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拍将在“十一”国庆期间于香港擂响首轮战鼓。笔者在采访领衔的香港苏富比专家时发现,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对今天秋天的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本文先介绍苏富比中国书画主管张超群接受笔者专访时对他的中国书画专场的点评。
成竹在胸:乐观期待秋拍前景
张大千《桃源图》今年春拍2.7亿港元拍出其个人新纪录
张超群介绍,这次秋拍苏富比的中国书画专场将推出约300件近现代名家杰构,总估价近1.9亿港元。相比以往数量有所减少。这是因为春拍后在5月加了一场小拍,影响了秋拍的拍品征集。
对书画拍卖市场的前景,他根据春拍的表现指出,现在的艺术市场还处在行情调整过程中,但调整本身却没有大家所想的那么恐怖。只要看看重要藏家的支撑力度——他们不仅一直在买中国艺术品,也去纽约、伦敦等地买,也买印象派和西方当代艺术经典。只要是好作品,他们不惜重金。只是能吸引他们关注的,一定是好作品,除了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外,还有其文物价值,或者有着有趣的亮点。他对这次秋拍所推出的拍品有信心,因此对秋拍比较乐观。
傅抱石 郑庄公会母
傅抱石:古典人物一而再、再而三
整个专场中最夺人眼球的,是傅抱石两幅古典人物画《郑庄公会母》与《夜破东羗图》,都是为一个名叫杜安的人画的。按张超群的说法,这个法籍越南人是一个神秘的传说中人。他指出,2003年在苏富比拍卖的傅抱石《阳关送别》,上面的题跋里提到了杜安。尽管如此,拍卖场上直到2015秋拍才由中国嘉德在北京首次推出《郑庄公见母》图,此前还没有人见过跟杜安有关的傅抱石作品或其他由杜安收藏过的艺术品。这两幅画可谓一而再、再而三。在张超群看来,它们之所以特别抢眼,不仅因为作品艺术水平高,也因为作品所表现的“历史故事”题材十分稀有,还充分体现了金刚坡时期傅抱石创作的特点,记录了大师与陪都时期的外国人的交往,特别珍贵。
傅抱石笔下,古典人物蔚为大观。他本人在1942年的《壬午重庆画展自序》中将其归结为“营制历史上若干美的故实”,还声称因此对“中国画史上的两时期最感兴趣,一是东晋与六朝……一是明清之际”。其实,他的创作实践远远超出了这个范畴,包括屈原作品中的神话人物大司命、湘女,司马迁笔下的苏武等等。在苏富比专家看来,画家藉笔下人物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寄寓了对理想的追求,可泛称为“有感而发”。不过,这次现身苏富比香港秋拍的两幅作品相形之下完全不同,可以说是命题作文。
去年秋拍,傅抱石另一幅《郑庄公见母》,在中国嘉德拍出7992.5万元高价
据《傅抱石年谱》记载:“法国驻华使馆人员、法籍越南人杜安,自称原姓段,求画《古文观止》中首篇《郑伯克段于鄢》,遂作《郑庄公见母》予之”。有趣的是,傅抱石为此所画的不只一件作品。嘉德去年北京秋拍的那件《郑庄公见母》,一经推出就引起市场的关注,拍卖场上备受追捧,成交价高达7992.5万元。张超群还提到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同类题材作品,由傅抱石家属捐赠,无款无印。他认为,这三张画可以仔细比较,对了解傅抱石的罕见的“命题作文”,了解他的创作方法特别有意思。
《夜破东羗图》也是在“段”这个姓上做文章,傅抱石借用了班固《后汉书》描写东汉段颎率兵平定东西羌的故事。张超群强调:此画从未曝光,比全面提到的那两张画更珍稀,因为同类题材的作品从未发现过第二张。此外,这个题材也更冷门。他还表示,傅抱石本人的相关题跋很多,有更多的资料。
傅抱石 夜破东羌图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3幅“郑庄公见母”都是在室内空间做文章,这幅堪称独一无二的《夜破东羗图》则把视线移到了户外。正如苏富比专家指出的:“画面上的场景就如电影中镜头调度之推拉手法,前后人景共冶一炉,主次有序,层次分明。画家透过朗月当空,高光映照之处理手法,妥善地解决了传统国画一向忽略的景物前后、位置远近与光线明暗关系之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这幅画将人物画与山水画相结合,达到了创作上的新境界,也为傅抱石后期的山水画创作高峰作了铺垫。
张大千:山水破纪录再推杰作
此外,这次秋拍推出张大千的精品多件,其中领衔的是一件1948年创作的《秋水春云》。其中涉及他与著名女画家李秋君的一段佳话。他们俩生于同年,1948 年同届50周岁,合起来是“百岁”大寿,上海的朋友们为此举行盛会,金石名家陈巨来于两人名字各取一字,刻了“百岁千秋”印相赠。这幅画是当年农历八月张大千游青城山期间创作的一组(8幅)精品之一。当月下旬为秋君生日,此画送给了李秋君。张超群强调,两位艺术家之间的故事使这件作品受到特别的关注。
张大千 秋云春水
今年春拍,苏富比刚刚以一幅泼彩巨作《桃源图》拍出了2.7亿港元的天价,刷新了张大千的拍卖纪录,这次秋拍又推出了这件《秋水春云》。对此,张超群指出,这是张大千早期工笔山水的代表作。资深藏家都知道,这件作品1992年在苏富比香港春拍就上拍过,是拍卖图录的封面作品,还创下了一个拍卖纪录——成为山水画中第一张成交价跨越200万元台阶的作品。这个新纪录还引发了张大千工笔山水作品的行情。因此,张超群认为,大家可以对其拍卖结果寄予“合理的期望”。
多元征集:首次推出“印谱”
除了这几个重点外,张超群指出,他们的拍品主要还是来自香港本地以及两岸、亚洲的藏家,体现了多元的面貌。其中如“澄心轩”,香港资深藏家,非常低调,只有看到了他的收藏,才知道其规模和水准。不仅有大家的重器,小品也很有意思。特别是这次的蒋兆和的作品,1930年代的《末路旗人》,令人兴奋。作品描写流落街头的老妇,风霜布脸,衣衫褴褛,携篮扶杖,体现了艺术家当年在“流民图”中达到巅峰状态的创作水平。
而在“梅洁楼”专辑里,则有两个印谱,来自大师齐白石与徐悲鸿。张超群指出,其中的齐白石印谱是原拓本,由大师本人亲自动手制作并题赠太太,很珍重。而徐悲鸿的印谱,是当年大师在星马为抗战募捐时所作。其特别之处在于:亲笔写序,每一页都亲笔注明印文、金石名家的姓名。是十分珍贵的研究资料,可以研究徐悲鸿与金石大家的交往。他还表示,这是印谱在香港第一次登上拍卖台。他认为,这些印谱可以与藏家所收藏的那些名家的书画作品联系起来欣赏,也让苏富比这个中国书画平台的拍卖更多元、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