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云旅游”如何助力文博业升级[图文]

时间 : 06-18 投稿人 : 乐乐 点击 :

柔美而舒适的配色,闪闪发亮而跳脱的小鹿,聆听着结尾的那句“比金钱和美丽皮毛更珍贵的是那颗善良的心”,脑海中浮现出童年时在莫高窟游览的情景。那时还没有各种数字化展示手段,一切都是古朴而原始的样子,走入阴暗而狭小的洞窟中,听着讲解员的讲解,懵懵懂懂不能完全理解那些故事和艺术形式,但仿佛顺着讲解员手指的方向向上望去,就能窥见很多的秘密,遇见很多的美。感谢“云游敦煌”小程序,在观看根据莫高窟第257窟壁画《九色鹿》改编的《神鹿与告密者》动画剧中,唤醒了我这些美好的记忆。

“云旅游”如何助力文博业升级 | 艺术品档案

唐代诗人沈佺期曾写“拂云游四海,弄影到三山”,能够云游四海,追寻“诗和远方”几乎是每个人内心的向往。也记得有一首歌叫做《我想去桂林》,里面有句歌词“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可惜,当疫情袭来,人们发现即便有了钱和时间,旅行的计划依然无法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云旅游”这类文旅新品应运而生,茁壮生长,成为了文旅产业智慧转型的典范。

2020年2月底,敦煌研究院联合腾讯等共同打造的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抢先体验版正式上线。这是首个集探索、游览、保护敦煌石窟艺术功能于一体的微信小程序,据说上线10日内,总访问量超过500万。4月13日起“云游敦煌”推出的敦煌动画剧首映按钮,也很快成为各大社交媒体的热点。这一系列动画剧在数字化修复和“还原”壁画的基础上,对故事中的角色和人物进行了动态化的制作,并配上鲜明活泼自带网络属性的台词,如“皮草大衣”“只要功夫练到位,站在哪里都是C位”等。用户还可自行选择故事和角色尝试配音,或邀请亲朋好友分饰角色,合作完成故事配音。

不同于“云游敦煌”这类沉浸式代入感极强的“云旅游”产品,在5G技术的加持赋能下,旅游实景直播也突破了原有技术和形式的局限,孵化出爆款。不久前,故宫博物院就凭借直播“云赏春”火了一把,在各平台的播放量累计破亿。它代表了时下“云旅游”的另一种思路,更多地利用移动拍摄、VR沉浸体验等全新手法传播实景,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在一起,满足了人们实地逛公园的体验感。在以三条路线进行的三场直播中,人们既能看到形形色色的古建筑,也能看到故宫春日的自然生态,如花花草草、鸟雀宫猫,建筑背后的人文历史掌故则穿插其中,多角度拼凑出一幅人们平日不曾留意到的故宫景象。

此外,融合“主播讲解+文化讲解+直播带货”的“云旅游电商直播”,同样成为各大博物馆在疫情期间的全新选择。被网友称为“文博界李佳琦”的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讲解员白雪松自2月23日在淘宝平台首开直播以来迅速走红,从王羲之的碑石到李世民陵墓浮雕石刻昭陵六骏,网友们在白雪松幽默诙谐又极具专业性的讲解下“秒懂”文物背后蕴含着的文化与知识,进而对这个相对小众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留言说等恢复开馆就要去参观。其淘宝官方店铺粉丝数增长至近4万,相关拓片、字帖等文创商品销量也大幅提升。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数字化”早已成为旅游产业和相关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词,人们也早已习惯在线上订购机票、酒店,景点门票,通过各种旅游平台查询景点的相关信息、攻略等。而近年来数字化逐步向旅游产业的上游延伸,许多文博机构使用数字化手段对文物进行修复和展示,同时通过各大社交和电商平台的传播增强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真正让许多只可远观、晦涩难懂的文物走下神坛,“活”了起来。文化旅游因自身蕴含的艺术与文化价值,与数字化产生了更多融合发酵的空间。如遭大火烧毁超90%藏品的巴西国家博物馆也通过数字化手段在网络平台逐渐“活”了过来,Goog l e Ar t s&Cu l t u r e推出的虚拟访问博物馆计划利用其街景技术,将巴西国博的部分藏品电子化,并用谷歌街景将博物馆中曾经的展品和展厅呈现在人们眼前。而腾讯最近也与巴西国家博物馆签约,向中国游客征集参观时留下的影像资料,用人工智能在数字世界重建部分展品。

“云旅游”如何助力文博业升级 | 艺术品档案

对于“云旅游”这一新兴事物,曾有人忧心它会不会是疫情期间的无奈之举。的确,如若在缺乏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情况下,仅仅把线下资源照搬到线上,“云旅游”将成为渠道化的产物,而缺乏自身独有的文化社会价值。令人欣喜的是,“云游敦煌”“故宫云赏春”“碑林博物馆直播”等产品形态创造出各不相同的文化旅游体验,扩展着博物馆的传播边界。2019年8月,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数字化文旅产品将更多地涌现出来,通过颇具体验感、浸入感的技术手段,让更多的人们一边感受着人类文明进程中璀璨的历史和文明,一边构筑着不断发展和进化的文化生态系统。

相关文章

  • 张廷济批校《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全帙赏析[图文]
    张廷济批校《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全帙赏析[图文]

    王昶的《金石萃编》是金石学史上的划时代著作,它上承洪适《隶释》、《隶续》之统绪,将目录、存文、集释和按语汇为一编,收录自周至宋、辽、金历代石刻文字、铜器铭文一千五百余种。王昶全书于石刻、铜器名称下注明大小、文字、存放地点及保存状况,再录器物原文,原文为篆书或隶书者,皆依原样摹写并加训释,欲使读者展卷如见古物。原文后刊载历代史籍中相关资料,引经据典,末附以按语考论,以金石证史,为清代乾嘉学术鼎盛...

    426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荷兰博物馆拟直播伦勃朗名画《夜巡》修复过程[图文]
    荷兰博物馆拟直播伦勃朗名画《夜巡》修复过程[图文]

    伦勃朗,《夜巡》,1642,布面油画,379.5x453.5cm。图:荷兰国立博物馆提供中国网新闻10月18日讯 据俄罗斯新闻网消息,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官网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计划明年公开修复画家伦勃朗·丹·莱因的名画《夜巡》。画作《弗兰斯·班宁·柯克上校与威廉姆。范。 鲁顿布鲁克中尉的步兵连准备出巡》,通常被简称为《夜巡》,是一幅重要的艺术作品。1975年,一名心理有问题的荷兰教师...

    1069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探秘失传的玉雕绝技“汉八刀”[图文]
    探秘失传的玉雕绝技“汉八刀”[图文]

    玩玉的人经常会听到“汉八刀”这个称谓,但对于很多玩玉的新人来讲,很多并不知道这个词汇,即使知道,也只是知其名不知其意。那么究竟什么是汉八刀,它又有什么特点呢?本文藏玉带你探秘“汉八刀”。“汉八刀”为何称为“汉八刀”所谓的“汉八刀”,其中,汉是时间定词,指汉代。清代中晚期,江阴姓陈名性字原心的人写过《玉纪》,上面写到:“更有古时含殓之器,谓之琀玉。不知者,遇旧玉,皆称为琀玉者,非。更有音讹而呼...

    1245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对话徐艺乙:工匠与精神[图文]
    对话徐艺乙:工匠与精神[图文]

    识匠说工匠精神,首先应该知道匠的定义,到底何为匠?徐艺乙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出版《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用品卷》《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工具卷》等。研究传统手工艺42年、1988年将“民艺”一词引入《中国民间文艺词典》并注释、1992年翻译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著作……徐艺乙一直致力于推广传统手工艺和民俗艺术中的保护与传承。他翻译的《工艺之道》《民艺四十年...

    1133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千年太岁收藏者将捐赠出来做研究[图文]
    千年太岁收藏者将捐赠出来做研究[图文]

    杜宗辉(左)给“太岁”拍照6月16日,兰州和平镇一名工人在开挖草坪时挖出一“太岁”,找到报社希望有关专家鉴定,但兰大生命科学院对此也无法给出结论。6月23日,兰州市一位追踪关注“太岁”的生态园林学方面的学者杜宗辉看到后认为,工人挖出的“太岁”应当已经有千年,是个“千岁”,他给工人给 出收藏建议,同时工人张宏杰表示他愿意将“太岁”捐赠出来搞研究。“太岁”已经有些干枯6月23日,本报新闻热线接到了...

    38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精雕玉琢 牛姿百态[图文]
    精雕玉琢 牛姿百态[图文]

    “牛”有着丰富的内涵,所以“牛”也是十二生肖动物中艺术表现形式最为丰富的动物之一。明清以来,它是玉雕广受青睐的艺术创作题材……每年岁末,举办生肖主题的文物展已经成为很多博物馆的惯例。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博物馆中那些古朴灵动的牛形玉佩。商 玉雕水牛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商睌期至西周早期 玉牛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商睌期至西周早期玉牛,玉质特别,一半为碧绿色,一半为浅赭色,绿色的部分,局部还附...

    942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蒋介石往台湾运了多少文物?为何说他在这点有眼光[图文]
    蒋介石往台湾运了多少文物?为何说他在这点有眼光[图文]

    1950年12月17日,台北台湾银行金库的藏金。圆桶外的封条上有“金圆券准备金”字样在历史上,因为战争失败而舍弃国家首都逃亡的例子并不罕见,然而,像蒋介石这样“逃亡”得如此漂亮的国家领导人,几乎是绝无仅有的。蒋介石在败给共产党的时候,几乎是尽可能地将整个“中华民国”搬到了台湾。在撤退到台湾的时候,蒋介石从大陆带了相当多东西。在这些物品当中显得价值特别高的有两样,一样是黄金,另一样就是故宫的文物...

    903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关于“香”事 还要从5000年前说起...[图文]
    关于“香”事 还要从5000年前说起...[图文]

    电视剧《甄嬛传》中,很多关键转折点都源于某位娘娘“小产”,而导致“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香。比如甄嬛刚住进碎玉轩,就在海棠树下挖出一大块麝香,此前住在这里的芳贵人极有可能因此小产;再比如,安陵容在甄嬛用的“舒痕胶”中偷偷加入了麝香,致使甄嬛跪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小产了——而华妃多年不能生育,也与皇上所赐的“欢宜香”密切相关——不难发现,有类似情节的影视作品不胜枚举,在古代真实的宫廷生活中,...

    672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卓刀泉古玩城举办“2016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平台建设迎新研讨会”[图文]
    卓刀泉古玩城举办“2016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平台建设迎新研讨会”[图文]

    迎新研讨会现场壹号收藏网讯 1月17日,卓刀泉古玩城艺术村组织的“2016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平台建设迎新研讨会”在卓刀泉古玩城会议室举行。迎新研讨会现场原湖北省建设厅副厅长万仁坤现场发言原湖北省文化厅厅长、湖北日报社长周年丰,原湖北省建设厅副厅长万仁坤,湖北省财政厅副厅长贺茂清,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原省民盟常务主委黄向东,著名画家、弘文尚德书画院院长刘三多,原武昌区政协秘书长王先引,原省...

    55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茶具收藏大有乾坤[图文]
    茶具收藏大有乾坤[图文]

    古人喝茶非常讲究茶具,常言道“春宜牛眼杯,夏宜粟子杯,秋宜荷叶杯,冬宜吊种杯”。中国人喝茶的传统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茶具则是重要的茶文化载体。潘家园,如同一个收纳各色茶具的宝库,常常可以见到紫砂壶,一粒珠的饱满圆润,康熙宫廷壶的繁缛雕饰,菊瓣壶的清新雅致,牛盖壶的憨态可掬……在琳琅满目的商铺中,也常常可以见到古董瓷壶、主席用瓷,以及由和田白玉、水晶、翡翠、银饰、寿山石雕琢而成的高配置茶壶,极...

    738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我言秋日胜春朝:邮票上的秋天[图文]
    我言秋日胜春朝:邮票上的秋天[图文]

    《杭州西湖》邮票“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8月7日,迎来立秋节气,孟秋时节也正式开始。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没人能留住它的脚步,然而邮票却能保留住这些迷人的景色,让我们一起看看邮票上镌刻的秋之记忆。1979年6月25日发行的T38《万里长城》邮票,共4枚,分别是“长城之春”、“长城之夏”、“长城之秋”、“长城之冬”,是我国首套四季景色邮票,分别采用蓝、绿...

    508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古代玉器中的“鸟儿”[图文]
    古代玉器中的“鸟儿”[图文]

    高高青天凤凰飞,百鸟展翅紧相随,凤停树上百鸟陪。周王身边贤士萃,任您驱使献智慧,爱戴天子不敢违。“鸟儿”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远古时期,人们对于能飞翔至天空又能随时栖落于地面,生活在山野之间的鸟儿充满了敬畏,他们认为自由的鸟是上天的使者,于是“鸟崇拜”应运而生。从古代鸟形玉器上可窥见一斑。玉鸮形佩红山文化故宫博物院藏红山文化距今约5千~6千年,发源于内蒙古一带。红山文化以“C形龙”和“...

    884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巴黎恐袭发生一年后 这座城市正在艺术中找回自我[图文]
    巴黎恐袭发生一年后 这座城市正在艺术中找回自我[图文]

    十月的巴黎秋高气爽,沐浴在阳光中的各大街道也变得栩栩如生起来,好比一幅幅超现实画卷。温斯顿·丘吉尔大道上汇集了各地前来参加巴黎艺术周的收藏家、艺术品经销商、美术馆长及其余各路艺术界人士。他们或在阳光下漫无目的地闲逛,或三两成群地出没于食品贩卖车、咖啡站及雕塑周围。让·阿拉德设计的“犰狳茶亭”(Armadillo Tea Canopy),目前正在第43届巴黎艺术周上展出 图片来源:网络在香榭丽舍...

    330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赵薇微博发油画作品 画内女子温婉恬静[图文]
    赵薇微博发油画作品 画内女子温婉恬静[图文]

    赵薇微博所发的油画作品。环球网(微博)娱乐讯今天(4月19日),赵薇在微博上传一张画作,粉丝猜测可能是抽象派的油画,整个画面感觉非常神秘。画中赵薇穿着一件宽松的绿衣服,像西方油画里的贵妇,看起来冷艳却不失性感。她安静的坐在桌边,一个人独自喝咖啡,网友赞其温婉恬静。(记者:小倩)...

    85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扬州八怪”魁首郑板桥:坦坦荡荡真人样[图文]
    “扬州八怪”魁首郑板桥:坦坦荡荡真人样[图文]

    茶香酒熟田千亩(行书)郑板桥有老先生说,年轻时曾一度不把郑板桥放在眼里,直到年岁老大,才慢慢体味出板桥的好处来。老先生涵养功夫天下一流,自然也经历过年少轻狂的岁月,只是在翰墨场中参透了世情冷暖,棱角渐渐磨平,越发觉得郑板桥这等人物的可爱可敬。小时候听大人们讲郑板桥的趣闻逸事,无非是文人才子那些荒诞不经。后来在清刻本《板桥家书》中认识了这位道士打扮、撅着一小撮山羊胡子的古怪老头,仿佛觉得他就是那...

    77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