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考古学家:盗墓小说和考古根本就是两回事[图文]

时间 : 07-11 投稿人 : 乌饭果 点击 :

考古学家:盗墓小说和考古根本就是两回事 | 美术品资讯郑嘉励为读者签售。王平 摄

一个考古专家的新书读书会直播,吸引了上万人

盗墓小说里看不到的硬知识都在郑嘉励昨天的金句里

“每个人都是没有办法左右自己的命运的,风水就是抓住了人性中最深层也是最悲哀的一个问题,越有身份的人,越害怕失去的人,越在乎风水,朱熹也不例外。”

“死亡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节日。”

一位考古工作者的新书分享会,充满了这样感性又适合传播的金句,大概也只有郑嘉励了。

1月28日,中国丝绸博物馆·晓风书屋,钱报读书会·华云文化咖请到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他的新书《考古四记》上周刚刚上市。这次读书会还进行了网络现场直播,让上万名不能赶来现场的读者,也庆幸没有错过精彩。

朱熹的小私心

中国传统是一个家族社会,家族最基本的单位是家庭,按照儒家伦理的价值观,生前要聚族而居,死后要聚族而葬。

家庭中最重要的单位是夫妻,然后是父子、兄弟。一代人是夫妻合葬,两代人就是父子合葬,三代人、四代人、多代人的合葬,也就是“族葬”。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郑嘉励在田野考古和调查中发现,江南地区类似的两代人合葬的南宋墓地其实是很少的,更遑论三代人、多代人的合葬。

郑嘉励举了一个大熟人的例子:朱熹。

朱熹是孔子以后中国最大的圣人,一个大儒家的家族丧葬是怎么样的呢?

朱熹的爷爷朱森,埋在福建的政和县,朱熹的父亲朱松埋在武夷山,朱熹本人埋在建阳。他的三个儿子,长子朱塾埋在建阳的另外一个乡镇,小儿子是埋在建安的。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朱熹的父亲埋在武夷山,母亲祝氏埋在建阳,夫妻俩居然没有合葬。

“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迷信风水,每个人都要占一个好山头。所以,朱熹的子孙清明节上坟苦啊,一家人的墓离得这么远,没有半个月哪里跑得完。”郑嘉励笑着说。

郑嘉励提到了朱熹最有名的《朱子家礼》,这应该是很多讲国学的人必读的一本书,书中非常详细地规定了祠堂礼、冠礼、婚礼、丧礼、葬礼、祭礼该怎么办,把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各种礼仪都规定得十分详细,操作性非常强,可以当成说明书一样,用来指导大家的生活。

“死亡才是一生中最大的节日,这句话一点不错。婚礼最多三天,可是古人丧礼是三年,丁忧是两年七个月。所有的礼仪里面,丧葬礼其实是最重要的。”

但是,问题来了,恰恰对于最能反映儒家伦理的族葬礼,朱熹居然一个字都没有提。

“那不废话嘛,他自己都没这么做,还怎么指导别人?”郑嘉励说。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心里其实是很有数的。

“可见,古人既有追求族葬的理想,又深深地被世俗的祸福观念所困惑,所左右。”郑嘉励说。

考古学家:盗墓小说和考古根本就是两回事 | 美术品资讯《考古四记》书影

南宋人对死亡的态度如此理性

读书会现场,有一位读者提了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浙江的南宋墓葬里,几乎看不到那些精美的雕梁画栋或者华丽丽的壁画?”

我们听听郑嘉励的讲述——

首先,不要认为壁面装饰丰富的,石雕艺术非常好的墓,墓主的身份就很高,恰恰不是。

四川泸县宋墓里面石雕,妇人启门,墓门两边还站着一对武将把门,都是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其实这些墓主人的身份,都是不高的,通常只是一些富裕的平民。

朱熹虽然迷信风水,但他说过,只有儒家才能坦然看待生命,命就是一股气,气聚在一起,人就活着,气散了就没了,没了就没了。对生死抱着一种相当理性的,非常接近现在唯物主义者的态度。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这才代表了先进文化的方向。

郑老师你为什么不写考古小说

有读者现场怂恿郑嘉励:是否可以尝试写考古小说,包括特地从上海赶到杭州的本次读书会的嘉宾、写了很多历史题材悬疑小说的作家季灵,也提到了这个问题。

“我当然也考虑过写这样的东西,但是后来发现,我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我们很期待,考古学界能出现这样的大才,这确实是值得走的路,但这不代表南派三叔的这条路有什么不对。”郑嘉励说。

既然讲到南派三叔,大家必然还是要抛出那个老问题:盗墓小说和考古的关系。这位考古工作者会怎么回答?

“我对《盗墓笔记》的叙事技巧和想象力都非常赞赏,但不代表我认同小说对古墓和盗墓的渲染。写小说的人要赢得读者,必须要把神秘性渲染出来,但干考古的我,在这几年传播中所作最大的工作,恰恰是祛魅——把附加在考古身上的‘神秘’的东西,一点点地剥离。故弄玄虚、神秘主义,从来与我无缘。

比如盗墓小说,把洛阳铲讲得很神奇,在我们看来,只是熟能生巧的手艺。

只要人有欲望驱动,盗墓一定会有。曹操就是这样,据说他自己也曾盗墓,所以就格外有心得,生前对死后怎么样规避盗墓,就很焦虑。但最后,曹操墓也还是被盗了。这是人心的欲望。

盗墓小说和考古根本就是两回事,它是借古墓葬题材去讲自己的故事,这跟真实的考古、古墓毫无关联。我们不要自作多情,硬把这两个东西扯在一块。”

相关文章

  • 谷歌Doodle设计团队:涂鸦如何让谷歌有人情味儿[图文]
    谷歌Doodle设计团队:涂鸦如何让谷歌有人情味儿[图文]

    Google Doodle设计团队负责人Ryan Germick新浪科技讯 1月17日消息,在下午的2015年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中,做了《涂鸦是如何让谷歌有人情味儿的》的主题演讲。Ryan Germick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Google Doodle的设计理念和相关的小故事。他认为,产品设计的重点是让周围的人生活的更美好,如果能花时间让产品更加令人惊喜,设计者也将获得更多的惊喜。(天涯)以下为演讲...

    1213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七大博物馆集体玩抖音 国宝文物变戏精圈粉[图文]
    七大博物馆集体玩抖音 国宝文物变戏精圈粉[图文]

    北京日报记者 潘之望摄昨天,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124名小学生走进北京市腐乳科普馆,磨豆制浆、点浆压榨、360度全息影像前看腐乳制作,了解老字号非遗文化。说唱俑、胡人唐三彩真的唱起歌,跳起舞了!哪里能看到?上抖音,找国家博物馆。博物馆日临近, 国家博物馆携手六大博物馆,玩起了抖音;大钟寺博物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等市属博物馆则发出专属自己的声音……严肃的博物馆玩起跨界,文物也变得可爱...

    593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长白山出土5万年前石制手斧 器形优美[图文]
    长白山出土5万年前石制手斧 器形优美[图文]

    肯尼亚出土的176万年前的阿舍利石器近日,考古学家在中国东北长白山区发现了一件旧石器时代石制手斧。经权威专家鉴定,这件手斧距今约有5万年,而且制作工艺精湛,器形优美,是非常标准的手斧,可与西方典型的“阿舍利手斧”媲美。这件手斧用近于米黄兼淡绿色的火山岩经两面打制修理加工而成,略有使用痕迹。双面与双边均匀对称,体形完整,线条优美。周身布满浅平疤痕,器身薄锐,尖部扁薄,尖...

    849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摄影师拍摄初为人父表情:目瞪口呆 欣喜若狂[图文]
    摄影师拍摄初为人父表情:目瞪口呆 欣喜若狂[图文]

    目瞪口呆、欣喜若狂、泪流满面……这些复杂的表情图片是新父亲在得知其孩子出生时的情感表露。摄影师DaveYoung于4月23—26日的晚间,在伦敦切尔西威斯敏斯特医院记录了一系列孩子出生后,新父亲真情表露的瞬间。这些引人关注的图片收录于新书《父亲的书》中,其是《每个人的个性化丛书》出版的一部父亲节慈善特版。该书会将一半的发行收益捐赠给英国一家早产儿慈善机构。...

    989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吉林敦化男子创出凹刻板画 赋予板画新灵魂[图文]
    吉林敦化男子创出凹刻板画 赋予板画新灵魂[图文]

    原标题:扈宝林讲述木板上的雕画人生他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却执着凹刻板画几十年。他的寻梦之路历经坎坷,却从未放弃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他大胆尝试,将各种画刻在木板上。他用心雕刻,将世间万物“画”得立体逼真。他倾注情感,赋予凹刻画生动的灵魂。他就是敦化市的民间艺人扈宝林。近日,记者来到扈宝林的凹刻板画工作室,他向记者讲述了痴爱凹刻板画的艺术人生。祖传手艺受父影响自幼爱绘画...

    1890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艺术品 了解一下[图文]
    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艺术品 了解一下[图文]

    Galerie n?chst St。 Stephan Rosemarie Schwarzw?lder亚洲最大的顶级艺术盛会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近日在香港落幕,这次的展览呈现了248间来自32个国家及地区的顶尖画廊带来的艺术杰作。今天On Pedder就为你呈现此次展会中不可错过的艺术杰作,让你即使不在香港,也能一饱眼福。威廉·德·库宁《无题XII》,油彩、画布,202.6×17...

    540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与名烟联姻的徽墨(组图)
    与名烟联姻的徽墨(组图)

    美丽牌墨陈 佳 文/图藏友老张新近收得两锭徽墨,约我们去欣赏。这是两锭民国时期的烟标广告墨,为老胡开文仁记出品。举凡大卷松烟墨,以历史画题、名家典故入题未见稀奇,但与商品融合成为广告的载体,却着实不多见。两锭定制墨一般长短,长约12厘米,宽30厘米,厚1厘米。正面为香烟品牌、广告语及图案,文字为隶书,并描金填色,侧面则刻有“徽州屯镇老胡开文仁记监制”字样。两款香烟品牌分别为金鼠...

    1646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OPPO 校园全球青年创作计划Renovators 第二季正式启动[图文]
    OPPO 校园全球青年创作计划Renovators 第二季正式启动[图文]

    2020年5月6日,中国,深圳——OPPO今日宣布启动OPPO校园全球青年创作计划Renovators第二季。本届Renovators由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CIDIH)联合发起,旨在构建一个全球高校艺术和设计创作、信息交流与和资源对接的平台,赋能青年学生的创新实践。赛事面向全球各顶尖艺术院校的年轻艺术家与艺术爱好者征集作品,辐射10余个国家,30余座城市,50...

    1932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一起向未来” 荧幕上的冬奥精神[图文]
    “一起向未来” 荧幕上的冬奥精神[图文]

    当我们回溯历史会发现,奥运与电影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1895年发明的电影技术和1896年在希腊雅典首次举办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几乎诞生于同一历史时期。这种偶然的历史关联之下,电影“活动影像”的动态本质与奥运体育的运动属性相勾连自是水到渠成,在百余年电影史中诞生了以《烈火战车》为代表辐射各个运动项目的,充满着热血、梦想与激情的诸多奥运体育题材银幕作品。电影《飞鹰艾迪》详述了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跳台滑...

    135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美艺术家制作12米高沙雕城堡 将挑战世界纪录[图文]
    美艺术家制作12米高沙雕城堡 将挑战世界纪录[图文]

    美艺术家制作12米高沙雕城堡将挑战世界纪录这是11月11日在巴西尼泰罗伊拍摄的高达12米的沙雕城堡。美国艺术家拉斯蒂·克罗夫特制作的这个沙雕城堡欲挑战最高沙堡的世界纪录,将于12日接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检验。...

    1938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抓住宇宙的作品——“蓝图blueprint”[图文]
    抓住宇宙的作品——“蓝图blueprint”[图文]

    纽约艺术家 joanie lemercier通过他的作品“蓝图(blueprint)”诠释了空间和建筑的非物质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该装置包含一个巨大的中央高塔,两边是两个大屏幕,屏幕能够被投射过来的光和声音而激活,这种视觉效果让观众们在全世界的建筑之间来回穿梭,甚至扩大到宇宙空间,这种零星的无形的穿梭,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自然的反复无常。音频是由斯德哥尔摩EMS的yair elazar...

    950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湖北襄阳欲建郭靖黄蓉雕像引热议[图文]
    湖北襄阳欲建郭靖黄蓉雕像引热议[图文]

    郭靖黄蓉雕像规划图郭靖、黄蓉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家喻户晓的人物。近日,襄阳传出将以该小说中“襄阳大战”故事人物为原型建造郭靖黄蓉“射雕情缘”像,一时在网上引发热烈讨论。网络热帖襄阳古城将为郭靖黄蓉雕像7月24日,网友“杨潇同学”发了一条简短的微博:“小北门广场要建射雕雕像吗?”该微博还...

    1872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行走的“打印机”!这位老师用粉笔传承中国书法之美[图文]
    行走的“打印机”!这位老师用粉笔传承中国书法之美[图文]

    现代快报讯(记者 谢喜卓)因为写得一手漂亮板书,河南夏邑县一位老师网络走红后,被大家称之为行走的 " 打印机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这位老师虽然毕业于美术专业,却凭着心中对于书法的 " 执念 ",完成了一份让人为之意外的 " 答卷 "。截至 9 月 17 日,他上传短视频平台的作品,播放量已经累计超过了 2.6 亿次。△张世锋的板书凭借一手板书,被称为行走的 " 打印机 "今年 45 岁的张世...

    1400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她在西安闹市开了一间博物馆 收藏两千件肚兜[图文]
    她在西安闹市开了一间博物馆 收藏两千件肚兜[图文]

    西安有两处高家大院:位于北院门144号的高岳崧故居,和兴隆巷42号的高培支旧居。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明清时期榜眼高岳崧故居里的故事。高岳崧祖籍江苏镇江,明崇祯年间曾中榜眼,后官至太司,从崇祯皇帝手中受赐此宅。清同治十年,他的子嗣参加科举考试,被皇帝钦点榜眼,得御赐“榜眼及第”牌匾,从明崇祯十四年至清同治十年,高家本族七代为官。他的故居高家大院位于西安市繁华的商业街——北院门小吃街上,距今已有400多...

    1076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消失近200年后 故宫昨日开始挂宫灯[图文]
    消失近200年后 故宫昨日开始挂宫灯[图文]

    本报讯(记者 王岩)故宫博物院乾清宫26日开始试挂宫灯,为即将开幕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系列展览布展。此次展览力图将相关文物还原到历史本来的场景中去。例如,立天灯、万寿灯是清代早中期过年最盛大的活动之一。从立到撤,前前后后要使用八千多人次。自道光二十年(1840)被节俭的皇帝取消以来,它们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将近200年。相关文物也早已分散各处,渐渐不为人所知。今天,通过研究人员的努力...

    966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