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紫檀木边座嵌黄杨木雕云龙纹屏风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紫檀木边座嵌黄杨木雕云龙纹屏风 |
时代 | |
门类 | 家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210832)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紫檀木边座嵌黄杨木雕云龙纹屏风❖图片
紫檀木边座嵌黄杨木雕云龙纹屏风❖简介
清乾隆,通高306厘米,横356厘米。
屏风 紫檀木质,八字三屏式。光素边框,凸雕夔凤纹三联毗庐帽及站牙,勾莲 蕉叶纹八字式须弥座。屏心以紫檀雕云纹地,嵌黄杨木雕龙戏珠纹,双勾万字方格锦纹边。
屏心用黄杨木雕龙纹,与紫檀木所雕云纹地形成色差,使云龙表现得更加生动。其位置用于宝座之后。此屏风出自宫廷造办处,做工极精,堪称乾隆朝的家具精品。
相关知识科普
屏风
屏风是我国古代室内的主要陈设器物。其最早的功能为挡风和遮避用。据《三礼图》记载:“屏风之名出于汉世,故班固之书多言其物。”以后随着工艺的进步,屏风逐渐由原来的实用品演进为实用性和装饰性结合的工艺品,成为古人居室内具有观赏性的陈设家具。屏风在清代发展尤盛,无论是所用材料还是工艺技术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紫檀木
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出产。其木质坚硬,体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极珍贵。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其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美观。《博物要览》称:“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我国古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器物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已见于记载,唐代宫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记载。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宠爱。清代,紫檀木大量进入宫廷中,为内务府造办处用于制作清宫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备材料,同时一些富商大贾之家也多使用名贵的紫檀木制造家具及生活用品。
毗庐帽
毗庐帽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装饰物,多用于佛堂神龛。式为船形,两边略翘起,中间或做成如意头形,或为冠叶形,浮雕祥云、龙、凤、宝相花等纹饰,并彩绘贴金。除用于宗教场所外,还大量用于宫殿建筑装饰。重要殿宇室内的东西暖阁多以毗庐帽作为出入之门的装饰。
站牙
家具的构件,多见于带座的屏风上,位于立柱前后及两侧,用以托夹立柱。
勾莲
景德镇窑生产的明清瓷器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图案。常见于青花、彩瓷上,是把单独的花朵以勾线连结起来,构成具有多变的形式活泼或具图案效果的纹饰。
蕉叶纹
装饰纹样的一种。一端尖锐,一端较宽,作蕉叶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称,蕉叶即芭蕉叶。
须弥座
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另一说指喜马拉雅山(又名大雪山)。用须弥山做底,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我国最早的须弥座见于云冈北魏石窟,是一种上下出涩、中为束腰的形式。迨至唐、宋,上下涩加多,且有莲瓣之类为饰,束腰部分显著加高,并有束腰柱子(蜀柱)将之分割成若干段落,这类形制在宋代叫做“隔身版柱造”。但宋代南方有的不用束腰柱子,而用鼓凸出的曲线。唐塔上出现两层用须弥座作承托的佛像、塔幢、坛台、神龛、家具以至古玩与假山。须弥座已从神圣尊贵之物,发展成为由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等部分组成一种叠涩(线脚)很多的建筑基座的装饰形式,通常用于尊贵的建筑物基座。后来一些家具,如屏风之类的底座也经常采用这种形式。
黄杨木
黄杨木为常绿灌木,四时不凋,生长极为缓慢,传说每年只长一寸。黄杨木木质坚硬,不易开裂,因其难长,故无大料,常用以制作中型文玩陈设、印章或镶嵌等装饰材料,其色彩艳丽,佳者色如蛋黄,与深色木材互相映衬,异常美观。
双勾
此处指中国古代复制法帖的技法。由于没有印刷术,为使名家法帖得以流布,乃按作品的原样,勾勒出轮廓,再按照原作墨色浓淡与笔划轻重填墨,以使观者得到近似真迹的作品,也称双钩廓填法。许多法书名迹因此得以保存并流传后世。此法盛于唐代,宋代亦多见用。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色差
“色像差”的简称,像差的一种。复合光(例如白光)经透镜折射后所成像的边缘呈现彩色弥漫的现象,是因透射材料的折射率随波长而改变造成的。色差分两种:(1)位置色差。又称“纵向色差”,其与物高无关,对不同波长的光线聚焦在不同的焦点。(2)横向色差。又称“放大色差”或“倍率色差”,其与物高一次方成正比,使不同波长光线的像高不同,在理想象平面上,像成为一小条光谱带。对于折射望远镜,利用不同玻璃材料制成的凹凸透镜组能够有效地消除色差。
宝座
传统家具中一种体型宽大的坐具,亦称“御座”。明以后,随着皇权制度的强化,宝座成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词,象征着帝王的权威。《明史》载,明神宗时,宦官冯保窃权,“帝御殿,保辄侍侧”。当时的吏部都给事中雒遵进言:“保一侍从之仆,乃敢立天子宝座,文武群工拜天子耶,抑拜见中官耶?”将宦官立于宝座之侧视为亵渎皇权的大不敬行为。 宝座大多摆放在宫廷正殿明间的中心或显要位置,单独陈设,极少成对。在宝座的背后还要放置一个较大的座屏,两边放置甪端、香筒、仙鹤、蜡钎等器物,格外尊贵、庄严。皇帝端坐在宝座之上,俯视群臣,“君临天下”,充分体现出帝王的权威,以达到“明制度,示等威”的目的。