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英国控制了印度次大陆,19世纪末时影响力更扩张到中国西藏。圜法跟不上时代的大清王朝,此时国力衰微、门户洞开,非但内地盛行外来的洋银,边陲地区也不例外。清政府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起在藏区发行的“宝藏”银钱,道光十七年(1837年)后停造,而制作精美、规格统一、使用方便的印度卢比银币大行其道,逐渐取代藏区原有质量低劣的银钱。卢比含银917却“三钱二分作银三钱七八分”,平白升值一成有余。英国人打开了西藏的大门,除了朝廷驻藏大臣的威信不断受到考验外,西藏和清廷之间的关系也日渐疏远。
白银的大量外流,意味经济被掏空。这时国内改用机制造币才刚起步,但按理以七钱二分龙洋的成色九成、三钱六分半圆的八六,每枚含银实重来说应可与之抗衡,然而内地的壹圆形体过大行用不便、半圆币罕用产量稀少,无力抗衡之下等同将市场拱手让人。印度卢比等外洋银钱来势汹汹,朝野虽皆意识到“利归外洋,漏卮无底”,但朝廷却束手无策。
炉关足银 重11.70克
推测发行时间在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前后。国际知名南亚钱币权威罗德斯的两枚旧藏之一,极罕见。
北京诚轩2018年秋拍之PCGS XF Details,成交价26.45万元。
远水救不了近火,边陲地方只有自力救济,打箭炉同知刘廷恕乃仿印度卢比形制在当地以土法打制俗称“炉关足银”的银钱,确切制成时间目前尚未见文献档案记载,据推测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左右。以民国四年(1915年)川厂报告书内有“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川督岑春煊……并仿铸三钱二分藏元”等语,可知必在此之前。泉界最早披露则是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上海泉币学社第132次例会简报由耿爱德出示实物;照片首见施嘉干《中国近代铸币汇考》,正面汉文有难以辨识之处,施谱称为“炉关交铸足银,专为向西藏海关纳税用”;按西藏海关设于亚东口,打箭炉属内陆常关,应为缴纳茶税。
1890年时的打箭炉
英国博物学家兼探险家A.E. Pratt摄
打箭炉南门 1890年英国A.E. Pratt摄
四川西部茶马道上的挑夫
1908年英国植物采集家E. H. Wilson摄
光绪二十八年奏上的打箭炉关征收茶税银两数 (17313两)
1954年,由耿爱德(E. Kann)出版的《中国币图说汇考》虽将其列入,但铸行时间及钱文无法确定,故当时对应否收录颇感迟疑。直到英籍国际知名南亚货币权威罗德斯(Nicholas Rhodes)于1977年发表在Numismatic Circular(集币通报)月刊上,对文字进行解读,认为是缴纳打箭炉关税金用;背面中央及周圈为藏文“足银·三钱二分”,其属性得以明确。
1862年起发行印度卢比银币
重11.66 克 直径30.8 毫米 含银91.7%
早期发行的无领横花版四川卢比
“炉关茶课·荣经·匠琢玉号”十两圆锭
引自丁贻平《川康银锭》,2009年中华书局出版。
乾隆年间在藏区发行的“乾隆宝藏”银钱, 约5.5克、28毫米,道光年间停铸。
炉关银钱重11.7克左右,尺寸约同印度卢比;成色不明,若为足银,无论以内地的935纹银或四川通行的980二四宝为准,较卢比只高不低。此币以人工打造,以当时及当地的条件来看,产能非常有限。且设计及工艺皆相对粗略,远不如精美的印度卢比,质量难以抗衡,数量也不敷需求。适成都机器局在1901年将设置其内的银圆局重开生产,但时作时歇,又改由其制作营销关外。初期的四川卢比为无领直花版,重量与炉关银币、印度卢比相同。可以说,“炉关”银钱是四川卢比的前身,存世极少,甚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