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黄花梨木嵌玻璃仕女图插屏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黄花梨木嵌玻璃仕女图插屏 |
时代 | |
门类 | 家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209076)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黄花梨木嵌玻璃仕女图插屏❖图片
黄花梨木嵌玻璃仕女图插屏❖简介
清,高245.5厘米,长150厘米,宽78厘米。
屏风用边抹作大框,中以子框隔出屏心,四周镶透雕 螭纹 绦环板,底座用两块厚木雕抱鼓墩,上竖立柱,仰覆莲柱头,以站牙抵夹。立柱间安横枨两根,以短柱中分,两旁装透雕螭纹绦环板。枨下安八字披水牙,上雕螭纹。屏心之玻璃可拆卸,上绘仕女观宝图,庭院中一仕女坐在扶手椅上,在观看另一侍从手中的古玩。玻璃画为乾隆时后配。
此屏风为一对,体形较大,雕工精美。此屏风虽为清乾隆时利用明代的屏风木架配装玻璃画组合而成,但显得十分得体,庄重而美观。
相关知识科普
屏风
屏风是我国古代室内的主要陈设器物。其最早的功能为挡风和遮避用。据《三礼图》记载:“屏风之名出于汉世,故班固之书多言其物。”以后随着工艺的进步,屏风逐渐由原来的实用品演进为实用性和装饰性结合的工艺品,成为古人居室内具有观赏性的陈设家具。屏风在清代发展尤盛,无论是所用材料还是工艺技术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透雕
雕刻技法之一。一种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单面雕、双面雕之分。另一种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常用于民间床、窗、梁、护板的雕刻中。
螭纹
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又名螭虎龙。明式家具常用为装饰纹样。
绦环
在家具的板心或其它构件上浮雕或彩绘方形或圆形的绦线,称为绦环。
绦环板
传统家具上的一种构件,常用于柜门的板心,屏风的上眉板、腰板和下裙板上。其作法是沿边框里侧于板心浮雕一周突起的棱线,并保持与边框平行。突起的线纹由于四角相连成方环状,犹如衣服上的绦边,故曰“绦环板”。
抱鼓墩
底座的底墩之上立柱两旁抵夹站牙的鼓形装饰,俗称“抱鼓墩”。
抱鼓
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屏风、衣架等立柱下着地的墩木,其着地部分常雕成鼓状物,用以加强站牙,抵夹立柱。
站牙
家具的构件,多见于带座的屏风上,位于立柱前后及两侧,用以托夹立柱。
横枨
家具腿间用于连接两腿的横向构件。
披水牙
插屏底座横梁下向前后斜披的两道牙子称“披水牙”。前后各一,侧面呈八字形。
仕女
“仕女”始称“士女”,其原义泛指男女。(“士女”一词最早出现在《管子》卷第十九,“五臭所校,寡疾难老,士女皆好”。其意指男女,并未指向未婚之男女。《楚辞》中亦为男女通称。)至汉刘向《列女传》中《启母涂山》“厘尔士女,从以孙子”之义,此时专指女性。其后,经陆善经补注的南北朝《古今同姓名录》中记有二高云,“一西秦,时僭改元正始。一唐人,画仕女,上品”。其后,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记周昉“画士女为古今冠绝”,称其为神品,同书亦记陈闳、张萱、王定、王 、萧溱、张涉、张容等均画士女,或入妙品、能品,专指以描绘古代贵族妇女为题材的中国画。宋代以后,“士女”与“仕女”并用,而“仕女”一词渐为流行,其义指相貌秀丽的女子。
雕工
雕镂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