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五彩加官晋爵图长方瓷板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五彩加官晋爵图长方瓷板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资陶瓷00000337)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五彩加官晋爵图长方瓷板❖图片
五彩加官晋爵图长方瓷板全形之一
五彩加官晋爵图长方瓷板全形之二
五彩加官晋爵图长方瓷板❖简介
五彩 加官晋爵图长方瓷板,清康熙,长25厘米,宽18.6厘米,厚3.5厘米。
瓷板长方形,空心。侧面无釉涩胎,两侧对称分别有两长方形插孔和椭圆形插孔。瓷板边饰为绿彩锦地纹,中间点缀红色朵花。瓷板正面五彩饰10个人物,黄袍君主端坐在宝座之上,对面一员大将跪拜受封。两侧官员、武士姿态各异,面带喜色。瓷板反面以五彩饰博古图。画面运用红、绿、黄彩,并以黑彩绘人物鞋帽,金彩点饰盔甲,色彩浓艳和谐,人物形神兼备,线条流畅。
此器纹饰意为加官晋爵,其为康熙时期瓷器中常见装饰题材。
相关知识科普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加官
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加官”即“加冠”,取谐音,寓意升官发财。
锦地
锦原为丝织物的种类名,花纹精致古雅。漆器上所谓锦地,是指用漆填或描绘出华美的纹样作衬地,其上再饰各种图案。
地纹
主体纹饰周围的细小纹饰,视之如主体纹饰饰于其上。地纹通常有雷纹、回纹等。
宝座
传统家具中一种体型宽大的坐具,亦称“御座”。明以后,随着皇权制度的强化,宝座成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词,象征着帝王的权威。《明史》载,明神宗时,宦官冯保窃权,“帝御殿,保辄侍侧”。当时的吏部都给事中雒遵进言:“保一侍从之仆,乃敢立天子宝座,文武群工拜天子耶,抑拜见中官耶?”将宦官立于宝座之侧视为亵渎皇权的大不敬行为。 宝座大多摆放在宫廷正殿明间的中心或显要位置,单独陈设,极少成对。在宝座的背后还要放置一个较大的座屏,两边放置甪端、香筒、仙鹤、蜡钎等器物,格外尊贵、庄严。皇帝端坐在宝座之上,俯视群臣,“君临天下”,充分体现出帝王的权威,以达到“明制度,示等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