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由清朝皇帝大婚看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图文]

时间 : 06-11 投稿人 : 丑丑 点击 :

由清朝皇帝大婚看中外文化交流融合 | 艺术品知识

皇帝继位后迎娶皇后的典礼仪式称为“大婚礼”,满文旧作“ambasadulambi”,意为“大结亲仪式”,或称“hvwangheogaimbi”,意为“迎娶皇后”。

在清朝入关后到清亡的十位皇帝中,除了继位后将原配嫡福晋册立为皇后的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其他的五位年幼继位的皇帝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宣统在紫禁城内都举行过大婚册立皇后典礼。其中顺治皇帝比较特殊,举行过两次大婚。第一次大婚册立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因与他“志意不协”,被降为静妃,不久他又迎娶册立了废后的侄女即后来的孝惠章皇后。末代皇帝溥仪在清亡十年后才成人迎娶皇后,那次仪式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真正的“皇帝大婚”。总之,顺治皇帝的两次大婚加上康熙皇帝与孝诚仁皇后、同治皇帝与孝哲毅皇后、光绪皇帝与孝定景皇后的大婚仪式,有清一代一共有四位皇帝举行过五次大婚仪式。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婚礼,清代大婚的花销巨大。光绪大婚共花费银550万两,按当时的粮价折算,这些银两可购买近400万石粮食,足够190万人吃一年。逊帝溥仪的婚礼按照同治帝大婚的规模来办,花费银元40多万。

清代的大婚仪式脱胎于周代以来的婚礼中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个过程。清代因其独特的选秀女制度,皇后从秀女中指立,故未有“问名”与“纳吉”之礼。“纳采”和“纳征”即民间的订婚礼和聘礼。为体现皇家典礼的气势恢宏,“纳征”改为“大征”。宋代开始,为了突出皇家至高无上的地位,告知婚礼时间称“告期”而不是“请期”,皇帝大婚不“迎亲”而派使节“奉迎”。皇家大婚与民间婚礼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奉迎”前要举行“册立”仪式确立皇后身份。成婚“朝见”后要颁诏,昭告天下皇后已为后宫之主,天下之母。

清代的大婚可分为三个礼仪阶段,婚前礼、婚成礼、婚后礼,一般持续时间为20天左右。婚前礼主要包括“纳采礼”“大征礼”。婚成礼主要包括“册立礼”“奉迎礼”“合卺礼”。婚后礼主要包括“朝见礼”“颁诏礼”“庆贺礼”“赐宴礼”这几部分。在这三个阶段九个礼仪过程中,每一个具体的礼仪都能体现清代满蒙汉民族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由清朝皇帝大婚看中外文化交流融合 | 艺术品知识

英国画家笔下的同治皇帝大婚——迎亲队伍

婚前礼

从复选的秀女中确立皇后及妃嫔后,皇帝的大婚便进入准备阶段。准皇后与准妃嫔都入住皇后娘家,不能与家人接触,只能由宫中的太监来服侍。

具有订婚意义的纳采礼是向皇后家赠送赏赐的第一批物品。礼物一般包括马匹、甲胄、妆缎、布帛,早期还有金茶桶和银盆。汉人的纳采礼中需有大雁,寓意女子守节,而满洲纳采礼中有甲胄、鞍马,展现了少数民族不忘骑射的尚武精神。举行纳采礼的当日上午,正副使在太和殿前跪听大学士传旨:“皇帝钦奉皇太后懿旨,纳某氏女为后,命卿等持节行礼纳采。”正使从大学士手中领节,带副使率领仪仗队出太和门、东华门到皇后府邸。正副使到来时皇后的父亲早已穿好朝服率家人在大门外跪迎。内务府官员将纳采礼摆在左右两边案上后,正副使将象征皇帝的节安放于客厅中央大案,分立于两侧。此时皇后之父率家族子弟跪于客厅中门之外听正副使传制,众人再朝皇宫方向行三跪九叩大礼谢恩。为庆贺纳采礼成功,皇后家会被赏赐一场宴会,按照满族的饮食习惯布置筵席。来宾先喝奶茶之后,吃饽饽和羊肉等酒菜。

之后相隔两三天左右,正式迎娶皇后入宫之前,还要进行大征礼,再向皇后家送一次大婚礼物。礼物除了马匹、缎、金银茶具和银盆之外还有黄金二百两、白银一万两。这次仪式均与纳采礼相同。

婚成礼

皇家大婚中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仪式便是册立、奉迎、合卺礼,约在大征礼举行后十几天内举行。行册立礼前一天皇帝要派遣官员告祭天、地和太庙。举行册立礼当日清晨,皇帝先从养心殿到慈宁宫,向太后行礼禀告即将迎娶皇后,再亲临太和殿任命使臣(一般是两位和硕亲王),交予使臣皇后册、宝,之后便前往乾清宫等待迎娶皇后。正副使率仪仗队出太和门,紧随其后的是盛放金册、宝的龙亭。之前在此等待的凤舆跟在龙亭之后一同随队伍出午门、大清门前往皇后府邸。

按照满洲风俗,婚礼是在夜间举行,子夜时分,迎亲队伍才到达皇后府邸。正副使依然是先向跪拜的皇后父宣读迎娶皇后制文,然后将金册、宝置于中门案上。皇后在案前面北而立,听女官宣读册文宝文后,皇后接受金册、宝,行六肃三跪三拜后册立礼成。

子时三刻(册立礼当日23点45分)左右,女官提醒皇后上轿,被命妇打扮一新的皇后身着龙凤合袍,盖着缎绣龙凤纹盖头,手中拿着两个象征平安的苹果,母亲将其送至凤舆前,父亲在大门口跪送。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中,先行的是正副使,后为皇后仪驾、册亭、宝亭,正中为凤舆,凤舆前后有命妇骑马扈从,左右有内监扶舆步行,对位是护送的内大臣和侍卫。民国时期,逊帝溥仪的大婚增添了新的元素。伴随仪仗队的还有民国来的骑、步兵卫队,禁卫军警察中队,以及两支中外乐队。

热闹喜庆的队伍护卫着16人抬的凤舆穿过大清门,于寅初(第二日凌晨3时)左右到达乾清门。此时的紫禁城各处张灯结彩,装饰一新。各处宫殿都搭起彩架,贴满双喜和吉祥话语。皇后在乾清宫下凤舆,亲王福晋接过皇后手中的苹果,交给她装有金、银、珍珠、米谷、小如意的宝瓶。

新娘抱着宝瓶从殿内火盆上跨过,象征富贵平安如意。满族民间亦有此习俗。接着,经过交泰殿,再跨过坤宁宫门坎上的马鞍,下面放着皇后拿过的苹果,寓意平平安安。跨马鞍这一婚俗并非满洲原生习俗,而是源于唐代时期汉人对北方游牧民族骑马婚嫁的模仿。

举行合卺礼的大婚洞房在坤宁宫的东暖阁。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满洲入关以后,结合本民族的习惯,西边的大部分空间被改造为萨满教祭坛,而东暖阁成为皇帝大婚临时居住的洞房。在这里的龙凤喜床上,皇帝揭去新娘的盖头。之后双方端坐于床上,男左女右。这时,内务府女官让两人吃子孙饽饽(煮熟的饺子),吃的时候会问双方:

“生不生?”标准的回答是“生”。这一双关语包含着对夫妻双方子孙满堂的祝福与期盼。而末代皇帝溥仪在新婚之夜的回答令新娘花容失色,他十分诚实地说:“是熟的。”吃完子孙饽饽后皇后要重新梳妆打扮,把少女头梳成贵妇头,戴上凤钿,换明黄龙凤八团龙褂,表明身份从少女到少妇、从平民到皇后的转变。之后,帝后模仿古人席地而坐的习俗举行合卺礼,在龙凤喜床的床沿下相向而坐,相对而食,共饮交杯酒。此时,需有结发侍卫夫妇在房外屋檐下用满语唱交祝萨满神歌,祈求神明保佑婚姻幸福美满。之后帝后面向南方同坐龙凤喜床,举行坐帐礼。在吃完长寿面之后迎接两人的洞房花烛夜。

由清朝皇帝大婚看中外文化交流融合 | 艺术品知识

光绪大婚典礼图——赐宴图

婚后礼

根据传统汉人的礼俗,新娘在婚后要拜见包括祖先、公婆在内的夫家的家族成员,以取得家族的接纳。这被称为“庙见礼”和“拜舅姑礼”。清帝大婚中相应的礼仪则为“庙见礼”“朝见礼”。婚后次日,皇帝皇后在供奉祖先御容的寿皇殿和宫内各殿拈香跪拜。大婚之后第三天举行“朝见礼”。民间传统的“拜舅姑”即拜见公婆,而皇帝继位之始父亲已崩逝,故皇家的“朝见礼”只向太后行礼。朝见太后时皇后和妃嫔要向太后献如意,而不是像传统汉人朝见礼中那样要献“枣”“栗”“腵脩”,当然她们也会遵从汉俗向太后进汤和酒。

朝见礼举行后一两天,皇太后、皇帝分别于慈宁宫太和殿接受皇后、嫔妃、文武百官的进表拜贺。颁诏礼也和庆贺礼同一天举行,官员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满汉两种语言宣读皇帝大婚诏书,之后放入金凤衔彩云匣中,从悬挂在城楼上缓缓而降的金凤中取出的诏书会被颁行到全国各地,正式昭告天下这一喜事。

颁诏之后是庆贺礼,皇帝大婚属于国礼,由王公大臣进献贺表,三跪九叩,群呼万岁,虽然与平常的国礼基本一致,但还是略有差别,庆贺的来宾中还包括国外的使臣。他们当中既有传统朝贡贸易体系中朝鲜、安南、缅甸、暹罗等国的使臣,也有不属于朝贡贸易体系的欧美国家的外交使节。同治十一年九月,同治皇帝大婚时,当时的朝鲜国王李 便遣使臣奉表庆贺,并进贡了贺礼。清廷给与了赏赐并让使臣参加婚后赐宴。光绪十五年光绪帝大婚时,朝鲜国王也派了使臣前来奉表庆贺送礼,清廷也同样安排了赐宴,并向朝鲜国王、王妃赏赐了缎匹。

同治皇帝大婚的庆贺礼使节的范围仅限于朝贡贸易体系,而光绪帝的庆贺礼和使节则更为国际化,欧美各国君主纷纷发来国书贺文并赠送贺礼。欧美国家这样做是为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并和清廷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笼络并缓和与清廷的关系,以便利用清政府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瓦解人民的反抗情绪,达到进一步瓜分中国的目的。光绪十五年正月皇帝大婚,德国君主威廉二世发来贺电,并寄瓷瓶两尊。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派使节前来庆贺并送了刻着中国对联的西洋钟表作为贺礼。关于这件贺礼还闹出了点小误会,当时皇太后慈禧对使节送钟表犯了中国传统的“送终”谐音忌讳就略有不悦,当她看到钟上对联竟然有“日月同明”四个字更是火冒三丈,突然变了脸色,命人将钟抬出了房间。原来“日月同明”本来是日月同辉的含义,可是到了清朝统治者慈禧的眼里便有了反清复明的意味。英女王和使节因为文化的差异并不知道其中犯了“送终”和文字狱的忌讳。可见中外文化交流中不仅存在着互相模仿吸收,也存在着差异和误解。

婚后第五天,为庆祝皇帝完婚,皇帝在太和殿、皇太后在慈宁宫会分别赐宴,邀请皇后的亲族及各少数民族首领以及朝鲜、安南、欧美等地的外国来使赴宴。宴会上会表演满族传统的庆隆舞及蒙古乐器、高丽筋斗、回子乐、粗缅甸乐等各项节目。宴罢,全部大婚礼成。

我们可以发现,清代的大婚礼俗中既包含着单一的满俗或单一的汉俗、蒙俗,也包含着在汉俗基础上加上满洲文化精神的满汉杂糅礼俗,还有像过火堆、下马鞍、坐帐这样的原北方民族旧俗,它们在被中原汉人借鉴并赋予新的文化寓意之后,以相似的礼仪形式被重新纳入同一礼仪体系之下,甚至还有高丽筋斗、粗缅甸乐这种隶属朝贡贸易体系下的外国文化,也被纳入典礼仪式之中。通过庆贺礼,外邦使节纷纷呈送贺表和贺礼,中外文化之间又频繁交流融合,虽然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文化差异和误会,但是瑕不掩瑜,不妨碍中外文化主要方面的交流。由此可见,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是单一的一方传播影响另一方的模式,而是双方彼此交融,互相借鉴、影响,再创造出新文化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清代大婚中包含的满汉礼俗的形式与内涵有何种差异,它们都表达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期盼夫妻生活幸福平安,子孙繁衍。正是人类心理思维上的这种趋同性促成了丰富灿烂、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相关文章

  • 《弗朗索瓦一世时祷书》的返乡之旅[图文]
    《弗朗索瓦一世时祷书》的返乡之旅[图文]

    在《弗朗索瓦一世与荷兰艺术》展上有一件特殊的展品,卢浮宫正在为它组织一场前所未有的募捐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凑够1千万欧元将其买下,使它重新进入法国国家收藏,它就是《弗朗索瓦一世时祷书》。什么是时祷书?不同于神职人员专用的祷告书(BRÉVIAIRE),时祷书(LIVRE D’HEURES)是中世纪末在俗天主教徒用以祷告的宗教礼仪书,书里包含祈祷经文和赞美诗歌,供教徒在一天的不同时间诵读。最早的时...

    802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清初六大家吴历的画风吸收了西洋画法[图文]
    清初六大家吴历的画风吸收了西洋画法[图文]

    (原标题:气韵高雅“山林气”)  在“清初六大家”中,吴历的画风、人格和品行都是别树一帜的,也是惟一在布局、明暗等方面吸收了西洋画法的山水画大师。吴历一生致力于山水画艺术的探求,他师从画坛宗师王时敏和王鉴,吸收了元代杰出的山水画家王蒙和吴镇的特点,在澳门生活时则从西方绘画中得到灵感,博采众长后加以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气韵高雅、皴染工细的画风,因此受到名震朝野的王翚和王原祁的大力推崇。吴历用...

    1292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人民美术馆长刘永贵带您 “一路向北·向北欧出发” 走进艺术的世界:哥得堡[图文]
    人民美术馆长刘永贵带您 “一路向北·向北欧出发” 走进艺术的世界:哥得堡[图文]

    哥得堡哥得堡是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自从四月二十二日从西安出发。途经中、俄、芬、瑞四个国家、十九个城市,历时26天、行驶了13000多公里,于五月十七日安全抵达沃尔沃的故乡一一瑞典哥得堡。哥得堡看上去是一个特别随性的城市。海随性、河随性、建筑随性,有轨电车及城市中的各种公共设施也都随性。不用说人更随性,不急不焦的样子。整体感觉这城市没有什么规划,信马由缰,走到哪是哪。看着是一个特别自由自在的地方...

    512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北京隆福寺“变身”文化交流体验中心[图文]
    北京隆福寺“变身”文化交流体验中心[图文]

    提起东四“隆福寺”,这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京城文化商圈焕发新生后,变身成了大名鼎鼎的网红打卡地,古今建筑辉映,东西文化碰撞……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隆福寺现代文化交流展示融合体验中心项目资金报告正式获批。继长虹影院后,本市将继续支持隆福寺地区改造。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要求,为加强老城整体保护工作,隆福寺地区改造被列入近年北京市...

    1003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第六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银奖张建梅作品赏析[图文]
    第六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银奖张建梅作品赏析[图文]

    张建梅,汉族,名妙音海,释圆修,1964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中等卫生学校,在新疆第三汽车运输公司子女中学仼教师,期间任教师支部书记,青少年总支付书记,少年委员,1985年一1988年学习中央电视大学汉语言中文系并毕业,1990年调至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工作,取得江苏技术人才库中级中药师资格证,学习获得南京中医药大学六门单科证书,多年线上系统学习了国画精品班,国画大师班,书法精品班,书法大师班课程...

    52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从收藏修补到非遗!民间锔瓷守艺人“缝”合8000件瓷器[图文]
    从收藏修补到非遗!民间锔瓷守艺人“缝”合8000件瓷器[图文]

    正在修补瓷器的赵士信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莉莉)“啪嗒”一声响,一枚锔钉被60多岁的老赵轻轻按入打好的锔钉孔中。在山西太原晋源区北庄头村一处农家小院中,60多岁的锔瓷人赵士信正修补一只破损的瓷器。他是锔瓷民间收藏家,也是锔瓷技艺传承人,在他家中收藏着400多个品种、8000件“缝合”修补过的瓷器。锔瓷,是古老的民间七十二行之一,民间又称为“锔活儿”,是通过钻孔、打钉、补漏,把破损的瓷器用像订...

    410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保定古稀老人20余年收藏3000余种酒器[图文]
    保定古稀老人20余年收藏3000余种酒器[图文]

    仿宋酒壶。高伟摄在古装剧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同一个酒壶中倒出了两种酒,一种毒酒,一种好酒。7月3日,记者在保定市民王忠友家中就见到了这种神奇的“魔壶”。魔壶分两半,上半截和下半截可分盛不同的酒。像“魔壶”这样稀奇新鲜的玩意儿,王忠友还有很多,年过七旬的他钟情酒器收藏已20余年,共收藏酒器3000余种,是个不折不扣的酒器收藏家。酒瓶是家里最好的...

    1912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老人手抄30万字的《红高粱》被莫言文学馆收藏[图文]
    老人手抄30万字的《红高粱》被莫言文学馆收藏[图文]

    66岁的张家荣在莫言文学馆留影手抄本《红高粱》青报网记者 孙冰洁 文/图66岁的张家荣在过去的一年里干了一件足够“疯狂”的事。他用了307天、29斤墨水、几十只毛笔,最终手抄完一部30万字的《红高粱》。写完后,家人帮他把写完的卷子量了量,一共1630米。张家荣将它分成了20卷,每一卷大约100米,在其位于市北区桦川路附近的家中,几十摞卷子...

    1251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成都市职工书画创作迎新展览颁奖仪式今日举行[图文]
    成都市职工书画创作迎新展览颁奖仪式今日举行[图文]

    2月18日下午,成都市职工书画创作迎新展览颁奖仪式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为了表达对全市职工的美好祝愿和热切关爱,成都市总工会组织全市职工艺术家和爱好者开展“成都市职工书画创作迎新展览”活动,通过艺术的形式来描绘“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本次迎新展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书画艺术家和爱好者的广泛关注,热情参与,踊跃投稿。投稿作品经专家评委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最终选出书画作品100幅,此次展览也策划了线...

    511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少林文化丝路行”专家座谈会在京举行[图文]
    “少林文化丝路行”专家座谈会在京举行[图文]

    “少林文化丝路行”座谈会现场【本网讯】2015年7月9日上午九点,由中国嵩山少林寺主办的“少林文化丝路行”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院举行。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及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等10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就少林寺“如何践行‘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少林文化走出去’”、“少林寺在中华文明与域外文化交流互鉴中的作用”、“历史上与西域文化、东南亚文化、中亚文化等有关的少林高僧”等论题展开了广泛而...

    416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民国女性的自我描摹[图文]
    民国女性的自我描摹[图文]

    浓重明快、对比强烈的色彩,关紫兰的自画像明显带有印象派、野兽派的特点。“自画像”的盛行,是个人主义时代的一道标志。20世纪前期,接受现代美术科班教育的女性,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肖像画尤其是自画像的热衷和擅长,这也成为女性表达的一种重要现象。中国第一代接受现代美术科班教育的女性,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浮出历史水面。民国初年各地纷纷开办女校,普通...

    1608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百年老诊所变身博物馆(图)
    百年老诊所变身博物馆(图)

    崔健 摄3月31日,位于经四路北侧的“山东红十字会诊所”旧址大门紧闭,门外堆放着一些拆除下来的砖石材料,表明这里即将迎来再一次的维修和保养。“山东红十字会诊所”始建于1928年,是一所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的四合楼群,目前暂时闲置。此次维修保养将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院落整体结构不做改变,只对破损地方进行修补,整个工程将于年底前完成。据了解,...

    1268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被日本宪兵关押:灌水是常事[图文]
    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被日本宪兵关押:灌水是常事[图文]

    【人物小传】李苦禅(1899—1983)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山东高唐人,原名李英杰,后改名英,字励公。抗战时期,为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社会部黄浩地工组成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史迹寻踪】李苦禅先生居住的柳树井2号,曾经是北平地下党的联络点。柳树井胡同位于西城区西南部,东西走向。东起嘉祥里,西止复兴门南。明代...

    145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游客在国家重点文物泰顺一廊桥上用明火烧烤[图文]
    游客在国家重点文物泰顺一廊桥上用明火烧烤[图文]

    图片来自“泰顺百事通”微信公众号泰顺仙居古廊桥资料图片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木拱廊桥上,游客竟用明火玩起了烧烤。前天下午,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泰顺仙居古廊桥上。“游泳没游成!烧烤还是可以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前天,有网友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这样一条信息,同时上传了7张照片。照片显示几名游客在一座木桥上烧烤的情景,木质的桥板上摆着火炉、调料和...

    651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敦煌研究院请进来和送出去弘扬文化遗产[图文]
    敦煌研究院请进来和送出去弘扬文化遗产[图文]

    6月11日,是第11个文化遗产日。图为敦煌研究院当日在兰州对外呈现“互联网+敦煌文物”数字化成果。 杨艳敏 摄中新网兰州6月11日电 (记者 冯志军)6月11日是第11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敦煌研究院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等多种途径来弘扬文化遗产敦煌石窟,希望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等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从而使它们在未来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敦煌研究院11日披露,...

    21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