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五仙观里 古人一细藤吊起万斤铜钟[图文]

时间 : 06-28 投稿人 : 小熊猫 点击 :

五仙观里 古人一细藤吊起万斤铜钟 | 艺术品杂谈岭南第一楼

五仙观里 古人一细藤吊起万斤铜钟 | 艺术品杂谈仙人拇迹

五仙观里 古人一细藤吊起万斤铜钟 | 艺术品杂谈俯瞰五仙观,岭南第一楼被绿树完全庇荫。

五仙观里 古人一细藤吊起万斤铜钟 | 艺术品杂谈拱北楼遗址就在繁华的北京路上。

五仙观里 古人一细藤吊起万斤铜钟 | 艺术品杂谈万斤古铜钟

在中国古代,受限于建筑材料和水平,闳宇崇楼并不多见。但在南粤大地,曾有过四座建筑被清代学者屈大均称为“崇楼”。《广东新语》记载:“广州有崇楼四……在南者曰拱北,北曰镇海,西曰观海,在大观桥上(今废),中曰岭南第一楼。”

时过境迁,曾在明代与镇海楼齐名的岭南第一楼现藏身于幽静的五仙古观中,外观为明朝钟楼式建筑,内部装潢却是清朝建筑风格,其万斤铜钟、拱券门洞展现出古代先进声学建筑知识;而始建于晋代的拱北楼已不复存在,遗址于2002年被发掘,一个关于古都南门城楼跨越千年的故事开始被人知晓。

岭南第一楼

名气大:明代岭南建筑“双璧”之一

镇海楼是广州人熟悉的岭南古建筑。事实上,在600多年前的明朝,岭南第一楼与镇海楼曾是岭南建筑“双璧”,由于建于更早年份的明洪武七年(1374),其名气还一度盖过镇海楼。

这两座楼为何都被称为崇楼?所谓“崇”,在古籍《尔雅》和《说文解字》分别解释为“高也”和“嵬高也”,“崇楼”即是高楼。建在越秀山上的镇海楼高五层,“崇楼”之名实至名归,而两层高的岭南第一楼建在坡山上,对比起古代时周边的低矮民居,“崇楼”之名也是贴切。

如今,岭南第一楼位于惠福西路的五仙观大殿后方,为明代钟楼式建筑,高17米。首层面阔13.9米、深11.9米、高6.8米,堆砌的用料为红砂岩石,有考古专家考证,该岩石与西汉南越王墓内巨石一样,均可能采自番禺莲花山。而楼正中开一个宽3.8米、深5.7米的拱券门洞,人站在门洞下,抬头便见楼上悬挂铜钟的内部,肃穆之感油然而生。据史料记载,岭南第一楼曾在明朝万历年间重建,而第二层的木构架又在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改建。

古铜钟:巧用科学 钟鸣十里相闻

沿着建筑两侧的水泥阶梯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四面开放式的木构方亭,重檐歇山顶、饰有鳌鱼宝珠的正脊。木构方亭内,一口铜钟高高悬挂。据了解,该铜钟高3.04米,口径宽2.1米,重约一万斤,比岭南第一楼建造时间晚四年,是广东省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铜钟。钟体铸有篆文“大明国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孟春十八日辛卯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铸造”,而钟底下建有方形竖井的直通门洞。

据清代樊封的《南海百咏续编》记载,建楼的起因是为了“以压胜海啸,遂为阖郡雄镇”。但有趣的是,正因为这口铜钟,这座楼又被称为“禁钟楼”。“所谓‘禁钟’,指的是不能随便敲击。”越秀区文博中心业务部主任何健飞介绍,相传,只有在遇上火警、战争等灾难时才能撞击鸣钟,无事时敲钟会引发祸害。

何健飞介绍,由于钟口之下正对楼基中心的方形大井口,与券型门洞相通,形成一个巨大“共鸣器”,致使敲钟时钟鸣远播,十里相闻。这样巧妙的装置,显示古人掌握了先进的声学知识,也被现代建筑学家美名为“中国古代利用声学建筑钟楼的典范”。

万斤铜钟,到底用什么吊起?如今,吊起大钟的是一根特制的粗壮钢筋,而大钟下方也焊烧了两根工字钢,双重“保险”是为了防止大钟因意外事故坠落。但在没有先进焊烧技术的古代,竟是一条细细的葛藤充当钢筋的作用!据书籍《五羊古观》记述,古人确实曾用一根细藤吊起铜钟,但这根藤的来源却无法考究,民间则传是黄大仙的宝物或吕洞宾的法器。之后数百年葛藤一直吊着铜钟,坚韧如初。

到了清朝光绪年间八国联军侵华时,有一名英国商人听闻葛藤之事,为了带走这件“宝物”,他怂恿观中道士用铁链换掉葛藤,之后走到沙面江边,想用江水洗掉藤上的灰尘,谁知葛藤一沾水就变成鱼儿,奋力游到西江去。有趣的是,时至今天,有熟悉广府民间传说的老人仍会说西江上游有一种叫“猪母葛”的细长鱼儿,就是这根葛藤的化身。

仙人拇迹:白垩纪时期遗物

在岭南第一楼的东侧不远处,有一池原生红砂岩石,内有长约4米,一大一小互相通连的两个瓯穴,合起来形似脚印状,传说为仙人留下的脚印,后人称之为“仙人拇迹”。

当代地理学家曾考证,“仙人拇迹”的红色砂岩露头形成时间为4万年前至1500年前,经受着远古时代珠江洪水期的流水冲蚀和穴下泉眼的泉水浸淫,是与恐龙活动同期的白垩纪时期的遗存之物。

“现在池内的自来水都靠水泵抽入,定期更换。”何健飞说,晋朝时广州城区的珠江宽达1500米,后来由于沙泥淤积,珠江岸线不断向南退去,加上周边地势不断升高,穴下的陀泉也枯涸,“虽旱不竭”的奇观也随之消失。

与陀泉一起消失的,还有古迹“坡山古渡头”。何健飞介绍,如今刻写有“坡山古渡头”的石匾被移至岭南第一楼后方,石匾上压有一块巨大的太湖石。但在晋代,这样的石匾放置在岭南第一楼所处的坡山的山脚,是当时珠江北岸的渡口。

关于“仙人拇迹”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民国时期,在仙迹池畔曾建有一所中山同乡会小学,常有学生把小鱼虾放入池内,尽管从未投入饲料喂养,每年秋季学校总能捞出几大桶鱼虾用作食堂加菜,味道十分鲜美,但若有人平时偷捞煮吃,食用者会腹痛难忍。

拱北楼

千年南门城楼遗址现闹市

门洞路面、石门槛、石门枕和门楼磉墩……自2002年6月拱北楼遗址在北京路地下重见天日,历史的厚重与现代步行街的繁华交相辉映,不仅吸引无数游人驻足留影,一个关于古都南门城楼跨越逾千年的故事也开始被人知晓。

据了解,挖掘出的拱北楼遗址长32米,宽4.7米,距离地面1.8米及以上,共有层层叠压的5层城楼的建筑基址,分属清代、明代、南汉至宋代多个历史时期。

“受限于宽不足5米的发掘面,只能依稀判别出不同时期的楼基情况。”何健飞介绍,因后代修路破坏,清代基址仅剩基础垫土层和木桩孔;明代基址可看见西边门洞的铺石地面,还有一块较完整的“抱鼓石”;南汉至宋代的基址有跨度不同的3层结构,挖出砖铺路面、门枕石等遗迹。

始建于晋代 曾五建五毁

拱北楼原名为清海楼,大概始建于晋代。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期岭南官署位于今天的南越王宫遗址内,官署对出是北京路一带,当时的清海楼为南门城楼,位于现北京路与西湖路相交处稍北的位置,珠江江岸约在惠福东路以南。

南汉王朝时期,由于统治者刘隐下令拓宽广州城,在清海楼上建了瞭望楼,上面挂匾额并题字“清海军节度使府”。当时若站在楼上朝南边远眺,可见“大槛飞轩,高明式叙,崇其栋宇”,一条大道直达江岸。到了宋开宝四年,正值南汉国被北宋灭亡之际,刘氏王朝下令在广州城到处纵火,清海楼也不能幸免。之后的北宋和南宋时期,清海楼又得到重建和改建。宋淳祐甲辰年(1244年),时任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的方大琮大规模改建清海楼,让其“改双阙为双门”。

据史料记载,南宋改建后的清海楼坐北朝南,基座以石砌,外加砖,广为31.95米,深13.52米,楼高为7.06米,以坚木作柱,东西两面开两门以利通行,楼两旁建有翅楼,翅楼前有二亭。正因为当时这座楼雄伟壮观,双门高耸,附近店肆和民房都居其下,从此流传出“双门底”的地方称谓。

青海楼之后历经数百年,到康熙年间因巡抚李士桢题字“拱北楼”而易名,寓意“环卫北辰、四方归顺”,拱北楼之名也由此开始。到了民国初期,为修筑马路,历经五次修建的拱北楼被正式拆除,自此彻底消除在人们的视野中。

知多d: 镇海楼和大铜钟 都出自明朝人朱亮祖之手

很多市民都熟知,古代建造镇海楼的原因是“以压紫云黄气之异”,但甚少人知道的是,无论是镇海楼的兴建,还是岭南第一楼大铜钟的铸造,均与明朝人朱亮祖有关。朱亮祖是谁?闽剧《洪武鞭候》和秦腔 《番禺令》都以他的生平作为故事原型。原来,朱亮祖原是元朝时一位农民起义将领,兵败后投靠朱元璋,为后者打江山出过不少力,后来成为明代开国元勋,封永嘉侯。据史料记载,建造岭南第一楼的是“左迁广东行省参政”的汪广洋,但他还没来得及铸大钟,就被朱元璋“复召为左御史大夫”。之后,代而镇守的朱亮祖接力,于洪武十一年(1378)铸造大铜钟,“以压胜海啸,遂为阖郡雄镇”;于洪武十三年(1380) 建镇海楼,“以壮三城之观瞻而奠五岭之堂奥者”。(叶碧君)

相关文章

  • 北京故宫旧藏宝石灵芝盆景赏析[图文]
    北京故宫旧藏宝石灵芝盆景赏析[图文]

    宝石灵芝盆景,清,造办处造,通高14.5cm,盆高4.6cm。清宫旧藏。青玉碗作盆,圆形,薄壁,直口,收腹,小圈足。碗内嵌染绿隔板代表盆土,隔板上植灵芝、湖石、花叶等景致。灵芝树共2株,枝干木制,髹金漆,枝杈为粘接,枝端做圆托,托上镶嵌各类宝石雕琢的灵芝头,包括白玉、黄玉、翡翠、玛瑙、碧玺、紫晶、蜜蜡、珊瑚、青金石等,大小不一,质感各异,色彩纷呈。下衬白玉雕琢的湖石、木制点翠花叶及木片灵芝剪影,...

    560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河北古稀老人痴迷收藏与组装奇石[图文]
    河北古稀老人痴迷收藏与组装奇石[图文]

    图为耿桂云展示“西游记”作品。中新社 记者 翟羽佳 摄7月5日,在河北石家庄七旬老人耿桂云家中,陈列着“开天辟地”、“伏羲结网”、 “神农尝百草”、“西游记”、“乾隆下江南”等各式各样的组石故事;电视墙上,茶几、凳子上,连窗台和书柜里也放满了石头,俨然就是一个“奇石博物馆”。 据了解,老人酷爱收集各种奇石已有5年多,并将这些石头组合成中华历史典故的场景。目前,完成组石作品500余件。图为耿桂云与...

    1922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剑[图文]
    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剑[图文]

    世界上最早的氧化保护术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发现了一柄青铜剑,为铜锡合金制成,并含有微量的镍、铝、铁、锌等十多种金属元素。这种合金的硬度为HRC22至24度,已达到调质后的中碳钢的硬度。最令人惊奇的是,这把剑在地下埋了二千多年,当场去土锈后,表面光亮如新,剑刃非常锋利,一剑可划透12层报纸。经电子探针和质子X光荧光分析,剑的表面有一层10至15微米的含铬氧化物保护层,表明曾采用铬盐氧化处理技术...

    852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空海神话如何诞生:日本第一高僧传说的虚构史[图文]
    空海神话如何诞生:日本第一高僧传说的虚构史[图文]

    《妖猫传》中的白居易与空海空海(774-835),堪称日本史上最著名的僧侣,也是梦枕貘小说《沙门空海》的主人公,近期陈凯歌的电影《妖猫传》中也有这一人物。这位入唐求法僧、日本真言宗祖师又被称作“弘法大师”,在日本的传说中以神异著称,梦枕貘选择以他为主人公,当然也是看中了他身上的神异特质。空海的众多传说中,最为知名的恐怕就是“高野山入定传说”了。这里面说空海在高野山以生身入定(禅定),五十六亿七千...

    1026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中国文玩风向标十大城市 快看有你的家乡吗[图文]
    中国文玩风向标十大城市 快看有你的家乡吗[图文]

    1、北京第一当说首都北京,全国古玩聚集地,盘核桃,戴玉器,念珠子,有的提笼架鸟,手戴扳指,嘴哼小曲,一副京城“爷”的气派。2、上海第二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玉雕发展迅速,有海派玉雕的派别。橄榄雕,拇指小指长指甲,个别也有玩核桃的,但是不多。3、南京第三六朝古都南京,男士喜欢戴大玉器手镯的比较多,玩琥珀的人数量也特别多,玩核桃的确实不敢恭维,玩老铁的看见那么几个, 另外值得提一下,南京玩菩...

    811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梨汤老师李芳妃回母校天津美院分享就业创业心经[图文]
    梨汤老师李芳妃回母校天津美院分享就业创业心经[图文]

    她为何在备受藏家关注是选择去幼儿园做了一名义工?她为何能入行半年后再全国最权威的母婴杂志上开设个人专栏?她又为何要放弃渥而闲适的顾问工作,五年前在怀孕时边创业边写作?为何出版社社长要追着她出书?是什么动力使得二次怀孕的她跨城而去,为天津美术学院的师弟师妹举行这生产前唯一一次的分享?答案就在此篇文章里。芳妃老师分两段阐释了毕业十一年来做过的事。第一段为社会锤炼。(2005-2010)此...

    438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华英教育与仁智教育联姻 致力打造书法培训教育领域领跑者[图文]
    华英教育与仁智教育联姻 致力打造书法培训教育领域领跑者[图文]

    4月20日,中山市华英教育集团与中山市仁智教育集团签订协议,双方就51速练字达成战略合作,强强联合,发挥各自优势,致力于打造中国书法培训教育的领跑者。双方联姻后,共同在51速练字(中国)这个书法培训教育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成为书法教育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领跑者。他们志在服务于中小型教育投资者、创业者、练字行业者提供优质的课程产品、师资培训、教材教案、招生管理、团队打造、运营服务等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1950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盘点世界名画中的十大美女[图文]
    盘点世界名画中的十大美女[图文]

    1、《蒙娜丽莎》达芬奇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作。蒙娜丽莎美丽优雅,庄重贤淑,直至今日,她的神秘微笑,仍为无数历史学家和绘画专家所倾倒好奇。它是卢浮宫的镇宫之宝。2、《蓬帕杜侯爵夫人像》拉图尔这位侯爵夫人本是路易十五的情妇,那一时代艺术家们的保护者。她的高雅与傲慢,细腻与成熟。3、《大宫女》安格尔这幅作品描绘了具有东方风韵的后宫妃妾,笔法感性富有光泽,人物体态光滑柔美,神情充满神秘。5、《自由...

    1218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揭秘:著名画家梵高为何突然自杀[图文]
    揭秘:著名画家梵高为何突然自杀[图文]

    导读:文森特·梵高是伟大的荷兰画家,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他也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但是颇有艺术天分的他却英年早逝,死因竟是自杀。究竟为何他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呢?梵高的一生充满的传奇色彩。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然而他生前卖出的作品只有《红色葡萄园》一幅,而且价格仅为当时的四百法郎。只到100年以后,...

    1542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江岸行旅 寒林雪霁 围炉烹茶...古人冬日活动很丰富[图文]
    江岸行旅 寒林雪霁 围炉烹茶...古人冬日活动很丰富[图文]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寒,这一节气在古代书画名迹中有着充分的表达。诗画里的小寒,不管是丛丛枯木、点点微雪,还是披衣独立、围炉煮雪,都别有一番情趣。在敦煌榆林窟第3窟的壁画里,丛丛枯木屹立在寒风中,鹿角般的枝桠牵挂着漫散的烟云。而五代《江行初雪图》绘冬寒时节江上渔民捕鱼劳作、江岸行旅瑟瑟前行。两岸芦苇、竹枝在风中摇曳,渔民或拉纤或撑船,或张网或炊事,给萧瑟冷寂的画面增...

    184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安徽蚌埠抢救性保护古民居复建工程增添成龙力量[图文]
    安徽蚌埠抢救性保护古民居复建工程增添成龙力量[图文]

    活动现场剪彩仪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蚌埠5月14日讯(记者李冬阳)2018年5月13日,以“龙归故里心耀东方”为主题的“成龙-大美中国·古民居复建区奠基仪式”在安徽蚌埠的“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举行。活动中,古民居博览园和成龙国际集团首个合作项目“成龙环保艺术展示馆”也正式落成。同时,大美中国·成龙环保艺术全球巡展计划也正式启动。活动现场,来自美国、菲...

    1052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甘肃临夏发现一座金代砖雕墓[图文]
    甘肃临夏发现一座金代砖雕墓[图文]

    甘肃临夏近日发现一座古墓葬,初步判定为金代砖雕墓。图为墓室南壁结构。临夏州文化出版局供图摄中新网兰州5月29日电(记者冯志军)记者29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南龙镇一施工工地近日发现一座古墓葬,根据墓葬中出土的钱币和大定十四年(1174年)铭文砖,相关专家初步判定该墓葬为金代砖雕墓。甘肃临夏近日发现一座古墓葬,初步判定为金代砖雕墓。图为捧盒侍女图雕砖。临夏州文化出版局供图摄...

    710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17个“残疾”画家 作品太惊人[图文]
    17个“残疾”画家 作品太惊人[图文]

    有些人比较不幸,他们有肢体的残疾或者精神疾病,但他们也幸运,因为他们有描绘世界的天赋。以下就是这样一些令人惊叹的案例:Mariusz Kedzierski出生时没有手,但他还是实现了绘画的梦想。  严重自闭症的Stephen Wiltshire,却能凭记忆绘制超级精准的城市场景。自闭症孩子Iris Grace偶然接触了绘画,父母发现她天赋出众。没有手臂的Peter Longstaff具有...

    1642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海外私人藏中国名画的梳理[图文]
    海外私人藏中国名画的梳理[图文]

    南宋 江参 日暮归渔图 现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据不完全统计,以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为主的各国公私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的中国历代绘画作品,仅见于著录中的即不下于3万余幅。至于庋藏于各博物馆、私人收藏机构和私人手中密不示人的部分,更不知有几。存于私人之手及私家收藏机构的作品,即使以最保守的估计,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笔者仅将手中部分资料粗加翻阅,初步整理,藏于私人手中包括...

    1786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居住在汪洋之中的未来人类[图文]
    居住在汪洋之中的未来人类[图文]

    日前,《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一组照片名为《漂浮城市》(floatingcity):建筑师们设想了未来人类居住场所,由于海平面持续上升,很有可能未来的地球将是汪洋一片,那么漂浮在海上或是浸在海中的公寓将是人类栖息的主要场所。...

    315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