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城在降雨中迎来了久违的清凉,有效地缓解了连日的“桑拿”天气。不过,幸福总是那么短暂,今天,最高气温再次来到35℃上下,加上雨后湿度大,闷热酷暑卷土重来,新一轮“蒸笼”模式再次开启。
说到消暑,一把引风纳凉的“凉友”——扇子怎么能缺席?小艺君今天就来说说收藏界中的一个特殊的门类——折扇。在空调和电风扇流行的今天,扇子开始逐渐褪去它的功用性,越来越多的人将扇子视为一种身份地位和艺术品位的象征。
明,朱瞻基《山水人物》双面扇
故宫博物院藏
在古代,折扇是雅物。一把折扇,古人宽袍大袖,可袖于其中,神怡务闲之时,徐徐展开,扑面而来的笔墨诗情是一缕东方神韵、一派名流清雅。古之文人墨客爱扇,除却引风纳凉的功用之外,更因其形制玲珑素淡,可随身把玩。偶乘一时之兴会,于扇上题诗作画,抒怀托意,既能自赏,亦可为友人往来赠答,以存彼此嘉谊。小小一把折扇,传递的是书画家的功力和心境。
明,朱瞻基《御笔花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书面扇面虽幅不盈尺,花鸟虫鱼、山水仕女、人物故事千姿百态,成为中国绘画中的一个专门艺术品种“扇画”。多数名家都留有珍贵扇画书画墨迹,宋代画家王晋卿与诗人苏东坡合作的书面扇,明代沈周的《秋林独步图》、唐寅的《枯木寒鸦图》等名家杰作,向来都是“一扇扺万金”。
明,沈周《秋林图》扇页
故宫博物院藏
明,唐寅《秋葵图》扇页
故宫博物院藏
“扇画”最早出现在东晋时期,成熟于宋、元时代。明代以后,“折扇画”渐执牛耳,文人墨客精于此道者,灿若繁星,其中不乏超绝脱俗的传世佳作,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陈焕《山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宫收藏不少明代折扇,此柄双面扇之画幅为陈焕(活动于1593-1631)所绘。乾隆朝时积极整理宫中旧扇,时将旧扇配裱新作。折扇另一面裱装高宗《御临苏轼尺牍》,形成明清作品合为双面扇的现象。
扇面有两种,一种是有完整扇骨的成扇;另一种是扇面,仅有类似扇子的形状,主要包括了折扇扇面和团扇扇面两种。由于扇骨的材质、雕工等有很多讲究,加上在成扇的作画难度很高,因此成扇的价格远高于普通扇面。小艺君以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出现的扇面与成扇佐证。(见下图)
文征明 1470-1559《楷书自作诗三首》
成交价:750,000 港币
2019年4月苏富比香港
张宏 1577-1652后《秋风萧瑟》
成交价:437,500 港币
2019年4月苏富比香港
吴昌硕,《胭红满枝、行书诗》
成交价:1,500,000港币
2019年4月苏富比香港
谢稚柳《霜叶白头》
成交价:1,250,000 港币
2019年4月苏富比香港
溥儒《幽兰蛱蝶、行书词》
成交价:1,125,000港币
2019年4月苏富比香港
除了扇面,旧时文人对扇骨非常讲究,除了材质多样,包括竹子、湘妃竹、檀木、象牙等外,还非常讲究扇骨上的雕刻工艺。旧时有不少擅长雕刻的名家喜好在扇骨上下工夫,名家之工令扇骨价值更高,甚至比画工价值更高。如一把由齐白石雕扇骨的成扇价值远高于其他成扇。因此在判断成扇价值时,一看是否雕刻名家,二看扇骨材料,三才看扇上的书画。如雕者、画者均为大名家,则该件成扇价值连城。
清,杨大章《仿仇英笔意楼阁》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柄画扇为杨大章奉敕仿明代仇英(约1494-1552)笔意画宫殿楼阁,工笔细腻,山石用青绿重彩画于金笺上,倍显华丽。折扇另一面为乾隆五十一年(1786)《御笔赋得蓬瀛不可望》,书扇金笺夹贴于扇骨之下,突显扇骨镶嵌花草、人物等纹样,亦作为行间隔栏,设计制作极为精巧。
近年,“扇画小品”因其“稀缺性”而价格上涨,不少拍行也推出了主打文人收藏风的“扇画”专场。名家精品永远是市场和藏家推崇与追捧的对象,唐寅、沈周、文征明、齐白石、陆俨少等艺术家的作品,早已过百万元、上千万元了。
明,徐渭 《山水图》扇页
故宫博物院藏
明,文征明《七言律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任熏《赶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初入收藏扇画不要急于求成,因为几乎所有的书画名家都在扇子上作过书画,不乏名士佳作。与一般的书画收藏不一样,收藏“扇画”可以从传统书画的积累入手,从熟悉的艺术家进入,名家名作最具收藏潜力。
清,髡残《浅绛山水扇面》
尺寸:纵16厘米,横50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酷暑中与“凉友”相对,清风徐来,想必心情也会开朗起来!
民国,赵云壑《隶书汉碑二则》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目前,浙江省博物馆正在举行的“明清扇面展”是学习扇画,积累经验的好去处。展览从馆藏书画作品中,选出明清扇面160余件(组),绝对是亲近“凉友”,逍遥清凉的好去处。
明,王宠《行书扇面》
尺寸:纵17.8厘米,横49.6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钱谷《玉女潭扇面》
尺寸:长8.5厘米,宽52.0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