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红色绸绣金双喜万字地五彩云蝠鹤八团龙凤纹女棉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红色绸绣金双喜万字地五彩云蝠鹤八团龙凤纹女棉袍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红色绸绣金双喜万字地五彩云蝠鹤八团龙凤纹女棉袍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4422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红色绸绣金双喜万字地五彩云蝠鹤八团龙凤纹女棉袍❖图片

红色绸绣金双喜万字地五彩云蝠鹤八团龙凤纹女棉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红色绸绣金双喜万字地五彩云蝠鹤八团龙凤纹女棉袍❖简介

红色绸绣金双喜万字地五彩云蝠鹤八团龙凤纹女棉袍,清光绪,身长137厘米,两袖通长182厘米,袖口宽23.5厘米,下摆宽116厘米。

这件女吉服袍,档案上又称作“龙凤同合袍”,是专门为清代光绪皇后大婚而特别制作的一款服装。其式为: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缀铜鎏金 錾花扣四枚。内饰明黄色素纺丝绸里,中絮薄棉。

在清代皇后冠服中,无论是纹样设计还是制作工艺,龙凤同合袍的制作过程都最为繁复。这件吉服袍采取二至五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在大红色江绸地上,运用平针平金戗针套针钉线等针法,彩绣八团金龙凤双喜字等纹样。此服构图丰富,绣工精细,设色饱满艳丽,无不衬托出光绪帝大婚时的喜庆与热烈。


相关知识科普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吉服袍

吉服袍,包括龙袍和蟒袍,在皇帝生日、年节等喜庆日子穿用。龙袍惟皇帝可穿用,列十二章,绣金龙九条,间饰五彩云蝠,下摆饰八宝立水,款式为圆领右衽大襟,四开裾,马蹄袖口,窄袖加接袖。蟒袍为皇太子、皇子、亲王及亲王世子穿用,又称花衣,饰四爪蟒九条,依等级分别用杏黄、金黄、石青等色地。

大襟

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开于衣服的右侧。

鎏金

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錾花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退晕

古建筑彩画工艺做法。纹饰的轮廓线内的底色,先平涂浅色的小色(彩画中用量较少、颜色较浅的颜色),在纹饰的中部或一侧画与小色相同色相的深色。图案由外至内的层次为白、浅色、深色。

平针

刺绣基本针法之一,是各种针法的基础。平针是将绣线在纹样内排列均匀整齐,不能重迭,不能露底,拉线轻重一致,达到绣面针脚匀、齐、平、密的艺术效果。

平金

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的一种针法。其绣法是用金线、丝线两种线沿纹样外缘逐步向内铺扎而成,金线为铺线,丝线为钉线,行与行之间钉线相互间隔,形成桂花形,直到绣满纹样为止。此种针法在明清时期为京绣、苏绣所常用。

戗针

苏绣传统针法之一。其绣制特点是层次清晰匀齐,富有装饰性,又分正戗与反戗两种针法。 一、正戗针法是用齐针分皮由里向外顺序绣制,后针继前针,第一皮先按纹样外缘用齐针出边,针脚要整齐,第二皮起称“抢”,要接第一皮线条的末尾。以后类推。设色逐渐由深至浅或由浅入深均可,但要按顺序进行绣制,层次要清晰。 二、反戗针的特点是先将所绣制的纹样分成若干皮,除第一皮外都要绣一扣线,由内向外按顺序绣制,每一皮绣线都要比正抢清晰齐整。笫一皮采用齐针绣,第二皮开始绣扣线,扣线绣在前一皮两侧线条的末尾横绣一针,在第二皮绣线的中心点起针,将横线绣成弧形,从中心点向两侧绣制,以后类推。 无论正戗与反戗针法,均为刺绣品中经常运用的针法。

套针

苏绣主要针法之一。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至明清时期更为发展,流传很广。根据纹样表现效果,可分平套、集套、散套等。 一,平套针法。根据纹样分皮绣制:第一皮出边,外缘齐整;第二皮称“套”,用一针隔一针的稀针嵌入第一皮线条的中间,要罩过第一皮的十分之八;第三皮与第二皮线条长短相同,每针嵌入第二皮线条的中间,并要与第一皮线条的尾端衔接。各皮依此类推,绣到纹样边尽处。针脚要齐整,丝丝相夹,使镶色和顺,绣面平服。 二,集套针法。大致与平套相同,由于集套用于绣圆形纹样,绣时第一皮出边要外缘齐整,向内长短参差,外缘排针略稀而内较密,每一针都要对着圆心,最后一皮的针迹集中于圆心,近圆心处要藏针,越近圆心藏针越多,直到绣满为止。 三,散套针法。是苏绣欣赏品中最常用的针法,亦是运用最广泛的针法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皮出边外缘整齐,排针密,内则长短参差。

钉线

钉线是将绣成的线条一针钉紧以起到钉牢加固作用的针法。

相关文章

  • 缂丝乾隆御制诗鹭立芦汀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制诗鹭立芦汀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制诗鹭立芦汀图轴,清乾隆,纵40厘米,横67厘米。清宫旧藏。米色地上缂织芦花白鹭,右上方以黑线缂织高宗隶书御制诗一首:采采亚汀洲,为花岂自由。群摇令夕雨,不异去年秋。藏鹭恋青叶,凌波颤白头。吟看惊隙影,荣落宜淹留。诗末织圆、方朱印“乾”、“隆”各一方。此图轴的特点在于先缂织出物象形状,其上再着笔渲染,如白鹭即先以白丝线织其形态,而后用墨笔画羽毛,地...

    659 缂丝 渲染 平缂 构缂 环缂 子母经 阳文 石渠宝笈
  • 明黄实地纱绣绿竹枝女单『0611』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实地纱绣绿竹枝女单『0611』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实地纱绣绿竹枝女单『0611』衣,清同治,身长140厘米,两袖通长112厘米,袖口宽33厘米,下摆宽116厘米,左右裾长79厘米。清宫旧藏。衣圆领,大襟右衽,短平袖口,裾左右开。『0611』衣以明黄色实地纱为地,其上用二晕色的绿色丝线绣竹枝纹。周身加石青色绣竹实地纱和二道绦带做边饰,并在两腋下饰如意云头,开裾高至腋下。『0611』衣以正戗针、钉线、斜缠针...

    1430 实地纱 大襟 二晕色 正戗针 戗针 钉线 斜缠针 缠针
  • 漳绒山水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漳绒山水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漳绒山水图轴,清,纵62厘米,横60厘米。这是一幅具有清末岭南派笔墨风格的漳绒风景画,描绘隆冬时节远山近湖萧索的景色,灰蒙蒙的天空及湖畔的枯树寒禽更增添了冷寂的气氛。在表现山水风景的笔韵时,将画稿所绘物象处的绒圈割开,呈绒状,再用笔墨渲染,使之有较强的质感,其折射的光线与未割绒处有明显的不同。其它地方则保留绒圈,淡施笔墨,并用丝线润雅的光泽表现天空的辽阔。此...

    1318 漳绒 岭南派 南派 渲染
  • 石青色缎穿米珠灯笼纹如意帽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穿米珠灯笼纹如意帽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穿米珠灯笼纹如意帽,清光绪,高12厘米,帽圈直径20厘米。清宫旧藏。 如意帽俗称瓜棱帽,它以六片缎缝合而成,瓜棱形圆顶式,红绒结顶。帽檐用万字纹织金缎缘边,帽顶后垂红缨。帽上双喜灯笼纹样,用各色米珠钉缀或刺绣而成,工艺精湛,色彩鲜艳。 此帽是清代光绪皇帝穿便服时所戴。...

    254 灯笼纹 织金缎 织金
  • 明黄色绸绣五彩云蝠八仙双喜金龙纹女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绸绣五彩云蝠八仙双喜金龙纹女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绸绣五彩云蝠八仙双喜金龙纹女龙袍,清光绪,身长138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袖口宽22厘米,下摆宽88厘米。 龙袍为清代皇后吉服之一,主要用于重大吉庆典礼及各种时令节日等场合。这件龙袍式为: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缀铜鎏金 錾花口五枚。在清代帝后服饰中,后妃的吉服袍是最能表达穿用意义的一款服装。它可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增减或变换身上的色彩和...

    1263 五彩 八仙 龙纹 大襟 鎏金 錾花 吉服袍
  • 明黄色纱绣彩云金龙纹女夹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纱绣彩云金龙纹女夹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纱绣彩云金龙纹女夹朝袍,清嘉庆,身长135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宽22厘米,下摆宽120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清代皇后或皇太后春秋礼服之一,圆领、大襟右衽,左右开裾,马蹄袖,附披领直身式袍。明黄色实地纱面,湖色团龙纹实地纱里,镶石青色缠枝 勾莲纹织金缎边。通身以套针、平金、齐针、滚针、钉针等技法绣彩云金龙纹,间饰牡丹、菊花,下摆八宝平水。...

    1232 龙纹 大襟 实地纱 团龙纹 缠枝 勾莲 勾莲纹 织金缎
  • 石青色云蟒妆花缎袷女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云蟒妆花缎袷女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云蟒妆花缎袷女褂,清雍正,身长142厘米,两袖通长181厘米,袖口宽26厘米,下摆宽137厘米,后裾长69厘米。清宫旧藏。此褂圆领,对襟,平袖,裾后开。以地纹为石青色暗花勾莲纹的云蟒纹妆花缎为面,湖色云纹暗花绫为里。通身以妆花和织金技法织金蟒九条,其中前身行蟒四,后身正蟒一、行蟒二,两肩正蟒各一。另在两袖织团夔龙各一、行蟒各一。通身点缀五彩云蝠,下幅饰...

    1345 妆花 对襟 地纹 勾莲 勾莲纹 织金 夔龙 五彩
  • 石青色缎平金百蝶大襟夹大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平金百蝶大襟夹大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平金百蝶大襟夹大坎肩,清同治,身长138厘米,肩宽36厘米,下摆宽73厘米 ,左右开裾长80厘米。清宫旧藏。 大坎肩又称为“褂襕”,是清代后妃春秋季节穿着在衬衣外面的便服。圆领、大襟右衽,无袖,身长及踝,左右开裾,直身式。内衬粉色四合如意缠枝 花卉暗花绫里,缀铜镀金錾花扣四枚。领口系墨书黄纸签二,一书“石青绸绣百蝶夹褂襕一件,同治二年五月十七日...

    647 平金 大襟 缠枝 花卉 錾花 黄纸 五彩
  • 缂丝乾隆御笔仙壶淑景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笔仙壶淑景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笔仙壶淑景图轴,清乾隆,纵82厘米,横36厘米。清宫旧藏。此图轴为清高宗御笔缂丝画。图中于米色地上彩缂花瓶与瓶中的梅花、水仙、竹子、灵芝以及鲜活的盆草、萝卜蔬菜等物,以取“仙壶淑景”之意。作品采取二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用平缂、构缂等技法缂织,局部作渲染补色处理。画面左侧墨缂御笔行书“仙壶淑景”,朱缂“乾”、“隆”、“含豪邈然”、“摛藻为春...

    219 缂丝 灵芝 退晕 平缂 构缂 渲染 文人画 钱选
  • 蓝地云龙妆花纱夹女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地云龙妆花纱夹女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地云龙妆花纱夹女褂,清康熙,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70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140厘米,左右裾长73厘米。清宫旧藏。女褂圆领,对襟,平袖口,裾左右及后开,衬里为月白色缠枝莲暗花直径纱。褂面是在石青色实地纱上以“妆花”技法用圆金线和片金线织金龙九,两肩、前胸后背织正龙五,下裳织行龙四,通身满布云纹,下幅山石海水寓意“寿山福海”。色彩以绿、蓝、红的晕...

    301 妆花 妆花纱 对襟 月白 缠枝 缠枝莲 直径纱 实地纱
  • 石青纱缀绣八团夔龙拱寿绵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纱缀绣八团夔龙拱寿绵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纱缀绣八团夔龙拱寿纹绵褂,清嘉庆,身长133厘米,两袖通长162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122厘米,左右裾长82厘米,后裾长75厘米。清宫旧藏。此褂圆领,对襟,裾三开,平袖。以石青色团龙杂宝纹暗花实地纱为面,月白色菊花博古纹暗花实地纱衬里。全身缝缀石青缎地绣夔龙拱寿缠枝牡丹纹补子八团,其中前胸后背和两肩各一团,下襟前后各二团。 纹样色彩清雅,绣工精...

    1484 夔龙 对襟 杂宝纹 实地纱 月白 博古纹 缠枝 大清会典
  • 明黄色绸绣云龙棉袜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绸绣云龙棉袜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绸绣云龙棉袜,清康熙,高61厘米,长24厘米。清宫旧藏。 袜以上下两截组成。上部袜靿装饰华丽,在明黄色缎地上以拈金线绣金龙,五色绒线绣彩云,包以金边,纹样生动,色彩纯正,有浮雕感。下部袜底接以白色暗花软缎,内絮绵,柔软舒适。此袜为吉庆典礼时穿用。...

    1115 绒线 浮雕
  • 漳绒沈铨绘孔雀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漳绒沈铨绘孔雀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漳绒 沈铨绘孔雀图轴,清乾隆,苏州,纵115厘米,横64厘米。此图以漳绒织造技法再现沈铨画作的风貌和韵致。画面绘两只孔雀昂然立于山石之端,石下梧桐树枝繁叶茂,树梢仅及山石之腰,衬托出山石的突兀高峻。图中花纹均为割绒而成,绒毛细密簇立,花、地光度反差明显,物象立体感强烈,视觉效果精彩。左上方题款“乾隆丙辰仲秋仿宋人法南蘋沈铨”,钤“福寿”印。丙辰为乾隆元年(1...

    840 漳绒 沈铨 织造 丙辰 吕纪
  • 石青色暗花缎常服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暗花缎常服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暗花缎常服袍,清乾隆,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73厘米,袖口宽24厘米,下摆宽136厘米,后开裾长85厘米。清宫旧藏。 此袍为乾隆帝皇后春秋两季常服之一,用于严肃、庄重等场合。圆领,对襟,平袖,裾后开。石青团龙暗花缎面料,缀铜鎏金光素扣一,铜鎏金錾花扣四。月白色缠枝菊暗花绫里。领口系墨书黄纸签二,一书“石青缎棉褂一件”,一书“览石青缎夹褂一件,...

    302 对襟 鎏金 錾花 月白 缠枝 黄纸 敬事房
  • 青色缎平金锁绣寿字纹帽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青色缎平金锁绣寿字纹帽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青色缎平金锁绣寿字纹帽头,清,口径17厘米,高11.5厘米。清宫旧藏。帽是用六片青色缎缝合而成,似瓜棱圆顶式,红绒结顶,缀红色长丝穗。帽面上用五彩丝线及圆金线,以平金锁绣技法绣寿字及蝙蝠万代纹,帽边以青色万字纹织金缎镶边,并缝缀一道黄色朵花纹细绦带。青色缎平金锁绣寿字纹帽头绣技高超,工艺精细,为清代皇帝穿便服时所戴。...

    666 平金 圆金线 织金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