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定窑白釉印花荷莲花牡丹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定窑白釉印花荷莲花牡丹纹盘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定窑白釉印花荷莲花牡丹纹盘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547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定窑白釉印花荷莲花牡丹纹盘❖图片

定窑白釉印花荷莲花牡丹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纹盘

定窑白釉印花荷莲花牡丹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纹盘盘心图案

定窑白釉印花荷莲花牡丹纹盘❖简介

定窑白釉印花荷莲牡丹纹盘,宋,高5.4厘米,口径30.4厘米,足径13.6厘米。

盘敞口,口镶铜釦,浅腹,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可见旋坯痕及釉垂流而产生的“泪痕”,近足处有多处露胎。盘内以印花为饰,近口沿处凸起弦纹两道,内壁与内底之间以回纹界开,内底印莲花、荷叶纹各五组,内壁印缠枝牡丹两周,两层牡丹上下相错,排列有序。

定窑为五大名窑之一,以烧白瓷为主,釉面细润光滑,釉色白中微微闪黄。装饰以印花、刻花划花为代表,尤以印花技法为世人所称道。此盘器型大而规整,印花繁缛,层次分明,线条流畅,纹饰清晰,充分显示出定窑印花制作水平之高,是清宫旧藏的定窑器之珍品。


相关知识科普


定窑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印花

陶瓷纹饰工艺。即用雕有装饰纹样的瓷质印模,在尚未干透的瓷胎上拍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纹。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后期。纹饰多在盘碗的里部。宋代定窑印花题材以牡丹、梅花、莲花、萱草为多见,菊花次之。布局有缠枝、折枝、转折等方法,讲求对称。此外还有禽鸟纹、婴戏纹等。纹饰生动活泼,线条流畅。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覆烧

瓷器装烧方法之一。将器物口沿向下覆置于支圈组合窑具内。用覆烧法不仅提高了产量,还克服了器物容易变形的弱点。但由于覆烧出现了芒口(口沿无釉),所以文献中有定窑“白瓷有芒不堪用”的记载。为了弥补芒口这个缺陷,遂在芒口处镶金、银、铜质的边圈。据《吴越备史》记载:“太平兴国五年九月十一日,王进朝谢于崇敬殿,复上金装定器二千事,水晶玛瑙宝装器皿二十事。”此处之“金装定器”,即指这类镶金口的定窑瓷器。

泪痕

由于施釉时釉浆稠厚,在浸蘸过程中,釉水下流而形成的现象。

白瓷

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制瓷工艺的进步,它为元、明、清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刻花

陶瓷装饰技法之一。用竹、骨、铁制的平口或斜口刀状工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出花纹。其特点是雕刻较深,花纹有层次。刻花在宋代陶瓷装饰中极为普遍。如耀州窑、定窑、磁州窑、景德镇窑等刻花都各具特点。刻花一般常与划花结合运用,故亦常称刻划花。此种技法至今在陶瓷器制作中仍有使用。

划花

用类似针尖状的竹木工具,在坯体表面用力均匀地刻划,划痕较浅,转折灵活,曲线为主,粗细一致,流畅活泼,注重形象的轮廓效果。纹饰之间相互穿插有序,布局匀称。

剔花

剔花是瓷器的一种传统装饰技法,可分为留地剔花与留花剔地两种,花纹突起,露出胎色,具有浅浮雕般效果。宋元代南北各地瓷窑都有运用,其中以磁州窑与吉州窑剔花产品最具代表性。

相关文章

  • 淡粉釉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淡粉釉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淡粉釉瓶,高19.5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6.7厘米。瓶口内敛,口形如蒜头,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微外撇。通体施淡粉色釉,属低温金红釉。瓶里及底均施白釉。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金红釉瓷器为雍正时创烧,在官窑传世品中亦很罕见。此瓶胎质洁白细润,造型秀美,釉色均匀纯正,淡粉色如三月桃花,淡雅宜人。是典型的雍正官窑制品,为传世之珍。...

    1730 金红釉 青花
  • 青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盘,清乾隆,高3.9厘米,口径18.5厘米,足径12厘米。盘撇口,弧壁,外壁绘青花云龙纹。圈足,足内白釉,有“戊二十五号十七年样” 青花楷书款。由此可知此盘为乾隆十七年(1752年)烧制的瓷器坯样。该盘对研究乾隆时期瓷器制作工艺具有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1705 青花 龙纹
  • 青花山石花卉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山石花卉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山石花卉纹盖罐,通高11.3厘米,口径7.9厘米,足径10.3厘米。罐直口,圆肩,丰底,圈足。附直口、平顶、无纽圆盖。造型圆润秀美,胎体轻薄,釉色洁白,青花颜色淡雅匀净。外壁饰蓼花、蒲公英、野菊纹,上部点缀蝴蝶2只,下饰坡坨浅草,配以洞石蕉叶,呈现出“九秋花蝶”的美妙情趣,活泼自然。罐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此罐是成化青花器的代表作,胎轻...

    708 青花 花卉 盖罐 成化青花
  • 越窑海棠式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海棠式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 海棠式杯,唐,口径13.2-8.2厘米,足径5.8厘米,高6.6厘米。此杯的口沿和杯身造型屈曲有致,犹如海棠花开,杯足较高,外撇。此种造型来源于萨珊金银器“多曲长杯”,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格。此样式进入中国后,南北方瓷窑都有烧造,成为唐代较为流行的式样。越窑青瓷在唐代代表着南方制瓷业的最高水平。此杯胎质细腻,釉层均匀,反映了当时的烧瓷水平。...

    508 越窑 海棠 青瓷
  • 黄地粉彩云龙帽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云龙帽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云龙帽筒,清嘉庆。...

    1528 粉彩
  • 仿定窑白釉凸蟠螭纹兽耳活环四足方盖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定窑白釉凸蟠螭纹兽耳活环四足方盖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定窑白釉凸蟠螭纹兽耳活环四足方盖炉,清乾隆,高11.7厘米,口横13厘米,口纵5.6厘米 足横7.5厘米,口纵3.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炉呈长方形,两侧对称置铺首耳,下承四个柱状足。平盖,盖顶置蟠龙钮。器身凸饰弦纹一道,腹部凸雕夔龙纹及云头纹。仿制宋代五大名窑器早在明代已蔚然成风,至乾隆时期仿古风尚更盛,清宫档案中有乾隆帝命景德镇 御窑厂仿烧宋代五大名窑瓷...

    1493 定窑 蟠螭纹 螭纹 铺首 弦纹 夔龙 龙纹 景德镇
  • 耀州窑青釉刻花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青釉刻花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 青釉 刻花瓶,北宋,高19.9厘米,口径6.9厘米,足径7.8厘米。瓶平口出沿,短直颈,丰肩,腹以下渐收敛,隐圈足。瓶通体施青釉,釉面晶莹温润,玻璃质感强,釉层匀净。肩部有弦纹3道。瓶身以刻花为饰,腹部满刻缠枝牡丹花,近足处刻双层莲瓣纹。此瓶刻工刀锋犀利,斜刀深刻,牡丹花繁而不乱,花冠丰满,俯仰结合。耀州窑刻花青瓷以盘、碗为多,瓶类器物较少。此瓶小口...

    791 耀州窑 青釉 刻花 弦纹 缠枝 莲瓣纹 刻工 青瓷
  • 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石榴式,明,高36.4厘米,口径18.4厘米,足径15.5厘米。尊口沿刻菱形纹,沿面刻卷枝纹,外环凸起乳钉纹。颈中部凸起,上半部刻纹,下半部刻缠枝如意云头纹。肩上刻钱纹。腹部刻缠枝菊纹,辅以叶纹,空间饰划纹。近足处刻菊瓣纹。里外及圈足内均施青釉。圈足宽厚。此器纹饰精细生动,釉色莹澈明洁,清新雅致,是传世明代龙泉窑瓷器的珍品。其造型摹仿石榴的形状,但不拘泥...

    751 龙泉窑 青釉 刻花 缠枝 花卉 景德镇 划花 梅子青
  • 白陶盉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白陶盉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夏代高28厘米,口径7.6×4.3 厘米1990 年伊川县南寨遗址出土盉为水器,宴饮时盛玄酒即水以调和酒的浓淡。商代及西周时期,盉又多与盘同出,因而盉亦是沃盥用具。...

    1051 陶器 白陶盉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绿地粉彩开光花鸟纹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地粉彩开光花鸟纹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地花鸟纹方瓶,清咸丰,高29厘米,口边长9厘米,足边长8.8厘米。瓶呈四方形、撇口、折肩、腹部渐收、方足。瓶内壁施。外壁淡绿地粉彩纹,瓶颈与瓶腹均四面开光,颈部圆形开光内绘四季花卉纹,腹部长方形开光内绘花卉鸟兽等吉祥寓意纹样。外底松石绿釉地上署彩楷书“大清咸丰年制”六字双行款。这样的方瓶成对制作,应当为宫廷中的陈设用瓷。...

    1577 粉彩 开光 松石绿釉 缠枝 花卉 矾红
  • 青釉戳印圆圈纹人骑辟邪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戳印圆圈纹人骑辟邪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戳印圆圈纹人骑辟邪,西晋,高27.7厘米。骑辟邪人头戴高帽,目视前方,骑于伏卧的狮形辟邪背上。人脸上暗刻络腮胡须,人、辟邪身上均戳印圆圈纹。骑兽人所戴高帽中空,辟邪龇牙咧嘴、怒目圆睁。通体施青釉。此烛台是西晋时期浙江地区越窑制品,造型新颖,物像刻画生动,堪称西晋青瓷中较为少见的精品。辟邪系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狮而带翼。《急就篇》曰:“射鬾、辟邪除...

    1082 青釉 瓷塑
  • 彩绘三角纹灰陶鼎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彩绘三角纹灰陶鼎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彩绘三角纹灰陶鼎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20.1厘米,口径24厘米 1954年河南郑州岗杜出土 鼎腹与该组成扁球体,鼎有子口承盖,两侧有矩形耳外侈,底附三蹄足。盖上置有三个圆饼式纽。鼎腹上部用朱、白、黄色绘三角纹、树纹和圆点纹组成的纹带,耳上绘朱彩网纹,盖顶有两组凸凹弦纹。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

    1252 陶器 彩绘三角纹灰陶鼎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五彩鹭鸶鸳鸯纹大缸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鹭鸶鸳鸯纹大缸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鹭鸶鸳鸯纹大缸,明隆庆,高36.5厘米,口径53.8厘米,足径36厘米。圆口唇边,腹微鼓,圈足。通体白釉,上以五彩为饰。腹部绘一幅荷莲图:池塘中荷叶舒展,荷花盛开,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水中游动,几只鹭鸶或站在岸边、或飞翔于池塘上空,画面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纹饰以绿彩为主,点缀红、黄彩色,艳丽清新。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器口沿内侧青花书“大明隆庆年造”6字楷书...

    378 五彩 莲瓣纹 青花
  • 宜兴窑紫砂描金堆绘携琴访友图大笔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描金堆绘携琴访友图大笔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描金堆绘携琴访友图大笔筒,清雍正,高16.5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18.5厘米。笔筒圆形,口底相若,宽圈足。口沿髹黑漆描金 缠枝莲边饰一周,器底髹黑漆。附描金漆座,云头形三足。黄砂泥。通体描金堆绘携琴访友图:在烟波浩淼、奇山秀树的环境中,一高士执杖行于蜿蜒的小径,书童抱琴紧随其后。路的尽头是白墙所围的二层屋舍,摆放方桌的二楼轩敞明亮,置身其中,远...

    654 宜兴窑 描金 笔筒 黑漆描金 缠枝 缠枝莲 描金漆 金漆
  • 五彩仕女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仕女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 仕女纹罐,高34.1厘米,口径14.6厘米,足径15.3厘米。罐直口微撇,颈微收,圆肩,肩以下渐敛,圈足外撇。罐以五彩为饰,肩部饰锦地 缠枝菊纹一周,如同一圈装饰带。腹部主题纹饰为通景庭园仕女婴戏图。四仕女在游园、憩息,四小童伴其左右嬉戏,庭园有桂树、洞石、鱼缸、盆花。所绘仕女均发髻高耸,面目清秀,点唇小口,为典型的雍正朝仕女形像。画面以深浅不同的绿色...

    327 五彩 仕女 锦地 缠枝 青花 粉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