶瓷中管窥江南对外贸易[图文]

    陶瓷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对外贸易物品之一。与其它商品不同,陶瓷不易朽烂,即使历经千年,碎为残片,研究者也能辨识它们的产地与年代,结合出土与留存地点,可以追索其流动轨迹。正因如此,贸易陶瓷研究与考古已经成为探索古代交流与贸易、海上及陆上丝绸之路发展最重要的路径之一。珍藏于世界各地的中国陶瓷、封存在海底的古代沉船,以及不同地区港口、遗址出土的残瓷碎陶,如同散落的历史拼图,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珍贵的信息。让我...

    568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古稀翁痴迷剪纸 剪刀下再现海洋文化[图文]
    古稀翁痴迷剪纸 剪刀下再现海洋文化[图文]

    73岁的马万松这辈子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但是个土生土长的大连人,还是海军转业干部,他将对大海的热爱都表现在剪纸的创作中。海娃、螃蟹、鲨鱼、自己曾服役过的登陆舰……一个个鲜活的元素展现在了马万松的剪纸作品中。而这些获得过国内外多项大奖的剪纸作品竟是出自一位罹患脑瘤、胃癌,视力已经严重不济的古稀老人之手。◆马万松老人痴迷剪纸一生,作品主题多来自于海洋文化。家传剪纸绝活灵...

    1144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莫迪利亚尼1.7亿美元破纪录画作背后的趣闻[图文]
    莫迪利亚尼1.7亿美元破纪录画作背后的趣闻[图文]

    阿米地奥·莫迪利亚尼 图片: Courtesy of Wikipedia.阿米地奥·莫迪利亚尼,《侧卧的裸女》(Nu couché,1917–18)于纽约时间11月9日晚在佳士得的“画家与缪斯"(The Artists Muse)专场中创下记录。这幅估价在1亿美元(约合6.36亿人民币)的油画作品,最终以1.7亿美元(约合10.84亿元人民币)成交,打破了这位艺术家在去年11月的苏富比拍卖上由石...

    100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王立军:民间藏宝95%都是赝品[图文]
    王立军:民间藏宝95%都是赝品[图文]

    王立军王立军8月下旬曝出王刚在《天下收藏》中所砸宝贝多为珍品后,王刚给予否认并回应称,赝品造假到了令人疯狂的程度。8月31日,著名青铜器、佛造像、陶瓷鉴定专家王立军在位于北京古玩城附近的办公室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记者采访,也表示了相同的观点。对于现在鉴定市场的乱象,他认为是伪专家泛滥造成市场混乱。民间藏宝95%都是赝品王立军喜欢将自己称为野生专家,因为他以前从事媒体工作,之后转做...

    1384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没有春晚没有朋友圈 古人如何过春节?[图文]
    没有春晚没有朋友圈 古人如何过春节?[图文]

    进入腊月后,年味越来越浓了,在古代,没有春晚,没有朋友圈,古人是怎么样过新年的呢?临近新年,卖货郎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卖油苕、扫帚、针线、木梳瓜、茄、菜蔬等应有尽有。民间有跳灶王的习俗。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一年辛苦到腊月,家家户户舂米,因为腊月的米坚实,舂时少损耗。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祭灶时,给小儿买饴糖(即胶糖、麦芽糖)以求上天降好事。家家户...

    1294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君艺豪“华颂”雕塑落户亮马桥外交公寓[图文]
    君艺豪“华颂”雕塑落户亮马桥外交公寓[图文]

    君艺豪华颂雕塑落成庆典现场6月30日,“君艺豪华颂雕塑落成剪彩仪式暨仲夏艺术雅集”在北京亮马桥外交办公大楼盛大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著名教育家陶西平,新华社原副社长路建平,中国文保基金会首席专家吴欢,雍仲本教孜珠寺第四十三代法嗣、中国佛教协会理事、西藏昌都地区政协常委丁真俄色等各界知名人士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致辞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会长邓继海先生...

    523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BBC最新VR纪录片上线 艺术化再现爱尔兰历史[图文]
    BBC最新VR纪录片上线 艺术化再现爱尔兰历史[图文]

    BBC最新的VR纪录片《Easter Rising: Voice of a Rebe(复活节之声:叛逆之声)》今天在Gear VR 和Oculus Rift平台发布,提供免费下载。这部纪录片一共13分钟,是英国BBC广播公司为纪念1916年爱尔兰复活节起义100周年而推出的最新VR电影。观众将会“置身于”都柏林街头,并跟随19岁少年Willie McNieve的脚步,回顾那段反抗英国政府的真实...

    463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武汉收藏家法国淘回《江汉朝宗图》[图文]
    武汉收藏家法国淘回《江汉朝宗图》[图文]

    董闯收藏的《江汉朝宗图》。记者杨少昆 摄武汉正式开建国内最大城市景区“江汉朝宗”,武汉市民也及时“献宝”。昨天,武汉市民董闯联系本报,展示出清同治四年制作的《江汉朝宗图》。董闯是一位收藏爱好者。据他介绍,2011年朋友从法国回来,带着一幅《江汉朝宗图》。据这位朋友介绍,这是在法国一个拍卖会上拍得,花了大约4万元人民币。董闯看到这幅图顿时来了兴趣,就用4万多元从朋友手里买来。这幅《江汉朝宗图》...

    1420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天马行空[图文]
    天马行空[图文]

    羽人玉奔马 西汉陕西咸阳周陵公社新庄出土 咸阳市博物馆藏“天马行空”是一个用来形容诗文气势磅礴、思想无拘无束的成语,马是常见的草食性动物,但“天马”到底是陆上的骏马,还是想象呢?炮制一匹“天马”说到骏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汗血宝马。有意思的是,人们对汗血马的认知源头,可能是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 。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见小红马这次长途疾驰,肩胛旁渗出了许多汗水,心下怜惜,拿了汗...

    286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第七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决赛获奖名单揭晓[图文]
    第七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决赛获奖名单揭晓[图文]

    第七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活动于2023年7月开始启动征稿,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书画爱好者积极参与,共有2000余件书画作品参赛。大赛经过了40多天激烈的角逐,现将本届书画大赛决赛排名公布如下,稍候将进入专家评审阶段,预祝参赛者能再创佳绩!金奖:李普新银奖:陈强铜奖:艾建宏一等奖:吴成生、董金宝二等奖:牛明汉、王存才、马洪君、邓建超、段亚利三等奖:张董西、王忠信、荀国文、许惠玲...

    966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农妇绣出22米长《清明上河图》 5年绣一千万针[图文]
    农妇绣出22米长《清明上河图》 5年绣一千万针[图文]

    ■杜丽萍(左一)绣出的巨幅《清明上河图》。6月10日上午,邯郸市成安县杜丽萍展出的22米长《清明上河图》引来众多好奇目光。从2007年7月份开始,这位农村妇女几乎每天都要飞针走线,5年时间总计绣了大约一千万针,才完成这幅超长“十字绣”。据杜丽萍介绍,这幅超长十字绣重约26公斤,分为14个部分,其中人物800多人、树木180棵、房屋楼宇30多栋、以及众多的车船、牲畜等。据...

    904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红木家具:从宫廷贵胄延传的华贵古雅[图文]
    红木家具:从宫廷贵胄延传的华贵古雅[图文]

    国标明确规定了5属8类33种材料为红木。从宫廷贵胄延传的华贵古雅“红木”一词最初出现在清代,传承百年,寄托文化意义【开栏语】红木家具的文化魅力,工艺魅力,正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展开红木文化溯源之旅,用半年时间,通过记者奔赴全国各地的采访,再加上专家、名人及行业内人士的解读,为红木爱好者呈现最...

    1009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书法迷15年纯手工抄写制作2000余册线装书[图文]
    书法迷15年纯手工抄写制作2000余册线装书[图文]

    6月11日,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举办中国古代装帧形式实物展,图为山东书法爱好者刘宗森纯手工抄写制作的古典线装书《史记》。杨晓卫摄中新网济南6月11日电(杨晓卫)娟秀的毛笔小楷、典雅的蓝色书套、大方的红色印章、精致的红木书箱……山东书法爱好者刘宗森花费15年时间,纯手工抄写中国多部经典作品,并用古代装帧形式将其制作成书,共计2000余册。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11日举...

    1300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白釉雕瓷蒜头瓶鉴藏[图文]
    白釉雕瓷蒜头瓶鉴藏[图文]

    白釉雕瓷蒜头瓶雕瓷,是在瓷器上雕刻画面的一种工艺手段。清末时,景德镇民间擅长雕瓷工艺的匠人很多,手法多用圆雕、镂空雕、浮雕和捏雕等,刻烧成的瓷质晶莹剔透,硬度极高,广受青睐。在清朝中期,雕瓷工艺的手法较为单一,基本上以平刻为主,在点线之间构图,较为扁平化。至清朝末年,随着国运衰微,景德镇官窑也由盛转衰,官窑工匠流落民间,有了更大更多的创作自由,带出了许多民间制瓷大师,如专门从事雕瓷的王炳荣、陈...

    107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