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青花梅雀图瓶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青花梅雀图瓶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09112)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青花梅雀图瓶❖图片
青花梅雀图瓶❖简介
青花梅雀图瓶,高36.3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13.5厘米。
瓶口微撇、溜肩、鼓腹、腹下收敛、圈足。此瓶形体庄重大方,线条优美流畅,因外观略似橄榄状,故名“橄榄瓶”。器内外及底部施青白釉,釉面肥厚,白中闪青。外壁绘青花月影梅雀竹石图,画中明月高悬,山石旁翠竹簇簇,绿草茵茵,梅树枝繁叶茂,梅花妩媚清丽,几只雀鸟栖息在梅树枝头。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横行六字三行款。
此瓶浓艳的青花与洁白的釉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画面构图饱满,青花色泽浓淡相间,纹饰生动自然,如同一幅精美的写意花鸟画,为乾隆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相关知识科普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青白釉
其为景德镇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品种。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闪白,介于青、白二色之间,故称青白釉。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
乾隆青花
乾隆时期,制瓷业达到鼎盛时期。青花基本延续了雍正青花的风格,极力追求明永乐、宣德青花浓淡相间、艳而不俗的艺术效果。此时除白地青花外,还盛行豆青地青花、黄地青花、天蓝地青花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