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外销银器的前世今生[图文]

时间 : 06-21 投稿人 : 小贝 点击 :

外销银器的前世今生 | 艺术品收藏

清 银錾喜上眉梢山水诗文人物图竹节茶具 广东省博物馆藏

广州外销传奇

德裔学者弗兰克在其名著《白银资本》中做了一个统计:在公元1500~1800年期间,欧洲从美洲收到9.8万吨白银,其中3.9万吨运往中国,5.9万吨留在欧洲。中国除从欧洲收到3.9万吨外,还从日本收到9000吨,又从美洲经马尼拉收到3000吨至2.5万吨。也就是说,这300年间,输入中国的白银,总数约在5.1万吨至7.7万吨之间。

对我们一般人来说,“银子”的意义,就是货币。但从古到今,都存在着这么一种人:他们把白花花的银子,用工具、火焰和溶液,变成各种精美的器物,比如杯子、花瓶、项链、雕塑。经过他们的手,“银子”就不仅只有通货的身份,而且进入了艺术的领域。有那么一段时间,广州这个南方大港,聚集了这一行当无数的高手。他们共同造就了一个外销银器的辉煌年代。

外销银器的前世今生 | 艺术品收藏

银透雕双龙戏珠山水人物故事图提篮 广州博物馆藏

外形遵西方口味,工艺技巧中国特色

近些年大家常爱说一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来看,这句话在很大范围内,都适用。当然,所谓“民族的”,不是抱残守缺,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与外部交流、碰撞、互动的过程中,找到一种既“本土”又“世界”的平衡。这个过程,一方面是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一方面是变革创新和融会贯通。实话说,做到这点不容易,而广州的外销银器,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例证。

有研究者这样写道:“中国出口银器不是一夜之间改变自己来迎合西方市场的需求, 而是中国几百年工艺传统的产物。它的外形遵循了西方人的口味及需求, 但它的加工工艺、制作技巧以及设计语汇无疑是中国的。”

广州外销银器,以及它所赖以产生、发展、繁荣的支撑体系说明,中国人从来不缺少开放精神,不排斥对新事物的了解,不抗拒进入新领域的学习,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合适的环境,一片温润的土壤。

欧洲人对于中国银器的迷恋,可能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早期来华商人在中国的官绅家庭,特别是在行商家庭中做客时的美好观感。很多外国人在他们留下的著作中,表露过对这些富裕的中国家庭里那些做工精美、用料考究的金银器皿的兴趣。比如一位法国海军船长就曾写道,行商宴会上,“在各种银质餐具中,有一种小勺,形状做得非常适用”。酒被盛在镀金小银杯中,小银杯的形状像古代的花瓶。手持银质酒壶的仆人们不停地为客人们斟酒。

其实欧洲自古以来也有使用金银器的传统。从欧美博物馆中收藏的那些精彩艺术品中,我们可以一睹相关技术发展到了何等水平。但这并不妨碍初到中国的欧洲人被熏染在这种东方情趣的氛围中,被陶醉、被征服。毕竟,对于美,对于艺术,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是与不断地求新逐异的心理相关联的。无论是返回故乡,还是长居中国,对于欧洲人来说,从中国采购一些日用、装饰或者具有仪式感的银器,都不失为一种既合经济成本又能彰显个人品位的做法。在很多时候,这些来自东方的银器,还成了主人人生履历的证明物。

外销银器的前世今生 | 艺术品收藏

清代外销银器 广东省博物馆藏

当年最好的银铺集中在同文街靖远街

大致从明代开始,广州工匠之巧已名闻天下。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其《广东新语》里记载当时民谚“苏州样,广州匠”,即是最好例证。中山大学博士雷传远在《清代走向世界的广货》中指出,广州十三行成立后,行商所设的商馆区,形成了一个以外销银器为主的“银器市场”,“当时在商馆区附近就有几间主要的银器铺, 如早期的宝盈(Pao Ying) 和Tuhopp均在同文街设有店铺。而较后期的锦成(Cumshing) 、林盛(Linshong) 、新时(Sunshing) 及侯昌( Houchong) 四家店铺亦在同文街(New China Street )”。此外其后较著名的吉星、黄盛、其昌、浩昌等铺号,也大多集中在同文街、靖远街及河南花地一带。

清末那些到访广州的欧洲人这样写道:“(广州)店铺的银匠能制造任何物品,由小小的一只盐羹匙到整套餐具,都能制造出优美的效果……这里的银器十分精细出色,而价格则很低廉。这些银器本质上的价值可和欧洲同样物品比美。”

实际上,也正是广州工匠的卓越技术,以及根据国际市场需要所采用的西式风格,令他们制造的相当一部分银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误认为是欧美工匠的作品。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正是这种误解,使得广州外销银器这一出色的手工艺品类长期没有得到与其价值相应的关注。

依雷传远的看法,一般来说,西方银器较中国价钱昂贵,款式又不合中国欣赏习惯, “因此银器的文化交流主要是由中国传入西方的单向交流”。十三行在这一时期的外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的外销银器一类是纯西方风格;另一类是西方式造型,中国式纹饰。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无论哪种风格的外销银器,通常都采用订制的方式完成。在欧洲,似乎也并未形成专营中国外销银器的商业网络。一些研究者指出,出口到西方的银器从来没有形成过规模,从来没有成为常规货物的一部分。所以绝大多数现在可见的外销银器,是欧洲的客户委托来华的船员们所下的私人订单。而由于白银的贵金属属性,大多数银器是工匠们在接到订单才开工。它们被放在船长或其他船员的个人行李里或者商船主特许使用的货仓中,被带回欧洲。

银器工艺繁盛与白银进口有关

通过广州口岸运往欧洲的外销银器究竟有多大量,现在恐怕已经很难有非常精确的估算。但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学者黄超与英国学者皇普安在对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的中国银器进行相关研究后指出:“许多城市的人们不仅没有意识到中国银器的价值,更无法认识到中国可能是使用金属银制作器物时间最长、最持久,并一直保持制作银器的传统的国度……从横跨155年的生产历程来看,外销银可能是在全球银器家族中最庞大的类型”,但“对于这种银器类型一直缺乏足够的认识或系统的整理”。

外销银器长期为人所忽视的重要原因,是散落于西方国家的各个家族、博物馆中,缺乏专项、系统的研究。直到1975年,美国人克罗斯比·福布斯《中国外销银器》一书的出版,才使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的真实身份,逐渐明晰。从现存的实物看,尽管十三行接受西方订制银器,且借鉴了西洋、印度、日本银器的部分风格与手法,但总体而言,它们并没有完全被这些外来的因素所牵引,仍很好地保留了中国传统银器的工艺技术与审美情趣。

雷传远指出,广州银器店所用的银料来源主要有两个:首先是本地银,因主要以银锭形式存在,西方称此为“鞋”;第二个来源是和中国贸易用的美国或西班牙银元,银匠们将它们熔解,再加工成银器。虽然白银从宋元时期已经被当作货币使用,但直到明代中叶以后来自日本和墨西哥的白银大量流入,白银才成为中国主流货币。而白银的大量流入,无疑也为中国银器工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关文章

  • 大运河现文物 村民来抢宝[图文]
    大运河现文物 村民来抢宝[图文]

    2016年3月31日,中国大运河河南滑县段(现称卫河)断流清淤,有村民在河底挖出铜麒麟、金元宝、古代铜钱、簪子、古钗、陶器等文物。消息传开,引来更多附近的村民前来挖宝。中国大运河滑县段,现称卫河。战国时期称清水或清河,是黄河的故道,东汉末年曹操在此引淇水入白沟,开通区域性的白沟运河;隋炀帝时重开,在沁河左岸引沁水,开凿永济渠,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宋元时期永济渠称御河,因流经春秋时期古卫国之地...

    690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梨汤老师李芳妃回母校天津美院分享就业创业心经[图文]
    梨汤老师李芳妃回母校天津美院分享就业创业心经[图文]

    她为何在备受藏家关注是选择去幼儿园做了一名义工?她为何能入行半年后再全国最权威的母婴杂志上开设个人专栏?她又为何要放弃渥而闲适的顾问工作,五年前在怀孕时边创业边写作?为何出版社社长要追着她出书?是什么动力使得二次怀孕的她跨城而去,为天津美术学院的师弟师妹举行这生产前唯一一次的分享?答案就在此篇文章里。芳妃老师分两段阐释了毕业十一年来做过的事。第一段为社会锤炼。(2005-2010)此...

    438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这些邮票有一张马上变土豪(组图)
    这些邮票有一张马上变土豪(组图)

    随着历史的演变,那些闯过烽火岁月的邮票,或是因错而被回收,又历经消耗,存世量极少的珍贵邮票,身价一枚赛一枚的变成了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比如拍出约合人民币308万元左右的加拿大“黑女王”,3149万元的“黑便士”身价神秘的瑞士“三先令”等,遍布世界各地的天价珍邮各有千秋,亮点十足。瑞典“三先令”神秘的身价瑞典“黄色3先令”邮票珍贵等级:★★★★★参考价格:一枚曾拍出287.5万瑞士法郎(...

    799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黄河文化杯中国拍卖行业摄影书法绘画大赛文化之旅[图文]
    黄河文化杯中国拍卖行业摄影书法绘画大赛文化之旅[图文]

    黄河文化联合中拍协共同举办的摄影书法绘画大赛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活动得到了中国拍卖行业各位同仁的热烈支持和积极参与,10月21日,中拍协携众多拍卖行业大咖,一同走进黄河文化,文化之旅活动正式开始。(中喜控股董事长张洪欣、黄河文化董事长李康陪同中拍协嘉宾参观黄河文化艺术馆)欢迎仪式上,董事长李康代表黄河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致欢迎辞,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并详细地介绍了黄河文化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愿景。...

    656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盗走4000元和田玉:男子玉器摊前流连忘返竟为盗窃[图文]
    盗走4000元和田玉:男子玉器摊前流连忘返竟为盗窃[图文]

    近日,市民孙先生称,他在户部山古玩城翰林街1号附近摆摊卖玉器,前天上午一名戴白色帽子的中年男子,趁他和孩子打招呼时,从其摊位偷走一块新疆和田籽料玉器。报警后,民警在监控录像中发现了嫌疑人作案过程。新疆和田籽料玉前天上午9点多,在翰林街1号附近卖玉的孙先生清点摊位上的玉器时,发现少了一块带有黄皮的新疆和田籽料玉“连年有余”,玉器上刻有莲花图案,拴着细绳,售价4000多元,孙先生赶紧报警。孙先生告...

    1112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枣庄盗墓团伙开无牌货车四处流窜掘古墓[图文]
    枣庄盗墓团伙开无牌货车四处流窜掘古墓[图文]

    被盗的文物一伙发财心切的盗墓贼,驾驶无牌客货车,打着抢修线路的幌子疯狂盗掘古墓葬。11月5日,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官桥派出所将这个盗掘古墓的团伙打掉,11名嫌犯落网。记者了解到,今年8月份以来,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前掌大、康留、莱村相继发生古墓葬被盗。8月23日,民警在前掌大村北的田间案发现场检测到一个长1.8米、宽1.5米的长方形盗洞,而且已被回填。在盗洞东南方向约80多米外的一段田间生产路旁,...

    86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毛泽东藏书9万册 齐白石赠其传家宝[图文]
    毛泽东藏书9万册 齐白石赠其传家宝[图文]

    毛泽东一生喜爱文房四宝、古籍、书画、印章等鉴藏。他与著名收藏家和书画家交往中的许多趣闻轶事,说来令人兴趣盎然,十分感动。1石砚与墨盒毛泽东是当代伟大的诗人,一生爱用毛笔,故与砚终身为伴。可他所收藏的并非端砚、歙砚等名砚,而是一般的青石砚。他所用的第一方砚台,长19厘米,宽12.5厘米。那时读私塾的学生,人人都用砚习字,此砚为韶山青石所制,乃家乡土产,砚虽小却为他学习古典文学打下基础,此砚现藏韶山...

    1462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重口味!9位以身体为画布的艺术家[图文]
    重口味!9位以身体为画布的艺术家[图文]

    拥有“蚀刻素描”皮肤的女子:一位名叫SarahBeal的女子喜欢在自己皮肤上作画,然后看着它们像“蚀刻素描”一样慢慢消失。今年43岁的Sarah之所以能如此创作是由于她患有一种名为“皮肤划纹症”的疾病。“皮肤划纹症”患者的表皮细胞在受到轻微压力后便会释放出一种名为组织胺的物质,该物质会使皮肤发生肿胀和...

    1260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一个歪果仁画的中国水墨画 龙猫黑武士乱入[图文]
    一个歪果仁画的中国水墨画 龙猫黑武士乱入[图文]

    孤舟大龙猫,独钓寒江雪近日,网上热传一组龙猫版的中国水墨画。据视觉志介绍,国外有一个中国文化爱好者最近正在钻研中国水墨画,不过他在作画时手一抖,不小心将口袋怪兽、龙猫等动漫形象穿越到了画中,感觉搞怪又有趣。但经观察者网编辑查询,这组图早在2009年就已经在国内论坛流传,具体作者暂时未知(如知道原出处,请联系小编注明)。不过这组图真的十分有趣,一幅幅意境隽永、清远大气的中国水墨画,龙猫、皮卡丘...

    844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宇宙的秘密 流淌在眼瞳之中[图文]
    宇宙的秘密 流淌在眼瞳之中[图文]

    蜻蜓眼玻璃珠这件东西的名字叫:蜻蜓眼玻璃珠,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在春秋战国时代,被奉为绝世之珍的有两件宝贝:一件是和氏之璧,而另一件,就是这件随侯之珠了。也许有人会觉得恐怖,但我觉得很美。珠子上布满了眼睛状的圆圈纹,仿佛万千之眼,从幽深的远古投来目光,超级神秘。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漫画中的主人公使出大招时拿出的法器,光是看一眼,就足以感受到压倒性的力量。莫不成,这眼睛,有什么魔力?...

    486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建院95周年 沈阳故宫几度更名[图文]
    建院95周年 沈阳故宫几度更名[图文]

    11月16日,沈阳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95周年。1926年,在盛京皇宫内,东三省博物馆作为东北首座公立博物馆应运而生,并于1929年向公众开放。此后历经日伪时期的“奉天故宫博物馆”,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时期的“沈阳博物院”,几度废兴,艰难维系。1948年沈阳解放后,东北人民政府成立“沈阳故宫陈列所”,1955年更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馆”,1986年改称“沈阳故宫博物院”。95个春秋,沈阳故宫从昔日大...

    543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老人荣景甡折纸还原文物:青铜编钟逼真[图文]
    老人荣景甡折纸还原文物:青铜编钟逼真[图文]

    老人还会多种乐器,制作完一件作品,还与老伴金佩英一起弹唱《茉莉花》、《喜洋洋》等,以表祝贺。静谧的北锣鼓巷胡同北端一个四合院里,在一盏老旧的绿罩台灯前,79岁的荣景甡老人戴着眼镜,认真地在“青铜器”上画着什么。在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墙上的“乱真斋”三个字笔意狂放,四周多宝格陈列着各种“宝贝”—有“...

    464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英国艺术家超逼真油画为新娘画婚纱照[图文]
    英国艺术家超逼真油画为新娘画婚纱照[图文]

    RobHefferan画的婚纱油画新浪收藏讯最近,在时尚博主gogoboi的微博上,我们看到了一条有趣消息,英国艺术家RobHefferan另辟蹊径,用超写实油画的方式为新娘子们画婚纱油画,其效果让那些只知道婚纱摄影的新娘子们茅塞顿开,原来,留住穿婚纱的最美时刻还有别的办法。这条微博是这样的:各位多金又时髦的新娘子,你们还在拍婚纱照呢?太土啦。现在流行画婚纱照。英国艺术家RobHeffera...

    948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她推络纱机的模样被定格在五毛钱上[图文]
    她推络纱机的模样被定格在五毛钱上[图文]

    蒋定桂年轻时在纺织厂工作。(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三套人民币5角纸币抗日名将蒋光鼐小女儿蒋定桂拟向故乡东莞捐赠父亲遗物文/广州日报记者唐红杰图/广州日报记者卢政(除署名外)昨日,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正式发行。在“尝鲜”的同时,你是否还记得前几套人民币的模样?在第三套人民币5角纸币的正面图案中,一名正在推络纱机的纺织女工,与东莞结下不解之缘。她的名字叫蒋定桂,是抗日名将蒋光鼐的小...

    747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浙江籍画家的身份让他在清中期至民国年间饱受非议[图文]
    浙江籍画家的身份让他在清中期至民国年间饱受非议[图文]

    蓝瑛(1585—约1666)是一个浙江籍画家。这个身份让他在清中期至民国的几百年间饱受非议。雍正年间,一个叫张庚的人首先PO出一条八卦:“蓝瑛是浙江人,所以肯定是浙派的画家。浙派的画……呵呵,也就那么回事啦。我小时候听绘画圈里的人讲画,一说到蓝瑛,大家都嗤之以鼻。”不仅如此,张庚还把这条八卦写进了他的著作《国朝画征录》,并在他的另一部著作《图画精意识》里指出蓝瑛画作有四大缺点:硬、板、秃、...

    156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