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浅析唐代女俑的发型[图文]

时间 : 06-28 投稿人 : 小楠楠 点击 :

浅析唐代女俑的发型 | 美术品鉴赏

唐代堕马髻女立俑,故宫博物院藏

在博物馆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许多“唐美丽”——唐代女俑的身影。她们不仅穿着各式服装,连发髻都很多样,今天就选取一些常见的女俑发型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浅析唐代女俑的发型 | 美术品鉴赏

《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梳堕马髻的女性之一

浅析唐代女俑的发型 | 美术品鉴赏

《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梳堕马髻的女性之二

堕马髻

堕马髻也许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唐代发型之一。

实际上,这一名称在汉代已经出现,但是汉代堕马髻的具体形态还不能确定。唐代使用这一名称主要是用来描述发髻偏于一侧的发式。

堕马髻的形态为双鬓抱面(鬓发垂于耳际且向脸部梳拢),发髻不是位于头顶正中,而是偏向一侧。也有人把它称为抛家髻。

这种发髻在晚唐尤为多见。著名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就能看到梳堕马髻的女性形象。

浅析唐代女俑的发型 | 美术品鉴赏

唐代三彩载乐骆驼俑,中间的女立俑梳倭堕髻

倭堕髻

晚唐词人温庭筠有“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的词句,为我们呈现了一名晚唐美人的形象。那么倭堕髻是什么样子呢?

它所呈现的形态也是双鬓抱面,发髻有单个或多个,由后向前置于头顶。也有人把它称为乌蛮髻。

浅析唐代女俑的发型 | 美术品鉴赏

唐代女立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盛唐时的很多女立俑都是这个发型,配上她们标准的圆润脸庞,显得生活格外幸福。

浅析唐代女俑的发型 | 美术品鉴赏

唐代女立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浅析唐代女俑的发型 | 美术品鉴赏

三彩梳妆女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半翻髻

大致是将头发向上梳于头顶再向前或者向后翻绾所形成的一种高髻,还可细分为单刀半翻髻、双刀半翻髻。

这种发髻的流行时间比较长,从唐代初年到盛唐时期都能见到。视觉上似乎能提高人的海拔。

女俑梳着高高的单刀半翻髻,身穿小袖腰襦,外罩绣花半臂,裙褶处遍绣柿蒂花。左手拿着小镜子,右手似乎打算补个妆。

浅析唐代女俑的发型 | 美术品鉴赏

画彩女射俑,故宫博物院藏

丫 髻

应该是得名于小小的发髻有些像树丫,也有人认为是因发髻形似“丫”字而得名。感觉这样的发型不失几分俏皮。

女俑梳丫髻,穿翻领窄袖衣,腰系带,足着靴。头偏向左,双手仿佛在持弓射猎。这样的女性形象是不是有几分英姿飒爽?

浅析唐代女俑的发型 | 美术品鉴赏

木质义髻,新疆阿斯塔纳唐墓出土

毕竟,比唐朝美人大好几百岁的辛追老太太都用上了假发,唐妞们使用义髻也不足为奇。

下次再见到“唐美丽”,你是不是能认出她们头上那些各具风韵的发髻式样呢?

浅析唐代女俑的发型 | 美术品鉴赏

女舞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双鬟(环)望仙髻

这件女俑头上略显夸张的发髻就是双环望仙髻,她身着的服装是舞女的舞裙。

双环望仙髻是舞女常常梳的发式,一些未婚少女也喜欢梳。《妆台记》中有“开元中梳双鬟望仙髻”的记载。

这样的发髻一眼看去就有一种非日常的表演装扮之感。如果纯粹利用自身的头发,也很难梳成并保持这样的浮夸发型。所以有学者推测,双环望仙髻的两个大发环里应该有金属丝一类的支撑物。

浅析唐代女俑的发型 | 美术品鉴赏

持腰鼓女俑,故宫博物院藏

螺髻

形状似螺,还可细分为单螺髻和双螺髻。

图中的女俑梳双螺髻,内穿窄袖襦衫,外套半臂,下着长裙。跽坐,双手持腰鼓,仿佛正在演奏。

浅析唐代女俑的发型 | 美术品鉴赏

三彩釉陶女坐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高髻

就是非常高大的发髻,还可以根据发髻的形状细分出不同种类。常见的比如单球髻和双球髻等。

女俑梳单球髻,穿袒胸窄袖衫、长裙,外着披帛,双手放在胸腹部,坐在束腰墩形坐具上。真真是一位安静的美女呢!

相关文章

  • 建筑是为了把对我们真正有意义的东西记录下来[图文]
    建筑是为了把对我们真正有意义的东西记录下来[图文]

    如果第一次去巴黎,行程路线里总少不了这样一些景点:卢浮宫、艾菲尔铁塔、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以及芳登广场。巴黎第一区的芳登广场无疑是光之城的重要地标,对今天的游人来说,它是充斥珠宝店的背景,是奢华酒店林立的所在,是“一步一个巴黎梦”的起点。但这些附加的现代信息却让我们忽略了芳登广场本身的意义:不仅是一处胜地和景点,也是一座见证了历史变迁、也拥有许多秘密的美妙建筑。今天,我们来揭开芳登广场的...

    445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男子自称有百余斤鸡血石 实为黄蜡石[图文]
    男子自称有百余斤鸡血石 实为黄蜡石[图文]

    鸡血石因鲜红似鸡血的辰砂而得名,因为它的稀少,所以市场价格较高。大余县新城镇窑孜前村谢先生称“藏有一块鸡血石,且重达90公斤。”这么重的鸡血石,那岂不价值连城?2月14日,带着疑问,记者前往谢先生家一探究竟。来到谢先生家,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这块“宝石”就放在他家门口,只用几块湿布遮盖住。谢先生说,这块“宝石”一般人看不到,得知记者来采访,特意搬了出来。谢先生将湿布一一掀开,记者注意到,这块石头外...

    145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雷峰塔藏经里的消灾与抗疫[图文]
    雷峰塔藏经里的消灾与抗疫[图文]

    苏堤春晓御碑及侧面题刻“若人暂见是塔,一切皆除。其处亦无人马牛疫,童子童女疫。”这是五代吴越国雷峰塔藏经的内容。雷峰塔藏经,由吴越国王钱弘俶供养。其内容为《宝箧印陀罗尼经》,该经宣称,如书写此经并供养塔中,可获佛护念,兼具禳祸祈福,趋吉避凶、祛病消灾诸多功能。尤其其中“若人暂见是塔,一切皆除。其处亦无人马牛疫,童子童女疫”的护持,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多么迫切的愿望啊。据《清史稿》,乾隆二...

    400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一居民家中收藏百盏煤油灯[图文]
    一居民家中收藏百盏煤油灯[图文]

    何声灏曾使用的美国进口煤油灯煤油灯,是民国后期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家庭的主要照明工具。近日,文昌花园居民张玉顺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收藏的百余盏煤油灯。“我对煤油灯记忆最深,因为小时候家里使用的就是这种灯。”张玉顺告诉记者,“小时候我最喜欢在煤油灯边上看小人书,可看一会之后,鼻涕都变成了黑色,一开始我很害怕,后来家里人告诉我,是煤油灯的烟造成的,不要紧。从那时候起我便对煤油灯有了兴趣。”这百余...

    1034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宋朝人的“小资”周末[图文]
    宋朝人的“小资”周末[图文]

    宋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的宋朝,繁华而开放,“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商业氛围十分浓郁,文明程度也比其他国家高。宋朝人的周末生活也是相当丰富自在,令人羡慕,可能比你的周末还会小资很多。《秋宴图》早晨早晨洗脸、刷牙、吃早点,大宋的百姓们会在报时人的报时中醒来,然后洗脸、刷牙。是的,你没有看错,宋朝人可不是拿手指刷牙的,因为那时候已经有了牙刷。这就是宋人用的牙刷,别以为古人是用手指...

    1823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尼日利亚首家私人性质大学博物馆成立[图文]
    尼日利亚首家私人性质大学博物馆成立[图文]

    耶米斯·歇隆 ? YSMA/Henry Legba10月19日,尼日利亚第一所私人性质的大学博物馆“耶米斯·歇隆艺术博物馆”在拉各斯的泛大西洋大学成立。博物馆主要藏品来自尼日利亚最大艺术品收藏家、约鲁巴王子耶米斯·歇隆(Yemisi Shyllon)的上千件尼日利亚艺术收藏,还有大学艺术收藏和其他藏家、艺术家的馈赠。耶米斯·歇隆的藏品,艺术家Adeola Balogun 的《数字盔甲》,20...

    526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灵隐两亭》与李可染的杭州情[图文]
    《灵隐两亭》与李可染的杭州情[图文]

    当绚烂夏花被萧瑟秋风所覆盖,当遍地蛙声被满树蝉鸣所取代,生活在万丈红尘中的人,已经疲惫至极,困倦至极,并且莫名其妙地日夜心神不宁起来。于是便去与沉默的夕阳对话,与东去的流水对话,与寂寥的星辰对话,突感身心蒙受了人世间太多的尘埃。于是,李可染先生便用画笔将这些心灵困顿的人带进了《灵隐两亭》,带进了这江南的世外桃源。秋霜戏露,秋水无眠,从子夜醒来,从黎明出发,如期而至,纯净的阳光里不含一丝躁动,走进...

    1299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跳蚤市场捡到宝 女子8美元买入胸针价值3万美元[图文]
    跳蚤市场捡到宝 女子8美元买入胸针价值3万美元[图文]

    中新网9月19日电 据外媒报道,美国一名女子数个月前参加一个“车库拍卖”时,花费8美元买下一个小胸针。直到最近才发现,胸针上的宝石分别是1.39克拉的矿工切工钻石、祖母绿宝石及缅甸红宝石,保守估计至少可以卖出3万美元。这名幸运儿表示,当时她发现一个造型别致、美观大方的胸针,便想买下来当礼物送给女儿,去教堂时可以配戴。“我将胸针丢进包包后,完全忘记有这一回事了,胸针就这样在包包内躺了几个月。”...

    405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站在旷世藏家张伯驹身后的女人[图文]
    站在旷世藏家张伯驹身后的女人[图文]

    潘素《浮生六记》中的芸娘心心念念要为沈三白物色“美而韵”的女子,这“美而韵”可能就是有姣好的容貌和不凡的气质吧!民国时代出现了很多“美而韵”的女子,潘素就是其中一个。一代名士张伯驹胸怀坦荡、博雅脱俗、命运多舛、充满传奇色彩,而苏州女子潘素就是站在他身后的女人。潘素,原名白琴,是苏州望族潘世恩的后代,是一个在中国青绿山水画派...

    563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纪念欧阳中石先生逝世三周年  “书学·师生缘”书法文化展征稿启事
    纪念欧阳中石先生逝世三周年 “书学·师生缘”书法文化展征稿启事

    欧阳中石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其创立了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完整的教学体系,书法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产生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深入学习继承传统文化并传承与传播优秀文化成为历史的必然。为更好地纪念与缅怀欧阳中石先生,在欧阳中石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际,筹委会决定举办“书学·师生缘”书法文化展,届时作品将在国家级大型展览馆展出,并由国家级专业...

    1350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书法作品当质押引出离奇官司[图文]
    书法作品当质押引出离奇官司[图文]

    “我的这幅字可值钱了”伍良伟借了100万给鲁鸣,对方以一幅明代书法作为质押。债务到期后,鲁鸣迟迟不还钱,伍良伟便将书法以26万的价格变卖,并将鲁鸣告上法庭,要鲁鸣把欠款差价补足。然而,半年后鲁鸣却反过来起诉了伍良伟,称此幅书法值500万,伍良伟贱卖书法的行为系恶意处置,要求伍良伟赔偿500万。今年4月14日,扬子晚报A10版报道了此桩颇为离奇的纠纷。记者获悉,经过漫长的...

    714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刻刀下的黑龙江冰雪艺术五十年[图文]
    刻刀下的黑龙江冰雪艺术五十年[图文]

    图为孙万杰的雪雕作品《雪佛》,是世界上体量最大的雪佛。 王迎超 摄图为孙万杰的冰雕作品《旋转木马》,“马”是其最擅长的雕刻对象。 王迎超 摄中新网哈尔滨1月21日电 题:刻刀下的黑龙江冰雪艺术五十年中新网记者 王琳哈尔滨中央大街冰灯艺术馆于21日开建,为亚洲最长步行街再添新景。潜心冰雪雕刻50年的老艺人孙万杰担当艺术总监,感触颇深:“黑龙江冰雪艺术50余年的发展历程,就像冰块雪坯经过万...

    1304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Christian Aslund:用照片展示气候对极地地区的影响[图文]
    Christian Aslund:用照片展示气候对极地地区的影响[图文]

    与绿色和平组织合作近29年,瑞典摄影师Christian Aslund致力于通过照片记录极地地区的变化。在最近一次接受国家地理杂志的采访中,摄影师分享了一些照片并谈论了气候对极地环境的影响。NG:与绿色和平组织合作的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摄影任务是什么?摄影师:那一定是在Svalbard拍摄冰川变化的专题。有很多原因让这个作品变得很有趣,首先我们要能够取得90年代初的冰川照片,然后找到这些照片是在...

    190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教你识别史上最贵的木头[图文]
    教你识别史上最贵的木头[图文]

    如何识别真假沉香沉香的真假一直都是香友们最关注的一点,也是很多刚入门的香友最想知道的一点。现在大家见的最多的鉴别方法,一个是告诉你真正的沉香有什么特点,一个是教你认识假沉香的样子,两种方法虽然都能解决问题,但是都不够全面。应该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鉴别。既然要了解沉香,那么沉香最基本的特征我们应该知道。沉香到底有什么特征?我们可以从上图以及沉香的形成方式中了解一二。沉...

    1683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关于母钱钱范和子钱的形象遗传[图文]
    关于母钱钱范和子钱的形象遗传[图文]

    迄今为止,我们按照前人和现在的钱币研究家的理论,还没有人找到一枚母钱和完全相同的子钱。 本人认为,完全相同的母钱和子钱你是找不到的。因为,子钱身上保存着母钱和父钱的痕迹。即子钱的正面是母钱的正面形象。而子钱的背面则是父版的那一面。 母钱的星月,是悬挂在模板中平衡的需要,铸造钱币的时候,只用了正面,压印完成正面模板,后面扣上的是另一块父版。子钱背面有文字,则是母钱的背面文字用于压印父版。但是母钱和...

    1270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