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青釉鸡头龙柄壶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青釉鸡头龙柄壶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24731)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青釉鸡头龙柄壶❖图片
青釉鸡头龙柄壶
青釉鸡头龙柄壶底部
青釉鸡头龙柄壶❖简介
鸡头龙柄壶,南朝,高34.4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13.5厘米。
壶洗口,细颈,丰肩,鼓腹下敛,平底。外底有支烧痕。肩部一侧置鸡头形流,相对一侧的口、肩之间置龙形柄。肩部另两侧对称置。通体施青釉,有流釉现象,釉面开细碎纹片。
此器舒展修长的形体,配置挺胸昂首的鸡头流与引颈伏首的龙柄,一展南朝鸡头壶秀丽、生动的风韵。是一件南朝风格较明显的器。
鸡头壶上出现龙首柄始于东晋中晚期,有的还在柄的上端饰熊纹。南朝时,鸡头壶由浑圆变为瘦长,鸡颈加高,鸡冠高耸,龙首曲柄加长。
相关知识科普
青釉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桥形系
系的一种,在东晋至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器物上较为多见,其外形如梯,内为拱形,如同一座拱桥贴塑在器物的肩部,传统称之为桥形系。
青瓷
即指成熟的青瓷器。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流淡雅,秀丽美欢。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从东汉起,历经六朝,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青瓷始终盛烧不衰。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