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曾侯乙编钟出土40年仅复制5套 还原度最高的在台湾[图文]

时间 : 06-26 投稿人 : 育儿 点击 :

曾侯乙编钟出土40年仅复制5套 还原度最高的在台湾 | 艺术品百科曾侯乙编钟原件,湖北省博物馆藏

2018年,是曾侯乙编钟出土40年。它的复制已是被反复研究的课题,古人技艺逐步得到复原。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介绍,由于每次复制都需在原件上翻模,为保护文物,到目前为止,曾侯乙编钟仅复制了5套。

上百位科技人员

通力合作复制编钟

时光追溯到1979年,复制国宝编钟被专家学者们提上了议事日程。据湖北省博物馆前馆长陈中行回忆,复制全套曾侯乙编钟,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众多单位的支持。

在他提供的一份印制于1984年9月的资料《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中记载,当时,湖北省博物馆邀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佛山球墨铸铁研究所、武汉工学院和哈尔滨科技大学等单位上百名科技人员,大家通力协作,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这套编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早在2400多年前,就摸索出了铜锡铅3种成分的最佳配方,以获得优美的音色,掌握了钟体大小、钟壁厚薄与音高的严格比例,铸造出不同音高的编制系列,设计了合瓦式的独特钟形与复杂的钟腔结构,形成了奇妙的一钟双音和优美的旋律。

复制编钟形似并不难,难就难在声似,关键是复制的编钟要与原编钟的发音一模一样,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反复科研试制,逐渐掌握了塑模、制模、翻模、青铜浇铸、定音等工艺,众多音乐专家赴现场参与调音。

1982年底,编钟复制研究组成功复制出了上层钮钟12件、中层甬钟14件、下层大甬钟两件,共28件,基本上做到外貌、声音与原件一致,并积累了大量资料和经验,在编钟复制技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1983年1月7日,国家文物局在武汉召开了编钟复制研究成果鉴定会,复制件获得通过与好评。

历时5年之久,1984年7月,全套编钟的复制工作全部完成。文化部于同年9月5日组织全国多学科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进行验收,认为复制件达到了形似、声似的复制要求,并颁发了验收证书。1985年,此项成果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目前仅复制了5套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介绍,第一套曾侯乙编钟复制成功后,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博物馆又先后为湖北省博物馆编钟演奏厅、台湾鸿禧美术馆、陕西黄帝陵、湖北随州博物馆各复制了一套。在这几次复制过程中,无论是铸造技术、工艺流程还是调音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确立了一套符合实际的古乐器复制技术鉴定标准。

现存于湖北省博物馆编钟演奏厅的这套编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套。除了周一闭馆,每天10:30、11:30和14:30、15:30,都会有编钟表演,一般会演出5首左右的曲子,时长20分钟。由专业人士演奏出古典美曲,游客可透过编钟精致空灵的乐调,探寻古老悠远的历史文化。

编钟在古代是“天子祭器”,在每年清明的黄帝陵祭祖大典上,曾侯乙编钟复制件成为重要祭器。

复制这套编钟的武汉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安介绍,复制不同于仿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在曾侯乙编钟原件上翻模制作的,称为复制。所以真正意义上曾侯乙编钟的复制件并不多,目前仅复制了5套,但是在各地存在大量仿制的作品。

复制编钟见证两岸文化交流

1992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曾侯乙墓特别展”在日本东京展出,台湾鸿禧美术馆馆长廖桂英是众多观众中的一位。“太震惊了,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庞大而精美的青铜器。”至今还记得第一眼看到曾侯乙编钟时的情形,她说,那种心情只能用震撼形容。

要把这么震撼的文物带到台湾,让更多的台湾同胞感受到荆楚文化的魅力,曾侯乙编钟在廖桂英心中埋下了种子,但直到1997年这颗种子才生根发芽。当年7月,廖桂英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武汉,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半个小时左右,她就和湖北省博物馆谈妥了这件事情。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中心顾问、研究馆员,中国音乐学院东方音乐研究院首席专家冯光生当时担任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是接待廖桂英的人员之一。“我们都希望让更多的同胞感受到曾侯乙编钟的魅力,所以很快就谈妥了。”冯光生说。

在编钟的复制过程中,冯光生担任了“总监制”的角色。到了最关键的调音阶段,冯光生等专家也亲自参与,他们钻进钟腔内,反复调校、打磨,铜粉落了满身。当时是夏天,厂房里没有空调,汗水与铜粉起了化学反应,大家几乎变成了“青铜人”。

这套编钟复制了曾侯乙编钟上全部3755字铭文,从还原度来讲,这是目前为止还原度最高的一套。

廖桂英说,这套编钟抵达台湾后,很快成为博物馆中的明星,两岸还策划了编钟音乐会和展览,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见证。

相关文章

  • 画家陈川为妹妹陈冲画肖像[图文]
    画家陈川为妹妹陈冲画肖像[图文]

    陈冲出国前哥哥陈川画她的照片很多人不知道陈冲有一个画家的哥哥,其实,早在陈冲成名之前,陈川就小有名气,那时,别人介绍陈冲总是说:“这是陈川的妹妹”;陈冲成名之后,人们改变了介绍的方式,总是说:“这是陈冲的哥哥”。很有意思的名人现象。在很多影迷的心中,陈冲一直是他们心目中的那朵“小花”,她的经历也比同时期的演员更丰富,回国...

    1517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玩玩古迹谈谈情 文物也能当红娘[图文]
    玩玩古迹谈谈情 文物也能当红娘[图文]

    玩玩古迹谈谈情 文物也能当红娘“这个征婚相亲群我已经建了7年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群也做了有两三年了。”方青松的微博个人简介是“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以及“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但其实他的“角色”远不止这些: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南京文物古迹保护爱好者、@南京发布街拍别动队队员、@南京市旅游委员会志愿者等都是他的名号。别人无法理解相亲群和文保群是怎么结合到一起的,在方...

    76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收藏币迷局:高收益成诱饵 老人花光70万积蓄[图文]
    收藏币迷局:高收益成诱饵 老人花光70万积蓄[图文]

    最近,王先生向媒体反映,不久前,他的母亲在一家文化收藏品公司购买了70多万元的收藏纸币,事后才觉得不对劲,想找对方退货,但遭到了拒绝。这70万元,可是老人一生的积蓄。随后,记者也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调查。这些就是王先生的母亲所购买的收藏纸币,记者看到,这些纸币中,除了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有还台币和港币,甚至还有 号称是“人民币特徽”的放大版。王先生说,这些收藏纸币就是母亲 花了70多万元从一个...

    162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书画中参得庄子美学思想[图文]
    书画中参得庄子美学思想[图文]

    作为中华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为自由通达、观心无我、道通为一。这些美学思想对中国画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大致体现在对中国画创作格局、创作者精神境界以及中国画创作意境三个方面。妙笔丹青任逍遥在外界喧嚣的环境中,庄子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 《庄子·田子方》中记载:“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

    1061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古人的创意吊打我们千年[图文]
    古人的创意吊打我们千年[图文]

    元,赵孟頫,红衣罗汉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博物馆的展览好难懂!常常会有人发出如此感叹,有时候没做足功课去看展,装得再一本正经,看不懂还是看不懂,其实,只要我们换个姿势,事情可能会变得有趣很多。这幅赵孟頫的红衣罗汉图,菩提树下,一罗汉穿着红色袈裟,盘膝而坐,左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上,作“说法接引”姿态。设色大胆地使用了红配绿,色重而不俗,整体和谐、典雅。注意看罗汉下方,赫然有一双人字拖,和我们穿...

    97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顺德藏宝国珍藏古董三足纪念杯鉴赏[图文]
    顺德藏宝国珍藏古董三足纪念杯鉴赏[图文]

    华夏收藏网讯 近年来,古旧的古玩真品在民间的古玩交易市场上呈直线下降。根据业界人士介绍,玩古董收藏若要收藏到一件真正古老的珍品已经越来越难了。由于目前的艺术品市场状态出现了很多卖家惜售的现象,致使一些真正的买家有钱也未必轻易可以得到一件称心如意的古董藏品。也正是因为惜售古董的行家越来越多,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资交流方式--以物换物。据了解,顺德藏宝国的主人陈国仪最近就是经常用以物换物的方式来和...

    1683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小偷盗万元古董自行车当废铁丢弃[图文]
    小偷盗万元古董自行车当废铁丢弃[图文]

    岑姓车主的英国三枪牌古董单车让记者拍照,讲述单车如何失而复得及单车背后的一段友谊。据香港《明报》报道,香港湾仔发生英国古董单车“失而复得”事件。上月被经营轮胎生意的车主摆放在活道8号店铺门外,疑因忘记上锁遭人盗走,车主大惊报警,一直未能寻回。不料,昨晨车主途经湾仔道近克街位置,发现古董单车被拆去座垫遗弃街头,怀疑偷车贼“不识货”仅偷去座垫,把单车...

    550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180万日元买的古董:国内2500元随便挑[图文]
    180万日元买的古董:国内2500元随便挑[图文]

    180万日元买的“古董”大连2500元随便挑新商报记者曲家乙“最近几年,大连古玩艺术品圈里掀起了一场‘海外回流’热潮。一些古玩爱好者认为,国内已经无漏可捡,于是抱着‘捡便宜’的心态去国外淘宝,可遗憾的是,如今,连这条一度隐秘的渠道也被古玩造假商盯上了。”5月25日,于德武把玩着眼前的几只瓷瓶,不无...

    620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精妙有趣的汉代彩绘鸭嘴柄漆盒[图文]
    精妙有趣的汉代彩绘鸭嘴柄漆盒[图文]

    图1 汉代彩绘鸭嘴柄漆盒漆器是以漆树的汁液为主要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制成的器皿,它是我国古人杰出的创造。考古材料反映从原始社会开始,我们的先民们就已开始使用漆器;春秋战国时期,漆树开始大规模栽培,漆器制造技术也得到长足发展;到汉代,漆器的生产已达到空前的兴盛,品种繁多,造型丰富,工艺精湛。本文来介绍一件造型独特的汉代彩绘鸭嘴柄漆盒。在安徽博物院“安徽文明史陈列”中,展出的这件汉代彩绘鸭嘴柄...

    888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哪位艺术家成为新一季迪奥的缪斯?[图文]
    哪位艺术家成为新一季迪奥的缪斯?[图文]

    巴黎,迪奥2018春夏时装秀。图片:致谢Pascal Le Segretain/GettyImages当著名设计师Maria Grazia Chiuri于2016年9月首次推出她的第一个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系列时,这就是一件大事:因为自从迪奥于1946年成立以来,她成为第一位领导这个标志性法国品牌的女性。从那一刻起,她呈现出的作品不仅仅是非常精致的设计品,还是社会议题的...

    1428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张大千从小怕哥哥 风流韵事不敢让其兄得知[图文]
    张大千从小怕哥哥 风流韵事不敢让其兄得知[图文]

    张大千肖像张大千个子不高,年幼时更是长得矮小,为此,常为其哥哥所欺,动辄把他拎起来摔在地上。张家规矩颇严,等级分明,晚辈对兄长都得恭恭敬敬,不敢越雷池一步。张大千以其体弱瘦小的身躯,岂是其兄长之对手,加上还有一层辈分的因素,因此更无招架之功,只能敬而远之,退避三分了。张大千个子不高,年幼时更是长得矮小,为此,常为其哥哥所欺,动辄把他拎起来摔在地上。张家规矩颇严,等级分明,晚辈对兄长都得恭恭敬敬...

    68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让中国铜炉文化,走向世界,苏州巧生炉博物馆馆长陈冠丞登上纽约巨屏[图文]
    让中国铜炉文化,走向世界,苏州巧生炉博物馆馆长陈冠丞登上纽约巨屏[图文]

    近日,中国国家文物局认可的、最年轻“90后”非国有博物馆馆长--陈冠丞,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巨屏,在“世界的十字路口”展显东方匠人风采,推广中国铜炉文化!中国铜炉文化源远流长,“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作为巧生炉传承人,十余年来,陈冠丞在传承铜炉制作技艺同时,不断推广炉文化,并与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艺术机构等多次举办古今铜炉大展,普及中国铜炉文化,让人们感受铜炉美韵。陈冠丞陈冠丞,19...

    1777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明代大珍级万历通宝背星月脱谱大型镇库铜钱[图文]
    明代大珍级万历通宝背星月脱谱大型镇库铜钱[图文]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其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神宗10岁继位,前十年由于年幼,其母李太后代为听政。在贤臣张居正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神宗亲政后励精图治,形成了“万历中兴”的局面,经济上处于当时世界主导地位。神宗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始铸“万历通宝”小平、折二铜钱,光背者多见,少数小平钱背有“工、天、正、江、河、厘、户”等字,背“河、...

    1469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齐白石作画题诗讽刺朋友[图文]
    齐白石作画题诗讽刺朋友[图文]

    齐白石画的枇杷1923年,齐白石从北京返回湖南家乡探亲,在省会长沙,受到画友故交和社会贤达名士们的热烈欢迎。某日,齐白石碰到个老朋友登门求画。此人名叫李徽之,与齐白石有一些交集,到处夸示他与齐白石的友谊。齐白石曾为他画了一幅《枇杷熟了》。第二年,这位老兄得寸进尺又来求画,并且指定要画一条大鲤鱼。齐白石实在很不愉快,便作画题诗讽刺了他一番。■江苏南京刘亦实白石老人生前的画卖得并不贵。1910年...

    1374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男子将140余件汉唐文物藏匿苗圃[图文]
    男子将140余件汉唐文物藏匿苗圃[图文]

    其中一件被倒卖的文物 记者 张志杰 摄本报讯 (记者张志杰 实习生马丹丹 詹欣敬) 7月24日记者获悉,户县警方日前破获一起倒卖文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追回汉代和唐代文物140多件。7月初,户县公安局机场派出所民警获悉,户县秦渡镇农民杭某某有倒卖文物的嫌疑。掌握线索后,机场派出所立即组织民警赶赴杭某某所在村查证线索。经走访调查,民警在杭某某所居住的苗圃内,查获大量古代砖石及瓦罐等物品,并将...

    976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