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军
王立军8月下旬曝出王刚在《天下收藏》中所砸宝贝多为珍品后,王刚给予否认并回应称,赝品造假到了令人疯狂的程度。8月31日,著名青铜器、佛造像、陶瓷鉴定专家王立军在位于北京古玩城附近的办公室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记者采访,也表示了相同的观点。对于现在鉴定市场的乱象,他认为是伪专家泛滥造成市场混乱。
民间藏宝95%都是赝品
王立军喜欢将自己称为野生专家,因为他以前从事媒体工作,之后转做古玩属于半路出家。王立军自己也主持多档寻宝、收藏节目,对于王刚的“砸宝风波”感触很深。“最近关于王刚节目的风波,我有责任站出来讲点公道话。”
近年来,民间喜欢收藏的人群越来越多,因此也导致民间鉴宝活动越来越多。“收藏曾经是边缘文化,现在变成主流文化。过去是小众文化,现在变成大众文化,中国有七八千万家庭在做艺术品收藏,每家三口人,将有2.1亿人,现在去哪里鉴宝都是人山人海。”王立军认为,民间力量介入收藏,对于收藏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也因此导致一些人为了利益,而频繁制造赝品。
身为鉴定专家,王立军经常外出鉴定,赝品的泛滥让他深恶痛绝。民间鉴宝中95%的赝品率让他不禁胆战心惊。
“怎么可能把真东西砸了呢?现在老百姓中间赝品很多,王刚在节目中所砸的藏品均是赝品,好多还是三流仿品。”
对于这个事件的起因,王立军认为这是收藏界健康的力量和不健康的力量斗争导致的。鉴定乱了,中国艺术品市场会更乱。“真当假,假当真。如果不制止,收藏事业将面临危机。”
伪专家频开证书致赝品泛滥
中国民间艺术品市场赝品泛滥,但奇怪的是,鉴宝证书却很多。王立军解释,正是证书害了很多人。
“浙江、广东很多私人博物馆有很多赝品,有的甚至100%都是假货。刚开始收藏的时候不知道,现在很多收藏家都很后悔。”
王立军分析,出现这种现象,有的是鉴定专家眼力的问题,有的是鉴定专家职业操守的问题。“很多公司举办鉴定活动,收完钱就走了,之后找不到人。对于这些伪专家,老百姓一片骂声。少数伪专家害得中国艺术品市场乱象丛生。”
伪专家正是王立军所说有的职业操守有问题的鉴定专家。王立军曾经看过一个研讨会,现场带了几千个“元青花”,伪专家们坐在地上开证书,东西看都不看,带东西来的人有人说自己的“元青花”价格5个亿,有的说价格10个亿。王立军不禁诧异,中国究竟有多少元青花留下来呢?价格又是多少呢?
王立军建议,伪专家很好辨认,看他看物品时是否认真,这从专家的态度上也可知一二。
博物馆专家宜联手民间鉴定
北京把鉴定专家叫三大:年龄大、单位大、名气大;中国收藏有两个圈,一个叫真品圈,一个叫赝品圈。现在收藏赝品的人多,专家太少。如果不是职业操守的原因,而专家眼力的问题,王立军认为,从我国近年来文物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很多专家眼力不够也是可以理解的。
“上世纪80年代前,老百姓不收藏;改革开放后,收藏的人很少,因此没有赝品。文博人员那时候不接触赝品,没有鉴定经验,社会上普遍认可的鉴定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
王立军回忆,早期很多博物馆的专家缺少市场经验,在帮人鉴宝时发现国宝越来越多,甚至超出史料记载,不觉提高了警惕,于是不再鉴宝。藏家群体也发生改变,现在很多已经觉醒,过去是执迷不悟,现在是执迷不悔了。“有些专家危害很大,老好人专家见到什么都说好,这样不好。真正的专家要用良心说话。”
在王立军看来,专家按照成长经历来看,要分成两类。一类是文博系统的专家,有理论,但是缺乏实战经验;一类就是王立军这类草根专家,他们从市场实战的磨练中成为鉴定专家。
“混乱的是专家,专家正派了,那市场就不会乱。眼下博物馆专家和民间专家互相瞧不起的现状是不合适的,将博物馆专家和民间高手联合起来,各取所长,才能准确鉴宝。”
专家档案
王立军
北京古博盛玺艺术品鉴定中心特邀资深专家,著名青铜器、佛造像、陶瓷鉴定专家,文化部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央视《艺术品投资》专家组成员。
小贴士
忌手对手交接古玩
在古玩店中,顾客要看某件古玩,店主会拿出这件古玩递给顾客。这时,顾客伸手去接,店主就知道来者是一位不懂规矩的新手。
事实上,店主也不会真的递给顾客,而是转手放到柜台上,顾客看后,无论中意不中意,都要将古玩放到柜台上,向店主说一声“请收起来”,请店主把古玩收回,这是对店主的一个交代。
忌讳将古玩手对手交还店主,这可避免失手风险,同时也表明自己是个老手,店主应不会过分要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