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558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图片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盘心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底款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简介

蓝釉白花鱼莲纹盘,明宣德,高4.0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12.7厘米。清宫旧藏。

盘敞口,弧壁,圈足。内底及外壁均以白泥描绘鱼戏荷莲图案。足内施青白色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蓝釉白花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的创新品种,其蓝白对比鲜明,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明代宣德时的景德镇窑将这一装饰品种加以发展,图案刻画更加细腻,造型品种及装饰题材亦大为增多,造型有盘、碗、尊等,装饰题材有龙、鱼莲、萱草折枝花果、缠枝花等。应引起注意的是,清代康熙时景德镇御窑厂曾仿烧过宣德蓝釉白花鱼莲纹盘,但图案刻画不如宣德时作品细腻。


相关知识科普


蓝釉白花

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瓷器新品种,与白釉蓝花(即青花瓷器)形成对比。其装饰技法新颖,明宣德时期得到发展,造型有盘、碗、尊等,纹饰题材有龙、鱼莲、折枝花果、缠枝花等。

蓝釉

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呈色剂为氧化钴,最早出现于元代,但传世品不多。明、清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出霁蓝、洒蓝、回青、天青、宝石蓝等各色釉。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花瓷

唐人对黑色釉地上饰以天蓝或月白等色花斑的瓷器的称谓。唐代工匠为了改变黑釉瓷器的单调色彩,创造性地在黑色的铁质底釉上施加以铜、锰、钛、磷酸钙等为原料的釉料,经高温烧制,釉料相互融合、浸润,变化出黑蓝、天蓝、褐色、月白等彩色斑纹,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产地主要有河南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产品以腰鼓最为著名。 20世纪60年代,以陈万里、冯先铭为代表的古陶瓷研究者,先后在河南省的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发现唐代烧制花瓷的窑址。其制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黑色或黑褐色釉饰以月白或灰白彩斑,多产于河南鲁山段店及禹县下白峪和山西交城;一类为黑色、褐色或钧蓝釉色饰以天蓝色彩斑,出产于河南郏县黄道窑和内乡二处。这些窑址出土的标本为我们廓清了唐代花瓷的生产状况。

景德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萱草

萱草,又名鹿葱、忘忧、宜男,是属于百合科萱草属的一种草本植物,俗称黄花菜、金针菜。据说它有助于孕妇生男,因而又有“宜男萱”之称。《草木记》谓:“妇女怀孕,佩其花必生男”。故古礼规定,萱草宜种于母亲所居住的北堂之畔,于是后世多以萱堂作为母亲或母亲居住地的代称。

折枝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御窑厂

明清两代的官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也包括朝廷对内外的赏赐和交换品。景德镇御窑厂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初设时有窑20座,宣德年间增至58座。厂内分工计23作,以封建的超经济强制为前提,采用协作形式进行生产。由于御窑厂集中了优秀的制瓷工匠,并可以不计工本地提高质量和创新品种,客观上促进了制瓷技术的进步和整个瓷业的发展。

相关文章

  • 白釉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梅瓶,唐,高42.5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7.5厘米。梅瓶小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平底实足。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无任何杂质,玻璃质感较强,透明度较高,釉面上布满均匀细碎的纹。此种造型习惯上称为“梅瓶”,是装酒用具,亦可插花用作“花瓶”。一般认为,瓷梅瓶始烧于宋代,此件实物证明,其在唐代就已出现。...

    248 梅瓶 开片
  • 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盅,清雍正,高3.5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2.9厘米。盅口微撇、深腹、浅圈足。通体紫红色地上用珐琅彩绘白色梅花,黑色树干。器物小巧,色彩对比鲜明,绘画技艺高超。外底署蓝料彩楷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外围双方框款。故宫藏《乾清宫珐琅、玻璃、宜兴胎陈设档》中罗列了从康熙至乾隆朝宫廷收藏的珐琅器共408件,其中雍正朝珐琅彩器有201件,档案记载...

    728 珐琅彩 珐琅 青花 雍正珐琅彩 画珐琅 乾清宫
  • 宜兴窑邵亮生款紫砂圆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邵亮生款紫砂圆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邵亮生款紫砂圆壶,清,高6.7厘米,口径8.2厘米,足径8.2厘米。 壶扁圆形,大口出唇边,短直流,圆柄,圈足。盖微鼓,圆钮。底刻篆书“邵亮生制”阳文印章款。栗色砂泥,上有黄砂点,砂质极细。造型小巧,做工精致。宜兴邵氏家族为当地制壶望族,从清初到晚清民国,前后有十几位壶艺家问世。邵亮生生卒年不详,从此壶的制作工艺手法上看,制作年代约为嘉庆时期。...

    994 宜兴窑 阳文
  • 青釉鸡头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鸡头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鸡头壶,东晋,高20.5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12.7厘米。壶洗口、细颈、丰肩、鼓腹、平底微内凹。肩部一侧置鸡头形流,流口与腹部相通,另一侧置曲柄。与流、柄呈十字交叉的肩部对称置桥形系,桥形系处刻划一道弦纹围绕壶肩。通体施青釉。鸡头壶是三国至隋代瓷器中常见的造型,但各时期的鸡头壶均具有特点。总的来说,随着时代的演进,鸡头壶的形体是从矮胖向瘦高发展。与三国...

    848 青釉 桥形系 模印 弦纹
  • 青花罗汉图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罗汉图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罗汉图钟,高19.6厘米,足径14.5厘米。钟为铜钟式,顶置双头龙纽。器里白釉无纹饰,器外通体以青花为饰,钟顶部和近口沿处各绘一周青花缠枝花纹,腹部绘十八罗汉图,肩部环刻阴文“大明天启元年孟夏月造”铭。明天启朝历时仅7年,传世品数量极少,此件带有明确纪年款的青花钟实属罕见珍品。此钟形制系模仿周代青铜打击乐器中的青铜钟。其造型秀丽,线条圆滑流畅,龙头钮设...

    1781 青花 罗汉 缠枝 花卉 十八罗汉 阴文 淡描青花 法器
  • 德化窑白釉兽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德化窑白釉兽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兽耳炉,清,高7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10.5厘米。炉盘口,束颈,鼓腹,圈足。肩部对称置狮形耳。内涩胎无釉,外施白釉。这件瓷器釉面莹亮,乳白如凝脂,是德化窑常烧的供器类器物里的香炉一类。...

    393 德化窑
  • 景德镇窑青白釉带盖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景德镇窑青白釉带盖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青白釉带盖瓶,宋,通高21.6厘米,口径3.6厘米,足径10.8厘米。瓶小口,短颈,硕圆腹,肩部置对称的双耳,圈足。瓶盖形如倒扣的茶杯,口部脱釉。里外满施青白釉,釉质光润,釉面。底部露胎无釉。是一种胎薄质坚、釉色青中泛白、白中闪青、具有天然青白玉效果的瓷器。由于这种瓷器“光致茂美”,在宋、元时期曾行销海内外,深受人们喜爱,因此在南方地区形成了一个以景德镇为...

    1881 景德镇 青白釉 开片 青白瓷 白瓷 湖田窑
  •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紫红斑双系罐,金—元,高10.2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6厘米。罐敞口,短颈,鼓腹,宽圈足。肩部对称置圆系。里、外施天蓝色釉,釉面有。口沿、足边及系的侧面釉薄处呈酱色。外壁饰月牙形的紫红色斑块,似一弯新月挂在天边,别致新颖。...

    1435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双系 开片
  • 窑变釉带耳双环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带耳双环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带耳双环瓶,清雍正,高23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12.5厘米。瓶唇口微撇,短颈,溜肩,垂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贴塑穿带环耳。通体施窑变釉。外底施酱釉,阴刻“雍正年制”双行四字篆书款。此瓶釉色鲜艳浓重,宛如燃烧的火焰般灿烂夺目,为窑变釉中“火焰红”的典型作品。瓶的口沿处和耳部因釉层流动变薄而形成的灯草边是雍正时期窑变釉类瓷器的特征之一。...

    1633 阴刻 灯草边
  • 炉钧釉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炉钧釉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炉钧釉 水丞,清雍正,高4.5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4.8厘米。清宫旧藏。水丞敛口,折腹,圈足。器内外均施炉钧釉。足内阴刻篆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炉钧釉是清雍正时期景德镇 御窑厂创烧的一种仿钧低温釉品种,此后历朝均有烧造盛行于雍正、乾隆时期。清人撰《南窑笔记》曰:“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雍正十三年唐英《陶成纪事碑记》记...

    1747 炉钧釉 水丞 阴刻 景德镇 御窑厂 仿钧釉 窑内气氛
  •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彩陶 漩涡纹双耳罐,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高37厘米,口径10厘米。罐小口,圆腹,腹侧安双环耳,平底。胎呈暗红色。肩及上腹部以宽肥的黑彩条带和细窄的锯齿状条带构成漩涡纹,利用弧线的起伏旋转表现河水奔腾向前的韵律感。这种将柔和的弧线和醒目的圆点相结合构成二方连续的装饰带,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1680 彩陶 漩涡纹 涡纹 二方连续 马家窑文化
  • 淡黄地粉彩海水江崖桃蝠纹花口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淡黄地粉彩海水江崖桃蝠纹花口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淡黄地粉彩海水江崖桃蝠纹花口花盆,清光绪,高20.6厘米,口径31.2厘米,足径19.8厘米。花盆折沿,口部呈24花瓣形,深腹,圈足。底部开有两个渗水圆孔。盆内及圈足内均施白釉,釉面泛波浪纹。外壁淡黄釉地饰粉彩。折沿上绘缠枝瓜和蝴蝶,沿边绘回纹,沿下绘如意头纹。腹部绘海水江崖中长出两株桃树,树上硕果累累,空间点缀10个蝠衔结带“卍”字。外底中心以矾红彩署篆体...

    443 粉彩 花盆 淡黄釉 黄釉 缠枝 回纹 矾红 体和殿
  • 越窑青釉花瓣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青釉花瓣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 青釉花瓣口碗,高3.6厘米,口径14.1厘米,足径6.5厘米。碗十花瓣口,口以下渐敛,平底,里外满釉,釉色青绿,如“嫩荷涵露”、“古镜破苔”。越窑是唐、五代及北宋初期著名的瓷窑。唐代中期以后越窑产品的质量逐渐提高,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之誉。至晚唐,越窑更加兴盛,其中碗的形式很丰富,有荷叶、海棠和葵瓣形,还有仿金银器造型者。此花瓣口碗为越窑...

    1633 越窑 青釉 海棠
  • 耀州窑青釉印花童子玩莲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青釉印花童子玩莲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 青釉 印花童子玩莲纹碗,宋,高4.5厘米,口径14.3厘米,足径3.3厘米。碗撇口,腹壁斜收,矮圈足,足底沾窑渣。通体施青釉。碗内印莲花一束和四童子,四童子分别手持莲花一枝,身体呈不同的姿势作嬉戏状。此碗婴戏纹饰抓住了孩童体态的主要特点,用洗练的轮廓线将其五官的稚气和胖乎乎的体形生动地刻画出来。宋代耀州窑青瓷装饰题材丰富多样,植物、动物、人物及宗教题...

    919 耀州窑 青釉 印花 婴戏纹 青瓷 阴刻
  • 宜兴窑紫砂凸雕夔龙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凸雕夔龙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凸雕夔龙 花盆,清雍正,高7.4厘米,口径6.6×6.6厘米,底径12×12厘米。花盆菱花式,板沿,菱花口,底有一出水孔,下承四云头足。栗黄色砂泥,细密光滑。腹部凸凹有致,有14条筋脉。腹中部一周凸雕4对虁龙,首尾呼应,生动活泼。此盆造型优美,纹饰精致,是宫廷中栽种室内花草的用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时期的宫廷绘画《十二美人图》中即能看到栽种着花卉...

    830 宜兴窑 夔龙 花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