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以来,在美国唐人街大楼火灾中,华人博物馆八万余件藏品也在持续牵动人心。据最新公布的消息,尽管损失严重,但几天来有约700箱资料被抢救,其中八成有望修复。
纽约当地时间1月24日,一场在纽约曼哈顿唐人街区茂比利街70号楼宇燃起的火灾,殃及了大楼内多家华人机构,其中就有位于二楼的美国华人博物馆。连日来,博物馆馆藏的8.5万件记录中国早期赴美移民历史的藏品牵动人心。
美国华人博物馆遭遇火灾
2月2日,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博物馆官网,读到一封公开信。信中称,“尽管我们的藏品、研究中心与档案位于茂比利街70号楼二楼,但我们的博物馆位于中央街215号的主展区没有受到影响,正在开馆运行。”
位于纽约中央街215号的博物馆展厅,没有在展厅内受损。图为2009年,美国华人博物馆重新开放,观众参观。
“根据本地政府官员持续发来的信息,我们做好了准备,可能大部分藏品严重损坏或者灭失。”但公开信确认,有3.5万件藏品此前作了数字化保存。
自1月29日抢救出首批100多箱馆藏后,博物馆员工和志愿者三天内继续从失火楼宇内搬出约700箱馆藏品和珍贵艺术品。根据初步评估,几天来抢救出的馆藏约有80%被救火时淋湿,但大部分可修复。
1月29日以来,数百箱档案从博物馆仓库搬出。
上周末,消防部门和楼宇局检查后确定失火大楼的某些区域可以安全进入,华人博物馆、纽约市级行政服务部(DCAS),档案和信息服务部(DORIS)的工作人员以及“纽约修复联盟”制定了抢救流程。
被抢救出的档案和文物,需要经过冰冻、干燥和修复。
华人博物馆馆长姚南薰(Nancy Yao Maasbach)表示,“1月29日早上打开取出的文件箱时,发现很多珍贵文件是可以挽救的。团队立即将25箱文件送往宾州Allentown的一处场所冰冻和干燥;另取出超过150个箱子,将它们送往博物馆后由25位志愿者协助取出文件。”志愿者将干燥、损毁程度较小的文件箱搬至卡车,送往博物馆。
据担任志愿者的曼哈顿唐人街第三社区委员会委员陈家龄此前介绍,只有DCAS的团队能进到二楼的馆藏室将文件盒取出,估计约还有600-700箱文件在二楼。因为潮湿的文件会软化并发霉,它们必须立即在严格的温湿度环境下进行缓慢干燥。
被抢救出的档案和文物,需要经过冰冻、干燥和修复。
位于中央街215号的美国华人博物馆腾出空间,接收抢救出来的部分馆藏。博物馆在4楼搭建临时文件箱架,以便之后搬入更多文件箱。
这些干燥的文件箱由大卡车送至博物馆处理,志愿者协助将箱子从卡车上搬到博物馆准备的场地,文物保护者穿戴口罩和手套将箱中的文件取出,确认损毁情况后,再放到(无酸)的暂存文件箱中。
被抢救出的文物包括纽约唐人街英文报纸先驱郑玉安(William Yukon Chang)创办的月报《中美时报》(Chinese-American Times),这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一本完全以英文出版的华裔美国报纸。
(本文图文资料来源: 美国华人博物馆官网、HYPERALLERGIC、博物馆头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