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乾隆款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乾隆款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乾隆款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5679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乾隆款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图片

乾隆款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

乾隆款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款识

乾隆款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简介

乾隆款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清乾隆,高57.5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21厘米。

瓶呈葫芦形、撇口、短直颈、圈足外撇。内施白釉,外壁青花装饰。颈部对称置夔凤耳,绘如意云纹、、、回纹。上腹绘画吉祥云蝠纹,下腹绘主题纹样“”。八仙身披彩霞、足踏祥云漫步海面。瓶足边绘锦地四蝠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款。

因“葫芦”与“福禄”音近,故葫芦瓶寓意“福禄”,具有“祝福”的含意。葫芦瓶是明、清时期瓷器中比较多见的造型。此器配有八仙图案,寓意“八仙祝福”。


相关知识科普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八仙

“八仙”乃古代神话传说中的8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与曹国舅。

葫芦瓶

瓶的一种式样,因形似葫芦而得名。多为陈设用品。“葫芦”音近“福禄”,有书“大吉”二字者,为祈求吉祥福禄之意。宋代南北方均有烧造,元以后景德镇大量烧制葫芦瓶,有八方形、上圆下方形、扁腹形、长腹形等,尤以明嘉靖时期为多。

璎珞

由宝石、珍珠和贵重金属串联起来的环状物,古代南亚次大陆有地位的人们与我国古代贵族常佩带。在佛教造像里菩萨身上多披挂璎珞。

璎珞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璎珞原是用丝线将珠石编串成多缕的颈部装饰物。《晋书·林邑国传》载:“其王服天冠,被璎珞。 ”将璎珞形象用于塑像或其它器物作装饰纹样称璎珞纹。其始见于元代宗教人物的瓷塑上,明清两代在青花、五彩、珐华器上大量出现。

蕉叶纹

装饰纹样的一种。一端尖锐,一端较宽,作蕉叶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称,蕉叶即芭蕉叶。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八仙过海

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神话传说之一。八仙的形象至明代定型,其故事流传甚广。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击传》中称:八仙至东海岸边,见巨浪汹涌,提议不乘云而各凭宝物渡海。于是铁拐李将铁拐投至水面,自立其上,乘风逐浪而渡,汉钟离以拂尘投水中而渡,张果老乘纸驴而渡,吕洞宾踏萧管而渡,韩湘子以花篮而渡,何仙姑以竹罩而渡,蓝采和以拍板而渡,曹国舅以玉版而渡,故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说。后人常以比喻人各有自己的本领或办法。八仙的故事广泛地被改编成传统剧目,又常反映在各类工艺品的图案题材中。

锦地

锦原为丝织物的种类名,花纹精致古雅。漆器上所谓锦地,是指用漆填或描绘出华美的纹样作衬地,其上再饰各种图案。

相关文章

  • 黄地粉彩梅鹊纹圆瓷片桌心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梅鹊纹圆瓷片桌心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梅鹊纹圆瓷片桌心,清同治,直径51厘米。瓷片为圆桌镶面使用。圆形,背面素胎无釉,面坦平,中心饰黄地粉彩梅鹊纹,纹饰色彩丰富明艳,画意生动,棕褐色的梅树枝干曲折,淡粉色梅花枝头绽放,两只雀鸟栖于枝上,树边配有嫩绿的丛竹。中心纹饰外施浅绿釉一周,边饰为两道描金 弦纹,内绘蓝地粉彩朵花纹一周。...

    501 粉彩 描金 弦纹
  • 三角纹彩绘陶鼎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三角纹彩绘陶鼎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三角纹彩绘陶鼎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通高24厘米,口径22厘米 1975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 此鼎子口微敛,口部两侧附有长方形耳,略外侈,平底附三扁柱状足。盖及鼎上部饰四周灰、红彩相同的齿形纹,盖心饰朱彩,鼎下部及耳、足饰灰、红相同的三角形。凡灰色图案上均饰有白色珍珠纹,每层纹饰带以红、白彩弦纹带相同。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

    1729 陶器 三角纹彩绘陶鼎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牡丹纹碗,高10厘米,口径20.6厘米,足径9.1厘米。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内外釉里红装饰。内外口沿均绘,内壁绘缠枝菊纹,内底双线圈内绘折枝牡丹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圈足外墙绘回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此碗的造型和纹饰构图都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为洪武釉里红瓷器的代表作品。特别是其釉里红纹饰的发色,在传世或出土的洪武釉里红瓷器中,称得上较为纯正。...

    1274 釉里红 缠枝 回纹 折枝
  • 绿釉弦纹熊足陶仓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釉弦纹熊足陶仓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釉弦纹熊足陶仓,东汉,高24.5厘米,口径5.7厘米,足距7.8厘米。陶仓顶部呈伞状,圆桶身,平底,下承以三熊形足。通体施绿釉。仓顶均匀分布20条放射状凸线纹,其间用波线示意出叠压的瓦纹。器身饰3组凸弦纹。汉代墓中随葬陶器的数量和品种大大超过了以往各代墓内随葬的陶器,其中一部分是实用器,但绝大多数是专为随葬烧制的陶冥器。陶仓即为随葬冥器,始见于战国、秦代墓...

    921 弦纹
  • 三彩马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马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马,唐,高76.5厘米,长88厘米。此马两耳上耸,双目圆睁,直立于托板上,表现出伫立时宁静的神态。头戴络头,身披攀胸和鞦带,上挂杏叶形饰物,马背配鞍,外包鞍袱,下衬雕花垫和,尾系花结。通体施白、绿、赭三色釉。此件作品造型准确,比例匀称,挺拔有力的四腿刻画得尤其生动。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视,与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将骑马狩猎视为大丈夫三大乐事之...

    516 障泥 唐三彩 李世民 阎立本 唐太宗 浮雕 唐玄宗 千秋
  • 黄釉舞乐扁壶 - 河南博物院陶器
    黄釉舞乐扁壶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        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范粹墓出土        高20厘米 宽16.5厘米 口径6厘米          白色胎质,通体施褐黄色釉。体扁圆,形如皮囊。壶身两面似为同模...

    723 陶器 黄釉舞乐扁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黄地红彩二龙赶珠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彩二龙赶珠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彩二龙赶珠纹碗,清康熙,高7.4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6.4厘米。清宫旧藏。碗撇口,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黄地红彩双龙纹装饰。红彩呈枣皮红色。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黄彩与矾红彩虽都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但是它们所含PbO(氧化铅)和Fe2O3(三氧化二铁)的量却不相同。黄彩中PbO的含量在40%以上...

    1735 黄地红彩 龙纹 青花 矾红
  • 宜兴窑紫砂描金题诗山水图方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描金题诗山水图方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描金题诗山水图方执壶,清乾隆,高9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10厘米。壶方口、蝉肩方体、三弯流、下承四方折角包边足。附四方盖,盖顶置桥形钮。紫色砂泥,通体金彩篆书装饰,腹一面绘金彩山水人物纹,另三面题金彩篆书乾隆御题五言诗《雨中留余山居即景杂咏》节选:“御制雨中留余山居即景径 穿玲珑石,簷挂峥嵘泉。小许亦自佳,昨来龙井边。”壶外底钤印篆体“乾隆年制...

    1051 描金
  • 绿地墨彩花鸟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地墨彩花鸟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地墨彩花鸟纹盘,清光绪,高5.5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13.5厘米。盘撇口,弧腹,圈足。外底红彩书“永庆长春”4字楷书款。盘内豆青地上绘墨彩花鸟纹,盘边有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盘外壁粉彩绘缠枝花。...

    894 大雅斋 粉彩 缠枝
  • 青花折枝灵芝纹石榴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折枝灵芝纹石榴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折枝 灵芝纹石榴尊,明宣德,高19厘米,口径6.9厘米,足径9.7厘米。清宫旧藏。尊折沿口,直颈,鼓腹,外撇足,台阶式内底。通体呈六瓣瓜棱形。青花装饰。口沿饰莲瓣纹,颈饰圆圈纹,肩饰莲瓣纹,腹饰折枝灵芝纹,近足处饰仰覆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此尊器形仿石榴形象,构思巧妙。...

    1697 青花 折枝 灵芝 莲瓣纹
  • 哥窑青釉葵花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青釉葵花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青釉葵花式洗,高3.5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8.8厘米。洗呈葵花瓣式,敞口,斜直壁,矮圈足。通体施灰青色釉,釉汁厚润,釉面满布开片,纹片大小相间,大片的纹线呈铁黑色,小片的纹线呈金黄色,俗称“金丝铁线”。内底中心微凸,外底有6个支钉烧痕。洗在古代生活中用途广泛,有盥洗用具,亦有文房用具或陈设品。汉至晋代,洗有陶、青瓷制品,流行在内底刻鱼纹。宋代南北瓷窑...

    758 哥窑 支钉 开片 金丝铁线 鱼纹 青瓷
  • 白釉瓷双龙尊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瓷双龙尊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瓷双龙尊唐代(公元618-907年) 高35.5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8厘米 河南巩义出土 盘口,细颈,丰肩,腹下收,平底。口、肩部对称双龙耳。通体施白釉不到底。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深圳...

    717 瓷器 白釉瓷双龙尊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花荷莲大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荷莲大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荷莲大碗,明天顺,高13.5厘米,口径33.2厘米,足径17厘米。碗撇口,敛腹,平切浅圈足。胎体略厚,釉面肥润,白釉泛青,青花纹饰,里口沿饰格锦纹边,内底青花双圈内绘荷莲图,青花釉色浅淡。内壁绘有4组折枝牡丹、月季、菊花、山茶纹。外口沿近足处及足墙均绘青花双弦纹,外壁亦绘荷莲图,池塘中水波荡漾,莲花盛开,随风摆动。底施白釉,无款。此碗形制较大,纹饰繁密,...

    1388 青花 花釉 折枝 弦纹
  •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葵花式,宋,高6厘米,口径19厘米,足距8厘米。清宫旧藏。花盆托呈六瓣葵花式,敞口,折沿,底坦平,底下凸起葵花形窄圈,圈下承以三个如意头形足。内施天蓝色釉,釉面有;外壁施玫瑰紫色釉,外底涂酱色釉汁,并有刻划的数目字“十”。此种刻划数目字“十”的葵花形式花盆托,应与同式样的刻划相同数目字的花盆配套使用。数目字“十”表明这是同类器物中尺寸最小的。...

    1126 钧窑 玫瑰紫釉 花盆托 花盆 蚯蚓走泥纹
  • 宜兴窑紫砂泥绘花卉方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泥绘花卉方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泥绘花卉方花盆,清,高29.2厘米,口径22×22厘米 ,足径16.5×16.5厘米。花盆四方形,深腹,下承四折角条形足。栗褐色掺黄色粗砂泥。花盆外壁四面均有泥绘花卉装饰,优雅美观。此花盆是宫中栽培兰花的常见盆式之一,由于要考虑其必须具备良好的透气性,所以砂泥的颗粒通常要比茗壶的砂泥粗糙许多,也因此而具有素朴自然的美感。...

    1844 宜兴窑 花卉 花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