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丝路上的犍陀罗佛教艺术[图文]

时间 : 06-16 投稿人 : 小哥 点击 :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古老的贸易之路。几个世纪以来,丝绸之路沿线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至关重要。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陆路通道,将东亚、东南亚与东非、西亚和南欧贯通起来。在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以及后来的贵霜王朝迦腻色伽国王时期,犍陀罗地区(即目前的巴基斯坦西北部和阿富汗东北部地区)兴建了大量的佛塔和寺院。从这些佛教建筑中出土了许多石刻造像、灰泥造像、铜像、青铜像以及铜币、银币和金币,目前大部分陈列在巴基斯坦和国外的博物馆里。这些出土文物显示,犍陀罗艺术受到了来自中国、波斯、罗马和希腊等不同文明的影响。在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以及贵霜王朝迦腻色伽国王时期,大乘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中国、日本和韩国。

公元前3世纪,佛教在孔雀王朝阿育王的支持下传遍古印度,并扩展至亚洲其他地区。公元前3世纪末期,阿育王皈依佛教,并在该地区佛教传播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巴基斯坦拥有超过5000个佛教遗址,佛教艺术和建筑资源丰富。

丝路上的犍陀罗佛教艺术 | 艺术品文摘

贾乌利安寺院遗址,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塔克西拉

犍陀罗是南亚的重要地区,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作为佛教中心,因此被称为“佛教圣地”。犍陀罗(Gandhara)这个词可以一分为二:“Gand”意为“香气”,“Hara”意为“土地”,犍陀罗即为“芬芳之乡”。广义的犍陀罗地区包括了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印度河下游谷地、塔克西拉山谷(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北部)和整个克什米尔地区,实际的(即狭义上的)犍陀罗地区为一个三角形地带,东西长100公里,南北长70公里。然而,犍陀罗艺术突破了重重地理阻隔,向阿富汗东部、乌仗那、巴尔赫、斯瓦特山谷、布内尔、迪尔、巴焦耳和白沙瓦山谷等各地延伸,直至克什米尔。

丝绸之路沿线的犍陀罗佛塔和寺院

早在佛陀时代之前的古印度,在亡者遗骸之上建塔或墓的习俗已为人所知。曾到此朝圣的中国高僧法显和玄奘在文献中频频提到,舍卫城附近的一座小邑中存有佛舍利,其上矗立着与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等过去七佛有关的古佛塔。对此,英国考古学家约翰·马歇尔在论及佛塔崇拜时认为,无论上述中国高僧所见的古佛塔实际建造日期为何时,这些所谓的过去七佛舍利塔实际上表明了为亡者建造纪念塔是当地一项古老的习俗。佛陀涅槃后,人们在佛陀舍利(佛陀遗骨)之上建造佛塔,分布在八个主要部落,即供奉于拘尸那城、摩羯陀国、毗舍离国、迦毗罗卫国、遮罗颇国、罗摩伽国、毗留提国和婆罗国,此外香姓婆罗门和孔雀一族也建造了供奉佛陀舍利的佛塔。从上述和其他一些传统中可清晰地看出,在佛陀时代,建塔已经是古印度地区早已有之且为人熟习的风俗。同样清楚的是,佛塔直到阿育王时代才成为佛教徒明显的崇拜对象。早期佛教文献关于寺院内部构造以及僧侣生活细节的记载十分丰富,然而却没有关于阿育王之前佛塔崇拜的任何记载。如果早期的僧侣确实崇拜佛塔等纪念物(就像他们后来那样),而文献对此的记录竟然阙如,这实在令人难以想象。尽管自佛陀涅槃后,建造在佛陀舍利之上的八座佛塔一直是僧侣崇拜的对象,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佛塔在阿育王之前就被公认为佛教信仰的标志。正是阿育王打开了上述八座佛陀舍利塔中的七座,将佛陀舍利细分给了王国中所有的主要城市,并在每个舍利上都建造了宏伟的佛塔。阿育王可谓是推动佛塔崇拜的第一人。

考古人员在犍陀罗地区(特别是塔克西拉山谷)发掘出了许多属于公元前3世纪和公元5世纪的佛教圣地遗址,其中最早的一个是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建造的法王塔(Dharmarajikastupa,又译达磨拉吉卡窣堵波)。英国考古学家约翰·马歇尔关于该遗址的主佛塔建造在佛陀舍利之上的观点或许是正确的,阿育王很可能将佛陀舍利分配到此处并建塔,并且称其为dhato-garbhastupa(意即存放舍利的佛塔)。

丝路上的犍陀罗佛教艺术 | 艺术品文摘

辩才天女(Sarasvati)浮雕,拉合尔博物馆

考古人员在锡尔卡普市挖掘出了数个文化层叠加的建筑遗址。其中,在属于安息帝国时期(公元1世纪)最后阶段的层位中发掘出一座圆形小佛塔,设计精致,用浓厚的石膏绘饰出当时较为常见的茛苕叶纹,其功能似乎只是为了私人祷祝和礼佛。而另外一座佛寺位于凸起的基座上,前面有一个门廊,中间为一个长方形的中殿,后面是一个圆形后殿;整个佛寺被一条走廊通道所包围;由于这种形状,该佛寺被称为拱形庙。该层位除了上述佛教建筑之外,其庭院内还有双头鹰神殿遗迹,融合了西方古典、印度以及当地建筑的风格。

贵霜时期的佛塔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方形佛塔取代圆形佛塔开始流行;寺院中出现厨房,建筑多由半方石砌筑,寺院中有田地。佛教造像艺术此时突然出现了人格化形象,首次出现了雕刻的佛陀形象。佛陀形象在开始时表现为画面中的人物主角,即用高浮雕的形式在佛塔基座的壁柱之间展现佛陀的生平事迹。随后,独立式佛像将在下一阶段逐渐显现并充分发展。

稍后一个时期,佛塔建造出现另一个发展趋势。小佛塔取代了大佛塔成为主流,且主塔周围是还愿塔,此类布局结构主要见于莫赫拉莫拉杜(MohraMoradu)等建筑遗址。上述遗址中的小佛塔多为高浮雕装饰,在片岩或灰泥上雕成,描绘了许多佛像。在最后阶段(公元前4~5世纪),佛塔形状进一步改变,高塔取代了低塔成为更加普遍的样式。

在白匈奴入侵犍陀罗之后,佛教逐渐失去了它在贵霜王朝时代所拥有的王室赞助。由于佛教普及而一度式微的印度教,在此时获得了白匈奴的支持而再度复兴。佛教庙宇大量荒废,许多僧侣逃往山区(今巴基斯坦西北偏远地区)避难。在公元7世纪,玄奘来到犍陀罗,他认为此地曾经臣服于迦毕试国,但后来它已成为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的支流。虽然曾有许多寺院,但已成为废墟。在经历破坏之后,犍陀罗从未恢复。

在斯瓦特、布内尔、迪尔等地分布着许多佛教遗址,这些遗址保留了佛塔、寺院、精舍、居住点、洞穴、石刻和铭文。

据公元4世纪来到斯瓦特的法显记载,该地区约有600座寺院。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宋云在公元6世纪到达该地,在当地寺院里看到了近6000幅画像。玄奘于公元7世纪来到斯瓦特,在目睹了当地佛教衰败的景象后,他说:“夹苏婆伐窣堵河,旧有一千四百伽蓝,多已荒芜。昔僧徒一万八千,今渐减少。”即使在今天的斯瓦特,仍有超过400座佛塔和寺院遗址,占地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僧侣们在山上建造了许多佛塔和寺院,其目的一是不影响山下的农业生产,二是免于战乱侵扰。他们在朝圣者经常沐浴的水泉旁建造了寺院。

犍陀罗艺术与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犍陀罗艺术主要是一种佛教艺术。犍陀罗的佛教艺术并不局限于其狭义上的地理边界,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蔓延至许多区域,例如斯瓦特北部地区、印度河上游以及塔克西拉山谷等。实际上,考古人员在这些地区发现了许多佛教遗址,在发掘过程中,大量与佛教传说有关的雕塑重见天日。犍陀罗佛教艺术起源于该地区,并且从公元1世纪到8世纪长期繁荣兴盛。从发掘出的庙宇、寺院遗址中可以看出佛教艺术在此地进行了复杂的重组。因此,犍陀罗艺术也被称为“希腊佛教”或“罗马佛教”艺术,因为它包含了一些源于西方的元素。然而,斯瓦特和犍陀罗的雕塑所展现的西方艺术影响也促进了佛教概念的发展,因为佛教的许多理念通过此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有力地印证了连续性理论,雕塑以可见的方式彰显了东西方思想和文明的融合。

丝路上的犍陀罗佛教艺术 | 艺术品文摘

悉达多诞生浮雕,卡拉奇国家博物馆

大犍陀罗(即广义的犍陀罗地区,包括整个开普省、旁遮普北部和阿富汗东部)的佛教艺术受外来文化影响显著,有学者也因此认为犍陀罗艺术就是希腊或罗马艺术的产物。其他一些学者则认为犍陀罗艺术的概念源自本土,受到了印度、中亚、波斯、希腊和罗马等地的相互作用,其影响真实可见,正如犍陀罗雕塑所示。

波斯的阿契美尼亚人在公元前6世纪到前4世纪统治着犍陀罗地区,随后到来的是公元前190至前90年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和印度-希腊人,这些外来文化深刻影响了当地的艺术和手工艺。此后,公元前90年至公元1世纪中叶抵达犍陀罗的斯基泰人和安息人为当地传统注入了新趋势。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5世纪,贵霜人在犍陀罗艺术和建筑领域进行了更多创新。迦腻色伽统治时期被认为是犍陀罗艺术的黄金时代。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外来统治者不仅在犍陀罗地区建立了政治统治,而且也塑造了该地区的文化价值观。

法国学者阿尔弗雷德·福彻在撰写关于犍陀罗艺术开端的文章时,支持地中海影响犍陀罗艺术发展的学说。他认为希腊无疑是影响犍陀罗艺术的最早来源,并且显著改进了犍陀罗当地艺术。约翰·马歇尔发掘了锡尔卡普(这是塔克西拉地区的第二座城市),证实了福彻的观点。根据塔克西拉的发掘情况,马歇尔认为犍陀罗艺术源于热衷希腊艺术的安息人文化,并在近东的外国工匠的支持下获得了独特的风格。

丝路上的犍陀罗佛教艺术 | 艺术品文摘

法王塔寺院遗址,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塔克西拉

一些西方学者将犍陀罗艺术与罗马文化联系起来。他们没有在犍陀罗艺术起源地发现该艺术形式的发展,而是将贵霜时期犍陀罗艺术展现的成熟形式与罗马人的影响联系起来。这一理论的支持者称,罗马帝国的商业和政治权力以积极的方式影响了印度次大陆人民的生活和文化,尤其是那些通过陆路直接与巴克特里亚、西北部相联系的地区,以及通过西海岸诸港口与印度内陆相联系的地区。这些与罗马有关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愈发密切,并在迦腻色伽时期达到顶峰。

犍陀罗的考古环境表明它发展出了一种混合了西方和亚洲文化的组合模式。这种复杂文化背景培养出的工匠创造了这种独特的佛教艺术。佛教艺术的详细主题包括佛教基本概念的象征性表达,例如佛塔崇拜、佛陀或菩萨造像等,一般都带有浓厚的当地特色。

也有一些考古学家不同意犍陀罗艺术完全源于希腊人或罗马人的影响,他们认为这种艺术借鉴了东西方思想并将两者合二为一,然后向四周扩展至印度、阿富汗、中亚、中国和远东地区。艺术既不是西方的也不是古印度的,它源于两者并将不同的元素与自身的形式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新的传统,即今天人们所知的犍陀罗艺术。

相关文章

  • 清朝光绪《广东省城图》现身 当年故事有误读[图文]
    清朝光绪《广东省城图》现身 当年故事有误读[图文]

    最早用近代西洋测绘原理绘制的广州地图。(资料图片)2002年6月5日,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公布,在国家图书馆发现了一张清朝光绪十六年的《广东省城图》缩印本。改图是当时国内缩减最早用近代西洋测绘原理绘制的广州古城图。该图清晰描绘出了清代广州的城建规模、功能布局、地理风貌、军政要地等,图中显示,清朝广州就有高第街、诗书街等。最令人唏嘘的是图中显示了广州水陆环境的变迁,那时的海珠岛还在珠江之中,江面也...

    739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古玩行当:卖西贝货获利最大[图文]
    古玩行当:卖西贝货获利最大[图文]

    八棱银鎏金把杯古玩这行当,卖“西贝货”获利最大。利也就是金钱。这行当的黑厚利术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故事繁多每每听起来总是让人荡气回肠。如今的古玩市场依然充斥着各种骗术,让人望而却步。记得很多年前我在路上走着,被一位小伙子拦下,很神秘地让我看他包里的一件东西。金色的錾花八棱把杯,我真是被惊得目瞪口呆——这不是唐代的金银器吗!假的!老套路了!本能反应。还有,做得也太好了吧,也是本能反应。我小心...

    1104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乾隆皇帝对紫砂茶器极为推崇[图文]
    乾隆皇帝对紫砂茶器极为推崇[图文]

    明永乐 甜白釉暗花双龙纹茶钟 雅昌供图随着明太祖正式废除“团茶进贡”,从此改变了唐宋以来饮用抹茶为主的习惯,也结束了团茶、饼茶独领风骚的地位。旧时饮用抹茶的茶器,如茶碾、茶磨、茶罗、 茶筅、茶杓、茶盏等等,都因叶茶改为冲泡方式,不须研磨击拂,所以,随着抹茶的废置而消逝。明末清初时期,随着宫中茶礼的盛行,紫砂茶具开始被皇室选为贡 品进入宫廷,从而成为御用器的一部分,其中乾隆尤为推崇紫砂茶器,使得...

    1160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收藏八音盒该注意哪些门道[图文]
    收藏八音盒该注意哪些门道[图文]

    瑞士“梦幻剧场”大型活动人偶分发糖果交响音乐盒 孙晶 摄理财锦囊羊城晚报讯 记者孙晶报道:已经拉开帷幕的各大拍卖行春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羊城晚报记者从华艺国际获悉,2016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24日至5月26日在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5月24-25日预展。首先要看产地此次春拍包括中国书画、当代艺术、古董珍玩、珠宝钟表、极品名酿·养生精粹等五大门类,将分为9个专场进行。其中,首次亮相...

    195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鎏金银饰中的端午习俗[图文]
    鎏金银饰中的端午习俗[图文]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民间便有赛龙舟、吃粽子习俗,以此纪念投身汩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此习俗自古延续至今未曾间断。节日这天,粽子飘香,妇女儿童争佩香囊,以期驱毒、避邪、除祟、消灾。本文所要介绍的这件清代划龙舟鎏金银饰,便是当时端午节习俗的真实写照。清代划龙舟鎏金银饰这件银饰(见图),重16.2克,通高9.6厘米(含链坠);龙舟高3.4、宽5.8厘米;石榴银坠高1.7、宽1.6厘米;整体系由模压、...

    1925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武汉4名大学生拔路人头发 称是动保行为艺术[图文]
    武汉4名大学生拔路人头发 称是动保行为艺术[图文]

    地铁上,一只“兔子”突然蹿了出来,二话不说,从乘客头上拔下一撮头发,这是发生在武汉地铁二号线上的真实一幕。近日,武汉市华夏理工学院广告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项“拒绝动物皮毛制品”的行为艺术,他们穿上人偶服,在公共场合揪路人头发。据《楚天都市报》报道,12月7日下午4点,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广告学专业4名学生装扮成“长耳兔子”乘地铁、亮相闹市街头,引发众多行人的围观。近期,该校广告学专业2014级学生集...

    378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昆卡双年展总监为钱愁 10万美元预算仍未下发[图文]
    昆卡双年展总监为钱愁 10万美元预算仍未下发[图文]

    克里斯多巴·扎帕塔假如天遂人愿,厄瓜多尔南部城市昆卡2018双年展即将迎来53位本国和国际艺术家参展。但眼下,有一个难题:预算吃紧。据The Art Newspaper报道,双年展的总监、策展人、艺术家近日致信厄瓜多尔政府,表达了 “极大的担忧”——“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来源,双年展无力组织展览作品,很显然,没有作品就无法举办双年展。”这届双年展的日期定为11月23日至明年2月3日,但10万美...

    1979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加拿大华裔画家名作光天化日下被抢[图文]
    加拿大华裔画家名作光天化日下被抢[图文]

    加拿大华裔画家名作光天化日下被抢 被抢名作中新网3月31日电 据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温哥华一间画廊日前在光天化日下,被人抢走了一幅本地华裔艺术家的名画。该间画廊是位于固兰湖街(Granville St。)的Ian Tan Gallery,画廊顾问拉卡班尼(Eve Lacabanne)称,事发于周一,她与画廊东主都在画廊内,但不是在最前方;画廊的门铃响起,表示有人刚走进画廊,当他们走近画廊前...

    1772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法国人收藏清末美女照[图文]
    法国人收藏清末美女照[图文]

    清末美女照这是一组法国人收藏的清末民初,中国各地的美女和少妇老照片。很特别的头饰与服装赋予了她们那个时代的女性符号。清末美女照清末美女照清末美女照...

    1990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邮票上的清明节[图文]
    邮票上的清明节[图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寒食节。在中国古代,帝王将相“墓祭”被民间仿效祭祖扫墓。唐朝时,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因清明与寒食节相近,而寒食为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于是合二为一,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吃凉食。2010年4月5日,中国邮政发行《清明节》特种邮票一套3枚 (同时发行小版张一枚),面值...

    1880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1950年代初的刘海粟与上海美专[图文]
    1950年代初的刘海粟与上海美专[图文]

    作者:王欣(刘海粟美术馆 学术部副主任)上海美专最终定格在1952年9月。这所刘海粟一手创办,与他一同走过40年的学校最终与苏州美专、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新政府邀请刘海粟作华东艺专校长,文化部长彭柏山说他可以不去管行政的事,自己创作就可以。的确,之后的刘海粟再也没有具体操作过学校事务,而是真的投入到写生与创作中去了。刘海粟、夏伊乔在水库建设现场采风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

    1165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河南开封发现一批“大晟”款石磬残件[图文]
    河南开封发现一批“大晟”款石磬残件[图文]

    北宋“大晟府”石磬残件(摄影 徐泽源)大河艺术网讯(供稿:徐永峰 李岩东 徐泽源)近日,开封市的一位古玩收藏爱好者,在市内某建筑工地向郊外运出的废土堆里捡到了部分特殊的烂石块。这批烂石块有大有小、有角有棱、有薄有厚,有的还带有穿孔。他经过清洗后发现在个别石块的平面上,还刻有“大晟”和“中吕中声”、“林钟”字样,并且还有遭重锤击砸的痕迹。据史料记载:大晟是指大晟府或大晟府整理制作的乐曲。又指北...

    281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达芬奇笔记中罕见新内容被发现[图文]
    达芬奇笔记中罕见新内容被发现[图文]

    达芬奇1510年前后写下的任务清单,提醒自己带上头骨和解剖刀达芬奇在1511年绘制的解剖素描图,展示了肩部和手臂肌肉以及足骨北京时间4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达芬奇笔记本中此前未被发现的一页记载的内容,即使达芬奇这样的天才也要为自己制定任务清单。除了观察大脑中的洞以及描述鳄鱼的颚部等重要的科学研究工作外,达芬奇还在清单中提醒自己购买粉笔、炭画笔和纸。我们会很自然地认为,这位画家、雕塑...

    1848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妇好墓里的殷代文化[图文]
    妇好墓里的殷代文化[图文]

    殷墟横跨洹河两岸,自1928年以来,考古学家已在这里发掘出丰富的殷代文化遗存。妇好墓位于殷墟中心小屯村北略偏西百米处,宫殿宗庙遗址的西南侧,规模中等,未经盗掘,随葬器物极为丰富。根据地层、随葬器物形制、铭文及其与甲骨卜辞的参考比对,发掘者认为此墓属于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庙号称“辛”。妇好墓中曾出土一件短辫玉人(编号M5:372),高8.5厘米,黄绿色斑驳玉质,双手抚膝,呈跪坐姿势。玉人面部扁平...

    117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用缎带作画?!这个可以有[图文]
    用缎带作画?!这个可以有[图文]

    将创意小物再赋予更深层的工艺基础以及艺术含意,原本就让人惊艳的美丽生活用品也可以成为艺术雕塑。Ribbonesia 是日本艺术家前田麦(Baku Maeda)于 2009 年成立的公司,前田麦出生于札幌,过去以绘画的方式进行创作。后来迷上缎带创作,在他的创意巧手下,完成了许多让人惊艳的作品。他发展出大受欢迎的小动物造型包装缎带后,现在又挑战更惊人的缎带艺术雕塑。...

    873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