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发现的最早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做什么用的?[图文]

时间 : 07-11 投稿人 : 北极熊 点击 :

发现的最早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做什么用的? | 艺术品报道良渚文化 玉带钩

发现的最早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做什么用的? | 艺术品报道良渚文化 玉带钩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玉带钩,来自距今4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这些玉质带钩是用事先修整好的长方形玉块切割钻磨而成,一端有穿系的孔,另一端做钩形,用于钩系,用法是钩首向内。钩首较长,束带牢实而不易脱钩,实用性较强。从其精美程度看,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带钩已经具有了礼器的性质。从其沿袭和发展来看,这种玉带钩主要流行于战国至汉代。

发现的最早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做什么用的? | 艺术品报道战国早期 鹅首玉带钩 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玉带钩赏析

战国时期玉带钩形制确立,即钩首、钩身、钩钮组合完整。形制多为长条形和饰有几何纹饰的琵琶形,小的玉带钩长只有4~5厘米,均以优质和田玉制成,显得凝重精巧。其中龙形玉带钩的特色鲜明,成为战国时期代表作品和断代标准器形。另外,具有典型特征的尚有以下几种:

曲颈琵琶形玉带钩,钩头细小,多琢成鸟头、兽首;背面较平,有一个圆形柱钮;钩腹上凸,上琢小云纹、变形云雷纹、连云纹等。如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鹅首玉带钩,其形体与后世相比,浑圆粗短,凿制较为质朴,为战国初期玉带钩的标准器;宽腹式玉带钩,钩身短而宽,钩腹整体似为方形或有委角,局部或整体带有镂雕;扁担形玉带钩,钩体较长,腹部凸起,形如扁担,背有长方形钮;兽头钩首雕琢较细;钩腹或起方棱或加饰勾云纹、饕餮纹,钩身侧面或饰细阴线纹。

发现的最早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做什么用的? | 艺术品报道战国 宽腹式玉带钩

发现的最早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做什么用的? | 艺术品报道战国中期 扁担形兽首玉带钩

发现的最早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做什么用的? | 艺术品报道战国 方牌形玉带钩

考古发掘的玉带钩规格大小不等,长者达20多厘米,短者仅2厘米左右。如这件方牌形玉带钩,通长只有5厘米,由整块长方形和田青白玉雕凿而成;钩身弧凸,四角打磨成弧圆,底棱锋利;钩身上部雕对称的云纹和菱形,下部雕兽面,正面纹饰边缘雕凿成对称内切云纹边;背面正中有圆形钮,钮面刻有5条同心圆旋纹;钩首作长颈螭龙头形,与颈等宽。

汉代玉带钩的式样主体上沿袭了战国的风格和种类,有长条形、螳螂肚形、琵琶形等。一些曲棒形钩、异形钩变化多端。玉带钩中深浅浮雕手法的运用,以及多节镶嵌的玉带钩,令人耳目一新。

发现的最早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做什么用的? | 艺术品报道汉代 凤首玉带钩

发现的最早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做什么用的? | 艺术品报道汉代 龙首玉带钩

这一时期的玉带钩多较大且长,钩首以龙首和禽首为主。装饰除阴刻纹饰外,龙首形状也渐从抽象发展为写实,钩体开始出现浮雕与透雕蟠螭纹饰。钮逐渐向钩体中部移动。

自宋代开始,玉带钩在社会上层又兴盛起来,以浮雕螭纹玉带钩多见,甚至成为后世玉带钩纹饰的主流。这种玉带钩往往钩首为龙首,而在钩腹上面先是浮雕继而发展为圆雕手法琢出螭龙形象,钩首的龙头与钩腹的螭龙相对而望,龙首大,螭体小,即常说的“苍龙教子”“望子成龙”。

发现的最早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做什么用的? | 艺术品报道宋代 螭首玉带钩

发现的最早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做什么用的? | 艺术品报道宋代 鹅首玉带钩

宋代玉带钩以琵琶形多见,钩头弯回较高,可与钩环配套,有蟠螭首钩、鸟头钩等。一类钩身薄而宽,呈片状,钩头亦薄;另一类钩身窄而厚,钩首多为动物头形,纹饰线条柔软,浮雕浅缓,钮缩短而位置偏后。

发现的最早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做什么用的? | 艺术品报道

发现的最早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做什么用的? | 艺术品报道

明前期,玉带雕饰有云纹、鹿纹、狮纹、海水江牙纹及各种花鸟虫鱼、百子图等,极为丰富;且多运用“花下压花”的镂雕技艺,表现出多层图案,下层为缠枝莲或锦纹底子,上层雕琢主图案,精美异常。明中叶以后的玉带则以素面居多,玉质纯正,抛光细致,端庄素雅,别有韵致。

发现的最早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做什么用的? | 艺术品报道元代 琵琶形莲花纹玉带钩

元代玉带钩的钩首多为扁平状,长度增加,装饰减少,以线刻为饰,钩首与钩身夹角较大,钩钮增大,元代螭纹玉带钩形体基本为琵琶形;螭龙多为浮雕,趴在钩腹上;不作腾空状。螭龙圆雕不多见,个别出现的高浮雕螭龙纹,螭龙造型多骨瘦且仰头,与明清螭龙有明显区别。

发现的最早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做什么用的? | 艺术品报道元代 螭龙纹玉带钩

明代玉带钩造型丰富多变,有板形、桥形、琵琶形、螳螂肚形、圆棒形等,以琵琶形带钩为主流。以龙首钩、螭纹身以及小带钩最为常见。明代龙首螭纹玉带钩浮雕、圆雕并用,龙首较前代宽短,龙颈较窄,钩身上的镂雕螭龙龙角由双变单,螭爪拳握,四腿关节处方折有力。

发现的最早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做什么用的? | 艺术品报道明代 螭龙纹玉带钩

清代虽然不再像前代有玉带制度,但玉带钩制作并未停止,细部的刻画更具匠心,琢工一丝不苟,极尽精致细巧之能事。在前期工艺基础上选材讲究,制作抛光细腻;后期制作略显粗糙,钩首变大,颈部粗壮,纹饰,地子不平。造型上继承明代风格,琵琶形带钩仍是主流形态,有些钩身雕鸟兽、虫鱼等图形。钩体上的纹饰大多具有吉祥含义,成为人们追思摹古、怀旧雅玩的精神产物。

相关文章

  • 这样的蒙娜丽莎,你知道吗?[图文]
    这样的蒙娜丽莎,你知道吗?[图文]

    这样的蒙娜丽莎,你知道吗?根据瓦萨里的记载,蒙娜丽莎画中人为佛罗伦萨银行家弗朗斯柯·捷列·佐贡多的妻子丽莎。她出生于1479年,达·芬奇为她画像时间是1503年,正是丽莎24岁的时候。画中人的主要神情是“微笑”,世人称之为“神秘的微笑”。作为举世闻名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已经成为了画界的一个象征,而...

    281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化妆皿的前世今生[图文]
    化妆皿的前世今生[图文]

    化妆皿这种文化和艺术是不会轻易消亡的,这些图案并不只是起着装饰性的作用,其制作工艺和技术被用在了其他器物上,更重要的是包含着与再生和丰饶有关的思想性的意义。这些思想曾一度在这里生长、兴盛,得到人们的重视,寄托人们的愿景,但最后渐渐消解和缩小,直到消失不见,最后只留下了这些残破容器的躯壳。在考古美术研究中称作为化妆皿(Toilettray)、黛砚、装饰盘的石制小容器,一般是指巴基斯坦西北部和阿富汗...

    920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秦始皇苦寻不老之药 但最终竟竟是猕猴桃[图文]
    秦始皇苦寻不老之药 但最终竟竟是猕猴桃[图文]

    来源: 科技讯12月8日消息,秦始皇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对长生不老的渴求可谓空前。在其晚年时期,更是带领大部队远渡重洋,寻求长生不老药。然而令人震惊的是,据传最终下面的人为其找到的长生不老药,竟是今天我们常吃到的奇异果——猕猴桃。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徐福,在中国古籍中,是一个头脑聪明、胆大心细的骗子,因为当过“方士”,大约还是个早期化学家。秦始皇完成了他一统天下和建造长城的伟业,便...

    69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这些彩色的形状 重新定义了篮球场[图文]
    这些彩色的形状 重新定义了篮球场[图文]

    vanderlinden在一块现有的篮球场上涂鸦,把球场当做了她的画布图片由katrien vanderlinden提供在比利时阿尔斯特市的一块篮球场,壁画家katrien vanderlinden创作了一幅吸引眼球的几何图形作品。为了完成这幅作品,艺术家用掉了137升的油漆,使原来的场地布满了颜色鲜艳的几何图形。他是在和阿尔斯特理事会青年俱乐部的合作之下完成创作的,在他眼里这个工程就是一次...

    966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古玩爱好者盗墓落网后避谈案情只谈文物[图文]
    古玩爱好者盗墓落网后避谈案情只谈文物[图文]

    盗墓团伙17名嫌疑人全部落网,追缴文物61件一个小学未毕业的农民,却对古玩情有独钟。但在古玩的江湖里,他却没有赚到钱。灵机一动,这个“待人耿直”的小伙盯上了乡间那些古墓。目前,警方有证据证明,该团伙在元坝区作案21起。昨天下午,广元元坝警方向媒体通报,以李文为首的17人盗墓团伙已全部落网,追回被盗文物61件。该团伙造成的损失达2000万元以上。案发:一觉醒来祖坟被撬...

    98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邮票上的明清家具:当前的收藏热点[图文]
    邮票上的明清家具:当前的收藏热点[图文]

    《明清家具承具》特种邮票1套4枚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中国古典家具收藏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明清家具材质考究、工艺精湛,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典范,也是当前的收藏热点。为了展现明清家具的魅力与弘扬传统文化,中国邮政于2012年6月9日发行《明清家具承具》特种邮票1套4枚(上图为其中一枚)。邮票选图分别为明代黄花梨夹头榫平头画案、清代黄花梨透雕螭纹方桌、明代黄花梨高束腰石面方香几、明代铁梨象纹翘头...

    658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梵高早期素描被指张冠李戴 华盛顿藏品受质疑[图文]
    梵高早期素描被指张冠李戴 华盛顿藏品受质疑[图文]

    被鉴定为梵高早期素描的作品,华盛顿国家博物馆收藏两幅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收藏的被认为是梵高早期素描的作品很可能是“赝品”。澎湃新闻获悉,在耶鲁大学出版社明年1月即将出版的一本新书中,作者伊夫·瓦索(Yves Vasseur)认为,这两幅梵高早期素描上的签名与后来的梵高绘画不符,且素描的完成度比他的其他素描要高。虽然这一判断本身暂无定论,但是它引出了关于作品真实性的严肃问题:这些素描是否出自梵高之...

    1444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邮票上的龟兹石窟壁画[图文]
    邮票上的龟兹石窟壁画[图文]

    中国邮政于2008年7月6日发行《龟兹石窟壁画》特种邮票一套4枚(上图为其中一枚),图案分别为“菩萨”、“护法天王”、“飞天”和 “弥勒说法”。设计者选取4处壁画的局部绘入邮票,在构图上重点表现龟兹壁画的绚丽色彩和飞动的线条美,背景图案都处理成相对统一的灰色,使整套邮票显得协调稳重,更好地体现了佛教文化的精神内涵。2015年12月,文化学者李瑞哲所著 《龟兹石窟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

    679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古人高考最牛“落榜生”一幅画卖几千万[图文]
    古人高考最牛“落榜生”一幅画卖几千万[图文]

    高考,虽然是现代名词,但在中国古代已有悠久的历史。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的“高考”。本期“藏宝图”,宝图君就聊聊古代的“高考”。【古人如何“高考”?】考棚是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上图奎文阁考棚就是童试的考场。在古代,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历史研究专家解释,童试是最低级别的考试,相当于现在的中考。经过童试选拔后,才能参加乡试,乡试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考了。科举考试是考生每人一个单间叫“号...

    804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五牛图》颠沛流离终归来[图文]
    《五牛图》颠沛流离终归来[图文]

    韩滉(723—787),唐德宗贞元初年任右丞相,后封晋国公。他任苏州刺史和浙江东西都团练使时,一面抚慰百姓“均其税贷”,一面组织百姓治水养鱼,而且深入山乡,与老农“共商癯田肥料”,有效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在绘画方面,韩滉擅长画人物、畜兽、田家风俗等,《宣和画谱》中记载了他的36件作品,其中农村题材作品就有24件,这与他一贯提倡农桑、关心农民疾苦的施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后人评论他的画作以“...

    1009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那些海底珍宝(图)
    那些海底珍宝(图)

    海珊瑚化石贵州龙化石昨天是“世界海洋日”,市海洋局以“依法建设生态文明海洋”为主题在滨海新区举行的宣传活动中,国家海洋博物馆征集到的珍贵藏品首次公开亮相,包括鱼龙、海百合、贵州龙以及3件海珊瑚等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与生物大灭绝、大复苏紧密相关,展示了环境变迁对生物的影响。目前,国家海洋博物馆藏品征集总量达4.47万件,年底该馆将完成框架结构,实现部分封顶。该馆近日征集入藏的《大清国台湾府海...

    1160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传为苏东坡铭的端石东井砚   [图文]
    传为苏东坡铭的端石东井砚 [图文]

    11月26日,佳士得香港2018年秋拍中,北宋文豪苏轼的《木石图》(又称《枯木怪石图》)以4.636亿港元成交,刷新中国古代书画拍卖最高历史纪录。宋代是中华文化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苏轼又是其中的集大成者。苏轼的诗词、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不仅如此,苏轼还凭借其豁达、乐观的心境以及“九死南荒...

    1687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女子收集6万条各色漂亮餐巾[图文]
    女子收集6万条各色漂亮餐巾[图文]

    科扎科娃与她收藏的餐巾。斯洛伐克一名女子的爱好与众不同——她喜欢收集设计独特的餐巾。多年来,这名女子收藏了6万多条不同餐巾,4次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她为餐巾狂这名“餐巾狂”名叫安东尼娅·科扎科娃,现年39岁,16年前开始收集餐巾。她办公室中有一整面墙上挂满了各式漂亮的餐巾,其余的藏品则整整齐齐地叠放在桌子上。科扎科娃说,200...

    1983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三位80后中学老师收藏上千个变形金刚[图文]
    三位80后中学老师收藏上千个变形金刚[图文]

    周南收藏的猛大帅随着电影《变形金刚4》的热映,不少00后也成了变形金刚模型迷。不过,有些老师比学生“迷友”更会玩,南京27中三位80后的男教师杨蚯鹏、周南和王俊,都是从幼儿园、小学时开始,一直把对变形金刚的喜爱,延续到现在。他们始终保持一颗童心,三人的变形金刚收藏累计有近千个,这也拉近了和00后学生们的距离。上学期结束,王俊就兑现承诺,给学习努力的学生,奖励变形金刚模型...

    1145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那些与疫情灾难相关的医疗建筑案例告诉了我们什么[图文]
    那些与疫情灾难相关的医疗建筑案例告诉了我们什么[图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肺结核在世界上大量传播,大批医院疗养院因此而建。2004年海啸非典型肺炎,2008年地震,没有哪儿会比家和医院更有避难意义,建筑师们以设计的力量还原了物理意义上最快的“家”。在灾难来临之时,建筑设计会迅速演变成与救灾项目共存的强大力量。医疗建筑有一套独立的“美学价值观”,不能以形式主义、风格化来的粗略评判其设计得好与不好。高效合理的功能布局是医院设计的核心;“生命、尊严、希望”...

    427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