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工业化社会,节能和环保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笔者犹记得现展存于四川省雅安市博物馆一盏青瓷省油灯(原系四川省芦山县博物馆所藏) ,它虽是一种普通的生活器物,却蕴含着1100年前我们先民的聪明和智慧,以及可贵的节能环保意识。
省油灯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在四川邛崃的唐窑遗址中发现了这种省油灯。此后的许多有关古陶瓷著作中,省油灯都被列为邛窑的特色产品。但自1971年以来,在芦山的唐代墓葬考古中也陆续有所发现。其中一件豆青釉瓷省油灯被列为国家珍贵文物。
这种省油灯之特点是:灯体瓷质圆形如坦口碗状,为上下夹层。面上一层为盛油的油盏,油盏下腹部中空,且在其腰部开岀一小孔。使用的时候,从小孔处注入冷水,每天一换。之所以如此,是因表层上灯油在燃烧发热的时候,会受下面夹层中低温冷水的作用。水受热的蒸发速度相对比灯油(菜子油或桐油)要快,而在蒸发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吸收热量,由此可使其避免灯火在加热过程中油温过高,盏体干燥,而导致灯油急速蒸发,从而达到一定的省油效果。根据宋代大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所载:“可省油之半” 。同时,经过近些年来文物工作者利用出土实物进行实际测试发现,随着工匠们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使用中,对这种灯的认识和了解的不断深入,更将灯体形状施釉部位,及尺寸的比例大小不断予以改进,主要是加大了夹层内的空间蓄水体积,即增大它的降温效果,使其省油功效达8%至20%左右。
省油灯的这种冷却方法,在现代工业中称之为水套冷却法。这就表明古代的工匠们在发明这种灯时已经认识而且能灵活运用如下物理原理:液体蒸发的速度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是密切相关的;水比较起菜子油等植物油更容易蒸发,并且在其蒸发过程中还要吸收大量热能,因此将其用作升温较快物体的冷却剂是行之有效的。这样的物理原理,在西方是19世纪中叶才被普遍认识,并形成定律的。而在中国的四川先民,却早于1100年前的唐代,就已经能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和具体运用这个物理学原理了。
省油灯盏夹层注水孔及灯炷
省油灯被认为是邛窑最具特色之产品。这里我们可从陆游的记载中发现,省油灯的发明创造与流传似与芦山的古代先民有极大的关系。在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在叙述省油灯原理的同时,还记载了有关它的时代及来源:“ 《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有之,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邵公济牧汉嘉时,数以遗中朝士大夫。按文安亦尝为玉津令(玉津县令。玉津县,五代置,今乐山南郊区) ,则汉嘉出此物几三百年矣” 。文中所言汉嘉是芦山在东汉、两晋之时作为郡治和县的名称。而文人在写文章中习惯沿用古名来表示其博学和雅致。正如陆游所处的南宋时,已无玉津县名,而在其记宋白早年任职时,仍用了玉津县名一样。宋文安公,即宋白,乃为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他生于五代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 ,卒于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 。而在其文集中就已有咏省油灯诗,可见省油灯是唐、五代已有了。而那位曾任芦山(汉嘉)县令的邵公济,数次把当地所生产的省油灯作为礼品,赠送给中朝士大夫。可见,芦山是省油灯的最早和主要产地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芦山境内相继多次出土省油灯,从其造型结构与省内出土的同类产品比较,均为唐代时期的特征。灯的盏面上都有一形状为弓形的小柄,灯盏腰边部的注水孔位置较低,这些都是早期省油灯形式的特点。其中,在1971年芦阳镇出土的一件省油灯,通体施均匀的豆青色釉,并且釉面还有细碎的开片纹,很是精美,而1989年在仁加乡与数件唐代的四耳罐一起出土的几盏,无论是在造型、胎质还是釉色上都与邛崃出土的文物相近,这里又是南丝绸之路路线上相接的重镇,它们在古代工艺技术上相互间影响也是很自然的事。
我们可以设想下,在古代,像宋白、陆游、邵公济这样的长期从事文案和读书写作的官员、文人,能在这样一盏省油又不油烟熏熏的灯盏下工作,灯光明亮稳定,不致弄得“满面尘灰烟火色” ,是多么惬意的事!无怪乎相隔两三百年,都在他们的诗文中记下相同一种器物。
像省油灯这样节能环保的实用器物原理,可能在后世仍有延续。听当地老先生讲,过去一些人家在堂屋中常吊挂一种既用于敬神又有照明作用的叫做水灯的灯具,就是用一个上大下小的圆筒形玻璃环,下部三分之二为清水,上部三分之一部分放菜子油,中间用铁丝系一根灯捻。同样是利用下部清水,控制上部灯油燃烧的温度,灯光明亮不闪烁,可以通夜不熄灭。其原理其实和省油灯一样,不过是利用了油比水轻的原理,把油直接放在水的上面。
古人利用注水冷却的省油灯,使其具有降温、光稳、少烟、省油的功效。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电灯已成为照明工具,省油灯已失去了实用价值。但其运用物理学原理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这种科技意识,至今仍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