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陶,是典型龙山文化所特有的一种陶器。器型仅见高柄杯一种,其特征是器表呈黝亮的黑色,器型规整,器壁极薄,最薄处接近蛋壳,但质地却极坚硬。由于其薄如蛋壳,故称为蛋壳陶。1930—1931 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考古专家们,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发掘城子崖遗址时,首次发现了蛋壳陶,后来蛋壳陶就成为龙山文化典型的特征性器物。
龙山文化是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约四千四百年至三千九百年。由于蛋壳陶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甚少,直到20 世纪50 年代,学者们对它的了解也还很不全面,只能根据“其形式的轻巧、精雅、清纯之处,也只有宋代最优良的瓷器可以与之媲美”的描述来体会。20 世纪60 年代,在山东姚官庄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一批蛋壳陶,这时,蛋壳陶的真面目才为人们所认识。
蛋壳陶器仅见高柄杯一种。说其薄如蛋壳绝不是夸大之词,据实测所得,器壁最薄处仅0.2-0.3 毫米。这种器物的器身往往留有细密的旋纹,无疑这是由快速陶车成形所致。它的造型规整,质地细密,器壁厚薄均匀,色泽光亮漆黑,即使在今天,制陶的能工巧匠也很难轻易仿就。
这件蛋壳陶高柄杯,由山东日照龙山文化遗址出土,高26.5 厘米。整个器形可分为三部分:上面是一个敞口、侈沿、深腹杯;中部是高柄把,把两端细,中间部圆鼓,如一个倒置的花蕾,透雕中空,表面饰锥刺纹;下面为覆盆状底座。由一根细细的长管将三者连为一体,整体造型显得轻巧秀致,而且整器烧成后毫不变形,可见当时制陶技术的高超,代表了龙山文化制陶艺术的最高水平。
在田野考古发掘中,这种制作精美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很少在一般遗址中发现,往往集中出于大中型墓葬之中。这种情形表明,蛋壳黑陶杯在当时可能是一种高级“奢侈品”,一般氏族成员不得使用,而是被少数氏族首领或军事领袖所独占,用以显示其尊荣的身份和显赫的地位。龙山文化已处于原始社会瓦解的阶段,阶级分化、社会分崩离析的情形,也在这个蛋壳黑陶高柄杯上反映了出来。
蛋壳黑陶高柄杯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但它只存在于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存中,越出山东地区,就见不到这类器物了;而其他具有龙山文化特征的器物,如鬶、鸟首形足鼎等,却能随处见到。这种情形较为特殊,目前虽然还不能作出清楚的解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可能是由于蛋壳黑陶质料与一般陶土不同,以及高难度的制作技艺,使其在地域上没有能走出龙山文化的山东一隅。
在山东地区以外的龙山文化遗址中,有些地方亦称发现蛋壳陶,其实那是一种胎壁厚在2 毫米左右的磨光黑陶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蛋壳黑陶。真正的蛋壳陶,不仅分布地域有限,存在时间也不长,其极盛时期约在龙山文化中期稍早阶段。到了晚期,高柄杯的器壁相对变厚,而在晚于龙山文化的任何遗存中,则再也见不到它的踪迹,这也是蛋壳黑陶格外珍贵的一个原因。
现藏于山东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