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图文]

时间 : 06-06 投稿人 : 榴莲 点击 :

家乃艺之所在,本文将评点十间堪称艺术品的艺术家居所,包括弗雷德里克‧雷顿 (Frederic Leighton) 的伦敦“私人艺术宫殿”,以至乔治亚·欧姬芙 (Georgia O’Keeffe) 简朴的阿比丘寓所。

#01

雅克·马若雷勒

摩洛哥马拉喀什马若雷勒花园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位于马拉喀什马若雷勒花园的工作室。图片︰Alamy Stock Photo

当时装设计师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首次来到法国艺术家雅克·马若雷勒(Jacques Majorelle)位于马拉喀什的故居时,大宅已荒废,却又洋溢浪漫气息。马若雷勒曾游历摩洛哥各地,并以其刻划摩洛哥的作品在法国享负盛名。他的多幅画作也采用亮丽的钴蓝色,而圣罗兰亦在这座废弃的建筑里看到这种颜色的痕迹。

他于1970年买下大宅、工作室及花园,并展开大型的修复计划。在丛生的杂草下藏着池塘、小径和耐旱植物,而园景设计师麦迪逊·考克斯 (Madison Cox) 则令它们重现生机。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马若雷勒花园的Villa Oasis别墅,原为雅克·马若雷勒的居所,后来成为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尔杰的家

图片︰Kate Hockenhull/4Corners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马拉喀什马若雷勒花园

图片︰Kerry Dunstone / Alamy Stock Photo

建筑师保罗·西诺尔 (Paul Sinoir) 于1931年将工作室设计成带有摩洛哥风情的立体主义别墅,而马若雷勒希望工作室能为他提供一个平静的创作环境。工作室原为白色,但马若雷勒于1937年大幅改动其设计,将墙壁、大门和池塘边缘涂成土黄色和其标志性的马若雷勒蓝色,效果迷人,也与他喜爱的花园完美相衬。

#02

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其

纽约哈德逊阿兰娜古堡

著名艺术家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其 (Frederic Edwin Church) 于1859年在哈德逊河谷买下一个贫瘠的农场(丘其曾在附近担当托马斯·科尔 (Thomas Cole)的学徒),并将农场变成一道足以媲美其画作的夺目风景。他刻划的壮丽美洲景色,为他带来名声与财富,但他却从中东汲取灵感布置新居,令同代艺术家大感诧异。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阿兰娜古堡主楼大厅。图片︰Peter Aaron/OTTO

丘其指示建筑师卡尔弗特‧沃克斯 (Calvert Vaux) 参考波斯的宫殿和清真寺设计,最后打造出如宝石般耀眼的雄伟红砖建筑,更设有宣礼塔和钟楼。丘其以著名波斯宝库的名字命名新居,室内以摩尔式图案装饰,拱形窗户让人饱览兹奇山的壮丽风景。一位访客曾写道︰“这是风景画家的理想居所。”

#03

古斯塔夫·莫罗

法国巴黎古斯塔夫·莫罗故居

当马塞尔·普鲁斯特 (Marcel Proust) 于1907年拜访古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时,这座圣殿般的建筑令他眼前一亮。这位小说家写道︰“现在古斯塔夫·莫罗已经离世,他的家将会变成一座博物馆,这本该如此……他的家既是教堂,也是牧师的居所。”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由建筑师阿尔伯特·拉丰设计的螺旋形楼梯,位于古斯塔夫·莫罗故居的二楼。图片︰Hemis / Alamy Stock Photo

古斯塔夫·莫罗很害怕死亡,因此他早在30多岁时便开始思考如何处置自己的财产。他在1862年9月写道︰“我想到自己的死亡,还有我那些可怜的小作品,以及我努力创作的所有画作的命运。”他后来指示建筑师阿尔伯特·拉丰 (Albert Lafon) 将其位于Rue de la Rochefoucauld 14号的家族寓所变成作品储藏室,一楼设有画廊和会客室,而二楼和三楼则变成以螺旋形楼梯连接的巨形工作室。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古斯塔夫·莫罗 (1826-1898) 《恋爱中的狮子》,水彩 水粉 纸本,38 x 24.3 cm.,约1881年作。此作于2021年7月15日在佳士得伦敦以325,000英镑成交

莫罗在这里创作了充满神秘象征意义的阴郁而闪亮的画作,他亦一直住在这个奇怪的艺术坟墓,直至于1898年逝世。此后,这座建筑与莫罗的画作便成为一座博物馆,让人一窥他难以捉摸的个性。

#04

塞‧托姆布雷

意大利罗马Via di Monserrato

1959年,画家塞‧托姆布雷 (Cy Twombly)买下位于罗马Via di Monserrato一座十七世纪宫殿内的一间高楼顶公寓,他拆掉墙壁的装饰,并粉刷成白色,营造出开扬通爽、阳光充沛的空间,以摆放他的大批抽象画作。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塞‧托姆布雷与塔蒂亚娜·弗兰凯蒂-托姆布雷身处罗马的家中,1966年摄。图片︰Horst P Horst / Condé Nast / Shutterstock。艺术品︰© Cy Twombly Foundation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塞‧托姆布雷 (1928-2011) 《丽达与天鹅》,油彩 铅笔 蜡笔 画布,191 x 200 cm.,1962年作。此作于2017年5月17日在佳士得纽约以52,887,500美元成交。艺术品︰© Cy Twombly Foundation

《Vogue》杂志摄影师霍斯特·P·霍斯特(Horst P. Horst)于1966年前往罗马,为托姆布雷及其妻塔蒂亚娜(Tatiana)和儿子亚历山德罗(Alessandro)拍摄身处漂亮寓所里的照片。照片捕捉的十八世纪家具和古典雕塑,充分体现托姆布雷的天赋设计触觉。一如其结合欧洲古典主义与美国抽象主义的画作,托姆布雷的寓所结合了旧世界的华丽与充满活力的现代主义,并以光影效果巧妙衬托。

#05

弗雷德里克‧雷顿爵士

英国伦敦雷顿别墅

当弗雷德里克‧雷顿爵士 (Frederic Leighton) 于1870年代向公众开放其位于伦敦的居所时,曾经成为轰动一时的热话。他位于伦敦荷兰公园的意大利风格红砖别墅外观简朴,但屋内却极致奢华,既有一个圆顶阿拉伯大厅,以及设有天窗的宽敞工作室。这间由建筑师乔治·艾奇逊 (George Aitchison) 设计的 “私人艺术宫殿”,反映出屋主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因为经常游历欧洲和北非而培养的独特气质。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雷顿别墅阿拉伯大厅,由乔治·艾奇逊于1866至1895年建造。图片︰© Leighton House / Bridgeman Images

对于他在世界各地获得的启迪,雷顿写道︰“我同时是一位真诚而彻头彻尾的意大利、德国和法国艺术家。”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弗雷德里克‧雷顿爵士 (1830-1896) 《金色时刻》,80 x 124.5 cm., 此作于2016年6月30日在佳士得伦敦以3,274,500英镑成交

坊间经常形容雷顿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但其实他热情好客,每个星期日下午都会带领好奇的访客参观其家居,而这座别墅亦诠释了十九世纪末一位成功艺术家的形象。

#06

芙烈达‧卡萝

墨西哥城的蓝色之家

蓝色之家 (Casa Azul) 是墨西哥画家芙烈达‧卡萝 (Frida Kahlo) 的故居。这个位于墨西哥城郊外科约阿坎的钴蓝色世外桃源,见证了艺术家起伏跌宕的一生。

卡萝于1907年在宅内出生,透过窗户目睹了墨西哥长达10年的暴力革命,她在1925年的车祸中几乎香消玉殒,重伤后亦被送到此处疗养。卡萝亦让被斯大林逐出苏联后流亡的列夫‧托洛斯基 (Leon Trotsky) 住进蓝色之家。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芙烈达‧卡萝墨西哥城的蓝色之家

卡萝与丈夫共产主义革命家兼壁画家迭戈·里维拉 (Diego Rivera,1886-1957) 一起在此居住和工作,他们在后院建造了一座金字塔,以展示所收藏的前西班牙时期艺术品。花园里亦种满原生植物,这些植物经常在卡萝的画作中出现。卡萝在1954年不幸早逝后,里维拉将她的个人物品锁起来,然后将房子改造成博物馆,以纪念她的一生。

#07

特奥‧凡‧杜斯伯格

法国巴黎的凡‧杜斯伯格工作室住宅

荷兰风格派运动发起人之一的特奥‧凡‧杜斯伯格 (Theo van Doesburg)由1929年开始建造理想中的居所,实现20年来的梦想。这位荷兰艺术家希望打造一个体现包浩斯“由零开始”概念的家,亦即以洁净纯粹的未来为名,建造一间设有平屋顶、充满几何形状的白色房子。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位于巴黎市郊Meudon-Val-Fleury的凡‧杜斯伯格工作室住宅,由特奥‧凡‧杜斯伯格于1920年代末为自己和妻子奈莉设计。图片:Johannes Schwartz

凡‧杜斯伯格曾经写过,艺术家的工作室可以参考医学实验室,而他亦怀着宗教般的狂热实现对功能性的追求。空间需要 “像手术工具般洁净”,气氛如同 “3,000米高山般寒冷;必须盖上永恒的白雪”。颜色仅限于红色、蓝色和黄色,并只有在真正必要时才能使用。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特奥‧凡‧杜斯伯格 (1883-1931) 《构图》,水粉 纸本拼贴 铅笔 纸本 艺术家画框,37 x 34.8 cm.,1924年作。此作于2013年5月8日在佳士得纽约以939,750美元成交

可惜,凡‧杜斯伯格只在这里住了3个月。1931年,他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令他不得不移居瑞士达沃斯,其后在当地逝世,终年47岁。如今,这座房子见证了他绝不妥协的创作才华。

#10

乔治亚‧欧姬芙

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比丘寓所

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的阿比丘寓(Abiquiú) 所位于新墨西哥州北部偏远的沙漠高原,证明只要拥有合适的气氛,一间简陋的土房子也能激发创意。欧姬芙在1929年夏天初次来到阿比丘,当时她正在寻找创作的新方向,后来在新墨西哥州的低矮灌木丛、三角叶杨树和平顶山脉之中找到启迪。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阿比丘寓所的客厅,2019年摄。图片:Krysta Jabczenski。© Georgia O'Keeffe Museum

她早期的画作描绘土地的地势和色彩,后来加入枯干的骨头和鹿角,为风景画增添神话色彩。阿比丘寓所是欧姬芙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第二个家,当她于1934年初次来到这座房子时,这里十分破落。她后来回忆道,她发现墙上的一扇小门,随即决定买入房子。“那扇带门的墙正是我渴望拥有的东西,我花了10年时间才找到它,再花了3年时间修复房子后才住进去。此后,我曾多次粉刷那扇带门的墙。”

#08

卡尔‧拉森及卡琳‧拉森

瑞典桑德波恩的卡尔‧拉森故居

艺术家卡尔‧拉森(Carl Larsson)与妻子卡琳(Carl Larsson)的故居位于斯德哥尔摩以北约140英里的偏远瑞典村庄桑德波恩。卡尔‧拉森以前工业年代的田园风景画而备受推崇,而卡琳则是勇于革新的设计师,开创了现今知名的瑞典风格。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卡尔‧拉森 (1855-1919) 《一天完结了,晚安!》,水彩 水粉 纸本 裱于画布,52 x 70 cm.,1908年作。此作于2007年6月26日在佳士得伦敦以120,000英镑成交

二人于1883年结婚后,曾修读艺术的卡琳放下画笔,将创作精力集中于打造美好家居。她舍弃了十九世纪复杂幽暗的室内装潢,将明亮的色彩、混搭家具及抽象图案结合在一起,营造欢乐的气氛。她将多样的国际美学理念融入家居,打造随意又富有想象力和趣味的空间,成为现代家居的典范。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位于查尔斯顿农舍的工作室。图片:Lee Robbins。图片鸣谢:Charleston

#09

凡妮莎‧贝尔及邓肯‧格兰特

英国东萨塞克斯郡的查尔斯顿农舍

查尔斯顿农舍位于东萨塞克斯郡南唐斯(South Downs)附近,是画家凡妮莎‧贝尔 (Vanessa Bell)及邓肯‧格兰特 (Duncan Grant) 颠覆传统的居所。贝尔在1916年租住这栋砖建农舍,收留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布卢姆茨伯里派 (Bloomsbury Group) 成员,当中包括艺术家罗杰‧弗莱 (Roger Fry)、朵拉‧卡灵顿 (Dora Carrington)、作家立顿‧斯特拉奇 (Lytton Strachey) 及贝尔的妹妹维吉尼亚‧伍尔芙 (Virginia Woolf)。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查尔斯顿农舍内邓肯‧格兰特的睡房。

图片:Lee Robbins。图片鸣谢:Charleston

艺术家的家 的确艺术! | 艺术品欣赏

查尔斯顿农舍的浴室。图片:Lee Robbins。图片鸣谢:Charleston

在其后数年,农舍成为贝尔和格兰特进行装饰设计实验的空间,他们在墙上绘画受塞尚 (Cézanne) 和马蒂斯 (Matisse) 启发的彩色壁画,而家具则以明亮的半抽象设计作装饰。

两位画家也参加过罗杰‧弗莱在1913年成立的Omega Workshop,这个家具和纺织品合作社只是短期经营了一段时间。当时他们将意念付诸实践,将查尔斯顿农舍变成打破规条之地。正如作家弗朗西丝‧帕特里奇 (Frances Partridge) 忆述,他们 “几乎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后更推动了英国的现代设计发展。

相关文章

  • 邮票上刘海粟的黄山画[图文]
    邮票上刘海粟的黄山画[图文]

    右图:《刘海粟作品选》特种邮票·黄岳人字瀑 左图:《刘海粟作品选》特种邮票·江山如此多娇今年3月16日是我国著名画家刘海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中国邮政发行《刘海粟作品选》特种邮票以资纪念。全套3枚,图案选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珍藏的3幅中国画经典作品《江山如此多娇》、《墨荷》和《黄岳人字瀑》绘入邮票,其中前、后两枚展现的是黄山之美。这是刘海粟先生创作的黄山画第二次入邮。第一次是上世纪1980年10...

    663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三万欧元 可包场也有卢浮宫[图文]
    三万欧元 可包场也有卢浮宫[图文]

    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品丰富,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缺点是游客太多,令观展体验打折扣。法国一家旅行社因此推出定制行程,消费者花3万欧元(约合23.25万元人民币)即可在规定时间内“包场”卢浮宫,还可邀约至多3名同伴在夜色中探索这一艺术宝藏。根据行程安排,客人于当地时间下午6点半在酒店乘旅行社提供的特斯拉(微博)轿车出发,在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入口处下车,然后随旅行社创始人来到卢浮宫中世纪展...

    34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四千年前就有“马克杯”了?郑州的这些文物穿越了?[图文]
    四千年前就有“马克杯”了?郑州的这些文物穿越了?[图文]

    郑州博物馆陈列的灰陶杯,实际上是龙山文化时期的文物,形似今日的马克杯。郑州博物馆陈列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石磨盘、石磨棒,形似今日的滑板车。郑州博物馆内陈列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双孔石铲,形似手机壳。我们常说,进入一座博物馆,踏上一次时空穿越之旅。当你徜徉在郑州博物馆“创世王都”展厅内,会猝然遇到一些仿若穿越时空的器物。七千年前的“滑板车”,五千年前的“连间套房”,四千年前的“马克杯”,两千多年前的“...

    75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古图纸中藏着怎样的“中国”[图文]
    古图纸中藏着怎样的“中国”[图文]

    沉默的文物背后,隐藏着一个怎样的“中国”,承载着何种历史文化记忆?三件冷僻的古图纸。它们或为地图,或为测绘图,分处不同时代、地域,却都不仅仅是单纯的景观记录,而是包蕴着远远超出地理的寄托,让人们从中能够窥见某个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的视野。世界上最早有比例的这份铜版建筑图,竟然还留下了可与图版对照的遗迹先民很早就意识到“图”的重要性。而现存的“设计图”,数量恐怕要比“测绘图”少得多。因为每次规划、...

    396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第十五届“汉墨杯”全国书画大赛——决赛获奖名单公布[图文]
    第十五届“汉墨杯”全国书画大赛——决赛获奖名单公布[图文]

    “汉墨杯—第十五届全国书画艺术比赛”活动于2023年5月初启动征稿,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书画爱好者积极参与,共有1000多幅作品参赛。本次比赛旨在挖掘中华书画艺术的后备英才,展现传统艺术的时代风采,参赛作品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大赛经过了40多天激烈的角逐,现将本届书画大赛决赛排名公布如下,稍候将进入专家评审阶段,预祝参赛者能再创佳绩!状元奖:陈永生榜眼奖:齐大双一等奖:李明坤、...

    1485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上万元小叶紫檀茶台开裂:罪魁祸首竟是空调[图文]
    上万元小叶紫檀茶台开裂:罪魁祸首竟是空调[图文]

    上万元小叶紫檀茶台开裂2013年,新密市一家茶社老板购买了一套价值上万元的小叶紫檀的茶台,但是没多久,连接部分就开裂了,维修后不但没有恢复,裂口反而越来越 多。新密市红林阗红木馆的专家实地观察后找到了原因。原来,这张茶台位于茶社雅间挂式空调下。冬天开暖风时,风口朝下直吹茶台,导致红木茶台中的水分大量 蒸发,以至于出现干涩开裂的情况。那么,秋冬季节来临,如何更好保护红木家具呢?新密市红林阗红木馆的...

    1376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河捞文物啥都有:战国时期的剑 东晋的酒器[图文]
    河捞文物啥都有:战国时期的剑 东晋的酒器[图文]

    河捞文物之汉代兵器相比于大海,古河道和古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河捞文物涵盖了各个朝代的生活起居各项用品,非常丰富,这为研究岭南历史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旧时岭南和中原的文化经贸往来等方面提供了非常丰富和重要的佐证。”——广东省文物鉴定专家 许建林“南海一号”文物出水时候,很多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海捞文物,其中绝大部分为瓷器。这是举国家之力进行的大力度的打捞,媒体也异常关注。相对于海捞文 物,河捞...

    212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镌刻在瓷器上的爱情[图文]
    镌刻在瓷器上的爱情[图文]

    宋徽宗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中国帝王史上的风流人物,要数宋徽宗赵佶名气最大。一生沉迷在书画之中,不爱江山爱丹青的宋徽宗,在美人面前,且先不论在小说或演绎中世人皆知的他与李师师如何,今天说一下徽宗与他的一位爱妃——刘贵妃的爱情故事及与他们相关的瓷器。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与艺术成就最辉煌的朝代,无论是书法绘画、词赋还是瓷艺,均达到了高峰,独步诸朝。宋徽宗本人,也是一位十足的艺术家,他的书法,独...

    51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为祖国山河立传——《万山红遍》首发暨捐赠仪式在京举行[图文]
    为祖国山河立传——《万山红遍》首发暨捐赠仪式在京举行[图文]

    《万山红遍》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联出版社5月16日在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以美术大师李可染先生代表作为题的《万山红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精品画集首发式暨捐赠仪式。 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朱庆致辞 中国国家博物馆张志华致辞画集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主题...

    1044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重磅:国大师评选花落上海滩 文化传承结出新硕果[图文]
    重磅:国大师评选花落上海滩 文化传承结出新硕果[图文]

    党的十九大,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按照国务院相关精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开展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国家授予国内工艺美术创作者的国家级称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每五年举行一次,堪称是中...

    1181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关于东坡书风与《功甫帖》事件札记[图文]
    关于东坡书风与《功甫帖》事件札记[图文]

    上海博物馆正在展出的馆藏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卷》①《功甫帖》中的“苏轼”二字芒鞋竹杖且徐行的东坡先生生前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名字与《功甫帖》会成为900多年后癸巳岁末中国最大的文化热点事件,就像这个“一肚皮不合时宜的人”永远想不到所谓“乌台诗案”一般。事实上,如果没有对《功甫帖》墨迹的公开讨论,这个社会...

    106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脑瘫小伙画出五彩世界 三幅油画拍卖近百万[图文]
    脑瘫小伙画出五彩世界 三幅油画拍卖近百万[图文]

    3月24至26日,宁夏“爱画画的小哥哥”左文俊前往北京参加榜样人物大型访谈《身影》节目。左文俊虽然身体不方便,但他通过努力抓住了梦想,用画笔画出精彩世界,屡次亮相全国舞台,为残疾朋友发声。同样令无数人羡慕还有他与“小马同学”神话般的爱情。画画打开一扇明亮的窗“妈妈生我的时候是早产,胎龄不到7个月。不幸的是,这样使我成为一个行动不太方便的残疾人。可能老天和我开玩笑,不想让我用普通的眼睛去看世界...

    419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错版人民币估价百万:青岛市民存疑似错币想出手[图文]
    错版人民币估价百万:青岛市民存疑似错币想出手[图文]

    王女士发现的1999年版的“错版人民币”因一次无意看新闻时知道了“错币”这个东西,市民王女士抱着侥幸的心理也试着在自己家里找了找,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一找还真让她找到了两张类似的。6月10日,市民王女士向本报反映自己发现了两张1999年版的“错版人民币”。市民:百元钞头像上有红线6月10日下午,市民王女士向本报反映称自己发现了两张1999年的“错版人民币”。6月11日上午 ,城市...

    1356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澳摄影师百米高空拍象群沙漠唯美投影[图文]
    澳摄影师百米高空拍象群沙漠唯美投影[图文]

    澳摄影师百米高空拍摄【环球网综合报道】英国《每日邮报》7月16日刊登了一组照片,展示了赞比亚象群在穿越干旱的沙漠寻找水源的途中,阳光将它们的身影投射在沙漠上的唯美画面。照片中的象群以一只母象为首,投射在沙漠中的阴影在高空中依然清晰可见,似乎与其浑然融为一体。这一壮丽的画面被记录在澳大利亚野生动物摄影师MarcMol的镜头中。现年56岁的Marc是在一架距离地面500英尺(约合152米)高的超...

    98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蜡染艺术:我国民族艺术之花[图文]
    蜡染艺术:我国民族艺术之花[图文]

    野秋草(蜡染) 2009年 刘子龙来源:华夏收藏网作者:李延(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夹缬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

    1269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