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长方形束腰绿釉瓷枕
“巩人作瓷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这是北宋文学家张耒《谢黄师是惠碧瓷枕》,以赞美河南巩县窑青绿釉瓷枕的诗句。2016年,有收藏爱好者从邓州市团结路道路工程两侧下水道翻土中,先后捡选出7件绿釉残瓷枕。本文介绍的这件宋金时期的绿釉瓷枕(图1),即为其中之一。
该瓷枕是由31块残片粘接而成(缺失2块);为长方束腰形,两端突起,采用堆塑技法,通体施绿釉,胎灰白露细沙粒;枕面长34、宽15厘米,两端高12.2厘米,腰宽13、高9.5厘米,胎釉厚0.6厘米。枕上面、底面(图2)依枕形复线开光,开光内刻流线水纹,水纹中分别饰8幅浮萍纹;正立面和背立面(图3)堆塑饰4朵缠枝菊花纹;枕左右两端面堆塑饰海马、海虾纹,整幅构图酷似兽面纹。鉴赏全枕6面满工施绿釉,器型大气规整,制作精细合度,刀法工艺娴熟,纹饰繁而不乱,釉绿新鲜莹润,釉面光洁坚实,给人以自然恬静、雅致高洁的艺术感。此枕体型宽大,彰显气韵风度,是宋(金)纳凉寝具的标本佳作。
图2:枕(底面)有残缺
图3:(背立面)有残缺
枕左端面有3支钉露胎烧痕,可知为竖立烧制。枕右端面二海马接尾处有直径约1厘米的透气孔,那是工匠以防瓷枕在高温烧制时炸裂,专门设制洞孔排放瓷枕内的空气。瓷枕透气孔的记载,典自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其枕青瓷,而窍其两端,生俯首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意思是说:那枕头是青色瓷器,而在两端开有空。卢生侧过头去睡在枕头上,看见那孔渐渐变大,并且其中明亮有光。由此看来,正是枕上的洞孔,开启了卢生的美梦。
东汉《说文解字》:“枕,卧所荐首者。”许慎对“枕”的定义说明枕头是用来垫头的。考古发掘佐证,古代枕头最早是以天然石块制作,后又逐步扩大到使用木、玉、铜、竹、瓷等材料。瓷质枕最早出现于隋,唐开始大量生产,两宋、元时期最为鼎盛;明清时期瓷枕渐慢退出历史舞台。瓷枕形制有六角形、八方形、长方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鸡心形、椭圆形等,亦有塑成卧女、婴孩、童子、虎形、龙形等。隋、唐瓷枕一般在20至30厘米;宋金元瓷枕逐渐变大,宋代枕面最长的达40厘米以上。绿釉瓷枕是宋金流行的瓷器品种。这件由31块残片粘接而成的绿釉瓷枕,是宋金时期中原窑口中出土体形较大的瓷枕。古代瓷枕的装饰手法,不同朝代、不同产地各有差别。南、北各地所产瓷枕,在工艺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各具特色,纹饰有动植物纹、人物纹、山水纹、文字纹等;技法有刻、划、剔、印、堆塑等。唐及五代以前的瓷枕多以模印、细划绞胎等为主;宋金时代则以绘画为主,同时出现了更为复杂的装饰手法。北方陕山耀州窑、晋东南长治地区窑、河北定窑、磁州窑,河南巩县窑、鲁山窑、宝丰窑、禹州窑、邓州窑等均有制作;南方以江西吉州窑最为著名。
堆塑,亦称“堆贴”“塑贴”“堆雕”。早在河姆渡文化时期,陶器已有堆塑的动物纹。西晋、南北朝青釉谷仓上的楼厥、人物、鸟兽堆塑工艺。唐三彩、宋(辽)金也采用“塑贴”技法。堆塑以捏、贴、雕、塑等技法为主,多见主要有两种手法:一是先制成模具,再以手工捏塑成半成品,粘贴、叠加于坯体所需的位置;二是无模具、模型,全手工捏塑堆雕制作,在瓷坯上刻、划、剔出各种纹饰图案。此件绿釉瓷枕以六面模制粘贴、四面塑形拼贴而成,集塑贴、模印、刻花、划花装饰技法于一体,立体感极强,弥足视珍。瓷枕两端塑贴饰海马纹、海虾纹,寓意“梦入黄粱”,历尽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